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451

  “三明啊,打仗可不是儿戏,你要知道啊!”牛进达摇摇头说道,苏宁无奈了,从怀里面拿出了火折子,先把布团拔出来,确定里面没有沾上太多的油,这才放回去,放心的使用。
  和正规的燃烧瓶不同,这种燃烧罐制作起来很简易,布团要是沾上了太多的油,一点燃就会直接燃烧起来,对使用者的危害更大,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苏宁只能下令制作的时候陶罐里面只用装上一半油就可以了,万万不可全部装满,使用前要把陶罐口的布团拔出来,确认没有被油浸湿才能点燃,否则还没烧掉僚人,自己先被烤了。
  学子们和乡勇们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把布团拔出来反复确认之后才小心翼翼的放回地上,这个东西很可怕,不能乱碰……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否则点起火还没有扔下去呢,自己就被烧着了,那就好玩了,军队有了足够的警惕,那就够了,苏宁也看了一下,确认安全之后,点燃了布团,布团燃烧起来之后,苏宁使劲儿往远处一扔,陶罐碎裂的同时,一团火燃烧起来,把牛进达吓了一大跳。
  油到哪儿,火就跟着到哪儿,苏宁看着牛进达得意地笑了笑,牛进达这才露出惊叹的笑容,拿起一个陶罐左看看有看看,不停地点头:“臭小子,你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这也能给你想出来?嘿嘿,好啊,好啊,这样一来,有僚人好受的了,哈哈哈哈!
  对了,成都很安全,咱们把嘉州和陵州端掉的同时,僚人才开始安营扎寨,还没打起来就知道了咱们已经打赢了,火急火燎的就赶回来了,成都守军没有损失,而且已经尾随僚人而至,准备合围,到时候咱们要堵住出口,入口由成都守军去负责,出口入口一堵,这火再那么一烧,啧啧,哈哈哈,好啊!”
  笑了笑,牛进达突然有些忧虑:“三明啊,咱们把僚人都烧死了,这个俘虏怎么办?这三万僚人可都是精壮男子,劳动力强大,可比那些老弱妇孺要好得多,大唐很需要啊,这一把火烧了,是不是有点儿可惜啊?”
第五百二十九章
火烧大峡谷
  面对牛进达的担忧,苏宁也觉得有些可惜,但是看了看身边的军事大学学子,又想起了那四十个已经长眠的学子,苏宁说道:“牛帅,是僚人的性命重要,还是学子的性命重要?上一战,咱们加起来已经损失了四十个学子,这个损失太大了,我们根本承受不了,这一次打完仗,要向朝廷建议,军事大学学子出征,主要以破敌为任务,多抓俘虏这种事情,交给其他军队吧……”
  看着苏宁黯淡下来的面色,牛进达心里面也不好受,一仗就丢了四十个学子的性命,这总共才一千人啊,都是识字的宝贝,就像四十个读书人一样,还是军伍中人,更加宝贵,丢一个都心疼的要死,更何况是四十个?可是玉不琢不成器,不打仗,如何成长,但苏宁说的也对,抓俘虏这个事儿,明显会增加伤亡,原本打赢就行了,现在还要抓俘虏……
  这四十个学子战死之后,其他的学子哭的那个样儿,牛进达心里也不好受,大家在一块儿处了一年多了,都有感情了,牛进达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军事大学里面,学子就像他的儿子一样,战死的学子,很多他都能叫得出名字来,还有几个他亲自辅导过,亲手揍过,都是很聪明很有前途的学子,活下来绝对可以做将军,可就这样死在了僚人手里……
  不必要的伤亡,的确不应该出现啊……
  想到这里,牛进达点点头:“的确啊,本来都能做将军的,都是栋梁之才,死在僚人手里,实在是不应该啊,太宝贵了,太宝贵啊,那就这样吧,火攻就火攻,烧死就烧死,僚人再多,也抵不上一个大将的重要,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苏宁点点头,叹息道:“这一次已经损失了四十个学子了,回到长安还不知道陛下要如何伤心与责罚我等,军事大学里面也不知道要低沉多久,之前建立的忠魂祠和英雄纪念碑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可是啊,要是可以的话,真希望这些东西永远都是个摆设,这样的话就永远不会有人死去了。”
  牛进达拍了拍苏宁的肩膀道:“哪有不死人的战争?咱们应该庆幸只是四十个,没有到四百个,要是四百个的话,咱们这军事大学也别办下去了,平叛就给拼光了,还谈何进入军队?以后啊,要做个打算,这样大的损失,实在是没办法承受了,以后打仗的话,还是需要其他军队配合的。”
  苏宁点点头:“干脆啊,以后就让这些学子临时担任基层军官,进入到军队里面去,派一支军队,军官都是学子,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将和一批经验丰富的中层将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要狠狠的历练他们一下,他们都是要做将军的,早些锻炼一下也好,拿这些学子做士兵,就感觉拿太学里面那些读书人做士兵一样,这样是传出去,指不定的有多少人骂咱们。”
  牛进达想了一想,也认同:“这倒是个说法,回去以后和陛下说说,这个损失完全可以不需要的,嗯,就这样吧,先把这一仗打完,打完之后,咱们慢慢说道说道!”说着牛进达拍了拍苏宁的肩膀,转身整顿军队去了,苏宁想了一会儿,也就整顿队伍去了,把军队安排在峡谷两边,随时等待僚人大军的出现。
  虽然很想保住更多军事大学学子的性命,但是对于那些舍命追随大唐军队平定叛乱的汉民,苏宁又如何好意思把他们送入死地?那和禽兽有什么区别?所以想到最后,和牛进达商量了一下,牛进达表示自己带领一小批军事大学学子,率领两千汉民在出口处设伏,堵住出口,苏宁则率领剩下的三千人在峡谷设伏,主要考虑到苏宁需要指挥燃烧罐的使用,而牛进达不懂,所以,牛进达去做最危险的事情。
  同时也不能让汉民们认为自己被抛弃了,大唐最高统帅率领他们作战,这叫做同生共死。
  根据情报判断,纵横司的血滴子认为僚人主力会在今日中午时分抵达这个峡谷,而王辉的报告更加精确,大概就在下午一点作用,僚人先头部队会出现,僚人不傻,也有先头部队,但是数量不多,大概五百人,王辉的意见是放这五百人过去,然后截杀主力部队,这五百人成不了气候,到时候堵住出口的军队分出一部分人对付他们就可以了,关键的是先头部队和僚人主力有一个时辰的差距,这个差距可以好好儿的利用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来回跑的探子最需要关注,最不能杀,需要让他们,传递给僚人主力这个峡谷很安全的消息,然后苏宁才有机会使用燃烧罐把僚人一网打尽。
  很中肯的提议,苏宁接受了,命令王辉注意安全,侦查完之后留在原地,在僚人部队通过之后,提供最后一次情报,然后就等待成都军队,和他们一起堵住僚人的入口处,不让一个僚人离开。
  苏宁自己则命令孟雨和王玄策率领一千五百人到对面的山上埋伏,带走一半的燃烧罐,仔细嘱咐了他们两个燃烧罐的使用要点和注意要点,包括使用之前务必检查布团是否湿掉,然后才让他们离开,苏宁自己率领剩下的一千五百人,把薛仁贵这个大杀器留了下来做先锋,将军队安排下去。
  这个时候,是上午十一点钟左右,距离王辉预估的僚人主力抵达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一个时辰,没过一会儿,苏宁收到了飞鸽传书,是王辉送来的,他那里已经看到了僚人主力通过,在那之前也看到了僚人先锋队,估计在这里没有多久,僚人的先锋队就要出现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苏宁就发现了僚人先锋队,快速通过了这个长长的峡谷,并没有发现大唐军队的设伏,而在他们的前方,他们所要去的地方,苏宁也打了招呼,留了军队,要是他们没有察觉到军队主力中了伏击而直接冲到了嘉州和陵州,也有大礼等着他们,总之,这支三万人的僚人主力,必死无疑。
  先锋队通过之后,陆陆续续来了五六拨探子来回奔跑,僚人也不笨,或者说僚人里面也有不笨的人存在,知道探子的重要性,但是一个聪明人不代表整个僚人都聪明,这些探子只知道看着眼前,连周围都很少看看,就别提抬头查看峡谷最上方了,那里有大唐数千军队拿着燃烧罐等着他们,他们却浑然不知。
  苏宁慢慢露出了冷笑,心中也越来越激动了,燃烧罐的首次登场,要是很成功的话,就可以作为大唐油料产量大飞跃的一个极大的诱因,虽然食用油不应该用作战争,但是呢,必要的时候,用一下也是可以的,然后可以刺激一下大唐火油的产量,这个火油,就是石油。
  用食用油燃烧,显然没有石油用的厉害,食用油还是用来吃的比较好,至于石油,嗯,苏宁貌似就知道一个大庆油田,还在东北那旮瘩,现在还在高句丽的手里,他娘的,提前发动东北战役?这个,不太好吧?
  但是,要是李二陛下知道了那里有大量火油的存在,估计会很动心,这个时期的石油相当一部分是外国进贡的,大唐本土也有火油产生,但是人们不知道如何发掘和勘探,利用率很低,苏宁决定用神机查一查,看看有没有用,要是可以的话,对于大唐的帮助也就太大了。
  玻璃这个东西现在还是比油更厉害的奢侈品,虽然苏宁觉得这玩意儿一文不值,但是制作起来也麻烦,也需要时间,陶罐却是直接就可以用的,到时候大唐可以把燃烧罐作为新式武器,利用在战场上,利用投石机这种大型发射装置发射燃烧罐,可以起到攻城的效果,还会造成相当大的恐慌。
  热兵器的威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比不上冷兵器,所以骑兵这种军种一直到七十年代还存在于中国,但是热兵器的发展是指数型的,而冷兵器的发展则是加法,很难想象二加二加二加二加二能和二的四次方相比,热兵器终归会取代冷兵器的统治地位,不过,人类依旧离不开冷兵器。
  大唐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和政治体制,也有全世界最厉害的皇帝与大臣,处于巅峰时代的中华第二帝国,有什么理由,不率先步入热兵器时代呢?燃烧罐是第一种制式装备的热兵器,而等到火药被发明出来之后,炸药包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比燃烧罐威力更大的热兵器。
  至于火炮,这个东西威力的确很大,二战时期日本人之所以能压着中国使劲儿打,就在于他们的火炮太厉害了,而中国方面却没有相对应的火炮支援,同样的道理,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中,明军击败日军所依靠的就是比日军更先进的火炮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个时候,日本的火枪技术已经比中国先进了,但是火炮技术赶不上,被明军的炮火打得满地乱窜溃不成军。
  比起火枪,苏宁更愿意大力发展火炮技术,大唐不缺乏英勇善战的战士,火枪不着急,有了火炮,人们早晚会注意如何把火炮缩小缩小再缩小,变成可以一个人使用的单兵武器,从火器发展史上来看,的确可以把最早的火枪看做单兵火炮。
  但是火炮的前提,是强大的冶铁能力和制造火药的能力,还要把火药制作的更加精良,更加好用,原始的火药真的只能做鞭炮,用作战争,只能吓唬人,声音很响,威力嘛,几乎可以忽略,所以鲁迅先生说外国人拿火药做武器杀人,中国人拿他放鞭炮过节,多少有失偏颇。
  时间慢慢流逝,苏宁几乎可以确定僚人主力很快就要出现了,快了,快了,更快了,快点,快点,再快点……
  先头部队终于出现了,那些丑陋的人,排成了队伍,歪歪扭扭就像条肥硕的蚯蚓,要是这里是平原,大唐的军队是骑兵,绝对能秒杀了这支军队,这根本算不得军队,行军没有章法,速度不一,走起来就像是逃难的难民,根本没有战斗意志可言,用这样的对手来试验燃烧罐,苏宁真的觉得是玷污了燃烧罐这样的杀器……
  没办法,姑且试一试吧,好歹也是敌人不是吗?
  峡谷很长,僚人的队伍更长,想要堵住这三万人的军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军,中军,后军,最基本的行军法则僚人还是有的,就这样,中军出现,后军出现,快速行进着……
  时间到了!就是现在!
  苏宁猛然站起来,拔出腰刀往前一挥,大声喊道:“点火!扔燃烧罐!”
第五百三十章
火海
  在孟雨和王玄策指挥的对面山谷,有专门观察苏宁指令的暗哨,只有一个职责,看准了苏宁,把苏宁的最高指令随时传到,两边山峰的直线距离不算太远,肉眼可以看到对面军队的动作,在没有电话和手表协调时间的时候,肉眼和旗语就是非常必要的了,而这个时候,苏宁选择肉眼。
  苏宁一声令下,恍若惊雷,僚人行军速度不算快,而且人多,还有说话声,非常嘈杂,在安静的大唐军队听来很大,但是在僚人听来,基本上可以忽略,三万人在说话的时候,一个人大吼一声,除非有麦克风和扩音器,否则根本没有震慑力,这个时候也一样,但是相对应的,唐军的行动一直到点火成功将燃烧罐砸下去以后,才被注意到……
  僚人的悲剧……
  孟雨第一时间观察到了苏宁的行动,于是也即刻拔出腰刀,大吼一声:“点火!扔燃烧罐!”
  一千五百名战士点燃了燃烧罐,对准天上,按照苏宁教的方法,往天上,差不多是抬头抬一半的角度,使劲儿仍,别对着那些僚人,砸不到的,要对着天上,苏宁做过实验和示范,大石头成功的砸到了底下的路。
  可是燃烧罐不是石头,被石头砸了,只要不是太大的石头,太快的速度,或者被命中要害,那么就不会死,可是燃烧罐这个玩意儿,从天上掉下来,重力加速度算上本身重量,这一家伙就能砸中僚人的不在少数,随着燃烧罐的碎裂,两种情况发生了。
  第一种情况是正中僚人头部或是武器等硬物,那么高的地方,那么快的速度,不碎是不可能的,除非底下是厚厚的棉花,所以碎了,碎得很可怕,碎裂的同时,一团火球爆开,沾到的地方没有不烧起来的,沾到哪儿就烧到哪儿,运气的烧到了手上胸口腿上屁股上,在短暂的震惊过后,剧烈的疼痛使他们嗷嗷叫着乱窜……
  当然那些被砸中了头部的人,脑袋就直接爆开了,和燃烧罐一起爆开,直接就死了,开玩笑,那么大的速度不死才怪,三万人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那个命中率真的很高,然后以被爆开的脑袋为中心,哗的一下火花四溅,因为带着油,无论蹦到哪儿都能烧起来,还疼!
  僚人吧,蛮族,没有文明,自然对于自身的礼仪也没什么,生活的很随意,没有洗头洗脸刷牙洗脚洗澡等清洁自身的行为规范,放在往常这无所谓,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来的,大不了少活几年,但是放在这儿,却是要了命了,不洗澡,人身上就会分泌油脂,长期不洗澡,那就是厚厚一层油脂,又臭又脏。
  现在还是冬天儿,僚人也怕冷,穿的衣服还比较厚,和汉人杂居惯了,穿的服饰也逐渐朝汉人靠拢,但是大体上没什么变化,该有的服饰还是有,该漏的地方一样漏出来了,衣服长期不洗,身子也长期不洗,全是油脂,脏东西,特别容易燃烧。
  还别说这些火都是带着油溅到身上脸上头上手上,一下子就燃烧起来了,溅到衣服上,那就燃烧起来了,要命的很,溅到头上,头发上更脏,油光发亮的,一下子就烧起来了,溅到手上,哎哟,疼啊,怎么抹也抹不掉,疼得要死,到处窜,打滚,总之溅到哪儿烧到哪儿,要命!
  第二种情况就是砸在了地上,直接爆开,开始燃烧,那烧的范围更大,杀伤力更大,地上的火都不带熄灭的碰上了就在身上烧起来了,寻常人被火烧了那里可就要把火扑灭的,脱衣服,满地打滚儿,到处跑,冬天,衣服厚,一下子脱不下来,那就满地滚,到处炮,可地上还有油和火呢,一碰到不就连带着身上一起烧了吗?
  大火熊熊燃烧,僚人也熊熊燃烧起来,天降神火让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在火燃烧起来的第一时间,他们甚至完全呆住了,不知道为什么天上除了下雨下雪还会下火,等到烧的疼起来了,才开始混乱,就那么一片地儿,人那么多,挤来挤去的,窜来窜去的,就算没在第一时间被火碰到的也烧起来了,整个峡谷就烧起来了……
  惨叫声,呼喊声,哭声,大叫声,乱成一团,那个场面,苏宁这辈子都忘不了,他终于明白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了,那个场面,那个壮观,那种嘶吼惨叫,那种极度痛苦之后才死掉的情况,诸葛亮啊,你是如何承受下来的呢?
  天底下的死法,被饿死是最惨的最没有尊严的,而被烧死是最痛苦的,几千度的高温,灼烧着皮肤,灼烧着痛感神经元最多的地方,那种感觉,那种冲动,那种四处呼喊而得不到救援,渴望冰凉的水而不得,生生被炽热的火焰吞没而亡,成为一堆焦碳,那种感觉,恐怕没有人希望尝试一下……
  所以在第一时间,苏宁忘记下令放箭进行第二轮打击,而士兵们也被这壮烈的火海所震慑,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火海了,上刀山下火海,这些话,以后再也不说了,看看这些僚人,被烧的那个样子,四处奔逃,身上燃着火,满地打滚,火烧的更旺,整个头都被火焰吞没了,活像个恶灵骑士……
  等到苏宁猛然回过神来,看着自己所营造的一片火海,和其中疯狂的喊叫着奔逃着的僚人,忍不住的颤抖起来,呼吸都带着颤音,伤天和啊,伤天和啊……诸葛丞相,当时,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想法,也是这样的感觉?
  把颤抖的手伸到嘴巴里面,使劲儿一咬,剧烈的疼痛才让苏宁回过神来,重新掌握了自己的意识,重新握紧了战刀,紧绷着一张脸,大声吼道:“全军听令!搭弓放箭!”
  一声令下,苏宁却发现没有一支箭射出去,环顾四周,所有人都被这空前的一幕所震撼,这种惨烈,这种刺激,这种画面冲击,恐怕连控制自己都做不到了……薛仁贵第一个醒悟过来,看着苏宁,恍然大悟,不顾一切的大声嘶吼:“搭弓放箭!搭弓放箭!搭弓放箭!”一遍后一边跑,一个人两个人醒悟过来,三个人四个人醒悟过来,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责任……
  这些都是该死的僚人……
  身体依然颤抖,拿着弓箭,搭箭,手臂却一直颤抖,完全没有办法射出去一支箭,苏宁一咬牙,自己拿起了一张弓,搭起一支箭,对着四十五度角猛地射了出去,而后大吼道:“放箭!放箭!不放者斩!斩!”
  第一支箭被苏宁射了出去,这才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第一支箭在空中滑翔,向着僚人的方向滑翔,然后,箭头向下,速度猛然加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一下子没入了一个正在到处崩奔逃的浑身着火的僚人头部,僚人应声倒下,没了动静,只有身上的火焰继续燃烧……
  “啊!!!”“啊!!!”“啊啊啊啊!!!”
  这样的嘶吼声,来自于身边的战士们,他们嘶吼着,狂叫着,射出自己手中的箭支,不是为了苏宁的斩字,而是为了用狂躁,用狂暴,去掩饰心中的恐惧,火海,那是真正的火海,入目所见,每一个人都在被烈火灼烧,每一个人都在被高温炙烤,每一个僚人都在经受着人完全无法承受的痛苦……
  他们只能用狂暴,用怒吼,去掩饰心中的恐惧,用暴怒,代替恐惧,掌握他们的身体和灵魂,一支又一支的箭,就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他们已经无法通过自己的意志掌握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声音指挥他们该做什么,否则,他们会崩溃,会疯掉……
  对面的山峰也开始放箭了,一支又一支的,最后是箭如雨下,狠命的往僚人堆里钻,一个又一个僚人被箭支直接钉在了地上,或许一箭要了他们的命是在替他们解除痛苦,一箭,一瞬间,一点儿痛苦都没有,可是,要是被火烧死,那该是何等的疼痛啊,那是人类无法用意志对抗的疼痛,那是身体本能的疼痛,意志无法掌控,他们会做出各种各样的怪动作,就算是铁人,也控制不了身体的动作,绝对控制不了。
  这些箭支是在为他们解除痛苦,一箭要了命,就没有痛苦了,那多幸福啊……不过,总有些人会被活活烧死,因为他们的运气太差,箭支只射到了他们的腿上,手上,胳膊上,乃至于屁股上,就是没要了命,那更惨,会被钉死在地上,动弹不得,活活烧死,直到木制的箭支被烧断,他们才能动弹,但那也不是他们自己的一直所决定的了……
  箭支射完了,仓促之间,并没有准备太多的箭支,完全没有准备,箭支射完了,可是痛苦的嚎叫声还存在着,充斥着整个空间,刺激着大唐战士们的神经元,几乎要把他们逼疯!要做些什么,必须要做些什么!否则会疯掉!会死掉!真的会死掉!
  啊啊啊啊啊!!!
  苏宁带头一阵大吼,仅存的理智告诉他,大唐的战士们需要发泄,需要另外的刺激!否则会疯掉!真的会疯掉!
  “冲下去!杀光僚人!拿长兵器!为战死的弟兄报仇!报仇!”苏宁拿着自己的大枪,带头冲了下去,这些僚人还在乱跑乱爬,要用长兵器击杀,保持距离,否则战士们自己也会被波及,不过对于大唐的战士,苏宁有解救的方法,一大堆尘土撒上去,也就救下来了,就是这样。
  报仇?报仇?
  对!就是报仇!就是报仇!杀了僚人,杀光僚人!为战死的兄弟们,为死难的父老乡亲们,报仇!
  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撑点出现了,那就是————报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