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臣风流(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郭副使会意:“属下明白。”
正说着话,外面却传来一阵鼓声。
军器局养着一百来兵丁,又负责地方治安,打击走私,算是一支准武装力量。镇里民间但有争诉,百姓都会击鼓鸣冤告状。
如果能够处理,军器局自己就处置了。如果案情重大,则录了口供移交给大兴县。
算是明朝版的企业办社会。
听到鼓声,周楠心中一惊,难道是出事了。
急忙和郭副使跑出去,一看,所有的兵丁都已经集中在大院子中。李高趾高气扬地立在那里,叫兵丁挨个报数。
周楠疑惑地问:“李副使你这是做什么?”
李高正色:“训练士卒,维持治安,乃是下官应尽之责。”说罢,喝道:“出发。”
然后在一个兵卒的侍侯下,艰难地爬上一匹大叫驴,威风凛凛绝尘而去。
按照朝廷的制度,军器局这一百兵丁属于衙役乡勇,大明朝预备役部队,每年农闲时都要组织操练。将来国家一旦有事,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不能胜两说。
一百兵丁倾巢而出,衙门里瞬间清静谧。
郭书办抓了抓头皮:“李高这是在做什么,折腾。”
周楠突然感觉到不安,低声道:“老郭,你仔细些,李高可不是蠢货。”
后来周楠听人说,李高带着兵丁在野地里摆了一下午阵,又是一字长蛇,又是鱼鳞又是雁行。估计李高是突击学习了几日,可怜那些兵丁平日间欺负普通人可以,就其军事素质而言却是半点也无。队伍走得乱七八糟,搞得跟赶集似的那般热闹。
李高大发雷霆,一口气鞭笞了二十几个不听话的兵卒,这才带着疲惫不堪的部队回来。
晚间,钱巡检又派人过来问周行人答应的人犯什么时候能够凑齐,大兴县丞后天下午就要过来年考,再拖下去也不办法。
周楠也没想好法子,只得对来人说你去回你家巡检这不是还有两天吗,急什么?
次日,一大早,号角声声。
周楠被吵醒,披衣出来一看,却见一百多个兵丁拿笤帚扫地的扫地,拿抹布擦窗的擦窗,更有人拿着竹竿打着院中树上的枯叶。
李高正叉着腰立在院中大声唿喝。
周楠“李大人这是做什么?”
李高:“新人当有新气象,我知道这些人以前好日子过惯了,一个个文恬武嬉。从现在开始,都得给我提起精神来。本大人要以军法治衙,这养兵如养狗,一刻都不能让他们闲着。否则,都要变成蠢猪。”
听到“养兵”二字,周楠眼皮子一跳。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李高眼睛一瞪,指着那个正在扫雪的兵丁骂道:“你怎么扫的地,怎么还有积雪。来人,给我打。”
说着,又斜视周楠一眼。
立即就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士卒冲过来,按住扫地那人就一顿棍棒,直打得他哭爹喊娘。
这纯粹就是做给老爷我看啊,周楠喝道:“住手,不过是扫雪而已,怎么能打人?”
那两个动手的兵丁听到周楠下令,手一顿,胆怯地看了李高一眼。
见李高没有任何表示,又继续用力。
李高显然很满意他们的表现,面容一缓,悠悠道:“罢了,点到为止,给这不晓事的混帐东西一点教训就可以了。”
“是,老爷。”两个行刑的兵丁。
那个被打得屁股上全是血的人连忙磕头,哭喊:“多谢李老爷,多谢李老爷!”
院子中正忙碌的兵卒都是一脸的震摄。
李高得意洋洋地看着周楠:“周大人,外面冷,保重身子。”你老还是回屋歇着去吧!
周楠气得双手微颤,回屋之中好半天在将心中的怒气压下去,对旁边的郭副使说:“老郭,李高这是给本大人玩了一出细柳营啊!”
姓李的刚到军器局不过两日,就迫不及待地抢班夺权。
军器局正副两位大使的权力争夺战,第一阵,周行人小败,念头相当地不通达。
所谓细柳营说的是西汉汉文帝时的一个典故。
说的是,汉文帝时期,匈奴入侵中国。汉朝组织军队抵抗侵略,由周亚夫为大将军,驻军细柳。
文帝亲自去军营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来到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
皇帝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帝驾到,也不让入军营。
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拿符节进营:“朕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由此可见周亚夫治军之严,将士们眼睛里只有军令,而没有皇帝。
李高一到军器局就搞了这么一出,他用严刑峻法约束士卒,又通常长时间枯燥乏味的训练和劳役,让兵丁养成听命行事的条件反射。如此一来,人人都怕他李副使,再没有人拿周行人当回事了。
都是读书人,细柳营的典故郭副使自然知道。不觉傻了眼:“行人,这事可怎么办?”人家是王府的亲戚,又管着一百多令行禁止的士卒,真和周大老爷斗起来,赢面不小。
“怕什么,会有法子的,休要乱了方寸。”周楠哼了一声。
第二百四十七章
权力争夺战第二波
打扫了一上午卫生,下午李高又将队伍拉出去。
原来,李副使接了个活儿,帮工部一个什么工程疏浚河道,把士卒们累得半死。期间,又用军法治了好几个兵丁,树立了极高威望。
这李高,简直是拿士卒当家丁使,连这样的小钱也赚,真是肆无忌惮啊!
到申时的时候,钱巡检急了眼,又派了一个人过来。
那人的态度有些不好了,埋怨周行人说话不算话,我家老爷这次可被你害苦了,退钱退钱。
事情没有办成,作为中间人的老郭大觉没脸,就要去取银子。
周楠悠悠道:“退钱这方面,退钱是不可能退钱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退钱的。本官是真心想交钱巡检这个朋友,看到他就好象看到弟兄一样,感觉比看到亲弟兄还亲热,我超想和他交个朋友。”
见来人要发作,周楠道:“回去跟你家主人说,晚间人犯一定给他凑够,误不了钱巡检的事。”
那人面容一喜:“好,那小的这就去回我家巡检老爷,这可是天大喜讯啊!”
等到来人告辞,郭书办问:“行人,仓促之间,你又从哪里去凑那么多犯人?”
周楠:“钱巡检也是笨,捉不到犯人,雇些人凑数不可以吗?反正这事只要瞒住上头就可以了。”
“这怎么可以,本地百姓可是良善,一旦进了县衙的班房,留了案底,子子孙孙可都是要背上坏名声的。”老郭连连摇头:“别人又不傻,怎么肯?”
明朝和现代社会一样,户籍制度非常完善。所有人口都要登记进户口黄册,一旦有事,翻开一查,你这人做过什么,甚至祖宗几代干过什么都一清二楚。若是留有案底,不但你自己,就连子孙在在政治上都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参加科举考试报名的时候,你上面三代都不能有罪案在身。
周楠悠然道:“如果是贱户呢?咱们军器局就有不少啊,让他们到钱巡检那里住一晚上落个案也不打紧。至于罪名嘛,就拿前天他们和房山来的夫子斗殴,滋扰地方来定。”
“啊,这样可以的,大老爷高明,卑职怎么就想不到一点。”郭副使恍然大悟。
原来,明朝实行编户制度,百姓根据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编制,子子孙孙不得变更。
大体来说,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再下面还有次一等的军户和匠户。
再下一等就是乐户、海户、娼妓、优伶,这些人都是贱民。
军器局的工人入的是匠户籍,至于兵丁则属于衙役胥吏。这些人地位比贱民也只好一点,却高不到什么地方去,子孙也没有资格科举、做官。
叫他们落个案子,到巡检司走上一遭无所谓啦。
“属下这就去军器制造那边点二十个人送到钱巡检那里去住一天一夜。”郭副使兴奋地搓着手。
周楠:“别急啊,我先问问李高手下那几个什长,问他们愿不愿意去。”
郭副使:“可能吗?”
周楠淡淡笑道:“试试也无妨,本老爷自有定计。”
果然如老郭所预料的那样,等到周楠将那十个什长叫过来,说了这事之后。几人面面相觑,小心地说:“大老爷,此事关系重大,要不你同李副使说一声。”
郭副使拍案骂道:“也就是叫你们抽二十个人应下急,至于这样吗?这衙门里,究竟谁才是大事。”
众人连连作揖,一脸惶恐,只是不肯。
此事正在周楠的预料之中,笑了笑:“罢了,本官也不为难你们,下去吧!”
郭副使凶狠地补了一句:“可想好了,别后悔。不要忘记了,这衙门究竟是谁在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