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451

  仿佛为了印证苏宁的话,扑通扑通扑通的落水声不绝于耳,伴随着呼救声,那些体力消耗很大进入水里面来不及反应的人只能向前扑倒到水里面,当然剧烈的呼吸不会停顿,自然会呛得一肚子水,难受的要命,不停地挣扎,却又起不来,骑兵们按照事先预料到的情况立刻纵马过去把这些人用木棍挑起来,救他们一命,然后把他们甩到岸上休整。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撑着一口气的第一梯队的人,倒下之后还呛了很多的水,暂时是跑不了了,更多的是根本无法再跑,这倒给了后面的人很多的提示,让他们不会再做出这种鲁莽的事情,自然也包括王玄策和薛仁贵。
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还行吗
  薛仁贵看着眼前的一幕相当吃惊,在这之前,他不曾料到在水中奔跑会有这样的难度,这样的困难,几乎每一个没有丝毫停顿进入水中的考生都很悲剧的跌倒,没有任何再继续下去的机会了,他们都是排在自己前面的人,薛仁贵吃惊的同时也隐隐觉得有些庆幸,幸亏自己放慢了速度,否则他们的现在就是自己的榜样。
  王玄策也觉得很庆幸,因为这个事情的发生,他成为了最幸运的一群人,前面的人的悲剧给他提了一个醒儿,也不知从谁开始,进入水里面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慢行,很累很累,而且很费劲,但是冰冰凉凉的河水却是异常的舒适,虽然仅仅只能浸泡到下半身,但是依旧很舒服,挪动要花力气,却也不用像之前那样拼命,这却成为了一个休息的契机。
  但是不得不说,好运气的不是所有人,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人中倒霉者也是十之八九,所以十个考点里面,进入水中而倒的却是有一大批,再也没有办法站起来考试的占据了里面的绝大一部分,于是乎,又是一大片人被扫地出门,失去了考试资格,白白跑了那么远,最后却栽倒在这条河道里面,估计这些人要恨死了这些河道了……
  不过还是有那么些人很幸运,他们很感谢这条河的存在,因为这条河的存在,帮他们扫除了很多一部分强悍的对手,比如那些第一梯队的优秀者,苏宁的用意就是,没有了解到敌人的真正情况之时,不能盲目的向对手发起进攻,也不能好大喜功,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了,那都是不现实的。
  这些人,不经过一次惨痛的教训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谨慎,固然其中有运气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无论是被淘汰的还是坚持下去的,他们都会打起十二万分的谨慎,正所谓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重视对手,反正这一点苏宁是相信的。
  苏宁的做法也是成功的,现在所有幸运的坚持下去在河水里面缓慢移动的人都非常的谨慎,都很害怕一个不好栽倒在河水里面就丢掉了自己坚持到现在所为了保护的考试资格,没有考试资格,就要再等一年才能重新拥有,虽然大唐军事大学对于什么样报名的人都来者不拒,但是这个选拔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难度大不大不是他们说了算的,是苏宁说了算的,他们也没有权力和资格在这里讨论是不是应该降低难度,他们所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坚持到终点,去的继续考试的资格,所以类似于薛仁贵和王玄策这一类的头脑清醒的考生,就十分明白他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这河道很宽,但是也不是那么宽,至少比起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陆地,这片河道好歹还能看到对面的陆地,所以,多少能够给人一种希望,给他们一种可以很快就脱离这里走向幸福的希望,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上了岸,才是另一端痛苦的开始。
  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有很多人的体力耗光了,不知道哪一个人开始一下子沉入水里面只剩下一个头在外面,从而放弃了考试,接着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学着他,做下去的话肯定不行,但是跪着可以,跪下身子,借助水的浮力,甚至大口饮用这些水,这些书都是活水,很干净,即使现在有他们这些人在里面呆着,但是,他们丝毫不觉得肮脏,反而,更加疯狂的把脸对准上游,饮用着干净的水……
  这样真的很舒服,只需要很少的力量维持身体不倒下去,而水带来的轻轻的推动力和浮力却把他们的疲劳放大了无数倍,让他们觉得非常的慵懒,再也站不起来了,薛仁贵和王玄策自然不在这些人之列,但是,他们亲眼目睹了在他们前面的和他们后面的那些沉迷于水中的愉快而放弃考试的人……
  骑兵骑在马上,马的身高可以保证这些骑兵不沾到水,他们就在河道里面收缴着这些放弃考试的考生的竹简,吩咐他们尽快去总指挥部注销自己的姓名,接着,头也不回的往前走,他们所需要负责的是仍然在奔跑的,而不是放弃了奔跑的。
  这样的情况无数次的重演,每一名将军都看到了这个情况,那些一脸舒适惬意的放弃了考试的考生,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这就是考试的意义?这种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考试方式竟然可以这样的显示出人心?把这些毫无毅力的人给揪出来,毫不留情的讽刺他们?
  他们不知道,谁都不知道,苏宁也不知道这些人心里面想的是什么,但是苏宁知道,这些人自己放弃了可以进入大唐军事大学学习的机会,从来都没有人逼迫他们参加或者放弃,他们的参加和放弃都是自己的意愿,大唐军事大学已经做到了所能做到的一切,他们只需要对他们自己负责,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能决定他们的未来的,至少在目前,是他们自己,这场考试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在一场这个社会里面很难出现的公平考试的过程里面,他们拥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至少在这场考试当中,他们具备这个权力,他们可以选择进入或者是放弃,虽然过程是痛苦的,这是他们得到这个权力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苏宁把这个权力和代价都交给了他们,他们选择权力,就必须要选择代价,若不想选择代价,就要放弃权力,没有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情况,就像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一样,他们如何选择?
  仍然在奔跑的人选择了权力,然后一肩扛起了权力,一肩扛起了代价,只要他们坚持到底,他们就会得到权力和代价,并将终生拥有,至于之后的事情,就不是苏宁可以预料的,而那些放弃了奔跑的人,他们醉心于权力,却不想付出任何代价,或者承担不起那痛苦的代价,这些人,没有必要进入大唐军事大学。
  李二陛下站在总指挥部里面,从窗口看着那些垂头丧气的注销姓名的考生,李二陛下颇有感触,淡淡的对站在他身边的苏宁说道:“苏宁,你可知道,我现在在想些什么?”
  苏宁看了看李二陛下,他的眼神有些恍惚,好像陷入了一段久远的回忆一般……
  你的心思,何须我来揣摩?我没有必要揣摩。
  “不知。”苏宁回答道。
  李二陛下没有看向苏宁,依旧看着那些络绎不绝的出现的弃权考生,用一种带着沧桑的意味的口气说道:“我在想,若是我也成为这十万人中的一人,我是否会成为这些人中的一员,我是否可以成为那一千人中的一人,苏宁,你觉得呢?我是否可以成为那一千人的中的一人?”
  苏宁也看着那些垂头丧气的弃权考生,看着他们的种种神情,苏宁摇了摇头:“不,陛下既不会成为这些人中的一员,也不会成为那一千人中的一人。”
  李二陛下轻轻笑了一下:“为何?”
  苏宁说道:“因为陛下是陛下。”
  李世民不会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的身体里面流动着叛逆的鲜血,他的基因里面深深的刻着造反二字,他不会进入大唐军事大学,大唐军事大学也培养不出一个张世民或者王世民,李二陛下更适合做一个毁灭者,做一个征服者,不过,他饱读诗书,二者融合,他成为了一个王者。
  这都不重要,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还有人在坚持,这些人还在坚持,他们坚持着把权力和代价的担子挑在身上,他们坚持着往前跑,前面,是他们的梦想之所在,是他们最希望的地方,那里,有一道正气凛然的大门,那道大门上写着: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能坚持到最后的,一定会无视那句话,那句话存在的价值,就是保护着大唐军事大学不会变味,震慑着通过它的人,至于从它里面出去的人会不会变味,苏宁无法保证,就像薛仁贵和王玄策都无法保证自己可以坚持到通过考试的那一刻。
  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俯视群雄,到现在的气喘如牛精疲力竭,谁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到最后,王玄策有些感慨,有些庆幸,他按照薛仁贵的方法一直奔跑,竟然还有力气,从河道里面爬上岸的时候,又有一大批人不由自主的倒在地上再也没有办法爬起来,这个时侯那些骑兵就会立刻把他们丢到马上,然后疾驰离开,这要是放任不管,他们铁定要生一场大病,甚至死掉。
  倒下的人越来越多,坐下的人越来越多,放弃的人更是多如牛毛,就在这个时刻,王玄策和薛仁贵每一次呼吸都能听到一个人倒在地上或者一屁股坐在地上的声音,那是绝望的声音,绝望可以传染,可以传染到每一个人的心里面,到了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是凭着毅力坚持,从心里面提炼出来的力量才让他们坚持到了现在,而一旦被绝望这种杀伤力巨大的病毒感染了……
  他们很快也就会失去从心里面提炼出来的力量,成为一个绝望的失败者,只能看着身边不断的跑过依旧坚持着的考生,让绝望更加浓烈的影响着自己的内心,看着竹简交出去的那一瞬间,就可以听到心碎的声音。
  他们是绝望者,因为绝望,所以失望,因为失望,所以,他们一败涂地。
  而那些依旧坚持着的人呢?他们就没有被绝望所笼罩,他们就没有被绝望所侵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每到了体力枯竭的时候,就是意志力主导身体的时候,这个时候,意志力决定了一切,意志力决断一切,但是意志力是谁所控制的?
  答案是人心,人心控制着意志力的输出和平衡,一旦人心中断了意志力的输出,打乱了平衡,失去了体力支撑的身体就会崩溃,人也就崩溃了,这种崩溃是没有预兆的,就好像你不可能预料到哪一个人会突然的倒下或者坐下,一脸绝望的流泪或者痛哭,他们不是坚持不下去,而是他们的心,已经掐断了意志力的输出。
  “仁贵兄……呼呼……还……呼呼……可以吗?”
  薛仁贵突然听到了一阵嘶哑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薛仁贵诧异的转头,他看到了王玄策的笑脸,一如既往,一如初次见面的时候,那种想让薛仁贵动手扁他的笑脸,不过现在,薛仁贵没有了想要扁王玄策的冲动,因为他感受到了,这个笑脸的背后,是他所一直坚持的东西,他们是一样的人。
  “那是……呼呼……自然的……呼呼……呼呼……玄策兄……莫……呼呼……莫要让某家失望!”
第二百七十八章
这只是开始
  热气腾腾的白米粥,带着淡淡的咸味,一股一股的被薛仁贵和王玄策灌到了肚子里面,这个时候,这种比较稀薄的白米粥,反而是无上的珍馐美味,比起过去的那种白米粥,乃至于干饭,白米饭,都来得鲜美可口,都让人食指大动,就在此时此刻。
  先到者先得,这是一个概念,是一个需要贯彻的概念,军队里面不仅仅需要团结,更需要竞争,没有竞争的军队,是一滩死水,内部需要团结,更需要竞争,把握好一个尺度,最是重要,就在这个时候,是贯彻这个概念最好的时候,先到的人,可以再后来的人抵达之前,先得到一份属于他们的胜利果实。
  苏宁吩咐下去的,好不容易通过了门下省的审核,民部调用了一大批存粮给军事大学的考试使用,苏宁用这些粮食的方式就是,把它们熬成不稀不厚的白米粥,里面放盐,给这些考生好好儿的补充一下热量和盐分,可别让他们支撑不下去了,另外,每一个抵达了中途休息站的考生,都可以得到特殊的奖励,那就是由长安城永宁坊三原县侯苏府独家赞助的钻石牌冰糖一块。
  这是苏宁全力储备的准备从贞观六年开始销售的冰糖,因为冰糖的制作本身就比白糖多了一个程序,而且这个时代没有白糖起晶技术,冰糖的存在就显得尤为可贵,因为冰糖比白糖更具备糖果的外形,更具备糖果的属性,一般人有空口吃冰糖的,很多,但是很少有人空口吃白糖……
  更别说这类似于元贞糖的明代版本白糖,空口吃?感觉像是在吸白粉……
  这些特殊的从未问世的冰糖就这样被拿出来第一期供给军事大学使用,老实说,那种香甜的气息散发出来的时候,所有的军事大学工作人员都流口水了,当他们得知这一大缸都是糖,还是比霜糖更为珍贵的冰糖的时候,那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更别提苏宁说这一缸冰糖可以兑换等重的黄金两缸的时候,他们那些伸手都接不住爆出来的眼珠子的模样。
  这没什么,真没什么,真的是要用对了地方,就是倾家荡产又如何?历史上为了一句共赴国难的口号散尽家财的仁人义士不在少数,没人不喜欢钱,苏宁也不例外,苏宁很喜欢钱,但是苏宁对于钱的态度是,钱是我的工具,是我达成某个目标的工具,如果这个目标很重要,付出再多的钱也无所谓。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钱的存在本就是一种流通性的性质,今天到你的手上,明天到我的手上,我也存钱,但是我认为,用到了对的地方,就没有什么可以吝惜的,赚再多的钱,也是为了把它用出去,用在值得的地方,用在值得的人身上,比如,这群坚持了一半路程的可敬的人。
  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基础下,在身体素质大部分不达标的基础下,这些人尚且可以坚持一半的路程,不可谓不可贵,他们已经消耗完了体力,是在靠着意志力前进,一旦意志力也没有办法维持输出的时候,就是他们倒下的时候,有的时候,有人可以突破自己,而有人突破不了自己,我们不能责怪那些突破不了自己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害怕和退缩的权力,天赋人权。
  所以在那些失去考试资格的考生回到长安城打点行装失意而回的必经之路——长安城南大门上,苏宁特意让人挂了两幅字,第一幅挂在左边:乘风破浪会有时;第二幅挂在右边:直挂云帆济沧海。
  磅礴大气的诗词,和这些失意之人颓丧的气势,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开始有些人不明白,李二陛下也不甚明白,这慷慨激昂的诗句放在这个时候这个场景,是不是有些不太应景?但是李二陛下没有说出来,看着皇帝没有说,其他人也就没有说了,但是眼前的情况却让不少大臣吃惊不已。
  那些本来垂头丧气的考生似乎看到了什么极大的惊喜似得,突然之间就重新鼓起了气势,抬头挺胸的走入长安城,临走之前还不忘深深的看着总指挥部,第一次梦想坠落的地方,从哪里坠落,就要从哪里重新起飞,识字的人明白了,不识字的人问了问识字的人,识字的人大声朗读后,所有人知道了。
  李二陛下还有些不明白,看着苏宁很是疑惑,苏宁只说了一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明白了,明白了。
  李二陛下露出了笑容,说道:“看来,明年的入学考试,一定会有更多更优秀的学子入选,若是他们牢牢的记住这句诗,永远都不忘记的话。”
  只有一代比一代强,才会用新的希望,新的可能出现,世界才会向前进,若是一代不如一代,那么等待着的就一定会是灭亡,大唐若要摆脱灭亡的宿命,就要一代比一代强,最差,也是不能比前代要弱,每一代都要出现比上一代更加威猛的人,更加精彩绝艳的人,哪怕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人,带动起来的力量,都是不能被忽视的。
  李靖、李世绩、程知节、尉迟恭、薛万彻、段志宏、苏定方、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萧禹,上一代的优秀之人,已经全部都在大唐的朝堂上聚集了,所以,大唐才有今天,那么,下一代呢?留给承乾的下一代人,在哪里?
  苏宁?长孙冲?李震?李伯瑶?程处默?尉迟宝琳?不够,不够,远远不够,除了苏宁,其他几人目前都还没有办法和他们的父辈相提并论,这些还是目前朝堂上官二代们里面的佼佼者,更别提那差点儿把杜如晦气死的杜荷还有房家无能的二子,朝堂上需要新鲜血液,需要新鲜的更有才能得一代人,军事大学,就是用来为大唐培养一代又一代军事巨星的,大唐的军事,只要军事大学依旧威猛,就没有问题。
  那么文官呢?就靠如今的科举?还是靠文管之间相互的举荐?让那些蛀虫一般的世家子弟持续的把持着朝政?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文官也需要面对着全大唐的寒门子弟选拔,全大唐的寒门子弟都要有能力有机会被选拔为官员,科举还远远不够,军事大学珠玉在前,为何不能弄一个培养文官类的学校?苏宁不也说了吗?
  但是,要想建造培养文官的学校,并且完全为朝廷所掌握,没有世家大族插手的话,那是何等的艰难?羸弱的民间文人,可以抵抗得住五姓十家的巨大压力吗?或者说那些较为开明的世家和寒门的结盟,可以对抗的了七宗五姓那一尊庞然大物吗?可以吗?
  这个答案,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才能知道吧?
  但是,有了这个臭小子,这一切,好像都是可能的,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不还是办成了吗?之前根本不敢想的称号和未来,现在貌似也都触手可及,还有什么,是不能去做的呢?小子,别让我失望啊,你也算是自己人了,别犯浑,别做错事,至少,我还在的时候,你可以活的好好儿的……
  “哦?仁贵兄居然有如此经历?可叹啊,那些人可恨啊!真是不敢相信,自持诗书传家之辈,却是如此的丑陋不堪,这等人若是落到王某手上,定然叫他好看!”王玄策一手拿着粥碗,一脸的愤愤不平。
  一边喝着粥,两个互相看对眼儿的家伙就拉开了话匣子,互相开始交代老底,王玄策还好,出身大唐东都洛阳,除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战乱,没有战争的时候因为洛阳的特殊地位,洛阳都十分安全,所以王玄策自由就很安全,悉心的习文学武,一直到如今,但是薛仁贵就不一样了。
  自幼父母早亡,小小年纪就要到处讨生活,偏偏还食量巨大,几亩薄田根本养不活他,无奈之下只有到处做零工,不过也算是因祸得福,被人家老爷子看重,做了女婿,还不是倒插门儿的上门女婿,那是实打实的薛家媳妇儿,老爷子也算是慧眼识英,薛仁贵能有今日,也少不了柳老爷子的鼓励和看重。
  天底下的事儿,谁能说得明白?就像如今,他们哪里能想到方才还累得要死,现在却可以得到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已经跑了两个半时辰了,真的已经是两个半时辰了,这在以前,哪里能想到?王玄策也根本不会想到,薛仁贵还算好的,为了打些野味补充一下能量,经常绕着山路狂奔,这些路程倒也不算难,可是王玄策就不一样,军中文士一类的发展路线,身体自然算不上多好,虽然也习武,但是比不上薛仁贵这种猛将型的。
  不过即使如此,王玄策还有这里的一大群人,差不多二千左右的人,也是坚持下来了的,他们坚持住了,坚持跑了两个半时辰,五个小时,期间无数次的萌生出想要退缩,想要离开,想要回去的想法,但是,终究还是坚持下来了,获得了坐在地上休息,并且喝上一些热乎乎的白米粥,还有一块珍贵到了极点的冰糖。
  发放冰糖的人指着那一小块像冰块儿一样的冰糖说这是糖的时候,可把这些人都给吓坏了,包括薛仁贵和王玄策,糖?!他们也能吃到糖?那传说中的奢侈品?只有豪门大族王公贵族才能吃到的糖?这,这就是糖?
  那个工作人员仔细的解释了一下这个叫做冰糖的奢侈品:那是苏侯爷制作出来的比黄金还贵中的奢侈品,这一会一下子就拿出来了一大缸,专门奖励给这些坚持到了这里的人准备的,这下子你们回去就可以到处说你们也是吃到了糖的人了,知道什么叫做甜了,好好拿着,哎哎哎,别放在手心里边儿,这玩意遇热会化,化掉了你就哭吧!现在就吃,什么?带回去?哎哟我说,你可至于?算了算了,拿布包一下,别碰着热,也别碰着水,记好了啊!
  想带走的一是想要带回去和家人分享,二是想要回去炫耀一下,自然的,王玄策和薛仁贵不属于这一类人,他们拿到之后就往嘴里面一扔,感受着那甜美的幸福,完全融化之后,王玄策流泪了,薛仁贵也是泪流满面,王玄策发誓要让家族成为吃得起糖的家族,薛仁贵发誓要让爱妻一辈子都能吃到糖,尝到甜味……
  “仁贵兄,差不多了,可以了,咱们,开始吧?”王玄策把碗放在了地上,撑着身旁的大树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有些控制不了的身体,薛仁贵勉强站了起来,摇摇头清醒了一下,点点头:“开始吧!你我二人可以试试,谁是第一个回到原点的人,这里的数千人,我薛礼只看得上你玄策兄一人!”
  王玄策哈哈大笑:“这里的人,我王玄策也只看的中你仁贵兄一人!仁贵兄!请!”
  薛仁贵哈哈大笑:“玄策兄!请!”
  这只是一个开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