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451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弓弩队的作用就很大,正式开战之前漫天箭雨的数量和次数也会增多,减轻步兵的压力,等到步军真的拖住了敌方骑军,并且已经确定胜利,才轮到少数骑兵上战场,给敌军致命一击,如果步军方阵无法与地方骑兵相抗衡,我方骑兵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主帅和殿后部队平安撤离战场,最大限度保全军队。
  宋军大多数时候就是这样战斗的,因为自身马匹数量的极度短缺,只好以步兵作为主要战斗力,对付轻骑兵还好,但是在辽军和金军的科技水平明显上升从而获得打造重骑兵的能力之后,对付宋军的重步兵方阵就很容易了,所以后期金军对付宋军就如同砍瓜切菜一样,毫无压力。
  但是大唐军队绝对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唐养马数十万,战马的数量多到打仗的时候连步军都可以骑马到战场然后再下马作战,更多的时候,比如在草原上作战,不管骑兵还是步兵都有起码作战的能力,上马可以战斗,下马也能战斗,骑步不分,大唐奢侈到了这样的程度。
  所以唐军的战斗力强啊,汉武帝倾全国之力只能打造十万铁骑,其原因不仅仅在于战马数量更在于汉朝的时候马具并没有完善,骑兵起码要靠双腿力量夹住马腹,要求很大,所以骑兵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到了大唐,马具已经基本完善,除了马蹄铁这个东西以外,最强大的骑兵所应该具备的,大唐都有了。
  至于马蹄铁这个东西,苏宁一直到从灵州征战归来,看到了程处默默默给他的战马送行并且伤心流泪的时候才注意到……
  那一天苏宁是去程府上给程咬金送东西的,到了程府门口就看到程处默和他的战马紧紧抱在一起,程处默还在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程处默到了伤心处?他的战马怎么了?生病了?要死了?战士和战马之间的感情苏宁很了解,就好象自己和来福之间的感情一样,不过这匹战马应该没问题,驮着程处默从灵州回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怎么了?
  “处默,你这是怎么了?赛虎怎么了?要走吗?”苏宁走上前,很奇怪的询问道,这匹战马的名字叫赛虎,和程处默的感情非常好,是程处默从小养到大的;程处默看到苏宁来了,急急忙忙把眼泪擦掉,说道:“是啊,已经不能骑了,要被送走了,从小养到大,我实在是舍不得。”
  说完,眼泪又忍不住地冒出来,苏宁上下打量了这匹马,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于是问道:“赛虎看上去没有生病啊,就算生病了治一下不就好了?为何要送走啊?绝症吗?”
  程处默摇头道:“马蹄磨损了,不能再骑了,再骑的话蹄子就会烂掉,那个时候就没救了,去灵州打仗的时候用的太凶,追逐一个蛮夷太过疯狂,一回来就发现赛虎走路一瘸一拐的,结果……都是我的错……”程处默说着又抱住了赛虎的头不停地流眼泪,赛虎仿佛也意识到了什么,用大大的马头摩挲着程处默的脸,好像在安慰程处默一样。
  苏宁这才惊讶地问道:“没有马蹄铁吗?!”
  程处默一愣,回头问道:“马蹄什么?马蹄铁?那是何物?”
  苏宁蹲下身子把赛虎的蹄子拿了起来,一看,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尼玛,老子居然没有注意到!对了!马蹄铁这玩意儿是蒙古人西征带回来的,这个时候大唐根本没有马蹄铁,我说这每次战斗回来李靖和李世绩他们总要为战马的问题吵上一吵,原来是这个原因!苏宁同时也意识到他从来没有关注来福的蹄子上是否有所磨损……
  那天回家之后苏宁风风火火地闯进马厩仔细地察看了来福的蹄子,发现稍微有些磨损,但是还能骑,这才松了一口气,立刻回到屋子里面把马蹄铁的制作流程给写了下来,立刻找来苏府的工匠打造了马蹄铁给来福钉上,这才放心。
  在这之后,苏宁就把马蹄铁的事情上报给了李二陛下,李二陛下大喜过望,实际检测之后确定了马蹄铁的作用相当给力,更为欣喜,赏赐给了苏宁很多好的东西,苏宁同时也了解到了大唐每一场大型战斗下来都要损失一小半乃至于一大半的战马,不是战马死亡,而是马蹄磨损导致战马无法继续使用,这些马要么做种马继续生育,要么只能杀掉吃肉,甚是可惜。
  在这之后大唐的每一匹战马都装备上了马蹄铁,唐军对此表示相当满意,骑兵的战斗力再一次上升,又在边境的几次小冲突中打了胜仗,抓捕不少战俘,算得上是功德圆满。
  所以大唐不论是骑兵还是步兵还是弓弩兵都已经在各个方面达到了中国冷兵器时代的顶峰,苏宁捣鼓出来的燃烧罐虽然威力大,但是使用限制太大,大唐的油料作物刚刚开始大面积种植,短时间内没有太大的改善,所以这种燃烧罐只能当作奢侈武器,偶尔用来震慑敌军,要真的像对付僚人那样用,两三场战斗下来就没了。
  可是当苏宁接到了李二陛下的传令,说李泰因为捣鼓什么很奇怪的东西导致一间房子被毁,自己也受了轻伤的时候,他感到相当震惊,因为传信之人还说了宫中发出了巨响,人心惶惶,宫内秩序几近崩溃,陛下连斩三个内侍,调兵入宫才稳定住宫中,现在相当愤怒,泰大王还很高兴地说不辱师命,李二陛下更加愤怒,还请苏侯小心。
  苏宁顿时就愣住了,不是因为即将面临李二陛下的狂风暴雨而感到害怕,而是为李泰真的把火药捣鼓出来感到万分的激动,那表情很不对劲,看得李芮涵心中恐慌,都打算让李孝恭入宫给苏宁说情了,因为她从没在苏宁的脸上看到过这个表情。
第六百一十六章
长安热(中)
  苏宁绝对不担心自己会受到惩罚,反而会因为这件事情受到嘉奖,因为这一次的爆炸事件已经证明了李泰捣鼓出来的火药可以将一间屋子给炸掉,虽然不知道那个量是多少,但是终究是一个突破不是吗?早期的炼丹家们捣鼓出来的仙丹能把炼丹炉给炸掉,炼丹炉应该是青铜制作的,也就是说火药的威力不是想象中那样渺小。
  当然了,有了火药没有大炮,还是不管用,当火炮正式成熟之后,配上火药炮弹,这才算得上是火器时代的第一缕曙光,寒冷的兵器大家族里面,终于要迎来一丝温度了,这丝温度,实在是来之不易……没看到李泰都被这丝温度给弄的受伤?
  宋朝开始大发展的火药武器并不能形成什么强大的攻击力,直到明代中后期的火药武器才算得上可以对游牧民族造成威胁,戚继光在北边戍守边疆的时候提出的大兵团联合作战思想,就有很多的火器部队的参与,明军整个军队的火器配备比率曾经达到过百分之五十以上,袁崇焕能取得宁远之战的胜利也少不了红夷大炮的帮助。
  明军对于火器的运用和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清军,清军在入关以后就基本停止了对火器的研发,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戴梓还被充军,结果清军就被洋人的火炮打爆了,那个时候的火枪真的没有到能够压制弓马军队的地步,但是火炮的威力实在太大,所以清军一败涂地,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连发枪的发明和大规模运用,骑兵彻底落入颓势,这也就不难理解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为何被打的全军覆没。
  清朝的国运实在是太差,一八四零年的时候西方火枪还没有发展到连珠枪时代,所以对于骑兵的压迫力不太大,从当时林则徐对英军作出的对策是改造新式火炮而不是火枪就能看得出来,英军强悍的是铁甲舰船和强悍的火炮,并非火枪。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所出现的斯宾塞连发枪就是对于骑兵的强大压力所作出的改变,在此之后,骑兵开始落伍,清军也就是在这一时刻变得更加被动挨打,原本还有些作用的骑兵直接就被扫入了垃圾堆。
  苏宁一直认为火枪的重要性在这一时期没有火炮那么重要,在火枪最原始的火绳枪与火门枪时代,也就是明朝时期,根本起不了多少用处,明军装备了火枪照样被满清八旗打败,乃至于燧发枪时代的火枪都不能压制骑兵,可是一旦进入了机关枪时代和自动步枪时代,骑兵就完全是活靶子。
  苏宁没有感觉到自己活着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一个大唐的科技工作者兴冲冲地拿着一把自动步枪或者是机关枪来给自己看,但是苏宁却很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相当强大的火炮,而且还是后膛炮,不是前膛炮,那样的话,唐军将更加无敌,野战无敌,攻城战直接用火炮把城墙打碎,日军当初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皇宫中的一声巨响,让苏宁听到了来自未来的希望之声,李泰真的做到了,真的做到了,不辱师命?呵呵呵,这小子,真是有一手啊!好小子!干的漂亮!
  苏宁抱着李芮涵使劲儿的亲了好几口,笑眯眯地告诉她这是天大的好事情,真的是天大的好事情,把李芮涵亲的面色惨白,一个劲儿的抚摸苏宁的额头生怕他得了失心疯,苏宁没办法解释,只好叫上那传信之人一起赶往长安,跟李芮涵说了一声让她乖乖在家待着,今天肯定能回来,连刘氏和王氏的阻拦都没有理睬,太激动了!
  冲入了长安城,又冲入了皇宫,直接进入了李泰的宫殿,无视了所有人怪异的表情,苏宁进入了李泰的卧室,大喊一声:“青雀!你真的做到了?!”
  李泰一见苏宁来了,根本不顾右臂上的伤势,坐起身子大喊道:“做到了!做到了!放进一个炼丹炉里面点燃了,就真的爆炸了,你看到那个房间没有?都塌了,威力真是太大了!太大了!”
  苏宁顿时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有了着落,李泰太给力了,刚想借着夸他几句,就听到了李二陛下的怒斥声:“放肆!我让你教导青雀读书,不是让你教青雀做这些危险的事情!如今青雀受伤了,你居然不管不顾?有你这样做老师的吗?!你可知道方才宫中是如何危险?那该有多危险?你该当何罪?!”
  苏宁这才发现李二陛下坐在一旁,长孙皇后也坐在一旁,非常不友善的瞪着自己,苏宁旋即意识到这个事情还没有和李二陛下以及长孙皇后报备一下,李泰又是他们的心头肉,这一下伤到了自己得多伤心啊?还有,自己是主使,然后导致李泰受了伤,这样一来,估计会被不少大臣收拾吧?尤其是那些看自己不爽的……
  苏宁觉得自己必须要先发制人,于是故作谨慎的看了看四周,沉声说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臣又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还请陛下让所有无关人等全部离开,恩,皇后最好也可以离开,此事实在是太重要。”
  李二陛下一肚子的火气正要喷发,却看到苏宁这样一幅煞有其事的严肃模样,还要摒退周围无关人等,难道又是什么大事情?这小子做事情从来都很谨慎,从保密法令就可见一斑,难道,真的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所以才和青雀两个人秘密地进行?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不惜如此代价也要办成?他应该知道青雀受伤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芮涵还在怀孕,他不会如此的……
  一念至此,李二陛下显然意识到了苏宁这样做不是没有理由的,于是一挥手,所有宫人护卫接连退出,长孙皇后凤目一瞪:“什么事情那么重要?连我都不能知道?事关青雀,陛下,请允许妾身留下。”
  李二陛下点点头:“皇后不是外人,此时也牵扯到家事,你小子给我说出个理由来,不用担心泄密,若是说不出个理由来,就算我放过你,明日弹劾你的奏章都能堆到天上!你就是三头六臂也逃不了严惩!哼!”
  李二陛下瞪着眼睛,相当愤怒,苏宁咽了一口唾沫,硬着头皮正要开口,李泰却开始为苏宁辩白:“父亲,母亲,儿子方才都说了,这是在研制火药,相当重要的东西,此物已经成功,那是大功劳一件,不是坏事啊!”
  长孙皇后大怒道:“青雀你闭嘴!你别以为受伤就无事,你自己不知道此物会爆炸?如此危险你还敢一人处理?平素里母亲是如何教导你的?等你伤好了,你也逃不了一顿惩罚!”
  李泰讪讪的闭上了嘴,给了苏宁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苏宁看见李二陛下一直没开口,就知道此事还是有戏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李二陛下手上,说服了他就没有事情,现在整个房间只有四个人,很安全了,可以说了。
  “陛下,皇后,臣和青雀其实是在研制一种新式兵器。”苏宁开口说道。
  长孙皇后皱了皱眉头,没有开口,李二陛下则问道:“什么兵器?能将那屋子弄成那样,威力不小吧?”
  苏宁点头道:“臣称之为火药。”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双双疑惑道:“火药?”
  苏宁解释道:“很早以前,先人在战争过程中就知道了天底下有两种东西可以给敌人军队造成最大的损失,无论多么锋利的刀剑和多么强大的战车都比不上这两样东西,但是无奈的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这两种东西,只能用,但却不能控,那就是水和火。
  但凡古之军事大家,无有不知晓水攻火攻之威力,不精通水攻火攻之策略,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周瑜之火攻,数十万兵马灰飞烟灭,乃是曹操纵横天下以来少有之败仗,荆州之战于禁更被关羽水淹七军,也是于禁一生未有之败仗,水攻火攻之威由此可以窥得一二,但是水攻火攻难以掌握,因地制宜,尤其是水,我等总不能凭空变出水来,荒漠之上哪里有水?
  于是臣便开始考虑可以随时进行的火攻,只要天不下雨,火攻就威力非常,而在臣发现了被火点燃的油用水也扑不灭之后,燃烧罐的想法就诞生了,对付僚人之战,燃烧罐的威力就显现出来,那是何其巨大?三万僚人灰飞烟灭,场景让臣现在都心有余悸。
  随后臣更加重视火攻,寻找增加火攻威力的方法,但是一直不得其法,知道有一天臣和孙道长聊天的时候孙道长无意间说起道家骗子炼丹的时候,丹炉有时会莫名其妙的爆炸,碎裂,引发不小的伤亡,尽管他们说这是炼仙丹付出的代价,臣却由此想到孙道长炼制养生丹药是从未发生过爆炸,而这些骗子却时不时的引发爆炸,这一定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原因在哪里,应该只有在炼丹的材料里面寻找,臣拜托孙道长在古籍当中寻找这方面的资料,终于发现,硝石,硫磺,木炭,这三样东西,每一次发生丹炉爆炸的情况的时候,一定有这三样原料在其中,这一定不是巧合,臣拿这三样东西做过实验,按照古籍记载的配方适量调匀,加入,制成火药,果然发现混合在一起制成的火药燃烧的时候特别猛烈,和一般的木柴燃烧起来非常不一样,但是却不会发生爆炸。
  臣又想到发生爆炸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放置在炼丹炉中,炼丹炉是封闭的,如果丢掉其余的药材,放入这三样东西,是否会发生一样的情况?
  臣从孙道长那里弄来了小的炼丹炉,弄了一部分火药丢了进去,直接点燃以后盖上盖子,结果没过一会儿就听到了爆炸声,盖子被炸上了天,虽然炼丹炉没有损坏,臣却由此猜想这些东西之所以会爆炸就是因为它们被放置在了一个比较密封的地方。
  而且之所以没有炸裂就是因为火药量太少,而丹炉较大,臣就尝试着使用更小一些的容器进行实验,但是臣的事情也很多,是不是的就会被陛下叫过去办一些事情,就在不久之前把这件事情拜托给了青雀,嘱托他将这种可以爆炸的东西进行改进,并且告诫青雀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远离实验地点,要有人帮忙,也不要在皇宫里面弄,结果……”
  苏宁看了看李泰,这些事情的确大部分都是真的,除了苏宁没有自己做过实验,但是实验数据苏宁还是有的,直接把数据交给李泰,告诉他注意要点和其他的一些事情,讲解了一下用处,李泰就两眼放光的投入了战斗,苏宁也的确警告过李泰,李二陛下从李泰的面色中就看的出来,苏宁没说谎。
  但是,这和新式武器有什么关系?
第六百一十七章
长安热(下)
  “但是,你还是没有说,那武器是何物。”李二陛下质问苏宁,苏宁见李二陛下还是没有明白,于是指着李泰说道:“之所以会发生爆炸,就是青雀在试验火药的威力,青雀,你说,你是如何做的?”
  李泰双眼放光道:“按照老师的说法,将火药装置在一个密封的坛子里面,然后留一根引线在外面,因为担心被旁人知晓我在做什么,就只好跑到废弃的房间里面,然后点燃引线,把木床竖起来保护住自己,只是儿并未料想到此物爆炸之威力实在是不小,所以未曾做的周全的防卫,这才导致手臂收了轻伤。”
  李泰说完后,没待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反应过来,苏宁就接着说道:“青雀已经有意识地做了防卫,并且竖起木床躲在相当远的地方,却依然被火药爆炸所波及,那间屋子不算小,所以至少可以确定青雀所使用那一些火药就具备将一间屋子炸毁的力量,虽然只是刚刚试验成功,但是也可以想见,若是放在战场上,会有什么用处?
  或许威力还有待商榷,并不能造成敌军大规模的死伤,但是陛下,那样的声响是否足够?甚至宫人惊恐,似乎长安城的人都能听到,这样剧烈的声响若是在战场上突然响起,定然可以震慑敌军,或者使敌军战马受惊,从而阵势大乱,而我军有所准备,完全可以趁机突袭,这样一来,我军必胜!
  更何况此火药只是刚刚研制出来,一定还有部分不足,若是继续研究,将火药用到更多的方面,指出更多可以使用火药的武器,乃至于利用此火药爆炸之威势伤人,大唐军队战斗力本就强悍,如此一来,如虎添翼,岂不妙哉?”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下,倒是不得不点头:“虽然威力不算太大,仅仅摧毁一间小屋子,但是那声响当真可怕,若是在战场上,没有听到过这种声音的敌军,骤然被此火药震慑,一定会大乱,方才御马厩那里就导致马匹受惊,四处奔逃,费了宫人不少功夫,声音的确可怕,恍如炸雷。”
  长孙皇后也心有余悸道:“的确,这忽然一爆炸,让妾身也下了一大跳,此前听到过的最响的惊雷也没有这样响,而且还是万里无云的好日子,哪里会有惊雷?”
  苏宁接着说道:“所以,此种火药,或许可以和燃烧罐一起,成为我大唐之最新利器,燃烧罐可以将燃油装在罐子里面扔出去杀伤敌人,火药也可以,装在罐子里面,点燃之后……嗯,似乎扔出去的话罐子会摔碎,没有密封的空间火药似乎就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了,不能放在罐子里面……”
  苏宁说着就陷入了沉思,连带着李泰也陷入了沉思,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莫名的感到有些好笑,也突然醒悟,这分明是审问大会,顺带着还要处罚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结果却让他们两个开始商量如何改进大唐的兵器了?但是,这样也挺不错的,至少现在不要打扰他们,让他们仔细想一想……
  苏宁还没想到,李泰却恍然大悟道:“老师,只要扔出去不会摔碎不就可以了吗?瓦罐会摔碎,瓷器也会摔碎,但是如果用木头制作一个罐子一样的东西,不就不会摔破了吗?过去使用过的瓷碗会跌破,但是使用过的木碗却从来没有跌破过,用木头制作罐子,然后将火药倒进去,加上引线,一点燃,丢出去,就可以爆炸了!”
  苏宁也恍然大悟,一拍脑子说道:“用什么木头?木头还要请木匠师傅花好大的力气和很长时间去制作,干脆直接用竹子不就行了吗?竹子一节一节的,里面直接便是空心,都不需要花费功夫将其掏空,只要将竹子砍成一节一节的,直接就可以用不是吗?”
  李泰一拍手:“对啊!直接用竹子就好了!来人!来人!快去给本王砍竹子!快点!”李泰说着就要下床,旁若无人般,苏宁也很想亲自制作全世界第一种火药武器,亲眼见证全世界第一种火药武器的诞生,于是也就跟着冲了出去,全然将李二陛下还有长孙皇后给忘了,留下他们两人目瞪口呆,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等到苏宁和李泰已经冲得很远了,长孙皇后才反应过来:“哎呀!混帐小子!今日来是要治他的罪的!怎么就让他跑了!这,青雀也是的,为何变成这副模样?!二郎,咱们,咱们这……”长孙皇后说不出话来了。
  李二陛下也有些郁闷,不过随即站起身子,带着一点微笑道:“先让他们折腾,这年岁正是折腾的时候,而且他们就在皇宫里面,什么时候惩罚都可以,但是这灵光一闪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我可有些预感,这两个小子一定能弄出一件非常可怕的武器来,火药,呵呵,闻所未闻,但是威力之强,也让我感到惊讶,若是当真可行,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必将上涨。
  观音婢,你且放心,这顿惩罚是逃不了的,但是先看看,看看他们能折腾出什么东西来,看完了之后再惩罚也不迟,我大唐一向赏罚分明,他们建立了功勋,也是要赏赐的,走吧,咱们也跟着去看看,看看他们能弄出什么东西来!”
  李泰的护卫们一听到主子的要求,立刻屁颠屁颠儿的砍来了许多竹子,现在的竹子长得还是不错的,一手握不过来,估计有营养快线的瓶子那么粗,挺够分量的,然后按照苏宁的要求,护卫们把竹子砍成一节一节的,一节竹子前后都是封闭的,就打一个洞,让李泰把制作好的火药拿过来,对着竹子里面倒,倒了一大半,才停了下来。
  不过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了,除了引线需要一个小孔,这个明显有些大的孔又该如何堵住呢?两人陷入了迷茫之中,正巧此时一群侍女抱着好几只大瓷瓶走了进来,苏宁一看,双目放光:“黏土!制作瓷瓶的黏土,加了水之后可以调和,但是静止一段时间不动就会变得很粘稠,咱们或许可以试一试!”
  李泰眼睛一亮,随后犹豫道:“这样可以吗?”
  苏宁一摆手:“不管了,现在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只能这样试一试了,不管怎么样,也要试一试,要是以后有更好的办法的话,再改进一下就是了,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确定这样可以不可以发生爆炸,能不能造成伤亡,这些事情以后再讨论就是了!”
  李泰点头:“就这么办吧!来人!去宫里面的作坊弄一些黏土过来!本王要用!”
  李泰的亲卫立刻又屁颠屁颠的冲了出去,不一会儿屁颠屁颠地冲了回来,抱着一大团已经加过水的黏土,离手的时候苏宁注意了一下,嗯,虽然唐朝的瓷器还不是很成熟,但是黏土还是有的,黏度也不错,可以试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