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451

  ……最终解释权归大唐所有。
  ……最终解释权归大唐所有。
  反正,每一个条款的后面都会添上一句最终解释权归大唐所有,条约的总结处也标明最终解释权归大唐所有,然后双方签字,画押,李孝恭请出了李二陛下特别授权准许使用的皇帝玉玺,盖上了印玺,表示通过,接着就要等条约正文由皇帝和门下省审核过后盖上传国玉玺,正式生效。
  对此阿史那泥孰表示不解,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条约为何还需要三方面通过?若是有一方面不通过岂不是条约不成功?那我们谈论这么多有什么意义?第二就是这个最终解释权归大唐所有是什么意思?最终解释权是什么?
  苏宁淡然一笑,先解释道三方面会审的意思就是这个条约非常重要,皇帝陛下不好乾纲独断,要和臣子们商议,大家一致认定之后再盖上传国玉玺,以示重视和绝对的遵守,这一点是大唐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负责任的体现,体现了大唐帝国以人为本,关注社稷民生,以及对外友好的国家形象云云,至于这个最终解释权呢,就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反正你听我的就对了,绝对不会有错的……
  阿史那泥孰被苏宁说的头疼,虽然没有听懂,但是貌似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他点了头,签字画押,正式表示大突厥汗国认同了这份盟约,这份盟约在大突厥汗国已经具备了法律效益,苏宁与李孝恭高兴地弹冠相庆,高兴的和阿史那泥孰一起跳起了西突厥最狂野的舞蹈,一起庆祝西突厥正是堕入永不超生的轮回……啊呸……正式进入了文明发展的时代。
  大唐帝国会用最文明的方式,把最文明的用度,以最文明的语言,带入这片未开化的土地,让这里的人民和牲畜,都沐浴在大唐的文明光辉之下,让这里的人民和牲畜都体会到大唐帝国的文明是多么的令人向往!
  条款里头也规定了关于双方移民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双方的口众自愿加入到对方的国家生活,不得给予阻拦,西突厥的人民来到大唐将会给予大唐居民的身份,并且予以保护,享有大唐人民所享有的一切;大唐人到西突厥,也要求给予西突厥的身份,并且给予保护,大唐侨胞一旦受到侵害,大唐驻军有行使保卫侨民行动的权力,同样,西突厥侨民受到侵害,也会邀请西突厥驻大唐办事处进行审理,唯一不同的就是,西突厥没有在大唐驻军,也没有那个实力和必要。
  条约签订完毕,大家彻夜狂欢之后,第二天下午,苏宁苏定方长孙冲等人带着五百功劳最大的士卒,留下三千士卒戍守,离开了西突厥王庭,往大唐方向而去,他们待在西突厥的这二十天,是永远值得铭记的二十天,这二十天对于大唐和西突厥历史的进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这些都是日后体现出来的,现在这个时候,苏宁和一众士兵都是归心似箭,那三千士卒苦逼的等着继续的安排,可把这五百被挑选出来的士兵给乐呵了,从贞观五年四月初九到如今五月十六,已经一个多月了,虽然和其他的战役相比这一次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凯旋回国都是一件相当荣耀的事情,尤其是在大唐这样关注军功的时代,凯旋归来的士卒的地位那是相当高。
  当然这些士卒都是府兵,他们会回到自己的军府里头,继续过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轨道,这一点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虽然苏宁很想对此做出一些改变,但是,赤裸裸的现实就是这个改变很难展开,任何一个关于国家的改变都要小心翼翼的操作,稍有不慎就是社会性的悲剧。
  而且大唐还处在危机四伏的时代,内忧外患从未断绝,如何规避这些,或者是将这些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头,这都是苏宁要考虑的事情,目前最急切的事情,当然还是他自己的事情,也是军队里头很多人的事情,李孝恭此次对他说的话给他提了一个醒儿,为何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一类的话会如此流行?甚至成为潜规则?大家着呢就那么看不惯一个惊采绝艳的人吗?
  一个时代总是需要一些人的存在,有他们的存在才会有人类的进步,可是为什么,中国就这样倡导中庸,恨不得每一个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工厂流水线产品?苏宁觉得,这还是制度的问题,好的制度可以催生好的问题,坏的制度会让一切都变得无解,如何在这个时候确立一个好的制度,如何保护那些惊采绝艳的人,或者也是厚颜无耻的保护自己,苏宁觉得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事情其实苏宁已经想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所谓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过是因为一个人升官儿升到了无法再升的地步,所以,才会被视为对于皇位的威胁者,可是如果可以从制度上为这些人找到一些退路的话,虽然没有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至少,可以让这些人保住性命不是吗?顺便再继续培养一些优秀的学生,代代不断绝,那就最好了,这样一看,其实后路已经呼之欲出了。
  学校。
  开办学校,在这样特殊的时代,没有普遍性的学校的时代,开办一个学校,以现在的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向往和对于师长的尊重,开办一所学校是最好的退路,每一个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臣子其实只要有点头脑,就可以请辞,进入学校里面,颐养天年,然后培养学生,一方面保护自己,一方面也不至于让自己的这份才华彻底的没了传人。
  现在人都懂的才华和人才的重要性,可是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地位和权力更重要的了,尤其是对于皇帝而言,没有什么比他的皇位更重要,对于臣子而言,权力太大的下场就是死,没有第二条路,所有的托孤大臣和权臣这一类权力特别大的臣子,要么是谋反自立,要么是被诛杀,没有好下场的,但是他们无一不是有才华的人。
  虽然具体的细节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就确定,政治上面的事情太过繁杂,可是军伍里面的事情再好弄不过了,军校的成立其实是非常可行的,最好的校长人选其实就是李靖,功劳太大,继续下去不会有好下场,但是这样一身军事才华要是白白浪费,或者只有自己这一个传人,是不是太可惜了?大唐的军队是需要持续存在的,军伍里的人才也是不能少的,军校的存在就是可以保证那些名将的传承不至于断绝。
  每一个立下了太大的功勋从而被视为危险人物的武将,只要头脑清醒一些,都可以上表辞官,进入军校里面执教,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军事本领执教下一代的大唐军事精英,为大唐军事的规范化做出贡献,一方面保护自己的安全,一方面可以继续贡献,赢得一个老师的名头,何乐而不为?
  大不了在这些学校的名头前面都添上皇家二字,皇帝做校长,或者是名誉校长,每一任的皇帝都是校长,如此一来,李二陛下会不愿意?天地君亲师,他一人占了俩,他会不愿意?那些担忧自己退路的名臣名将会不愿意?苏宁就不相信了!
  有了军校珠玉在前,其实其他的学校也是可以考虑的,比如最早的时候苏宁考虑的科技学校还有政法学校,一个培养技术人才,一个培养政治人才,三方面一起发力,面向全大唐招收学生,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以地方的行政级别为划分,县一级的州一级的还有道一级的,最后才是长安的最高学府,这样一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教育过程不也就这样确立了吗?至于所有需要的东西,纸?书本?印刷术?苏宁都已经弄了出来交给李二陛下去研究了,这么长时间,李二陛下会没有成绩和准备?
  只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很重要的契机,这个契机达成了,一切的都可以顺利成章的办理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第五卷
千年变革
第二百三十四章
生活需要多姿多彩
  大唐对于凯旋归来的勇士们的欢迎充分地体现了大唐对于军功的重视和对于军人的重视,这一点,苏宁很支持,就好比大军回到长安的时候那样的盛况,还有官员的接待和礼遇,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多多杀敌立功,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一点,大秦做到过,大汉也做到过,而如今,大唐也做到了。
  一个国家和社会对于军人的态度就可以最好的体现出来这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强盛与否,国家和社会尊重军人,才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精神和勇气,生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的军人,才会有极强的意志力和战斗力,相反,如果不重视军人,鄙视军人,歧视军人,那么军事力量能强盛就怪了。
  大唐并不用担心这一点,为了对抗山东世家的文化力量,大唐必须紧握住枪杆子,才能给笔杆子以威慑,要是学大宋那般把枪杆子和笔杆子都交给文人,那才算糟糕,当个兵是耻辱,那就是人生失败的标志,甚至当兵还要在脸上刺字,活该你被灭啊!摇摇头不去想这些,苏宁尽情的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尊重和崇敬,每一次凯旋归来都能得到这样的待遇,那还真的是不错啊!
  当然,百姓们的欢呼和官员们的礼遇,都不能阻挡苏宁回家的心情,也不能代替家人在苏宁心中的位置,这是谁都不能代替的,
第一次的凯旋在一年前,没有家人,没有牵挂,认了苏定方做大哥却还没有真正的把他们当做家人,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一年的相处,苏宁已经把他们当成了最亲的人,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存在,在举目无亲的大唐,可以得到一份没有杂质的亲情,是多么的难得?
  繁琐的仪式结束之后苏宁也不管别的了,带头就往家里头冲,苏定方苦笑一声,朝着礼官一个欠身也就追了上去,他不想家?笑话,老婆挺着肚子在家里头等着他呢,他能不想家?李孝恭摇摇头,拉着那些官员离开了,这么一来,繁琐的仪式后面那些场面活动也就不用在意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那些府兵此时也都是戍守京师的府兵,自然回不了家,也只能羡慕的看着可以回家的人,然后回到军营里头,和战友老乡团聚。
  家里头早就已经得知了苏宁要回家的消息,张灯结彩的就和过年一样,苏宁和苏定方的身影出现在永宁坊门口的那一刻,愕然发现整个永宁坊的街坊邻居都排列好了队伍,对着苏宁和苏定方恭敬地行礼,然后大声欢呼,苏家几个女人就站在人群中央带头朝着两位为国奋战的苏家男丁行礼,苏宁和苏定方没有阻止,这是规矩,关中人家的规矩。
  永宁坊自己的欢迎仪式结束了,苏家的四个女人就簇拥着两位男丁回家,刘氏和秦梓月看着苏定方,眼泪水直往下流,王氏和苏小妹看着苏宁那眼泪水也直往下流,虽然只是一个多月没见,但是这里头的感觉外人是不会明白的,小小的苏家只有两个男丁,这一次却全部上阵,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如何是好?苏家的四个女人怎么过活?
  刘氏和王氏日日夜夜的为苏宁和苏定方祈福,秦梓月也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苏小妹虽然傲娇,但是和苏宁的感情那是真的亲,苏宁走了之后她连干活儿的兴致都没了,看着苏宁写的东西直发愣,受不了了就和王氏一起念佛为苏宁和苏定方祈福,男人在外头征战,女人就在家里头受煎熬,战场上不长眼,苏家也算是武人世家,男丁沙场裹尸还的桥段也经历过,这种事情,谁都不愿意出现第二次。
  然后四个女人兵分两路,带着家仆们给两位男主人沐浴更衣,还要亲自伺候,苏定方那儿好歹还有个妻子可以照拂着,可是苏宁这儿却是郁闷了,他哪里有什么妻子?哦,也有,但是还没过门呢!这个时候管的最严好不好?哪能出来?这下子只能王氏和苏小妹动手了,不行,不行,打死也不行!
  苏宁一边喊着雅蠛蝶一边拼命地护住自己的要害,王氏一边笑一边流眼泪一边絮絮叨叨的说长这么大还没给你洗过澡,这是为娘的不是,现在可要好好儿的补偿你,否则为娘的也太不称职了,苏小妹在一旁一边抹眼泪一边笑,还没心没肺的鼓掌,最后苏宁誓死保卫自己的内裤,才被王氏放过,丢到了木桶里面沐浴去了。
  说实话,还是家里面的味道舒服,如果没有王氏和苏小妹这两位围观群众在一旁看着苏宁会觉得更舒服,这是在西突厥王庭所无法感受到的温暖和舒适,在那里苏宁时时刻刻都不会放松警惕,而在家里,却可以褪去一切的面具和疲劳,家的感觉,可以瞬间让一个浑身戾气的杀人狂安静下来,加上一桶热水,往里面一泡,啊~~~~
  如果不是肚子的饥饿和一阵诱人的香味,苏宁真的很想就此昏睡过去,睡他个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不过咕咕叫的肚子提醒苏宁,是该补充能量的时候了,这几日的回程虽然有了条件,但是还是没有怎么好好吃,尤其是即将回家的时候,苏宁特意饿了自己一个晚上,把胃容量放到最大,引的一众人渣纷纷效仿,都调整为了饭桶模式。
  于是晚上吃饭的时候,面对这一个多月未曾享受到的美食,苏宁完全没有了顾忌,和苏定方展开了激烈的谁是饭桶争霸赛,一盘子炸鸡和一盘子烤肉被两个人大战五个回合扫平,六大盘肉菜也被两个人大战二十回合解决,一大碗鸡汤被两个人分而食之,整整一锅米饭除了四个女人手里的小碗里头的,全部都被苏宁和苏定方扫空了。
  这场谁是饭桶争霸赛最终以最后一团子米饭被苏定方把爆炒羊肉的汤汁抹干净了塞到嘴里面而结束,苏定方光荣的获得了饭桶的称号,心满意足的咽下了最后一口米饭,大餐结束,苏宁和苏定方都有了想要立刻躺在床上大睡一觉的冲动,但是苏小妹和秦梓月一人一个抱住了苏宁和苏定方,非要他们讲战场上的故事。
  秦梓月的肚子越发的挺起来了,已经可以看出孕妇的样子了,虽然才三个多月没到四个月,但是比起以前苏宁看到过的孕妇似乎有些不太一样,肚子更大一些,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苏小妹和秦梓月这个样子,很明显就是不让两个大男人好好儿的休息一下了,王氏和刘氏斥责苏小妹和秦梓月,又被苏宁和苏定方拦了下来,想听就听吧,又没什么好忌讳的,抹去了血腥残暴的篇章,只把过程详细的讲述了一遍,苏宁发挥自己的口才,尤其重点的讲述了劝说阿史那泥孰的事情,还有苏定方三人和突厥人比试的过程,惹得阵阵叫好。
  说完最后一个字,苏宁和苏定方就都困得不行了,纷纷回房睡觉,这一次的出征算是到此为止,三日后的封赏会议会做个总结,这就是一场战役,可以被载入史册的战役,也不知道史官会如何书写这一场战役,这一场波及到两个大国千里距离的战役,会有什么样的描述?自己这个始作俑者又会有什么样的地位?
  一觉睡醒,苏宁心情大好,美美的吃一顿奢华版早饭,就开始准备享受难得的三天的假期,貌似这是李二陛下特批的,因为苏宁和长孙冲等四人还是弘文馆学子,这一次出征本就是在孔颖达老头儿极力反对之下“促”成的,这一会还要按照惯例休整三天,也不知道李二陛下要遭到孔颖达老头儿什么样的攻击,没关系,你倒霉我高兴,哈哈哈哈!
  按照苏宁决定的休假计划,嗯,吃,睡,玩,吃,睡,玩,吃,睡,玩……
  貌似有点儿单调了,不过在物质精神生活都非常匮乏的大唐,苏宁已经“创造”了不少东西来调剂无聊的生活,但是作为一个享受惯了电脑电视这样的生活的男人,苏宁对于大唐的生活实在是没什么好感,神机里头没有单机游戏,都他娘的是要流量的,哦不对,有个斗地主可以拿来玩……
  生活应该多姿多彩来着,要不然,人活一辈子也太亏了……
  哎?对啊!弄出来啊!和手机玩斗地主有神马意思?把斗地主,不,扑克牌给弄出来才是王道啊!我去!怎么没想到呢?不单单是扑克牌啊,还有麻将,还有那些个体育运动,我嘞个去啊,我是什么人啊?我是穿越过来的啊,不用电,咱们也能很愉快的玩耍啊!那些八零后九零后的美好回忆,尼玛十亿人民九亿麻,麻将是个大杀器,还有围棋象棋五子棋啊!
  哦不,围棋已经存在了,象棋,嗯,苏宁查阅了一下神机,啊,现代象棋的起源是唐代著名的牛李党争里头那个牛党党魁牛僧孺创造的,之前的象棋和现在的象棋有很大的差别,没关系,弄啊!围棋神马的太难上手,五子棋……貌似也有了,很早以前就有了,除了棋盘不太一样,其他的没什么两样……
  扑克牌神马的涉及到外国文字,这个玩意儿不太好弄,到时候改编一下可以考虑,比如把国王神马的变成李二陛下的肖像,不对,按照这个自恋狂的一贯行事风格,他最喜欢的一定是里头最大的大鬼小鬼,哈哈,坑死他不偿命,让你欺负我!
  说做就做!苏宁立马集合了四大护卫,命令他们准备上好的木材,然后找来老木匠师傅,把所有需要的字都给用心写好,苏体字制作出来的象棋不说别的,就是这个字也能卖出很高的价钱,哈哈,到时候又是一大笔收入,娱乐了大唐人民,又丰富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不一会儿四大护卫就已经按照苏宁的要求拿来了高质量的木料,老师傅也抵达了,按照苏宁的要求把这些木料切开,然后苏宁考虑到技术原因,建议老师傅先刻字再切开,谁知道老师傅大手一挥不需要,当场连比划都不比划就直接把这些木料切成了三十二个一模一样的小圆饼,一样的面积,一样的宽度,简直就是人形切割仪。
  之后苏宁才把自己写好的字拿出来交给老师傅,老师傅点点头就开始工作了,对着那些字一个一个的努力雕刻,从上午忙活到下午,期间管了一顿饭,这才给弄完整整三十二个象棋棋子,然后按照苏宁的要求涂上了黑色和红色的颜料,并且制作出来了象棋盘,于是现今通用的象棋就此诞生!
第二百三十五章
剪不断,理还乱
  制作好了第一副现代象棋之后,苏宁便找来了苏定方,苏定方此时正在陪着秦梓月散步,听苏宁说有个养性怡情的好玩意儿就来了兴趣,跟着苏宁来到了苏宁的房中,看着一盘已经摆好的象棋,大为感兴趣,摸了摸看了看,苏定方说道:“二郎,这,为兄为何看上去和象戏比较相似?只是,又有些不同,嗯?这,士?帅?象?炮(第二声)?二郎,这是什么?”
  宋代之前的象棋,只有将、马、车、卒四个兵种,并不完全,棋盘就和国际象棋差不多,没有今天这种象棋的这种比较规范的格局,就更没有楚河汉界了,象棋的完善还是要到宋代,到了明代的时候象棋才和今天的没什么两样,唐代的象棋其实和国际象棋差不多,没有真正的寓意在里头,就好像炮,宋代之前都没有炮的概念,只有炮制和炮烙的概念,一个是吃的,一个是酷刑,虽然有这个字,但是没有那个意思。
  苏宁笑着说道:“这就是象戏,不过小弟看着原先的象戏不太有趣,总感觉缺了一些什么东西,所以就想了想,添了一些物件在里头,两人对弈,红方以帅统仕、相及俥、傌、炮各二,兵五;黑方以将统士、象及车、马、炮各二,卒五。弈时双方轮流行棋,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而这棋盘,则是取自于楚汉相争之典故,昔年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以荥阳为主战场,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攻伐激战,并以荥阳的鸿沟为界,中分天下,是故小弟在此划分楚河汉界。”
  苏定方的眉头皱了起来,盯着棋盘仔细打量,秦梓月也仔细打量着,并且好像看出了什么门道,笑道:“二郎这棋盘设计的巧妙,纵九横十路组成,中有河界,两头有九宫,蕴含九五之尊之意,恰恰对应项羽和刘邦之天下相争,端的是用心良苦,只是二郎,这炮是何意?还有这砲,放于此处有何代表?还有这象,士,都是何意?”
  苏宁笑道:“战阵之上,哪能只有短兵相接,而无远程打击之器?若以弓弩于其上,未免失于气度,楚汉相争何其大气磅礴?辅以一对弓弩,则是失了气度,所以,此炮非彼炮,乃是投石机与床弩之意,虽然楚汉相争之时尚无投石机,然添上却也平添一丝磅礴大气,这士乃是文士,辅佐保护君王,象(相)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或将,比如士不能离开此九宫,象不可飞渡河界,擅离职守。”
  苏定方大感兴趣,指着炮问道:“那为何此炮乃是以火辅之,而此砲,却是以石辅之?一象一相,一士一仕,却也有所不同啊,这又是何意?”
  苏宁说道:“此砲乃是投石机,而此炮则是火箭床弩,至于象与相,士与仕,则是区分双方阵营之用,楚以玄黑,汉为赤红,项羽向往取而代始皇,秦尚玄黑,刘邦则号称赤帝子,汉初期尚火德,则是如此。”
  苏定方坐了下来,盯着棋盘饶有兴趣的对苏宁说道:“为兄不太喜欢这些文人之物,不过这象棋,倒是暗含兵法之道,与两军交战极为相似,二郎,你且与为兄说说,这该如何动作?这些棋子,都该如何使用?咱们,来上一局如何?也好学一学当初刘邦项羽之争?”
  苏宁顺势坐了下来:“当然愿意!”
  接着,苏宁便向苏定方讲解起了现代象棋的规则,苏定方的接受能力也挺不错的,别马腿这些要点都能很快的掌握,于是很快地,跌跌撞撞的第一局就开始了,苏宁为汉,苏定方为楚,苏定方走几步就要问一下,苏宁还要解答,三下五除二就把苏定方给杀了个片甲不留,最后将“将”逼死,苏宁则笑道:“历史重演。”
  苏定方不服气,又连着来上三盘,但是那里是“创造者”苏宁的对手?苏宁虽然棋技不是很高超,和专业选手对打当然不是对手,但是老头儿特别喜欢象棋,经常喜欢拉着苏宁下象棋,就着楚河汉界叽里咕噜的说上很久很久,于是乎苏宁也从臭棋篓子蜕变为了业余高手,平常也有下象棋的爱好,打遍全班无敌手,小有名气,小有心得,更兼过目不忘的本领,将全盘局势牢记于心,棋力竟然有隐隐突破的架势,不过杀在兴头上的苏宁暂时感觉不出来。
  苏定方的四连败刺激到了秦梓月,夫君的耻辱就是她的耻辱,她哪里可以接受这样的耻辱?彪悍的本性被激发了,立刻就要替夫征战,结果又是三战皆败,苏宁三次都使用最容易也是最难成功的双炮连将把秦梓月将死,层出不穷的招式看的秦梓月彻底崩溃,掩面扑入苏定方怀里大哭不止,恰似她所指挥的项羽兵败之后无言面见江东父老……
  苏定方也无心再战,秀了一顿恩爱之后就撂下狠话改日再来找回场子,就抱着小娇妻回去享受夫妻生活了,俗话说小别胜新婚,虽然有身孕不方便,但是方法很多,不一而足,他们也能领会到个中妙趣的,不过他们这一顿秀恩爱倒是激起了苏宁心里头对于李芮涵的思念,昨天一回来先吃再睡,今天又从早上忙到现在,都没有来得及去看李芮涵,这可不好,现在天色已晚,明天一早就要去河间郡王府看看李芮涵,交流一下感情,小妮子估计想自己也想的紧。
  洗了洗,苏宁早早的就上床睡了,第二日一早就起来了,进入厨房亲手做了几个小菜,装进食盒子里头准备去和李芮涵共进一顿温馨的聚餐,结果刚刚准备好要出门却见得马汉一脸怪异的来到了面前,看着苏宁一脸怪怪的感觉,苏宁被马汉看的很不爽,问道:“怎么了这是?没见过我吗?还是我脸上长了什么东西?”
  马汉说道:“这倒不是,只是二郎,府门口来了一个小娘子,跪在那里说她是什么月华娘子的侍婢,求二郎救命,二郎,这月华娘子可是响当当的花魁啊,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对咱们府上的名声不太好,您方才订婚,这事儿传出去怕是要惹人非议,您看要不要把她轰走?”
  苏宁皱了皱眉头:“月华娘子?被放出来了?对了,醉仙坊怎么样了?”
  马汉说道:“醉仙坊已经在十余日前重新开业了,具体情况不清楚,但是听说三个原来的花魁娘子都还在,而且还放出了要迎接恩客的消息,和上一次的量才诗会不一样,这一回,好像是来真的了。”
  苏宁想了想,点点头:“随我出去看看,看看她要做什么。”说完苏宁就来到了大门口,看到一个相貌可人的小娘子可怜楚楚的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焦急的看着府门内,看到苏宁的时候眼睛一亮,苏宁也有些记忆,这小娘子好像就是当初和月华娘子见面的时候伺候在一旁的小侍婢。
  这个时候外面已经有不少人在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的了,苏宁一挥手,侍卫们就把这小侍婢扶起来带入了府门,然后把府门关闭,这些事情不能被太多人知道,这也是保证侯府的威严,这小侍婢贸贸然然的跪在府门口,却也不明白其中的关节吗?苏宁有些无奈的看着这小侍婢,问道:“你来此处找本侯又何事?”
  小侍婢看着苏宁就流了眼泪,然后猛地跪在了地上,一边哭一边说:“奴家是代替三位娘子一起来向侯爷求救的,还望侯爷念及过往的一些情分,施以援手,三位娘子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一次,真的,真的没有办法了,侯爷,还请侯爷救命啊!”
  苏宁最怕女人哭了,连忙把这小侍婢扶起来,皱着眉头说道:“有什么话好好说,不要哭泣。”
  小侍婢怯生生的止住泪水,身子还抽阿抽的,说话也一顿一顿的:“奴家,奴家是偷着跑出来的,自从那一日侯爷带人查封了醉仙坊,咱们就被一起带到了一间小黑屋子里头,一个一个的出去被人问话,有能回来的,也有再也回不来的,奴家和三位娘子都是活着回来的,但是还是有很多昔日姐妹再也回不来了。
  前些时日听说要被放出去,还高兴了一段时日,结果一回去就听新老鸨说这些日子醉仙坊损失太大,要想办法多赚一些钱财,否则东家就会不高兴,东家不高兴,咱们这些贱人就没有好日子过了,然后就逼迫咱们里头没有卖过身子的,身子还是干净的姐妹去卖身,尤其是三位娘子,更是被老鸨逼着要卖身,换个好价钱,三位娘子抵死不从,却奈何不了这老鸨一口咬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