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臣风流(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424

  “也是,徐时行本就是苏州名士,得状元也没有什么话好讲,谁叫咱们技不如人呢?”那人叹息一声:“今日是个欢喜的日子,可我们这些走在中间两头不靠,最是恼火。”
  “是啊!”身边的人都低低叹息。
  听他这么一说,周楠立即明白。其实,今天这一群会士总体来说分为四个档次。最高档次自然是以申时行、王锡爵他们为代表的可以竞争一甲前三的精英中的精英。二等则是前一百名有望考进翰林院做庶吉士的人。你也别小看庶吉士,将来可是有资格做宰辅的,比如大名鼎鼎的张居正。
  最差一挡就是拍在后一百名的像徐养大那样,翰林无望,估计考完这两场就要派去六部观政三年。实习期满,直接下到地方做个七品知县。至于将来的在仕途上能够走多远,全凭造化。但因为没有翰林身份,头上始终横亘着一张透明天花板,一个知府到头。运气好,或许可以当一两任没多少权力的省布政使然后退休。
  这群人今天就来是开开眼界的,无欲无求,当做一次旅行。毕竟,以他们将来的成就,将来能够进皇城见到天子的机会估计也不多。
  最尴尬的就是周楠他们这种夹在中间的考生,努力一把或许能考中庶吉士。但有更大可能是滑到最下面一档去。
  几个人小心地议论起来,惊动了礼部的官员。
  他们回头看了一眼,想要呵斥,可看了看周楠,却闭上了嘴巴。
  礼部是徐阶的基本盘,里面大多是徐首辅的门生故吏。现在的礼部尚书严讷好象和周楠关系密切,周大人倒是不好惹。
  哎,周大人啊,你就不能小声些吗,不要让咱们为难啊!
  走在前面的徐时行回过头来,责备地看了正在说话的同年一眼。
  几个进士不痛快了,狠狠地盯回去,口中小声嘀咕:“神气什么呀,这不是还没点状元吗?”
  申时行是个老实人,顿时脸一红,将头转开。
  见他拿大家没办法,众人小声地笑起来,越发放肆起来。
  一边慢慢地朝前走着,大家一边低低地讨论起今科殿试的题目。
  “对了,你们可知道殿试的考题?”
  “国家纶才大典何等要紧,如何能够提前知道,李年兄你是在开玩笑吗?”
  那个叫李年兄的人翻了个白眼,心道,你装什么装,有意思吗?
  大约是感觉气氛被刚才着人搞得没意思,一个贡士笑道:“还能是什么,听说是关于理财和赋税的,这事朝堂诸公都知道,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是听说过,小生也准备了一阵子。”
  “如何准备的?”
  “还能如何准备,好好作文,反复修改。”
  “呵呵。”
  “赵年兄你呵呵什么?”
  赵年兄:“你这是闭门造车,我问你,文章虽然最要紧?要言之有物,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富国强兵策,你写一堆子曰诗云又有什么意思?在下不才,为了准备这篇文章,通过一个父辈从衙门里借阅了五年的档案细心揣摩。”
  “文章终归是文章,讲究的是义理辞藻,你又不是宰辅,如何治过同你又有什么关系?文章取士,关键是你的文章要写的漂亮。”
  两人不服气,小声争执起来。
  周楠小小地吃了一惊,这殿试还没开始,几乎所有考生都知道要考什么了,这……过分了啊!
  也对,这殿试确实不那么要紧。
  又走得一段路,正小声骚动的队伍突然安静下来。
  原来,不觉中大家已经走到保和殿前广场。只见脚下全是无数的方砖,身边是各式各样吓人石刻的龙、狮子、蛟,皇家和朝廷的威严扑面而来,震得众人战战兢兢。
  广场上早摆了二十行矮桌,桌子后面放着锦墩。每行有桌十几张,恰好让考生们坐满。
  桌上放着小香炉,燃着一烛贡香。桌左是肉食篮,桌右是文房四宝篮。
  不用问,这是殿试考场,还是露天的。
  古人作文都用毛笔,书写速度慢。一篇时务策至少八百字,要想将道理说透,怎么也得两千来字。因此,殿试通常会考两三个时辰,午饭就地解决。
  周楠抬头看了看天,没有太阳,天阴着的,风有些冷。
  等下别落雨才好。
  在真实历史上,殿试遇雨的情况也是有的。在清朝的时候,通常会将考场搬去太和殿东西两庑,后来直接设在保和殿中。
  不过,明朝的制度更是严格,殿试固定在广场里,风雨无改。
  况且,现在是春天,雨水就算落下也就是朦胧细雨,也大不到什么地方去。到时候,大不了给大家发雨伞好了。
  忽然,保和殿外鼓乐大作,钦定正科殿试的监试官员列队分两行走了过来。这些官员,都是当朝正二品以上的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戴着黑色的进德冠。为首的正是内阁学士李春芳,后面还跟着严讷,都是老熟人啊!
  三声净鞭脆声声响起,就看到保和殿前卷过一股朱红色的风,当朝天子的依仗走了过来。辇上端坐着嘉靖皇帝,向山呼万岁的考生们摆手致意。
  帝辇上了保和殿,两列大臣才缓步从殿两侧台级通过,集中到大殿前,又是一阵“万岁”声,嘉靖坐了龙墩,微笑着看着众考生。
  鼓乐声中,考生们都激动得浑身发颤,就连一向沉稳的申时行也是满目泪光,紧紧地捏着拳头。
  奏乐的那群乐工也都是老熟人,出自神乐观。
  周楠心中不觉感叹,这泥马都认识啊,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完全没有惊喜啊!
  音乐收。
  监试太监陈洪高喊:“读卷大臣奏题喽!”
  首席读卷官,吏部尚书天官呈上殿试早已经拟好的殿试题目。
  殿试题目一般都由各部尚书、内阁阁臣及翰林学士出,出好之后,临考的时候,皇帝再圈一道。
  周楠心中好奇,抬头看去。只见皇帝提起朱笔在上面一圈。
  陈洪接过去,转交给吏部尚书。
  “读卷大臣拜谢圣恩喽!”
  只见走出八个读卷大臣来,在皇帝驾前立定,然后三叩九拜。
  “读卷大臣宣誓喽!”
  考官们齐声唱读韵文,唱的是什么也听不明白,反正很能唬人。
  只听又是一通炮响,监试大臣高呼:“颁题喽!”
  就看到一张黄帛拿在一个大臣的手上,黄帛遮住了他的脸,只露着乌纱帽:“时务策一道,夏秋两税正统体要策!”
  果然是这道题,不但周楠,就连其他考生面上都露出笑容来。
  “今科殿试题目简直就是公开的秘密,不知道是历来如此还是嘉靖有意制造政治热点,或者居多吧?”周楠这么想。
  自己去山东的调研正好用上,文章作出来自然是有理有据,数据翔实。
  “说不好,庶吉士有了。”周楠心中突然有种难言的激动:“谁说会试名次不行就不能点翰林?如果都这么排名次,还有殿试和后面的朝考做甚?”
第四百八十一章
春雨
  心中顿时升起了野心,如果能够进翰林院,那就是站在一个大平台中,上限天然比一般官员高。如此,才谈得上远大前程。
  当即,周楠就静下心来,给砚台加了水,一边慢慢地磨墨,一边打着腹稿。
  待到一砚池墨汁磨好,心中已有计较。
  周楠提起笔在卷子上写道:“臣对臣闻。”这四个字是殿试考卷的固定格式。意思是:臣启奏陛下,臣听说……
  这场考试之后,所有人都是进士,都要被授予官职,也可以称臣了。
  其实,殿试文章的内容并不要紧。正如先前大家议论时那个贡士所说,考的不过是未来的新科进士们的文章写得漂亮不漂亮,书法好不好,至于内容倒无关紧要。
  一般情况,只要考生不出违式,中间正义哪怕生吞活剥,结尾点出“臣谨对”四字,最次也在第三甲中。
  大约是因为太紧张,以往殿试时还是有人犯了错,为了制。
  违了式的考生一旦违式,便被拨与吏部,立即授七品职事,外放为官,不赐进士身份。那才是真真的无妄之灾,命苦不能怨政府了。
  所谓违式,不过是遇上“天”及“帝、后、祖宗”等字,须提行,且必高出一二字书写,俗称抬头。再个就是要避大明朝历代皇帝的名讳。
  比如朱字就用红来代替,元用原代替,璋字则将王旁换成包耳,或者直接去掉部首。
  周楠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这篇文章和其他考生凭空想象的不同,有数据,有论点,也有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心思想其实就是照搬张居正隆万大改革的政策,写得洋洋洒洒。算是弄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一条鞭法在理论上成熟了。
  很快,时间到了中午。
  监考官叫了一声,考生用饭了。
  周楠这才停了笔,打开桌上的篮子一看,心中却有些惊喜。原来里面是一整只卤鸡,以掐了金丝的景泰蓝大盘盛了。虽然已经凉透,可那鸡看起来黄灿灿油汪汪,叫人禁不住食指大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