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451

  李道彦就是这批典型当中的一个,由王爵降为了公爵,他的不爽,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对于他而言,重新取得王爵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贞观大拓边以来,封侯赐爵者更多的倾向于军功者,而非政绩者,他想要取回王爵,最大的希望就是从军立军功。
  这一次征伐吐谷浑就是他的机会,也算他运气不错,正好撞上了李世绩派出去的急匆匆的传令兵,就势询问一下,就询问出了一些事情,眉头一皱,就知道机会来了,急忙赶在苏定方之前来到了李世绩的军帐,想要争取一下,凭着他的身份,他觉得这样应该不难,虽然只是公爵,但是好歹是皇族不是?
  同为皇族的李道宗可以独自领军征伐吐谷浑,那么他也是皇族,他也有资格单独领一军作战不是吗?说实话,和羌人打仗没什么意思,要打,就要打一场大的战斗,拿一个大军功,这样才能拿回属于自己的王爵。
  可是李世绩的态度很坚定,要将这个人物交给苏定方,本来这是无可厚非的,诸将也都知道苏定方的能耐,可是李道彦从中插了一脚,这个事情就有些麻烦了,再怎么,他也是皇族不是?得罪一个皇族实在是没有必要,可是这也不能拿国家大事开玩笑不是?万一这家伙坏了事儿,自己可是要连坐的!
  更何况,李世绩才是本次征战的统帅,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哪有别人说话的机会?大唐的军规极其严格,就算你是皇帝,在军中也要穿军装,奉行军令,正是如此,大唐的军队战斗力才如此强悍。
  李世绩决定不破例,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李道彦可就不干了,眼看着一个那么大的战功落入旁人口中,恢复王爵遥遥无期,要说他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人一急就容易缺心眼儿,一缺心眼儿就容易坏事儿,李道彦一怒之下指着李世绩骂道:“你这便是徇私枉法!故意针对我是不是!?我就早看出来了,你一直把我放在中军,不让我出去!李道宗都可以独领一军,为何我李道彦就不行?我也是皇族!”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这话,李世绩当下大怒,一下子拔出腰中佩剑大怒道:“混帐!本帅不管你是不是皇族,这里是军营!这里只有一种人!军人!大唐军规乃是令行禁止,任何人都要遵从军令!就算是陛下来此,也只能下达军令,而不是皇命!你此言乃是公然质疑本帅之公允,顶撞上官!不尊军中号令,你该当何罪!来人,召集军中诸将!今天,就把这话给说清楚!”
  李世绩不是菩萨,虽然为人沉稳谦和,可是到底还是一个人,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就别提堂堂七尺男儿的李世绩了,李道彦心中咯噔一下,意识到大事不好,说说苏定方也就算了,是平级,当时说了李世绩,那就麻烦大了,军中皇帝的头号都不太管用,唯一管用的就是大帅的军令。
  作为将领,不遵守统帅的指令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甚至按照情节轻重,统帅有先斩后奏的便宜权力,也就是说,按照李道彦公然质疑李世绩的命令这样的情况,李世绩可以先斩后奏,即使他是皇族,但是他违背军令,执法若要严格,完全可以取下他的性命,所以李世绩话音一落,李道彦的脸唰地一下就白了……
  李世绩在军中的威严无人可以质疑,这道命令从下达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军中召集将帅的战鼓响起,诸将正在关心后方战事,结果李世绩竟然命人敲起了聚将鼓,众将纷纷怀疑是不是后方战事不利,契苾何力没有战胜羌人,就连受命前往李世绩军帐途中的苏定方也是一头雾水。
  苏定方第一个抵达李世绩帅帐,一进去就愣住了,眼睛圆瞪,不为别的,只是李世绩一脸冷意的举着手中佩剑指着李道彦的脖子,那个距离大概是只要把手往前伸一下就能取他性命的距离,苏定方愣在那里不知所措,不一会儿,军中诸将全部聚集,看到这一幕,也是大脑当机,纷纷不知所措,傻愣愣地站在那里站着。
  李世绩看了一下愣住的诸将,开口道:“你等都进来,卫兵守住帅帐,不允许任何人进来!”
  “诺!”几个卫兵转身离开帅帐,剩下的诸将也回过神来,李世绩解释道:“本帅接到消息,西域联军六万人惨败于吐谷浑吐蕃联军,损兵五万,只剩下不到万人狼狈撤离,他们发来文书请求本帅支援,本帅决定派军支援。
  至于人选,本帅决定任命苏烈将军率领五千铁骑驰援西域联军,可是李道彦将军不满,竟然质疑本帅乃是徇私枉法,本帅唤来你等,就是想请诸位将军说一说,到底是苏烈将军胜算大一些,还是李道彦将军胜算大一些!”
  李世绩说完便收起佩剑,依旧冷冷的注视着李道彦,李道彦松了一口气,可是身体还在不停的颤抖,诸将晃然大悟,可是旋即又犯了难,苏定方这个生猛海鲜有多能打他们是看在眼里的,猛打猛冲,就好象不要命一样,带头冲锋,一千骑兵就能搅乱对方五万人的军阵,这绝不仅仅是勇猛就可以做到的。
  他用兵颇有章法,率领骑兵冲击懂得临时变换阵法以对抗敌军,搅乱阵型后懂得及时发出信号求援,并且还将个人勇猛发挥到了极致,率领一骠亲卫队直接朝着吐谷浑中军而去,一箭射死敌主将战马,冲破了层层足迹的中军,差点儿生擒敌主将,给众将的感觉就是那只听说却没有亲眼所见的李二陛下百骑破十万的传说再现。
  这种勇气和勇武,要是率领五千铁骑直接冲锋的话,估计能正面击溃五万人以上的敌军,要是将这些铁骑的数量再涨十倍变为五万,估计横行天下的就是他苏定方了,大唐的猛将很多,但是如此勇猛的,估计也就是当初跟随李二陛下一起冲阵的尉迟恭程咬金和秦琼那一批家伙才有了。
  中生代将领第一猛将诞生了。
  所以对于李世绩的命令,众将都认为这应该是很正确的很有道理的命令,李世绩的名号那是响亮的,人的名树的影,没人会质疑他徇私枉法,唯独这个李道彦提出来了,还是在军中!要是在朝中的话顾忌他的皇族身份,李世绩还不会把他怎样。
  但是这是在军中,就是皇帝都要谨言慎行生怕坏了军规,这李道彦不过是一个皇族,还是三等公爵,竟敢如此嚣张?李世绩本人都是二等公爵了,论起爵位和官职,李世绩总是比李道彦要高上许多,就连王爵在身的李道宗都乖乖的遵从李世绩的指令,你李道彦居然敢质疑李世绩的人品?
  作死!
  这是所有人的感觉,本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就是因为李道彦这个皇族的身份,众将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这个事情要是说了出去,肯定要被李道彦记恨,李世绩身居高位,深得皇帝宠幸,他没关系,但是其余的将军们却要三思而后行,得罪皇族的下场可不是很好。
  他们看了看苏定方,突然想起来,苏定方的兄弟苏宁的老婆就是李孝恭的女儿,苏宁是皇族,苏定方就是皇族的亲戚,也勉强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了,而且苏宁的前途绝对比这李道彦要强得多,军中大将们大多都在西突厥商队当中有股份,对于给他们带来财富的苏宁,也多少有些好感,这个一旦涉及到这种问题,对苏定方好一些,是没有错的。
  于是众将纷纷表示李道彦太过狂妄,这是不正确的,这是要受到严惩的,顾念此时战况紧急,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请李世绩判一个活罪吧!
  李世绩心中无奈,要是把众将也给拉下马,自己就不单单得罪了皇族,也得罪了这些将领,所以让他们抽身事外,甚至求求情什么的,他们相安无事,自己也仅仅得罪了李道彦而已,自己倒还不用太过担心,要是让军中诸将和自己一起得罪李道彦,那么自己可就要小心一点儿了。
  于是李世绩面色一冷,哼道:“既然诸将为你求情,那就免去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公然质疑主帅,大逆不道!处以军杖五十,来人!拖出去!行刑!”
  立刻就有几个亲兵进来,把面如死灰的李道彦押了出去,不一会儿,杀猪般的惨叫声就响了起来,诸将心中戚戚,不敢说话,对李世绩也多了一份愧疚之心,李世绩心中有些郁闷,但是还是很威严的开口道:“此次严惩李道彦,意在告诫诸将,军规不可动摇,谁人触犯军规,本帅绝不留情!现在,诸将听令!”
  众将急忙站直身子双手抱拳道:“末将在!”
  李世绩大声喝道:“西域联军惨败,吐谷浑已去后顾之忧,据闻,吐谷浑已征集二万吐蕃兵马与一万吐谷浑军共三万人驰援国都,算上其国都兵马三万,便是六万,加上我等后方二万羌人,便是八万,两倍于我军,我军形势不好,但是若要解决,倒也不是太难,苏烈将军何在?!”
  苏定方出列,抱拳道:“末将在!”
  李世绩说道:“本帅令你率领五千铁骑,自我军已攻取之吐谷浑北部疆域横穿荒漠抵达西域,相助西域联军,争取全歼吐蕃吐谷浑联军!吐蕃吐谷浑联军之位置本帅会以飞鸽传书及时通报与你,你要记住,通讯不可断!否则你若是迷路,五千大军危矣!你可明白?!”
  苏定方大声喊道:“末将明白!末将定然竭尽全力!”
  李世绩点点头,而后对其余诸将说道:“苏将军离开之后,我军就要以三万五千人的兵马和西突厥两万骑兵应对敌军八万军队,本帅命令,今夜,就要彻底击破我军后方之羌人!明日一早,开始攻城!但凡有抵抗者,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吐谷浑或是吐蕃,斩尽杀绝!”
  众将齐声大喝:“诺!”
第五百九十二章
作战开始
  唐军在李世绩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做出相对应的战略战术改动,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战局,所以整个军营都在高速运转当中,这在旁人的眼里就是忙乱;相对于唐军的忙,城里面的吐谷浑军队却显得有些放松了,这种放松是由上而下传播开来的,最放松的自然就是吐谷浑伏允可汗还有天柱王这位大臣。
  西域联军惨败,六万人只剩下几千人狼狈撤退,党项羌很多部族联合起来聚兵两万人偷袭唐军后军军营,已经打起来了,打得如火如荼,现在两万吐蕃军队和一万吐谷浑军队正在回援途中,加上后军的两万羌人军队,只要再有几天,这里就会有八万己方军队,而唐军不过四万人,还有一支军队不在攻城序列当中,满打满算,唐军可以用来攻城的军队不过三万人。
  虽然之前五万人败给了唐军四万人,但是如今算上那些骁勇善战的吐蕃人,还有羌人,一共八万军队,还对付不了那三万人的唐军?
  他们是这样想,但是李世绩为了配合苏定方千里驰援西域联军的兵马调动,已经下令李道宗将一万军队和两万突厥骑兵带回来,配合上大本营的军队,就能聚合出差不多六万人的军队,加上契苾何力已经传来战报,说两万羌兵虽然战斗力强大,但是也仅仅是勇猛,前汉尚且可以将之驱逐至此,我等又谈何不能战胜?明日一早,大军总攻之前,末将一定率领军队赶回!
  李世绩很满意,就开始整备军队,面对这种土城,想要打碎它的外壳很容易,投石机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床弩也是为此准备的,一轮轰击之下,就不信这土城不碎掉,土城一碎,一马平川之下,突厥骑兵的战斗力是很可观的,明日一早李道宗就能带领军队赶回,到时候发起总攻,一战定乾坤!
  可是如今伏允可汗和天柱王似乎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着的危险,他们还以为可以坚守住城池,他们的忧患意识很明显不够,倒是迟允忧心忡忡地看着彻夜忙碌的唐军军营,相当忧虑,他不止一次的向伏允可汗和天柱王说起唐军的攻城利器,他们的土城估计连一轮都挨不住,一旦城池被唐军攻破,唐军强悍的野战能力就不是他们可以抵挡的。
  但是无论是伏允可汗还是天柱王似乎都不是很在意这种情况,就算城池塌了还是可以依靠军队作战的,反正我们的老祖宗也不是住在城池的人,大不了继续迁徙就是了,关键是唐军只有三万人,我们只要联合羌人和吐蕃人把这三万唐军给全灭了,那么我们就赢了,吐蕃军队再有两天就可以赶到,我们只要再坚持两天就可以了。
  他们很自信,按照他们的看法,就算城池破了,坚持两天不是问题,但是迟允却怀疑,要是城池破了,羌人万一也被打败了,那么恐怕一个时辰都坚持不住,就要狼狈窜逃了,到时候就要和唐军打遭遇战,就算是加上吐蕃军队,估计效果也不会很大,这支军队的野战能力他是知道的,太恐怖了,汉人都那么能打吗?
  迟允忧心忡忡,但是整个城池里面的军队,似乎都不是很在乎,就连被他带回来的那些军队也有些不是很在意,到最后,迟允也只是摇摇头,叹了口气,下令军队严密监视唐军动向,不要出战,之后就离开了城头,打算睡一觉,看这个架势,明天唐军就要攻城了。
  李世绩一夜没睡,他睡不着,他很担心苏定方那里能不能顺利抵达西域联军所在地,对抗吐蕃和吐谷浑剩下的两万军队,要是他们就在这里,五千骑兵足以干掉吐蕃和吐谷浑的两万军队,但是那是千里之外的地方,苏定方千里驰援之后,大唐军队还能战胜他们吗?李世绩没有把握。
  规定好了一天至少要有一次飞鸽传书报告方位和路线,现在还没有到时候,而且这边马上也要开战,李世绩分不出太多的精力管这个事情,一切都只能看苏定方自己的了,而且李世绩自己也有麻烦,把李道彦狠狠地打了一顿,现在就趴在营地里面起不来,哼哼唧唧的,也不知道心里面把李世绩给恨到了什么地步。
  要是单纯的一个部将,哪怕是公爵,李世绩也不怕,但关键就是他是皇族,身后还有一大群李氏宗族,若是惹得李氏宗族不痛快,李二陛下倒也不一定能护的自己周全,这才是最麻烦的,现在李道彦恨毒了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帮自己说些好话,比如李道宗之类的,毕竟李道宗已经立下了大功劳,他也是李氏宗族,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王爷。
  唉,这一切还真不是好说的,之前自己率军出征已经得罪了侯君集,现在又得罪了李道彦,还这是让人感到郁闷啊,很少树敌的自己现在却也树敌了,不过,或许只有这样,皇帝才会感到安心,才会放心的使用自己,乃至于,顺着他的意思来说,把侯君集拿下来,把自己扶上去。
  李世绩并不觉得担任参谋总长这个类似于太尉的职位有什么好处,太尉这个职位从诞生开始就是虚职,因为它的职责是统帅全国军队,全国最高军事长官,这和皇帝的权力有冲突,所以从秦始皇开始,这个职位就没有实权,但是如今的参谋总长这个职位,从地位上来说和太尉差不多,权力上却是天壤之别。
  因为参谋总长有统帅军队调度兵马之权力,手上有一块虎符,和太尉这个虚衔完全不同,参谋总长是军队第二统帅,直接受李二陛下的指挥,是李二陛下和军队决策层之间的枢纽,李二陛下通过设立军事大学和参谋总部把军权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但是也要设立相对应的职位协助,比如军事大学祭酒李靖,和参谋总长侯君集,他们都有实际权力。
  乃至于很多事情上皇帝失去了独断专横的权力,没有参谋总长和大学祭酒的同意,李二陛下的一些命令是无法得到贯彻实施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李二陛下给了军事大学和参谋总部便宜行事的权力,将一部分权力下放,只有在军国大事上不放手,抓住属于自己的那块最重要的虎符,随时下达调度军队的命令。
  但是同样的,这两个职位也很敏感,但是军事大学的职位却安全一些,因为和官员不同,军事大学有自己的独立职位称呼,叫做教员,军事大学教员不参与朝政,却直接执掌大唐军队的未来,李靖因此具备了特殊的地位和权力,谁遇到了都要忌惮三分。
  可参谋总部就不一样了,参谋总部总长是官员,还担负着割裂文官与武将之间联系的责任,这就使得这样一个重要职位显得相当敏感,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剧烈震动,李世绩越来越羡慕李靖了,他的那个职位,基本上就是不倒翁了,再过八年等他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就是一个真正的不倒翁,大唐军界泰斗,没人可以威胁他的生命,皇帝也不敢。
  军事大学的祭酒只有十年任期,但是这十年任期却会带来一生的安稳,十年内培养出来的军官到了十年之后就会成为军中的主要力量,那个时候,退下来的祭酒就会使军中大多数军官的恩师,享有极高的名望,谁敢动他?就算是在军事大学祭酒任上,那也是安全的。
  要是自己也能当上祭酒,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看目前这个样子,八年以后,还真有可能是自己担任这个职位,当然,那个时候自己要是还活着才可以,或者说,李靖早死,不过苏宁那个小子的医术奇诡,要想保住李靖的生命,怕不是太难,秦琼现在就在三原县悠哉悠哉的过日子,上回去看了一次,可把李世绩给羡慕坏了。
  唉……这官,真不好做啊……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距离大唐军队展开总攻的时间慢慢临近,李世绩看了一下时辰,很快,李道宗的骑兵部队就要抵达了,到时候攻城组先上,把土城砸烂,骑兵部队再压上去,敢抵抗这悉数杀掉,不抵抗的就地俘虏,然后运送到后方,从大军出发开始,兰州地方军队就接到了李二陛下的指令,跟随军队接受俘虏,然后安置下来,等候命令,一路上抓到的几千军队和两三万的百姓都已经被送走了。
  攻下这座城池,想来可以抓到更多人,那样的话,任务就差不多完成了,还有,剿灭吐蕃军队,那个胆大妄为的国家的军队,还有那些不懂事的党项羌族,是你们先动手的,怪不得我,回去的路上顺手把党项羌给解决掉,免得麻烦!至于那个拓跋赤辞,恩,大唐在当地需要代言人,就他吧!
  总攻发起前一个半时辰,契苾何力回来报告,已经将两万羌兵解决掉,斩首八千,剩下的悉数俘获,李世绩大喜,立刻飞马传报兰州军,让他们准备过来接受俘虏;距离总攻一个时辰,李道宗率军加入总攻阵营,向李世绩报告战果,剿灭吐谷浑骑兵万余人,夺得马匹两万余,军资器械无数,已经悉数运往兰州,所以如今身边只有不到三万差不多二万五千余骑兵,五千多汉兵,二万突厥兵。
  李世绩满意的点点头,给他记上一功,下令诸军抓紧时间休息吃饭,填饱肚子,养足精神,一个时辰以后,发起总攻,成败在此一战,如有畏缩不前者,斩立决!
  诸将全部做好准备,等待着总攻的那一刻。
  一个时辰飞速过去,李世绩整理了自己的着装,带上了头盔,出了帐门,亲兵将战马为他牵来,他点点头,翻身上马,纵马来到大军阵前。
  数万军队,排起来都能占地数十里,体型巨大的攻城器械排在前列,那是他们的射程范围,打碎城池,后排的骑兵就要第一个冲锋陷阵,最后排的步军紧随其后,保护攻城部队的同时,加强骑兵军队的战果,抓捕俘虏这样的事情主要是步军负责的,骑兵负责迅猛突击,打乱敌人军阵,让步军扩大战果。
  数员悍将已经做好准备,武器都抓在手上,戴上了威慑敌军的鬼脸面具,只留下两只眼睛,骑兵部队也尽皆如此,万余汉军骑兵纷纷戴上了鬼脸面具,看起来就像一支恶鬼军队,将突厥骑兵看的一脸胆寒,想当初,就是这样的鬼脸骑兵把他们打得哭爹喊娘,如今再一次见到,就算是合作者,也有些胆怯。
  李世绩满意的点点头,来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目视前方,同时看了一眼缓缓升起的朝阳,微微笑了一下,沉声说道:“开始。”
第五百九十三章
破城
  李世绩的声音不大,和他一直以来的样子都很一致,沉稳,冷静,声音也是如此,但是他是主帅,主帅的声音就算再小,在其他人听来也足以惊天动地,伴随着身边亲兵齐声大吼,战鼓隆隆响起,“咚!咚!咚!”的战鼓声让人热血沸腾,攻城部队接到了进攻指令,立刻开始第一轮设计,投石机和床弩早就准备好了发射,一听到鼓声,前线指挥员大吼一声:“发射!”
  一阵巨响过后,巨大的石块和粗大的弩箭朝着远处的土城呼啸而去,攻城部队并不停息,在接到停止轰击指令之前,他们要一直攻击,绝对不允许停息,很快,几乎是第一轮投出的石块与弩箭刚刚抵达目的地的时候,第二轮进攻的石块与弩箭就发射了。
  迟允刚刚起床,昨天夜里他始终睡不着,心中总是七上八下的不安稳,躺在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睡,原本沾枕头就着的能耐也失效了,三个时辰就是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袋里面全是那一天的战斗景象,铺天盖地的黑色石块与粗大弩箭,稍不注意不是被压成肉饼就是被射穿肚子,钉死在墙上或地上,救都救不出来。
  吐谷浑不是第一次吃这样的亏,但是它的技术始终就是达不到唐军的技术水平,原本还指望着可以偷师学艺,唐庭不接受吐谷浑的留学生,但是其他国家有留学生,到时候出重金挖角不就好了?结果大唐接二连三的动作,先是中止和亲政策,然后颁布保密法令,大唐的一切重要技术都不允许外族人学习,可以学习的仅仅只有大唐的语言和儒家经典,就连农家书籍都不允许外族人学习。
  有不少外族人想要突破这个限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死了也不知道多少人,差点儿引发战争,大唐为了这两个政策的顺利实施可是付出了很多的,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不过大唐也并没有完全不允许外族人学习这些知识,但是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举族迁入大唐,放弃原有国籍,归化入大唐,就好比契苾何力这种外族将领,举族内迁大唐,成为大唐子民,他的小儿子现在就在军事大学学习,据说还有一个小儿子正准备报考下一年度的政法大学第二期。
  关于这个事情,大唐是有规矩的,苏宁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将身份证这种东西都给带到了大唐,要在普查全国人口的同时,给每一个大唐子民发放这种身份证,从此能证明你是大唐子民并且享受大唐提供的一切福利的证明就是这张身份证,请务必保存好,因为一旦丢失,想要再一次补办的话,就要亲自前往大唐国都户部办事部门补办了。
  第一轮的发放是免费的,发放身份证的部门是户部,只有户部有权力办理身份证,中央往各地派遣特派员,把人口普查一遍,带回名册到户部,然后由户部统一制作身份证明下发到各地,各地民众自己保管,所有可以享受到的政府福利,都要凭借身份证来做证明,没有身份证,对不起,你就不是大唐子民,大唐官府有权利立刻抓捕你。
  因为就算是外族人进入大唐也需要得到鸿胪寺亲自发放的通行证,也就是说,可以在大唐国土上行走的只有两种人——拿着大唐身份证的大唐子民和拿着鸿胪寺发放的通行证的外族人,没有这两种证明,就是破坏分子,即刻缉拿,然后上报管事部门开始审查。
  除此之外还有特殊情况,就是外族归化人员,这种人就要得到鸿胪寺颁发的临时居住证明,拿着这种证明的人可以暂时享有大唐子民所享受的部分福利,居住满三年并且族内任何一人不得离开大唐国土,之后才可以去鸿胪寺注销临时居住证,去户部办理正式身份证,参与大唐子民可以进行的一切活动,比如入学学习等等。
  但是这些人依旧不可以进入大唐核心技术部门工作学习,必须要在大唐居住满十年之后,才可以报名进行相关的技术学习和工作,而且还有限制,这些进入学校学习或者进入技术部门学习工作的人,终身不允许离开大唐本土,只有下一代后代才可以正式享受到大唐子民一切应该具备的权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