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451

  苏宁则是大大方方的说道:“陛下,此事事发突然,臣也是毫无准备,之前根本不会想到会有军事大学学子酗酒斗殴,军事大学有严格校规,绝对不允许学子在日常饮酒,只有在休沐日和庆功大典、毕业大典上才允许饮酒,而昨日,正是军事大学的休沐日,已到了休沐日,学生便是自由的,可以选择留校或者出去游玩。
  薛礼王玄策等人就是决定去味仙居喝酒聚会,交流情感,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程处默和李震一群人正好也打算去味仙居喝酒,正好就在王玄策等人的隔壁,到最后想来也是酒喝多了,声音就大了,说的话可能有些不干不净,就被隔壁的人给听到了。
  薛礼一群人和程处默这些人在军校之中经常进行比赛,互相之间交流很多,事情也多,这一喝酒,双方可能就克制不住了,于是就给打了起来,军事大学训练严格,三个月的训练下来他们每一个人都比之前强上数倍,这破坏力也强了数倍,所以味仙居就被打成了那副模样,臣府上的那些护卫也统统不是对手,四十多人就给十几个人打光了,臣也没有想到。
  当时臣非常生气,就亲自带人前去捉拿那些混账,也是一番苦战之后才将他们悉数拿下,等他们酒醒之后,却是基本上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也不记得到底为什么会打起来,现在正在接受军校的关禁闭处罚。”
  李二陛下皱眉道:“军校时如何处罚这些学生的?”
  牛进达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军校的处罚措施是杖责五十,鞭笞五十,关禁闭三日,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取消所有成绩与荣誉,一年内不允许参加任何荣誉评选,不允许参加考试,参战获得之功劳不予表彰,一年之后视情况而定,留校察看期间若有再犯,杖一百,鞭笞一百,关禁闭五日,逐出军事大学,军中永不录用此人!”
  这是非常严重的处罚了,李二陛下都觉得有些过重了,不过那些文官显然不太了解军校的规章制度和运行准则,纷纷提出疑问,牛进达冷着一张脸说道:“张泽鞭笞自然不用我说,关禁闭就是将犯事学生关进无有一丝光亮的小屋子,关上三日,不与他说话,不让他听到任何声音,完全封闭的环境下关上三日!
  至于不允许参加荣誉评选和考试,那也是非常严重的处罚,一个学生要在军校接受三年教育,每一年会有四次大考试,春夏秋冬各一次,一共十二次,只要有六次不及格就会被取消军事大学学生资格,一年内不准考试就是意味着四次考试不合格,他们只剩下两次机会了,若是再有两次不合格,直接驱逐!其余的也很好理解,一年内不会获得任何功劳,要让他们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一次受罚!”
  文官们面面相觑,对于军事大学规章制度,他们还是第一次了解,看上去,貌似非常严厉啊……
  军校校方的处罚结束之后,李二陛下作为校长也要给予军校处罚,军校的学生已经遭遇了这样严苛的处罚,李二陛下就不能再做什么了,能做的就是处罚军校校方管理不严,平衡一下文官的怒火,于是和军事大学有关的将军统统都被罚了三个月的俸禄,而最重要的关键人物苏宁被罚了一年的俸禄,当然,不止这些……
  “这段时间,朕甚是喜爱你的才华,放开手让你施为,你也确实做得不错,深得朕心,无论是纵横司还是和西突厥通商,都成功了,很有效果,这一点,就证明朕没有看错人,但是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年轻气盛,你看看都把其他大臣气成了什么模样?你们都是同僚,何苦如此?
  所以你把所有职务都暂时卸下来,军事大学不用去了,纵横司有克明管着,和西突厥的通商自然也归克明负责,你去做太子的伴读,和太子一起读书,什么时候朕觉得你可以了,修身养性的足够了,再把这些职务还给你,你虽然是纵横家传人,但是若论修身养性,纵横家不如儒家,你去给朕好好的修身养性,听清楚没有?”李二陛下瞪着眼睛说道。
第三百九十章
太子伴读
  现在的情况很不妙……
  苏宁皱着眉头,苦着脸,正正规规的跪坐在软垫上,忍受着腿部脚部已经发麻的酥痒般的痛苦,手持毛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苏宁的身前端坐着眯着眼睛的孔颖达老头儿,一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我自巍然不动的高僧作态,或许也是大儒作态,反正苏宁怎么看怎么觉得不爽,可是没办法,谁让他是李承乾目前的老师,也是自己目前名义上的老师呢……
  李二陛下是相当关注李承乾的教育的,从李承乾的日程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上午李承乾去弘文馆读书,下午孔颖达亲自给李承乾开小灶,晚上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还要考校他今天一天的课业,苏宁只不过加入了一天,就已经找回了当初高考的节奏……之前李承乾还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大儒陆德明,一个是三代帝师李纲,不过他们都已经去世了,于是孔颖达就担负起了教导李承乾的重要职责。
  李承乾的教育无疑是整个大唐帝国最为精英的教育,数不清的功勋贵族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李承乾的伴读,倒不是为了说接受教育,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是主要看来,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和李承乾这位未来的帝王打好关系,不说别的,只要打好关系,将来就是从龙之臣,优厚待遇是杠杠的。
  但是李二陛下没有这样做,倒不如说他不想这样做,他不想让某些人成为李承乾的左右臂膀,但是如果遇到了一些无法拒绝的人呢,那就让他入东宫供职,辅佐太子,却不会让任何人成为李承乾的伴读,而苏宁,貌似是李承乾第一个伴读,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今天下午来到东宫开始做伴读的日子时,李承乾那样激动的表情了……
  当然也不难理解他现在一脸的幸灾乐祸,无比舒爽的表情……
  这厮……
  “老师!为什么!为什么我一定要正襟危坐,而承乾,不,太子就可以坐在椅子上!这样很累啊,我的腿和脚都已经麻了!”苏宁终于忍耐不住了,在写完一百遍孟子名言之后,终于爆发,指着坐在椅子上一边喝水一边装着看书实际上在看自己笑话的李承乾,朝着孔颖达大声说道。
  孔颖达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看苏宁的模样,然后又一次闭上了眼睛:“一百遍写完了吗?”苏宁指着案几上堆满的厚厚一沓纸,不说话,孔颖达拿起来略微翻了翻,点点头:“这书法当真是浑厚大气,雄姿英发,倒也不负你这一身才华,只不过运笔之间略有些急乱,整幅字看上去并不沉稳,意境上倒是落了下乘,可惜啊,可惜啊,一百幅里头,能见人的,不过三五幅而已。”
  苏宁郁闷的说道:“老师,不要岔开话题,请回答学生的问题,再说了,我又不指着拿这些字去卖钱。”
  孔颖达放下了手里的纸,看向了李承乾,李承乾立刻表现出一副好学生的模样,端坐在椅子上,一手拿书,一手撑在桌子上,标准的姿态,完美的礼仪,体现了作为未来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完美气度,孔颖达点点头,又看向了苏宁,然后就闭上眼,摇摇头,心里寻思着尼玛这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咋就那么大捏?
  “老夫知道你自幼便未曾读过儒家经典,也未曾接受正规教育,反而尽学百家之学,行事作风思虑看法自然不同于大唐绝大多数的读书人,乃至于绝大多数的官员,你更加务实,而不去看中虚名,这是你的优点,这一点,老夫自认不如,毕竟我等不属于同一学派,我乃孔门嫡传,你却是鬼谷子传人。
  但是,陛下之所以让你来与太子伴读,其用意之所在就是希望你可以多学一些儒家的经典,多懂一些儒家的道理,抛开其余因素,单纯的学术,儒家并不输于纵横家,甚至还要超过他,所以才会有孔墨显学之称,而纵横家之强大在于合纵连横,一张利嘴就能得到他所需要的一切。
  但是正如世人的评价,纵横家太过于诡诈,钻弄人心,玩弄人心,将世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纵横家学说老夫不了解,但是纵观纵横家传人之人品性情,却能看得出来,无一例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包括瑕疵必报;老夫倒也不是看不起这些人,世道如此,我等又能如何?但是老夫想说的是,你纵使可以将天下玩弄于鼓掌之中,若是不修德行,不知进退,却也只能落得苏秦那样的下场。
  儒门之所以昌盛,也有教化人们固守本心,修身养性之功在里面,孔子所言之‘仁’乃是儒门精华所在,儒者,仁也,用《易经》里的意思来解释,就是所谓厚德载物,德行与所拥有的外物不相配,绝对是灾祸,一定会给自身带来灾祸,只有德行与所拥有之外物相配,才能长久拥有,并且不会损害自身。
  这里面的道理,你可明白?虽然你是纵横家传人,但是老夫管你行事作风,虽然没有儒者仁风,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德行与操守,并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所行之事也都是为了大唐之黎民百姓,虽然有些小小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是以老夫一直以来都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相信陛下与老夫也是一样的想法,所以才让你来做太子殿下的伴读,你要明白陛下与老夫的一片苦心啊!”
  孔颖达老头一脸的诚恳,苏宁也感觉的出来孔颖达这话是发自真心的,所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古代的拜师礼,说道:“孔师之言,学生明白,学生虽然未曾细细学习过儒家经典,仅仅只是读过,一知半解而已,但是随从师尊游学的数年里面,弟子绝对不仅仅学了纵横术,诸子百家,弟子都有涉猎,看中德行操守之学派,也绝对不仅仅只有儒家。”
  孔颖达点头:“这一点老夫也知道,观你行事风格,就知道你绝对不是单纯的纵横家传人,所以纵使你让王世和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老夫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若是不这样做,你又如何与你的先辈苏秦张仪相提并论?正如先祖所言,以直报怨,他的那种作态,若是老夫在场,也定然会斥责他。”
  苏宁再拜:“多谢孔师谅解。”
  孔颖达笑着点头道:“这也正是老夫并不打算教你其他东西的原因之所在,老夫只是让你习字,只是让你正襟危坐,让你的身体劳累,锻炼你的品性,磨练你的意志,老夫知道你和令师尊游学数年,这身体自然强健,但是更多的是在于‘动’,而非‘静’,很多事情,‘动’是解决不了的。
  这些年闲暇时候老夫也读过一些佛门和道门的书籍,这里面就是把‘静’发挥到了极致,心静,则没有什么喧嚣可以打扰到你,任何的苛责,侮辱,污蔑,都无法动摇你的心神,只要保持心的平静与理智,你便做到了你的无数先辈都无法做到的事情,纵横学派中,做到这一点的,也唯有鬼谷子先生。
  你也应该知道,纵横传人大多数不得善终,原因就在于德行有亏,鬼谷子先生深谙谋略之术,说些不好听的,自然也明白如何陷害别人,如何致别人于死地,但是鬼谷子先生终其一生也未曾害人,他已经超脱到了另外一个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纵横家,纵横天地之大家,但是除了鬼谷子先生,纵横学派再无一人可以达到那样的境界。
  世人都要追求学识,这是好的,但是更关键的事情在于,世人追求学识,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还是为了造福自己;若仅仅是造福自己,倒也罢了,可是更多的人却是用学识去害人,学识是先人传承之智慧精华所在,是先人造福天下之财富,我等追求学识,应当是为了天下苍生,而非是一己私利。
  以学识去害人,那注定不得善终,以学识助人,那才是真正的宗师气派,三明,你之所作所为,已经略有宗师气象,这是老夫最为欣慰之处,若是如此,再有二十年,三十年,你必然可为一代宗师;而你之德行,品性,还有所差,这不要紧,你才十五岁,还年轻,还大有可为,你要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告诫刘禅之言语,字字珠玑。
  为善难,为恶易,所以断断不可放纵自己,断断不可轻视任何小小的放纵,老夫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事情是你们无法想象的,到了如今,老夫依然觉得自己德行有亏,不足以拥有目前所拥有的东西,所以才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年轻人,很难约束自己,这一点老夫明白,但是,心里面要记着,时时刻刻都要记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啊!”
  孔颖达老头儿一口气说了许多,并不是空泛的大道理,而是他自己的感悟,之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就是因为人生阅历的丰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或许苏宁未来的成就会远远超过孔颖达,但是德行方面,苏宁远远不如孔颖达。
  厚德载物,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老头儿也时时把这个成语挂在最边上,是的,只有厚德,才能载物,所以古人云,天下之大,有德者居之,苏宁突然觉得孔颖达的形象高大了起来,于是对着孔颖达恭恭敬敬的一礼道:“孔师之言,学生铭记在心!必当时时刻刻警醒自身,不敢有一丝懈怠。”
  孔颖达满意的抚着胡须,笑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太子殿下,老臣所言,不单单是说给三明听的,也是说给太子殿下听的,天下之大,有德者居之,太子殿下是要做皇帝之人,那天下都会是皇帝的,皇帝的德行必须要比任何人都高,比任何人更注意操守,才能拥有整个天下,否则,前隋之鉴历历在目,太子殿下不可不察。”
  李承乾连忙起身,连连称是,言辞之间竟然有些恐惧的意思,苏宁皱了皱眉头,突然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史书上的记载非常详细,还有后人的评论,对于这段史实,没有人比苏宁更明白接下来的走向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
笼中鸟
  “好吃啊!再来一个好不?”
  “不行!你已经吃了五个了,你不觉得吃的太多了吗?”
  “可是,可是这真的很好吃啊,我还从来没想到这种做法会有这种味道!三明,你太会吃了!”
  “那是,你也不看看我是谁?我可是号称长安食神的!”
  “那食神,再让我吃一个吧!”
  “不行!凡事都要有度!你没听孔师三番两次的告诫我等吗?你不能再吃了,这个虽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啊,你觉得好吃就死吃,都不考虑其他的吗?”
  “孔师都走了,现在这儿只有我二人,那么久没见了,你就当做是久别重逢的喜事,再让我吃一个吧!要不,我就吃你的怎么样?”
  “不行!我都做了四次了,我也要吃饭好不好,饿死了都,你不让我吃饭我就再也不在这里留宿了!也不会再给你做晚饭了!”
  “哎呀哎呀,三明,你怎可如此令我寒心?一只鸡蛋而已也不愿意让我吃,你可知这些日子我是过得多么凄惨?饭吃不饱,觉睡不好,别人看我光鲜亮丽,其实我是有多苦我自己最清楚了,现在就连你也不能安抚我一下吗?”
  “我说,你这演技还能再烂一点吗?你可是大唐的太子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啊,你能不能有几分你父亲的霸气?你看看你父亲一言九鼎,他说什么话谁敢反驳?!谁敢不遵从圣旨?”
  “你,魏征。”
  “……这不重要!你父亲多霸气,一呼百应,谁敢不从?!”
  “你,魏征。”
  “……这也不重要,所有人都很崇敬你父亲,所以他才是皇帝,你看看大唐,谁敢顶撞你父亲?那不是找死吗?”
  “你,魏征。”
  “够了!你这混蛋,我和你拼了……”
  “无论怎样,这最后一只荷包蛋,一定是我的!”
  “太可恶了,你都吃了五个了,我才吃一个,这最后一个无论如何也是我的!没听人家说鸡蛋吃多了不消化吗?再说这饭菜都是我做的!”
  “什么消化,我不知道!我就是要吃!还有,我是太子,你是臣!”
  “我才不管你是太子!穿衣吃饭天经地义,你别逼我动手!”
  “你动手啊!这里没有旁人,看我怎么收拾你!”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和你拼了!”
  “来啊来啊!啊……”
  一通激战过后,苏宁和李承乾气喘吁吁的躺在地上恢复元气,刚才的大战让两人的元气损耗很大,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于是就干脆躺着,反正也是铺着毯子的。
  “三明,我说,这段时日不见,你的武艺和气力都见长啊,当初我打不过你,现在我还是打不过你啊!”李承乾气喘吁吁的说道。
  “哼,那是当然,你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弟子?又和哪些人待在一块儿?和军事大学那伙人待在一块儿,武艺是最基本的要求,打不过别人你就只能挨打,没地儿说理,除非你再打回来,虽然我是教员,但也和军校的学生有过切磋,那帮混蛋现在给练出来了,力气大得很,浑身的肉就像铁打的一样,活脱脱的滚刀肉。”苏宁叹息道。
  “听你这一说军事大学好像很有趣啊,真好!”李承乾也有些叹息。
  “得了吧,还有趣呢,这一回要不是他们是在味仙居斗殴的,咱们就都惨了,没地儿说理去,要不是味仙居的人都是苏府的家仆,咱们也不好和文官斗,搞不好整个军事大学都要落到他们手里了,唉,危险啊!”苏宁不住的摇头。
  “那也好过我这里啊,上午去弘文馆还能见着些人,但是自从你走了之后,咱们的伙伴们也都走了,整天只剩下伯瑶还能和我说说话儿,你们都跑到军事大学里面去了,下午就更别说了,孔先生对待几十人尚且那样的严厉,对待我一人就更别说了,我现在见着他就浑身哆嗦,你想想吧!
  然后到了晚上,父亲有时候来,母亲一定会来,然后考校我的功课,看看我今日有无偷懒,回答得稍微不好,母亲就会指责我,父亲就干脆斥责我,然后罚我几天不能吃肉,罚我只能吃水煮菜,连油都吃不到,我干嘛和你抢荷包蛋?就是因为我已经五天没吃肉,三天没见着油水了。”李承乾一脸的不堪回首。
  苏宁也为之感到胆战心惊,这样也太严厉了吧?难怪李承乾会做出那种事情,现在还好,还没到青春期,但是也快了,一道青春期,开始有逆反心理了,再这样压迫,也难怪李承乾会被逼成那个样子,在那之前,没有人会怀疑李承乾当不成皇帝,因为他的表现实在太优秀了,而如今看来,这优秀的外表下,是何等的凄惨啊……
  愿君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之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