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51

  六天前他见到了颉利可汗派来求和的使者,历史上唐代著名的外族将领执失思力,这个家伙目前还是突厥的死忠,一脸的倨傲,就是自己都看得出来这根本不像求和的样子,而昨天也见到了李二陛下派去安抚突厥的使者唐俭,唐俭也带来了命令李靖率军受降的命令。
  联想到历史上执失思力去往长安之后对李二陛下不恭敬所以被扣留下来,直到颉利被擒之后才投降了大唐,最后成为了唐代的重要将领;说起来,大唐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葩朝代,从来没有一个汉人朝代可以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使用外族将领,比如早期的执失思力、阿史那杜尔、阿史那思摩、契苾何力等等突厥大将还有中期的如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安禄山那一类的外族大将,这个情况几乎只有在大唐才存在。
  大唐海纳百川的气魄,的确是中华历史上的绝响。
  按照历史上的说法,颉利可汗只不过是在使用缓兵之计,假意投降,实际上是在拖延时间,等到春暖花开了再乘机北遁漠北休养生息,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按照中国古代一向天朝上国的思想,这种情况真的很有可能出现。
  但是李二陛下不好糊弄,李靖和李世绩两个妖人更不好糊弄,于是颉利悲剧了,被李靖李世绩打败,最后身边只剩下数十骑兵的颉利可汗迎头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军,一番激战后,唐将张宝相将颉利可汗擒获。
  于是大唐的辉煌开始了,李二陛下也因此获得了天可汗的称号,大唐天威遍布环宇。
  自己会成为这个划时代的创举的参与者吗?自己可以活到那个时候的到来吗?自己可以立下大功,甚至是主导改变这一段历史的进程,使它变得更加完美吗?汉族的悲剧都是这样的,衰弱,兴盛,衰弱,兴盛,每一次的衰弱,都会带来汉族人口的大减少,汉族智慧结晶的毁灭,无数精巧技能的失传,汉民族不得不在一片废墟之上重建自己的国家,重新迎来一片兴盛。
  可是兴盛之后呢?大唐,是汉民族最为辉煌的时候,这个辉煌是不可置疑的,但是辉煌之下,却埋下了许许多多的隐患,作为一个明明白白了解这一切的人,苏宁觉得,自己有义务让这一切的隐患都不复存在,让即将到来的贞观盛世更加完美,让这个盛世维持下去,甚至一直到千秋万载!让辽、女真、党项、蒙古那些给汉民族带来无数屈辱的民族都没有存在的机会!要让汉民族在最强盛的时候彻底的扫平这些隐患!
  苏宁自问不是一个有着严重民族情绪的人,可是也绝对做不到坐视这个民族给大汉民族带来如此多的屈辱也无动于衷!
  苏宁顿时觉得自己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有着伟大理想的人,但是达成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自己必须要在大唐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占据一个让李二陛下和他的继承者们不得不重视的地位,既然自己不想谋反推翻大唐,这也不太现实,那么自己就要成为大唐重臣,让这个胸襟宽广的帝王做到比他历史上所做到的更加伟大,让大唐更加辉煌,辉煌到整个世界都要沐浴在大唐所散发的光亮之下!
  呵呵,这一切,真的会到来吗?
  苏宁笑了笑了,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点点前进的动力,什么混吃等死这一类的词语,实在是不适合现在有了鸿鹄之志的我来用,虽然我贪图享乐,虽然我贪图安逸,但是和整个汉民族千百年的未来相比起来,自己的一切,真的很重要吗?呵呵,什么时候自己也有了这样崇高的理想?难道真的是时势造英雄?
  既然决定要做一个名留青史的人物,那就……
  夜袭阴山!
第十八章
汉家衣冠不可弃
  骑在马上,跟随在李靖的身边,手里握着长枪,迎着瑟瑟的寒风而没有任何萎缩的感觉,苏宁顿时觉得自己变了很多,当初的自己可是一到冷天儿围巾口罩就不下身,非把自己裹成熊猫那一类的吉祥物才罢休,哪像现在?虽然里面还穿着羽绒服,外面才罩着大唐军服,虽然自己是行军长史,但是从军之时,没有文官,只有将士,没看到就算是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属官也要穿着铠甲吗?
  虽然一阵阵的冷风往自己的领口里面钻,冷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子刮过脸蛋一样,脸几乎就要麻木了,但是苏宁并没有什么想要退缩的想法或者是揉揉脸蛋什么的,没看到李靖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也和大家一样吗?主将如此,下属如何可以退缩?长孙二货虽然冻得直打哆嗦,一张脸从白色冻成了关二爷的代表性象征颜色之一,但是也还是一脸坚毅,没有退缩的感觉。
  昨天晚上入睡之时苏宁觉得不对劲,莫名其妙冒出来一个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小子做自己的下属,长孙冲,长孙,长孙?唉呀妈呀!长孙皇后貌似就姓长孙!苏宁顿时大惊失色拿出神机就查了起来,一查不要紧,神机差点儿坠地,幸好苏宁及时的缓过神来,抓紧了神机,这家伙可是非常受李二陛下宠爱的,也是长孙皇后非常宠爱的小侄子,为此还把宝贝女儿嫁给了他!
  自己那样对待他,他会不会记恨自己?看他那个面色,貌似并没有记恨自己的感觉,感觉像是被自己忽悠成功了,呼,还好还好,总算知道李靖老头儿那时的脸色是怎么回事了,好你个老家伙,竟然这样坑害与我!
  皇后娘娘的亲侄子,长孙无忌的儿子,至于长孙无忌,呵呵,那个人很明显自己不应该去招惹他,可是他的儿子就在自己的手下做事情,这种情况之下,好像无论如何也避不开和长孙无忌的交流了吧?这样的人要是来这里,没有长孙无忌自己的允许和李二陛下的同意,恐怕也是不行的,没有李靖的推波助澜,他也不会成为自己的下属,那也就是说,李二陛下,长孙老狐狸,李老头,你们狠!
  苏宁突然也冷静了下来,这么说,李二陛下和长孙无忌都已经注意到自己了?长孙二货是派来和自己做先期接触的人?探子?眼线?细作?间谍?
  心中变换了万千想法,就连色诱这种事情都被苏宁想出来了,苏宁最终还是摇摇头,长孙冲这样的货色,自己还看不上,再说,色诱也应该用女人,不会用男人的,只是,自己应该已经走入了李二陛下的眼中,长孙无忌貌似也对自己有些兴趣来着,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都是一家子,但是长孙无忌这个阴人苏宁实在是很想敬而远之,只是,貌似这也不太可能了……
  “知道长孙冲是什么人吗?”李靖老头儿终归还是关心自己的,还是准备提点一下,不过不用您老担心了,自己已经打点好了,对他表示了善意和看重,并且成功的将二货的称号赋予了他,让他心甘情愿的成为廉价的劳动力为自己免费无偿的工作,这样的事情,苏宁还是手到擒来的,所以,这一点还是不用李靖老头儿担心了,至少,长孙冲不是个坏人,而自己是个坏人,所以长孙冲只有被坏人带坏的份儿……
  “就算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也知道当今皇后是什么人,也知道长孙司空是何人,大帅,无须担心,该解决的都已经解决了。”苏宁面无表情淡淡的说道,李靖顿时一愣:“本帅并未与你说起朝中事,你如何知晓?”
  苏宁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李靖老头儿:“因为不是只有大帅一个人才会说话啊!军士们总不至于连皇上皇后都不认识吧?”
  李靖顿时瞪眼作势要打,苏宁立刻策马跑开,跑到了长孙冲的身边,和长孙冲并排而走,并且伸出手搭在了长孙冲的右肩上,而长孙冲貌似十分荣幸,看的李靖是一阵郁闷,不过转念一想,这小子,还真是有几分能耐啊,他那个师傅,也着实是个不简单的人啊,难怪能和我兄弟为友,哈哈哈!
  “二货,知道我们要去干什么吗?”苏宁很是享受的对长孙冲说道,因为每一次队长孙冲说起这个称号,而长孙冲还貌似十分荣幸接受了这个称号的时候,苏宁就会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长孙老狐狸,你聪明一辈子算计一辈子,你儿子到头来也逃不开我的手掌心,嘿嘿,你打我的主意,我就打你儿子的主意,看看是你活得久还是你儿子活得久!至于李二陛下,他的儿子们……
  用管理下属官员的方式管理自己的亲人,除了性格温和的逆来顺受的孩子不会反感,其他的人如何受得了?拿李泰去威胁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可不得逼的李成乾造反吗?和李泰在宫中上演了全武行,兄弟反目手足相残,还要联合侯君集效仿隋炀帝弑父弑君之举,夺取大唐最高权力,事后问起来,李承乾老实地说,就是怕失去自己的位置。
  其他的儿子除了李治和没用的窝囊包,有点本事的都没有好下场;为君,李二陛下很成功,为父,李二陛下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一生都在避免自己的后代走上玄武门的老路,但是他没有做到,给唐朝开了一个恶劣的头,有唐一代,皇位之间的斗争都是充满了权谋血腥,哥哥和弟弟斗,老公和老婆斗,儿子和老爸斗,甚少有和平过渡的情况出现,这可都是李二陛下造的孽。
  但是,这么一来,却是可以保证皇帝个个都是政治斗争的胜利者,拥有足够的谋略和权术去驾驭群臣,获得最高的权力,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啊!
  算了,不管这些,人家家的家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好好的活下去就行了,到时候可以和程咬金那个老家伙走得近些,那个老家伙可是官场上的奇葩,历经四帝而不倒,自在一生,和他走近一些,顺便向他讨教讨教,这个家伙可绝对不比长孙无忌笨,那混世魔王的样子,只是装出来的,知进退知荣辱,揣摩人心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把人心看的透透的,和刘禅一模一样!
  至于长孙冲,唉,看着他是那么崇拜自己,那么敬仰自己,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帮上他,反正他也没什么政治野心,到时候实在不行就向女皇帝求求情,换他一条命吧!武则天,额,自己要是活的够久,还真的能等到武则天的时代,说不定还能看到唐明皇,唉,长寿有长寿的好处,也有坏处,算了,还是别活那么久,差不多得了……
  不过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的一切,都逃不了这个定数……
  长孙冲很是憧憬的说道:“是去和大唐的宿敌作战!这一次,我们是要去建功立业的!然后就能正大光明的把表妹娶,额,就能名留青史了。”长孙冲突然改了口风,但是该说的话也已经说了出来,果然,没什么心机啊,还好自己不想害他,要不然,何需等到武则天动手?他的表妹?公主?哦,长乐公主,李二陛下女儿里面少有的温婉柔情的老实姑娘,长孙冲还算是个有福的。
  “二货,你的表妹,不会是公主吧?那需要的功劳可是不少的啊!”苏宁虽然已经知道,但是面子上还是要装出来不太清楚的样子,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长孙冲一来就对自己表示出了崇拜的意思,估计也有长孙无忌的关系在里面,但是还是要说的。
  长孙冲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表妹最敬仰那些为国家开疆拓土的英雄,大将军,虽然父亲也能凭借功劳向陛下争取到,但是,那始终会让表妹有些遗憾,我想,我想让表妹高高兴兴的自愿下嫁于我,这才不辜负表妹的一片心意,如果要那样,我就必须要争取到立下大功!三明,帮我!”
  昨天和长孙冲一阵寒暄,显然效果很好,长孙冲到底也是累世贵族,一开始能和自己折节下交已经算是比较有品性的了,但是自己也有爵位,算得上是同一个阶层的人,只是底蕴差了很多就是了,所以苏宁就以不在公共场合的时候不用那样正式的理由,并且年岁相仿,和长孙冲成功的拉近了关系,成为朋友,互相之间以表字相称,当然苏宁更愿意喊长孙冲为二货。
  苏宁的社交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否则也不会和网吧老板混的忒熟,每一次遇着网吧搜查事件都会给自己打掩护,事先通风报信;当然那就也不会纠集一大票向往自由的斗士浩浩荡荡杀向网吧了……
  也许长孙冲总的来算不是什么很老实的人,大家族里面出来的孩子只要不是蠢货都算是有点儿能耐的,毕竟家族底蕴放在那里,长孙家族就是干脆的汉化鲜卑人,兴盛也不过两代,属于底蕴不足的新兴贵族,更是为五姓豪门为代表的正统汉人世家所看不起的外族,包括大唐目前大部分凭战功封爵的贵族,都属于新兴贵族。
  其实李唐勋贵和五姓豪门的比较非常明显,这就好比是一个中国农村出身的卖咸鱼的暴发户和一个欧洲老牌资本家族的比较,二者无论是从家族底蕴还是人脉还是财富还是手段都是云泥之别,所以五姓豪门看不起李唐勋贵也是有理的,一方面是底蕴,一方面是汉人始终瞧不起那些外族,数百年五胡之乱,李二陛下身上的血统,恐怕也只有六成是汉家血脉,至于长孙皇后,呵呵……
  所以当长孙皇后请九十多岁的颜回后人颜之推为自己和李二陛下最疼爱的小女儿小兕子点唇以示汉家正统之时,颜之推颜老头儿毫不犹豫的拒绝:“汉家血脉只余三分,不可混淆!”气的长孙皇后差点儿背过气去,李二陛下也是吹胡子瞪眼,但是没办法,人家的年龄和地位名望放在那里,皇帝又怎么样?
  中国古代历来尊老,七十岁以上那几乎就是国宝,何况是九十多岁的颜之推?还是个非常有名望的大儒,皇帝又怎么样?三十岁的小子遇上九十岁的老寿星,有理说不清!照样得低头认栽,换句话说,就算是颜之推想造反,李二陛下也不敢杀了他,而是应该深刻的反思,下“罪己诏”,九十多岁快百岁的老人都要造反,可以看出自己是何等的失败……
  再者,陇西李家虽然是汉族,但是作为地处北方的汉家地主豪强,不可能不受到胡人的注意,为了保存自己,和胡人贵族通婚也就是必然的了,李二陛下自然也不是纯血统汉人,他家往上查个几代,就有一个胡人,很明显,李唐王朝也不是正统的汉家王朝,但是,至少李二陛下身上的血统大部分还是汉家血统,不像长孙皇后,干干净净的鲜卑人,也许还有那么几分汉家血统吧……
  从民族情绪上面来看,五姓豪门无疑是汉家衣冠最有力的支持者,苏宁也不是很希望把五姓豪门摧毁,他们的知识和文化是恢复汉家正统所必需的,但是他们始终还是世家,族中子弟再怎么维护汉家正统还是世家,对于历史的进程,他们是阻碍者,民族情绪和国家进步,二者不可混淆。
  士族和庶族之间的斗争,士族是必败无疑的,那是历史的进程,再强大的士族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寒门士子取代世家子也就是必然的了,所以,五姓豪门的存在,是不符合大唐利益的,但是……
  杀人,杀外族人就好,汉族人,还是不要杀的很多,五姓豪门基本上都是正统的纯血统汉人,民族主义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鄙视瞧不起李二陛下一方面是利益,一方面则是看不起李二陛下这个混血种,对于所剩不多的纯种汉人,需要好好的保护,苏宁自己都不是纯血统汉人了,五胡乱华,北宋南宋之殇,满洲鞑子的摧毁,纯血统汉人,到了民国时期,几乎已经没有了。
  必须要保证大汉民族血统的流传,而不能让那些卑劣的蛮夷断绝汉家传承!当然,这是建立在五姓豪门听话的基础之上,如果不听话,固步自封,阻碍民族发展和国家兴盛,也只能拔除他们了,苏宁不愿意这样做,但是五姓豪门,也不要不识时务啊!
  如果他们识时务,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将使他们更上一层楼,成为汉家文化的代表者和传播者,成为天下之师,地位更加尊崇,当然,他们的最大的优势不复存在,而将要和天下士子一起竞争了,如果不识时务,不肖等到武则天下手,印刷术和造纸术会好好的教训他们的!到时候,他们必然身败名裂!
  长孙家族算是成长很快的家族,有个皇后妹妹做后盾,自然发展很快,长孙无忌本人又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能力不可谓不强,长孙冲再怎么无心政治好歹也是耳濡目染之下成长的,所以能力是有的,但是十四岁的他和苏宁这个老油条相比起来绝对是个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孩子了,老油条遇上老实人,就是那么简单……
  于是苏宁大大咧咧的拍拍长孙冲的肩膀:“放心吧二货,以后跟我混!我的功劳绝对分你一半!”长孙冲顿时热泪盈眶满心欢喜,脑海中顿时勾勒起了一副自己骑着高头大马身穿明光铠风风光光威风凛凛的迎娶自己亲爱的表妹,表妹眼中闪烁着崇拜的目光,然后……
  哥~
  妹~
第十九章
李世绩
  行军自然是枯燥无味并且痛苦万分的,自从苏宁发现自己娇嫩的屁屁上长了几个火疖子之后,就深刻的明白了钢铁屁股是怎样炼成的,看着那些长时间不活动一下自己屁股的骑兵们,苏宁不由叹息了很久,这样子的士兵,以后不得痔疮就怪了,到时候一上大号就流血,菊部地区常年积血的感觉是很不好的,在这个连手上划一个小伤口都能致死的时代,因为痔疮而死实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苏宁看着稳如泰山的李靖,不由得有些担忧这位大唐军神上大号的时候是不是也会飘血,尤其是这样的老人家,别说武功高身体素质就好,按照医学理论来说,人身体内的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分裂完了,人也就差不多该完蛋了。
  人们常说运动加快细胞分裂,还觉得这是什么好事情,殊不知这是在燃烧自己的寿命以增强体质,天道对人类是公平的,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相等的代价,王八为什么活得那么久?人家细胞分裂的速度慢的连蜗牛都要无地自容。
  习武之人若是练习内家功还好,比如道家的武术,要是练习军中的大开大合的战阵之术,什么枪术刀术棍术,那绝对是燃烧寿命的不二良方,年轻的时候把身子用的越狠,年纪一到,各种病也就来了,什么关节炎风湿骨痛等等的,折磨的你生不如死。
  老头儿是这种理论最强烈的支持者,所以老头儿一点儿武功都不会,苏宁自然也忠实的继承了老头儿的观念,保持身体的平和,才能保持生命的平和,平平稳稳的活完一辈子,一直到细胞分裂完毕,然后安安稳稳的寿终正寝,老头儿,大约也是寿终正寝了吧!八十八岁了,不算短寿了。
  和老头儿学了不少歪门邪道的医术之后,每每看着谁大冬天还穿很少的衣服,甚至洗冷水澡,或者冬泳之类的,苏宁都会戏谑的笑一声:“找死。”年纪一到,各种骨头里的经脉上的病症就会找上门来,就把医院当家吧!
  当然,这里面强身健体和寿命长短的要素显然是背道而驰,甚至自相矛盾的,但是这正是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自相矛盾,却又相生相克,那副太极阴阳双鱼图,到底是什么样大彻大悟的人才能领悟出来?亦或是真正的神?
  只是如今苏宁也大彻大悟了,也不是没和李靖提过,李靖当即大怒把自己踹了一个狗吃屎:“若想要舒服,脱下军装!任你如何不会有人管你,军伍中人,哪里配得上舒服二字!”苏宁撇撇嘴,也不恼,李靖算是没救了,他算是历史上比较长寿的将帅了,活到了贞观末年,和李二陛下同一年病逝,算是个奇葩了,但是这样人还是少,少到了几千年来就那么几个。
  行军数日,嘴唇已经干裂了,要不是有防裂唇膏和大宝护着,这会儿就该连饭也吃不下了,脸上都快要被冻裂了,嘴唇干裂一方面是冻的,一方面是缺少维生素,也对,这个时候冬天哪里能种的出蔬菜和水果?就是杨政道的王宫里面也没有,正好自己的背包里面还有不少种子,等安定下来弄个暖房种一些蔬菜和水果吧!
  长孙冲也不好受,脸上冻得通红,嘴唇火辣辣的疼,前几日苏宁拿了一种叫做防裂唇膏的东西给自己用,但是亲眼目睹了苏宁把那玩意儿往自己的嘴唇上涂过之后,长孙冲的洁癖就发作了,死活不愿意,苏宁只骂了一声:“不识货!”就离开了,长孙冲自然不知道这支防裂唇膏是千年后的产品,也不知道全大唐全世界,目前仅此一只。
  策马来到了苏宁身边,长孙冲牙齿一边打颤一边询问:“三明,咱们,还有,多少,路途。”苏宁斜着眼睛瞥了长孙冲一眼:“不远了,现在已经是白道附近了,大概再有些时候就可以了,怎么,受不住了?”
  长孙冲听出了苏宁语气里面调笑的意思,立刻把脖子一梗,十分爷们儿的喊道:“受的住!”一阵寒风吹来,爷们儿立刻变成了王八,整个头缩了回去,一脸痛苦之色。
  苏宁把自己的围巾围在了脖子上,自然感觉不到冷,看着长孙冲这幅模样,却也意识到他是一个真正的十四岁的少年,和自己这个老油条是不一样的,顿时生了恻隐之心,老头儿最不满意苏宁的一点就是苏宁在没有发怒的时候实在是有些善良了,吃人的世界,自然要学会吃人才能立足!
  但是苏宁的心里面还是有一块柔软的地方,伸手把自己脖子上的围巾拿了下来,系在了长孙冲的脖子上,看着一脸惊愕然后眼眶微红的长孙冲,不屑的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又是军伍中人,别他娘的流尿水!”而后策马奔腾,尽显爷们儿本色,只是寒风呼呼的往脖子里面灌,感觉很不好。
  长孙冲抚摸着柔软暖和的围巾,硬生生把眼泪水憋了回去,只是暖暖的心冷不下来。
  来到李靖身边,回头再也看不到长孙冲了,爷们儿立刻就萎了,苏宁瑟瑟发抖的问李靖:“大帅,这还有多少路途啊?天儿这么冷,实在是不好受啊!”
  李靖白了苏宁一眼,摇摇头,手指前方,简简单单两个字:“到了。”
  苏宁目视前方,前两天才下了雪,虽然雪已经停了,但是地上的积雪还是很多的,北方的雪也都是那种颗颗粒粒,不像南方的雪水分足,特别是这里风又大,一阵风吹过来地上的积雪就被带起,怎一个迷茫了得,视线几乎都被阻碍住了,还真没注意到前方飘扬着一大堆的旗帜。
  那里应该就是李世绩的所在了吧?李世绩,啧啧,那可是个牛人啊,老狐狸,老狐狸,大唐的朝堂上怎么那么多老狐狸?狐狸太多,咱这种老实人很明显不够用了啊……
  到时候他们肯定都要来欺负咱这种老实人,这李世绩绝对不是个好相与的,若不是孙子太狂妄看不清现实,李家也不会落的那般的境地,李世绩算是极尽哀荣了,但是身后之事,谁能料的准?
  飘扬着的旗帜之下,自然就是率军前来迎接李靖大军的老狐狸李世绩了,李靖是这场对突厥反击战的总指挥,十余员战将和十余万大军都受李靖节制,李世绩无论如何也要亲自出迎,军队里面的等级制度不可谓不森严,指挥权一旦被赋予了统兵将领,下属的生死大权可都掌握在总帅的手里了。
  不过在李世绩看来,李靖的处境不是很好,一开始李渊起兵之前李靖还想向隋炀帝告发,结果没有成功,玄武门事变,李二陛下找李靖希望可以得到他的帮助,但是李靖竟然选择了两不相帮,两不相帮虽然说是两边都不得罪,但是也可以说是两边都得罪了,李二陛下获胜了,杀了哥哥弟弟,逼迫老子让位。
  这个时候李靖的处境就很尴尬了,李世绩一直认为李靖的军事才能很高,自己也甘拜下风,但是在这个朝政当中,李靖实在是太不敏感了,两次站错队,两次又保住了命,运气不可谓不好,但是他的政治前途也就到此终结了,虽然可以得到李二陛下的任用,但是永远得不到李二陛下的真正信任,李二陛下只是怜其才,所以才任用,绝对不是因为信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