贞观攻略(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451

  有鉴于苏宁在李承乾之婚礼上所作出之重大贡献与牺牲,李承乾在度过了愉快的新婚七日以后,终于从初尝男女之欢的痴迷中脱身,不知道在自己那位白嫩嫩的太子妃身上付出了多少生命的精华之后,李承乾挺着腰杆骑着马来到了苏宁的府上,带着一大堆礼物来给苏宁致谢。
  “嘿嘿嘿,三明啊,为了感谢你,我可是准备了很多的礼物,你看看,这个是虎鞭,这个是牛鞭,这个是……”李承乾的话没有说完,苏宁就冷笑着打断了他的话:“等等,你且别说了,我觉得啊,比起我来,你更需要这些东西,这七天过得可还舒坦?是在卧榻之上度过的还是在卧榻之下度过的?”
  李承乾小脸一红,捂着后脑勺笑道:“哈哈哈哈,三明啊,这些事情,嘿嘿嘿嘿,这个怎么好意思说呢,这个,你看,我不是在第一时间就来给你道谢了吗?呵呵呵呵,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李承乾把苏宁最喜欢的一句话给用上了。
  苏宁翻了翻白眼:“我说啊,你是不是觉得腰有些酸痛啊?”
  李承乾面色一滞,然后不好意思的笑道:“嘿嘿,这个,这个只是暂时的,不牢三明费心了,你看看,我皇家还是有不少这样的补药的,根本不用担心那些问题的。”
  苏宁摇摇头,走到李承乾背后按了一下他的腰身,李承乾嗷的一嗓子叫唤,苏宁就冷冷地说道:“又不是没告诉过你,这些东西都是虎狼之药,不是补身子的,是在提前透支你的精气神,把明天的拿到今天来用,再把后天的拿到明天去用,早晚有一天能把你榨干了!
  以后这些东西不要用了,陛下现在应该也不用这些东西了,怎么就没和你说说呢,去问问太医,有没有肉苁蓉这一类的性子温和的补药,还有,那种事情我知道很舒服很愉快,但是你也不能整整七天都不停息吧?你那位太子妃是不是比你要好多了?是不是面色红润,皮肤细腻有光泽?”
  李承乾讪笑着点点头,苏宁说道:“有句老话,没有犁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这话虽然不完全对,也有些天赋异秉之人有那些能力能把地给犁坏了,但是绝对不是你!你家妻子现在是采阳补阴,舒服的很,你呢,虽然年少气盛,但是也不能这样不管不顾啊,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李承乾讪讪地点头,说道:“那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个,主要也是父亲母亲他们想要孙子要的急切,我,我只是顺应他们的意思啊,你看看,你现在都有儿女了,而我,我还没有后代,所以呢,我才会比较急切的,太医也说这几日正是受孕的好时节,所以,我就……”
  苏宁摆摆手道:“二十岁都没到,急着做父亲了?我那又不是刻意求来的,时候到了自然给你把儿子送来了,你又不是那些无法生育之人,你健康得很,正常得很,担心这些做什么?不要担心!”
  李承乾连连点头:“是是是,你说的都对都对,这些礼物呢也就是我的一点心意,内人也说了,那一日她家中的那些妇人也是心情有些激动,下手比较重,把你打得有些难看了,她感到非常内疚,所以才叫我来给你赔礼道歉,让你不要怪罪那些妇孺。”
  苏宁郁闷的说道:“我没那么小心眼儿,打我没关系,但是我家那位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一直以来都是能打我的只有她,那一日知道我被打成那副德行她可是准备着召集她在长安城的闺中姐妹们去给我讨个公道回来,我好不容易才把她拦住,我当然知道那不是苏家的意思,我要是放任了,估计苏家的那些亲属们都要倒霉了,好歹也是同姓之家,没那么不好说话的。”
  李承乾很是赞许的点点头:“还是三明最好说话,最讲义气,我就知道找你准没错!”
  苏宁翻了翻白眼,说道:“那你找我来又有什么事情?专门给我道歉?这个还用不着你亲自出马吧?说吧,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笑道:“果然瞒不过你,那个,三明啊,我来呢,最主要的当然还是给你道歉,其次嘛,那个,主要是我父亲,你知道的,这一次那个七王出海给父亲造成的压力不小,你又把海上贸易说成海上丝绸之路,父亲自然也很感兴趣,而且七王出海万一找到了什么土地而不上报朝廷,私自占有了,这,这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苏宁笑着说道:“我倒不信陛下没有在七王的船队中安插眼线。”
  李承乾说道:“这个,这个自然是有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啊,你也说了海上十分凶险,父亲也不敢保证那些探子也能顺顺利利的回来报告一些事情,所以呢,所以呢……”
  “所以陛下也打算弄一支船队出海巡查是不是?”苏宁帮李承乾把后面的话给说完了,其实这种事情苏宁早就有所预计,按照李二陛下的那种性子,这次七王出海的事情闹了这么大的动静他要还是没有动作的话,那就真的不是他了。
  以往不管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能第一时间感应到,但是呢,要不是什么大事情,他自然也不会感到有威胁,就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动作,这一次几乎是全民出海运动了,据说在金陵港口集中的人数已经逼近六万人,广州那儿集中的人也超过了四万人,北平港口超过了三万人,这样一算,出海的起码要有十万人,十万人出海啊!
  他要是没有什么动弹的话就真的怪了。
  苏宁也早就说了,很多的无主之土地,七王出海是打前哨战的,但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是第一个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团体,他们得到的好处很有可能会远远超过后面的人,更何况是王爵,所以那么多民间商户和百姓也都是看准了第一个发现者这样一个好处才不惜一切代价要跟着出海的,李二陛下作为大唐最大的投机之人,怎么可能放任第一这样的头衔落入他人之手?
  当初给李二陛下说要让七王首先出海探明道路的时候就注意到不对劲了,那家伙的心里面肯定不希望被七王率先抢夺到了头筹,一定也会有所动弹,果不其然,把李承乾的大婚给办完之后,牛鬼蛇神就都开始动弹起来了。
  “呵呵,什么都瞒不过你啊,三明啊,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呢,我也就不隐瞒了,父亲的确是有这样的想法的,而且也对这些事情相当的在意,所以也就托我来向你问一问,那个,那个,用什么办法可以将损失减到最低呢?”李承乾讪笑着问道。
  苏宁摇摇头,叹了口气:“陛下有问,我自然无所不答,但是呢,这个事情我也无法打包票,因为大海实在是太恐怖,虽然蕴含着无尽的财富,可是其恐怖远超我等之想象,我们根本就不能想象一艘可以装载千人的大船被海上风暴给完全摧毁,然后千人丧命海中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却是真的。
  海上风暴的恐怖就在于你只能听天由命,你看看,这么大一片海域,若要通过此处抵达海对面之陆地,何其难也?耗费时间一定非常长,所以遇到海上风暴的可能性就非常高,到那时四周看不到陆地,只能依靠海上水手的操控技术对抗风暴,成功率太低了,真的是听天由命了。
  我只能说,海上风暴是可以预测的,比如说当你注意到往日不曾停息的微微的海风突然间停息了,整个海平面突然变得安静异常,平稳异常,往日可以看到的飞在海面上的一种鸟,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鸟,反正师尊就是这样说的,那就是大风暴的前兆了,所谓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就是这个意思,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那就是海上风暴要发生的前兆。
  到那个时候,如果四周有陆地,赶快靠近陆地,抛锚,稳住船身,所有人下船到陆地上躲避风暴,若是风暴来临时没有看到陆地,那我也没什么办法了,大海实在不是人力所能抗衡,只能祈祷在船只被彻底摧毁之前风暴可以停息,一旦在风暴之时落入海中,不要去救,因为根本救不起来了,就当他已经死了吧!
  同时就按照我之前说的,准备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没有这些东西船员会得病,会死,沿途没有办法补充的话,就喝茶,这个茶我也没办法供应那么多人,这次船队出海之后我会想办法扩大茶园产量,尽量让全大唐的人都可以喝到茶,出海就不用怕了。
  当然了,茶砖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茶类产量都很低,大唐没多少人喝茶,所以一定没办法供应所有人,所以,可以带一些豆子,用海上雨水浇灌,可以长出豆芽,那些豆芽吃了以后也可以保证不得病,同时那些腌制的菜也可以多带一些,然后准备好充足的食水,海水苦涩不能喝,必须要保证食水的供应,大海上没有水就是死路一条。
  此外若是成功抵达了海对岸找到了陆地,上面如果有人而无法相互交流的话,他们听不懂我们的汉话,我们也听不懂他们的话,那么尽量还是不要起冲突比较好,把我们的货物拿出来和他们兑换,他们能明白我们的意思,当然,若是他们不识好歹,就不要怜悯他们。”
  李承乾面色沉重的点点头,说道:“大海当真如此凶险?”
  苏宁点头:“就是这样凶险,但是啊,整个大海就是一个无尽的宝库,我师尊说里面不仅仅有可以供整个大唐的人吃上数百年的海中食物,还有更多的其他的一些东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可是我想那些东西一定是一些好东西。”
  李承乾惊讶道:“那么多?那,那我等如何得到?”
  苏宁笑道:“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海岸边上安置一些专门捕捉海鲜的人手,让他们捕捉海鲜,并且教会沿海居住的人们捕捉海鲜,一旦发生饥荒,就可以让这些民众去捕捉海鲜充饥,这也是可以的,可以省下很多的粮食,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而且海水还可以煮盐,煮出来的海盐也是可以吃的,不缺盐不缺食物,饥民就不会饿死,整个沿海的民众也就不会饿死。
  平常他们还可以捕捉海鲜贩卖挣钱,这也就又多了一条赚钱的路子,减轻民众负担,这不是很好吗?能用的东西很多,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用而已。”
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航海之立法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的某些关于金钱的观点是正确的,不仅仅适用于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转移到讲究诗书礼仪的文明国度大唐,也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观点,可以抵御这种诱惑的人,要么就是钱已经多到没地儿花的,要么就是真正可以做到视钱财如粪土的人。
  幸运的是,这种人在大唐并不少,熟读诗书,深明仁义礼智信,对于钱财的态度是可有可无的,或者是厌恶的,但是无一例外,这种人本身并不缺钱,本身并不缺乏活下去的或者是可以舒适度日的钱财,同时又是饱读诗书的大儒,当然,在这一时期,只要是饱读诗书的大儒,都不会缺少钱财。
  在他们的立场上,并不会理解那些一旦听闻有赚钱法门就会二话不说拼命往前冲的升斗小民的做法,他们只会认为这是非常无知的贪婪的做法,深深的鄙视之,说上一大堆忧国忧民的话,却丝毫不会提及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魏征是其中的一员,但是他所考虑的要多一些,他的日子也不是那么的奢侈。
  “苏侯的茶,还是那么清香,只是相较于之前的茶,怎么闻起来,有一股子铜臭的味道呢?恩,想必是老夫这些日子休息休息的不好,所以才导致了这种情况,是老夫的错,苏侯请不要在意。”魏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而后放下茶杯,一脸的平静之色。
  苏宁一脸无奈,对于这块又臭又硬的茅坑里的石头,你拿强权压不住他,拿嘴皮子忽悠不了他,李二陛下百试不爽的金元加大棒的策略在魏征这里折戟沉沙,所以所有朝官里面李二陛下最头疼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魏征,每次看到魏征对于某件事情跃跃欲试,李二陛下都会快速定下基调或者是找别人来顶缸,绝对不愿意单独和魏征对抗。
  李二陛下都对付不了的人,苏宁自然也觉得头痛,魏征并不古板,不会拿子曰诗云的和你做无谓的争斗,他所着眼的地方,都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儒们所无法顾及到的地方,魏征曾经穷过,曾经吃不上饭过,他深刻的明白吃饱肚子的重要性,比任何人都来得明白一些。
  所以他一开口就会掐中问题的关键点,不拿诗书礼仪来和你说些无所谓的事情,苏宁对于这种开门见山的直白询问却是有些难以招架了,来大唐那么长时间,也没遇到几个可以见面说人话的人,基本上都在和牛鬼蛇神说鬼话,鬼话说多了,人话都有些不太会说了。
  “玄成先生这话又是什么意思呢?茶就是茶,铜臭之味怎么会沾染到茶叶上?”苏宁讪讪的笑道。
  魏征冷笑一声,说道:“呵呵,苏侯这就不懂了,这个茶叶啊,它是炒制出来的,生长于天地之间,它如何会沾染上铜臭之味?只不过被人采摘之后啊,在这个炒制的过程中,就难免被一些利益熏心之人所触碰,这一触碰,也就免不得要沾染上一些铜臭之味了,这个茶本是清香可口之饮品,如今沾染上这种气味,唉,喝不得,喝不得啊!”
  听着魏征那冷嘲热讽,苏宁有些不爽了,直接就板着脸质问道:“魏老头,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想说什么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小爷我听着!”
  魏征站起身子,严肃的问道:“七王出海之事可是你在后煽风点火!?”
  苏宁也站了起来,说道:“何谓我在煽风点火?此事的确是我所说,是我告诉他们出海可以获得大量财富,那又如何?”
  魏征指着苏宁喝道:“竖子!你道是如何?七王出海老夫管不到,也不想管,那和老夫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你却引得诸多民间商户与百姓一同出海,老夫也听说了海上风险极大,极易遭遇生命危险,饶是如此,你却依然将其说出,用巨大利益诱惑旁人,使之不顾一切,抛妻弃子出海行商,你可知这会给大唐带来多大的影响?!”
  苏宁冷静地回答道:“你且不要和我说这些,抛妻弃子这种事情本就是偶然现象!大唐出海律令早就明言过,家中独子或家中无有多余劳力者不准出海,府兵不准出海,这就直接限制了出海人员的组成!明明规定了绝对不允许抛妻弃子情况的出现,就算有,那也是少数,绝不敢明目张胆,至少查是很难查出来的!你从那里得知有人抛妻弃子,哪一州哪一县?你告诉我!”
  魏征没说话,显然也是说顺溜了嘴,说习惯了,就被苏宁给驳斥了。
  苏宁接着说道:“说不出来对不对?呵呵,我就知道你说不出来,出海律令里面同样说了,出海风险极大,一旦遇到海上风暴九死一生,要所有人三思而后行,一旦进入大海就无法回头,除非经商完毕带着财富回来!否则是绝对没有回来的可能,三令五申之下,所有愿意去的,都是本身自愿,可有我唆使的事情存在?
  我再三强调此事风险极大,再三强调此事不易成,告诉他们有很大的生命危险,可是他们还是要去!那不是我的唆使,不是我煽风点火,那是他们自愿的,为了过上好日子铤而走险,险中搏富贵!他们和我等一样,和军中大将军们都一样,都是拿命去搏富贵!你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他们?!”
  魏征还是说不出话来,苏宁停了一会儿,喝了一点水,说道:“七王出海的事情我是被逼的,这是陛下给我的任务,要我安抚皇族,让皇族找到赚钱的法门,陛下对皇族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好,皇族中人颇有微词,陛下想让我去给皇族找一条赚钱的法子,对他们也算有个交代,我就把这个事情说了出去。
  只是此事涉及面太广,需要做到的事情太多,以至于陛下也非常关注,然后又不知被谁以讹传讹传了出去,加上七王出海闹出来的大架势,民间才有了动静,我们不能阻止民间百姓想要得到更多钱财的想法和举动,这是他们的自由,大唐律例哪一条不允许百姓们获得更多的钱财?也没有不允许百姓们出海,这是合法的!
  百姓们追求钱财,和七王追求钱财是一样的,至于海上危险性极大这个事情,我想仅仅是书面文辞还不够,等此次航海之后有人回来,亲口讲述海上凶险之事以后,大唐才会对海上行商有更加深远的认识,到那个时候,胆气不足的人自然会止步于此,只有真的想要拿命搏富贵的人才会继续出海!”
  魏征终于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长叹一口气,重新坐在了椅子上,很是平静的说道:“老夫并不是对此事有什么质疑和反对,老夫当然也看得出海外巨大的好处,要是真的寻找到那些无主之土,并且真的有拿瓷器换黄金的事情,那真的是极好,大唐将再也不会缺乏钱财,以后行军打仗将会有更加充足的储备,或许在也不需要百姓们辛辛苦苦劳作之后交税来维持大唐的征战。
  老夫知道这对于大唐而言是一件好事,但是老夫就是担忧人心不古,追求钱财并不是错误的行为,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陶朱公这等大贤也是行商大家,老夫并非是瞧不起钱财,老夫也知道,没有钱财寸步难行,没有钱财连饭都吃不上,老夫担心的就是当民间百姓把追求钱财当作是一种习惯之后,整个大唐将会发生不可预计的灾祸。”
  苏宁闻言愣了愣神,最后也安静的坐了下来,说道:“玄成先生,您是相信人性本善还是相信荀子所言人性本恶?”
  魏征抬起头奇怪的看了一下苏宁,说道:“老夫相信人之初,性本善,那是你所编写的《三字经》当初的开头文,你可莫要对老夫说人之初性本恶。”
  苏宁苦笑着说道:“正是如此,宁之所以言人之初性本善,一者是为追求韵脚,二者,乃是不想在民间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孔孟双圣都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到了荀子,却出现了人之初性本恶的说法,也因此荀子高徒韩非子脱身儒家成为法家,主张以严刑峻法治理人民,韩非子法度思想就是源自于荀子人性本恶的思想。
  儒家主张性本善,要以礼数约束百姓,以仁德教化万民,而法家主张性本恶,以法律约束百姓,以法律规范行为,此二者之中,宁偏向于法家之行为,此次出海事件玄成先生也担忧百姓为追求钱财而道德败坏,这就不难看出,为了一定数量的钱财,人是可以不顾生命而去追求钱财的。
  性本善吗?玄成先生若是有幸和一个幼童相处,您给他一只蜜枣,然后您再去将蜜枣拿回来,您可以试一试,那幼童是老老实实将蜜枣归还,还是紧紧抓着不放手,您要是强夺就会嚎哭不止,若当真如此,您还会相信人之初,当真善良?若当真善良,会将您给予他的东西视作是自己的财富,而在您又想将原本属于您的东西拿回来的时候极力阻止?”
  魏征这回是真的愣住了,苏宁的话给了他极大的冲击,他愣了好一会儿,才问道:“然后呢?”
  苏宁笑道:“然后?还有什么然后?若当真人性本善,还需要有人去做老师教会幼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教会幼童明白礼义廉耻,明白仁义礼智信,何须如此?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善字,只能说,人之初,什么都不懂,只有本能的意识,那就是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那些后天学习了仁义礼智的大贤去教导新生的孩童将他们引入正途。
  只是儒家学派过高的估计了教化的作用,认为教化就是一切,只要有教化就可以实现大同世界,从而忽视一切,宁却认为,只有将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糅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做法,重视教化的同时,也要设立完善的严格的法律。
  诸葛亮入蜀之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上表刘备,召集蜀中名士联合制定严苛之《蜀科》,他认为刘璋暗弱,麾下之民不服法度,当街杀人也是常事,难以调遣,士大夫多挟其财势,欺凌小民,使蜀中之民思为乱者,十户而八,极其需要以严刑峻法治理。
  宁也是如此认为,人一旦有了很多的钱财,满足了自身所需之后,就难免不会生出些别的心思,而人要是没有足够供给自己生活的钱财,日子久了也会有些别的心思,有钱的人会犯罪,没钱的人也会犯罪,教化可以教化他们不要犯罪吗?为了吃饭,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宁实不敢苟同教化万能之说,乱世重宽容,弛世用重典,所以,宁打算在出海行商之事如火如荼之时,仿诸葛亮例,上奏陛下设立针对行商之严苛律法,重写贞观律!”
第六百四十八章
重写贞观律
  贞观九年二月十三日,大唐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一个日子,在这一天,朝廷会议上,以房玄龄和杜如晦为首的数十位文臣联名向李二陛下递上了一份奏章,李二陛下打开奏章一看,有些吃惊,因为这上面所说的东西,是关于朝官要求修改贞观律的内容。
  奏折中指出伴随着和北方部族的通商行动,大唐国内商务蓬勃发展,从事商业者日渐增多,对于这种情况,大臣们都感到非常的重视,因为根据魏征提出的一份报告上显示,近三年来,大唐国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下降了一成,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口上涨了三成,这三成里面不仅仅包括了离开田地的那一成劳动力,更包括了原先不具备劳动力的一批人。
  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农业,也没有足够的身体条件从军,一些身体上有缺陷或者是先天疾病的某些人就开始从事被他们视为空手套白狼的商业贸易,虽然商业活动自古以来都被视为贱业,但是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商业活动的确赚钱很快,也因此,近三年来,大唐民间百姓资产大大提升。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却一定会随着商业的日渐繁荣而导致农业人口的减少,农为国之根本,没有足够的农业生产,国家的粮食产量提不上去,光有钱也没什么用,人活下去最需要的是粮食,是食物,如果出现粮食危机,再有些奸商囤积居奇,导致粮食价格大涨,就会引发民间动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