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1

  三骑策马慢慢走向苏宁,一边走一边大喊:“尔为何人?为何在此?”
  苏宁正当震惊时,猛然间听到了人话,还是汉语,还带着熟悉的关中口音,顿时心中没来由的一喜,这一看之下,三个骑着马的人朝自己走来,正当开口,却又生生地闭上了嘴,他们是什么人?会说汉语,应该是中国汉人没错,如果现在是唐朝的话,那么这些人骑着马,穿着铠甲,举着大旗从南边来,唯一的解释就是唐军!那么也就是说,是中国正规军队?!
  只要是正规军队,应该不会乱杀人,否则,老子不就是最悲催的穿越者了吗?刚穿越过来还没有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就被干掉了,何其悲哀?
  寻思寻思,苏宁觉得自己的判断无错,但是如何回答他们又是个问题,自己怎么说?说自己是个穿越者?这里还不一定是唐朝啊!神机上会不会是忽悠自己的?在没搞清楚问题之前,还是需要保持怀疑的心态!看来需要向这些人问个明白,总归是要听这里的人说出口,自己才能相信不是?要不然,万一这是个剧组在拍戏,那不就贻笑大方了?
  现在的化妆技术可是足以把一个彪形大汉打扮成花甲老人而让人看不出来破绽的,也可以把东施打扮成西施,这样的能耐,让苏宁不由得有些戒备,老头儿告诉他的道理,狡兔尚有三窟,何况人乎?想到这里,苏宁心中有了想法。
  “请问几位军爷,现在是何年月?”苏宁觉得这样问最好,先问清楚年月,万一现在真的是唐朝,再去想其他的事情。
  三个骑兵面面相觑,心想这是什么人?连年月都忘了?是外族人?不对啊,他的衣服虽然奇怪,可是头型,是标准的大唐汉人发型啊!不是外族人的发型!说的也是汉话,还有关中口音,很明显应该是汉人。
  于是其中一个骑兵开口道:“如今是贞观四年正月十六,你是何人?为何在此?”
  苏宁叹了口气,认命般的点点头,神佛啊!你们真敢和我开这个国际玩笑啊!好吧好吧!看来,现在真的是唐朝了!还是大唐初年,贞观年间,史上最英明神武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统治初期,而面前的军队,果断是唐军没错……而自己,也是果断穿越了没错……
  呵呵,原本的恐惧和不安在得到了印证的那一刻突然全部消失了,呵呵,多年不及格的经历果然锤炼出来了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说为什么差生进入了社会之后总是混的比好学生要好呢?无他,心态好而已,从小被人鄙视到大,习惯了,呵呵……
  “在下是唐人,随家师云游四方,家师病逝,在下便遵循师嘱,回大唐,去长安,正在路途中。”苏宁只能这样说了,否则,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一个人出现在这样万里无人烟的地方,可是还有一个问题,这里到底是什么位置?
  草原大得很,这里是哪里的草原?贞观四年,记得好像是唐朝在和突厥打仗,内蒙古这一块儿,好像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小时候老头儿说《隋唐演义》经常说!叫什么,什么什么,哦!李靖阴山破突厥!对了,就是这个故事,那个李靖李药师,可真的是一个大名鼎鼎的牛人啊!想当初老头儿每次说起这段故事的时候,都是眉飞色舞……
  那么眼前的军队,是什么情况?
  三骑听了苏宁这样说,却也无法断定什么,于是只好策马赶回李靖身边,报告道:“将军,那人说,他是大唐子民,随其师四处云游,其师病逝后,遵师嘱回大唐,去长安,是偶然至此,正在路途中。”李靖一听,露出疑惑的神色,抚了抚长须,问道:“可信否?”
  三骑面面相觑,一人出列道:“观其发饰乃是我大唐发饰,除去衣着有些奇怪以外,其他皆无问题,听其口音,应当是关中人。”苏宁这就有些投机取巧的成分在里面了,因为他听到了其中骑兵用关中口音说话,所以也就用上了关中口音,谁叫他是西安人呢!但是这样一来,却也确定了他的唐人身份……
  “关中口音非是一日能成,其人年岁几何?”李靖不愧是心细如发谨慎之人,问问题面面俱到,考虑问题极为详尽,并且已然暗自命令军中神箭手弯弓搭箭,一旦苏宁有什么不好的举动,立刻射杀于此地,此次出征意义重大,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年岁最多十几,是个少年,应当不是探子。”一个骑兵回答道。
  李靖点点头,心中微微平静了些,十几岁的少年,有关中口音,应当不会是什么探子,于是李靖微微摆了摆手,军中神箭手立刻放下了弓箭,苏宁还不知道,要是这个时候他稍微有些异动,也就死于此地了,李靖此次出战,意义重大,岂是一个普通的大唐子民所能比拟的了的?杀了也就杀了,因为他被当做了探子……
  也多亏他遇到的是李靖,若是其他人,比如程咬金那一类的粗豪人,恐怕二话不说先是一阵箭雨,杀了再说!
  于是李靖带着身边卫兵,策马来到了苏宁身边,细细地打量着苏宁,苏宁此时也大抵猜到了些什么,这个白发白眉白胡须的将军,应该就是这支军队的统帅,看他的相貌如此威严,身上一股让苏宁感到心惊的气势,这位老将军一定是一位重要的将领,地位一定很高,虽然不知道他是谁,但是苏宁还是不由自主的朝着这个老将军拜了一拜:“小子苏宁,字三明,拜见老将军,敢问老将军是何人?来此有何贵干?”
  话说老头儿给自己说故事的时候顺着自己这个名儿给自己取了个字,叫做三明,明是非明善恶明古今,老头儿说名字名字,有名便要有字,否则名不正言不顺,中国人现在不取字了,是对祖宗的不敬!别人管不着,苏宁一定要管!于是苏宁便有了这个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字……
  李靖一愣,心想这个娃娃当真胆大,竟然问老夫是何人,还敢问老夫率军来此何为?军机重事岂能透露与不想干之人?不过这也显示了这个娃娃什么也不懂,看来的确是个普通的少年郎,他所说的话,也有七八分可信了,但是还是不能懈怠:“老夫李靖,至于来此何事,便不是你应当知道的,苏宁,三明,挺好的名和字,你师尊替你取的?”
  李靖紧紧地盯着苏宁的眼睛,只要苏宁的眼睛出现一点点不该有的波动就杀死苏宁!可是这个时候苏宁却是想起了自己的爹妈,虽然他们让自己一人走回家以至于自己悲愤之下去往泰山之巅把满天神佛骂了个遍,结果到了这里来,但是,这里当真是唐朝的话,自己岂不是再也回不去了?连给老头儿奔个丧也办不到了……
  想到这里,苏宁一阵痛苦心伤,只能点点头:“正是师尊所取!师尊希望在下得以明是非明古今明善恶,是以有了此字。”但是随即,苏宁就感到了一丝不对劲,这位老将军叫什么?李靖?李靖?李靖李药师?破突厥的李靖?风尘三侠之一的李靖?这里当真是唐朝!是唐朝啊!
  苏宁一脸震惊的看着李靖,说不出话来,却也是叫李靖颇为意外,本来李靖只是想试试苏宁的话到底对不对,若是真的,提到他的师傅,苏宁的眼中一定会出现悲伤的感情,很幸运,苏宁想到了自家爹娘,所以露出了悲伤的情绪,非常应时,但是随即,李靖却发现这个少年满目震惊的看着自己,顿时感到奇怪,为何,这个少年先是悲伤,后是震惊?
  “你为何如此?你认识老夫?”李靖问道,同时心中又有了些戒备,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的名字也的确非常响亮,想到这儿,李靖又有些自豪。
  当然知道你了,你是大唐大将,大名大唐人几个不知道?
  但是不知道演义里面和现实是不是一样的,毕竟一部《三国演义》就和原来的三国差了不知多少,万一不对劲,可就完蛋了,但是不这样说,又有什么办法呢?反正自己也不知道该到哪儿去,好不容易碰着了李靖,这也算是大运气了,前一辈子老天爷亏待了自己,那么这一辈子,可千万要补回来啊!大侠啊!你一定要存在啊!就靠你混下去了啊!
  心中默念千遍阿米豆腐,苏宁缓缓的开口了……
第三章
骑马习武真男人
  “家师会客之时,小子于家师身旁侍奉家师与客人,听那客人谈过老将军与一位叫做红拂的女子,是故有些印象,家师去世前还言,让小子去长安,去寻找老将军。”苏宁把头低下来说话,说完话才把头抬起来,但愿李靖不要看破,谁知头刚一抬起来,李靖那苍老的面孔距离自己只有几厘米了,两只大手紧紧抓住自己的双肩,颤声问道:“那客人,叫什么?何等模样?”
  苏宁心中大定,虽然有些疼,不过看来这是真的,于是按照风尘三侠故事当中描述的说道:“家师以张三呼之,其人身形高大强壮,满脸横须,面黑貌丑,甚是豪迈!”李靖的双手抓得更紧了,眼中竟然出现了泪水:“他在哪儿,他在哪儿!告诉老夫!告诉老夫!老夫要去寻他!”
  张三就是张仲坚,张仲坚就是风尘三侠之一的虬髯客,行三,所以有人呼其为张三,比如,老头儿……
  当然苏宁也震惊了,天啊!这个李靖和张三之间发生了什么?能让李靖忘记自己正在领兵打仗?他们之间,难道是好基友?基情燃烧的岁月?不是说红拂女和李靖才是一对儿吗?难道李靖和张三才是一对儿?红拂女是小三儿?
  受过腐化教育的苏宁如此恶意的才想到,但是不由得他多想,他的肩膀非常疼痛,必须要想办法尽快脱身,否则迟早得被李靖捏出毛病来!
  “出海了,家师最后一次与张三前辈相见,是六年前,六年前张三前辈说要出海寻找一方乐土,若是寻找不到今生今世不回中土,家师闻言甚是悲伤,直言又少一好友,而后便带着小子开始环游天下,直至病逝。”苏宁也不怕了,脸也不红了,可劲儿的编,一直编!
  李靖一听,双目失神,松开了紧紧握住苏宁肩膀的手,不知在想些什么,苏宁痛的后退几步,活动了一下肩膀,缓解了一下酸痛,重新看向了李靖,心中不由得叹道最悲哀的不是男人和男人抢女人,而是女人和男人抢男人……
  但是想归这样想,说还是要另外的说辞去说:“老将军,为何如此?”
  李靖无神的双眼闭了起来,良久睁开,恢复了神采,但是随之是深深的叹息,唉!为何,为何便不愿现身一见?多少年了,老夫与红拂都已是风烛残年,再不相见,今生便无缘了啊!唉!又是一声叹息,李靖缓缓开口:“三明,你不懂,不过,你既然知晓我那兄弟,却也无虞了。”
  李靖心中暗暗寻思,虬髯客的事情,便是自己最好的好友也无人知晓,除了自己的妻子之外,无人知晓;自己并不认识这个孩子,也没听红拂说过什么,那么这个孩子既然知道,那么他的身份也就不用怀疑了。
  好吧,苏宁不好此道,这十几年虽然运气差,但是桃花运不差,苏宁喜欢男女之道,深谙之,对于男男或者女女,深恶痛疾!所以不懂背背山的世界,对于基情四射的这一对儿无法理解。
  不过李靖既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所以只好说道:“这份情谊,小子自然不懂,但是,张三前辈不来见老将军,自然是有前辈自己的想法,小子愚钝,不能知晓为何,但是也许前辈也有自己的苦衷吧!小子寻思,有些事情,不用太过于执着,越是追寻,他就越不会出现,而不追寻之时,他自己也就出现了。”
  李靖看了看苏宁,心中微微有些惊异,想到能与自己兄弟为友之人,无一不是身手通天之辈,既然如此,那么苏宁的能耐应该不小,他的那个师傅既然叫他来投奔老夫,想来必然有些本事,若是如此,便是提携一下也无有不可,那么,就待老夫试他一试!
  苏宁自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只是以为自己蒙对了这些事情,今后应该吃喝不愁了,所以,心中感到庆幸无比;可是正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一点,不仅仅适用于现代,也是用于任何一个时代。
  所以……
  “三明,你师尊既与我那兄弟为友,想必,本领不小,否则,如何能入其法眼,是否?”李靖看似不经意的一个问题,却让苏宁心中一惊,暗叹道李靖果然不好糊弄,这下子有麻烦了,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这个时候要是露出马脚,李靖大怒之下把自己拖出去宰掉都是轻的!男人和男人之间的基情,可是不能小看的!为了保住小命,苏宁只能回答道:“师尊本领甚大,小子望尘莫及。”
  老头儿的本领的确不小,要不然苏宁也不会相当于放弃了学业跟随他,虽然学了那么多年,但是正如自己的猜测,自己学了十分之一吗?老头儿啊,你到底是什么人啊……
  李靖笑了笑:“不必自谦,既然能得我兄弟看重,必然不是无能之辈,否则,为何你师尊临终前不忘嘱托来投奔老夫?呵呵,不必自谦,若是你当真有本事,老夫自当提携,如今我大唐周边虎狼遍布,正是需要人才之时,正所谓举贤不避亲,你也不必有什么别的想法。”
  靠!老子倒是不想有些什么别的想法啊!活了快六十年的老妖精,果断不能糊弄啊!看来,不拿出些真本事,是糊弄不过去了!好!就让小爷使一使自己的真本事!召唤术!《隋唐演义》!
  这个时候,李靖是要做什么呢?额,隋唐演义貌似讲得不是那么完备啊!靠!这可怎么办?对了,记得老头儿讲完隋唐演义之后也说过些别的大唐征战的故事,贞观四年?怎么觉得有点儿熟悉呢?好像是……
  “三明啊,你今年多大年岁?”李靖这样问道,苏宁愣了愣,自己多大?二十二?自然不是,这个样子也就初中生的模样,所以,嗯!决定了!苏宁说道:“嗯,今年十四。”
  李靖点点头:“十四,年岁轻了些,但也半个男儿了,算是中男了,三明啊,你可知目前大唐发生了什么?”李靖心想先把大致的情况给你说一般,然后看看你是否有才能,要是有才能就重用,没有才能,那就另当别论了,看这个身子骨单薄,想来也不是勇士,当兵怕是也不容易啊!
  苏宁正需要这些来判断到底是什么情况,大喜之下连忙问道:“小子不知。”
  李靖点点头说道:“贞观二年初,突厥可汗颉利举全国之兵南下攻我大唐,一直打到长安以北四十里,国都震动,是为我大唐立国以来最大之危机,然则大唐国内政局不稳,四面楚歌,乃是危急存亡之秋,陛下乃施空城计,率领六骑于渭水之畔与颉利结盟,倾长安府库,又忍痛交付三万汉人与之为奴,这才缓解危机,实在是耻辱之至啊!”
  说到这里,李靖须发皆张,暴怒的样子,浑身上下积攒了数十年的杀气猛然施放,让身边的苏宁恍如掉入了冰窟一般,良久,李靖收回气势,苏宁才缓过来,背上全是冷汗,一怒之威,竟然至此!
  李靖倒是觉得这个少年郎挺有胆气的,离自己那么近竟然可以承受住自己的杀气,看来也不是凡人啊!李靖当然不知道有一个词语叫做当机……
  “此乃我大唐之耻,也是我汉人之耻!是莫大的耻辱!所以大唐上下一心,只为了雪耻!而如今正是最好的时机!老夫率此三千精骑,正是为了雪耻而来!”李靖说道,同时看着苏宁的反应。
  苏宁猛然一惊,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对了!偷袭定襄!这是定襄之战啊!李靖俘虏了突厥人立的傀儡皇帝杨政道!把颉利可汗赶走了,并且随后会同李绩的精兵,以一万军队夜袭阴山,彻底击破突厥大军,俘获数万口众十数万牛羊,灭亡东突厥!颉利可汗随后被俘,大唐贞观盛世,正式拉开序幕!
  “若是小子没有估计错误,老将军此来,是否为了偷袭突厥颉利可汗牙帐所在地定襄?”装逼模式开启,面对这些高人,必须要处变不惊,装作很有学问,充分利用穿越者的历史知识,给他们以非常好的观感,这才是王道;于是苏宁一笑,躬身回答。
  李靖双目圆瞪,心神巨震,这个少年,竟然这样就猜出了自己此来的目的?李靖有些不相信的问道:“你何以得知老夫所为?”
  苏宁笑道:“兵者诡道也,一者,老将军率领铁骑来此,遇着小子,便如此谨慎小心,不敢前行,更兼此处万里无人烟,想来必是前来偷袭,而且并不知道前路如何,是故如此谨慎;二者这里不远处,便是颉利可汗牙帐所在处,更是突厥人所立之傀儡前隋余孽杨政道所在地,所以,老将军此来,必是为了偷袭定襄!”
  李靖深吸一口气,按捺下心中震惊,问道:“你懂兵法?你知晓此处地点?”
  苏宁拜到:“兵法略懂一二,至于地点不甚了了,只是跟随师尊,师尊告知小子这里附近便是突厥牙帐,师尊去世前,为小子指明路途,南下去长安寻找老将军。”老头儿没教自己兵法,他自己也承认了自己不懂军事,但是苏宁还是很喜欢百家讲坛和书籍的。
  李靖面色淡然,抚了抚长须:“你可愿意随老夫一同为大唐建功立业?若是如此,此战之后,老夫便可为你保举些许职位,如何?你为男儿,自当为大唐建功立业!”
  苏宁心中狂喜,正愁没地儿吃饭,这立刻就来了地儿吃饭!太好了!虽然这一战有点儿危险,但是李靖是赢了的,这一战李靖是主角,主角光环之下,只要紧紧跟着,享受主角光环照耀,应该没什么危险,于是苏宁立刻点头:“小子愿为大唐建功立业!”
  苏宁心中狂喜,殊不知李靖心中亦是喜悦,这个少年郎如此聪慧,又随高人习得兵法,若是得老夫培养,必然成器;不过能否成为大唐将帅尚需考验,毕竟将帅之才所需基础甚多,此子虽然深明兵法,也足够聪慧,然若是无有坚韧意志,却也是难以成器,所以,李靖决定借由此次战斗考验考验苏宁,看看他到底有没有值得自己培养的资质!
  于是李靖说道:“那么,便随老夫一同去吧!来人,腾出一匹军马!三明,上马,立刻出发!”
  苏宁正准备应下,却是突然想起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个,老将军,小子,不会骑马……”苏宁有些羞愧,但是他一个河北农民家庭,虽然跟着老头儿学会不少东西,但是还真的没有骑马这一项,骑马这种硬件技能,苏宁实在是不具备,他又没去过内蒙古,哪里有马骑?哦不对!小学的时候秋游,还是骑过几分钟的马,只是刚上去就差不多下来了,而且那马一跑起来,可把苏宁给吓坏了,他有恐高症,很严重的恐高症!
  李靖一愣,随后问道:“大草原之上,你师徒二人,如何不骑马?对了,你的马呢?你可莫要告诉老夫你师徒二人具是走路前来的!”苏宁面色一滞,胡说道:“那个,老将军,小子的确不会骑马,但是师傅会骑,所以小子都是抱着师傅坐在马上的,但是前一阵子遇着了大风雪,小子和师傅被困住了,师傅就是那会儿病逝的,而马,因为肚子饿,所以吃掉了……”苏宁的声音越说越低……
  这也不都是假话,老头儿也不知怎的,最喜欢吃马肉,还撺掇自己去富贵人家的私人马场偷马肉,天啊,那叫偷马肉吗?那叫偷马!为此苏宁还怀疑过老头儿究竟是什么人,怎么那么熟悉什么是好马什么是坏马,当然主要侧重于马肉是否好吃这一项。
  李靖颇有些怒气的指着苏宁,手都有些颤抖,良久放下,无奈的说道:“为何不学骑马?大唐男儿不会骑马,说出去岂不贻笑大方?你可莫要告诉老夫你连武艺也不会!”苏宁一愣,低头道:“小子确实不会武艺……”
  洞玄子三十六散手和素女经九十九式倒是比较精通,老头儿是个老色鬼,这些方面相当擅长,男人嘛,都是这样,苏宁也不例外,别的不敢说,道家之术绝对是学了个十足十……但是这类武艺,只能用于深夜的床上……
  大唐的确不同于其他朝代,尚武之风盛行,会骑马会武艺的才是真男人,就连文士也经常配一把剑纵横四方,这是大唐的独家记忆。
第四章
过目不忘?!
  当然,有些事情对于有些人而言那是求也求不来的好事情,但是对于某些人而言,那是倒了八辈子霉才能碰着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