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9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8/984

  随着梁晗的山地特种部队正式入益州作战,前线溃败的速度,以超乎所有人预估的速度进行着。
  在盛仲怀的车队抵达了蒲甘与南诏的交界处的时候,大唐第一,第三兵团抵达成都,准备对朱友贞发动最后一击。
  车队沿着崎岖的山道艰难前行。
  依然炎热的天气,长途跋涉的辛苦,让所有人都显得蔫头搭脑,没有人有兴趣说话,只是闷声不响地垂头赶路。
  羽箭的破空厉啸之声打破了沉寂,一名车夫惨叫一声中箭跌下了马车,旋即,更多的羽箭从两侧的密林之中射出,猝不及防的队伍顷刻之间损失惨重。
  不等这些人完全反应过来,从密林之中涌出了一群群手执各色武器的汉子,大呼小叫着冲向了这支车队。
  看到对方的人数,刚刚围拢在一起的车队护卫们,明智地选择了投降,他们丢下了武器,抱着头蹲了下来。
  一个眯着眼睛的小老头模样的人,提着刀子走到了最中间的那一辆马车上,扬声笑道:“盛长史,你到地头了,陶某人专门前来迎接你。”
  车内没有任何的回音。
  陶瞎子有些不耐地伸刀挑开了车帘子向内里望去。
  车内,的确坐着一个人。
  而这个人与盛仲怀也真有六七分相向,但陶瞎子却知道这人根本就不是盛仲怀。
  “你是谁?”陶瞎子勃然大怒。
  他奉命在些截杀盛仲怀,务必不能让盛仲怀进入蒲甘。
  随着郝仁一起进入蒲甘的人中,有着大量的朱友贞的亲信,一旦盛仲怀入蒲甘,对于郝仁彻底掌握这支力量,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郝仁虽然很自负,但也明了,如果与盛仲怀正面较量,他还真不是对手。
  所以,盛仲怀必须死。
  “小人,小人……”冒充盛仲怀的人牙齿格格打战,却是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盛仲怀那里去了?”陶瞎子一阵子紧张,“他什么时候离开车队的?”
  如果盛仲怀来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已经轻骑入了蒲甘,那麻烦可就大了。这本身就说明盛仲怀已经不信任郝仁了,而这帮人被截杀,又充分证明了郝仁生出了坏心眼儿,那以后可就要就变成死对头了。
  “小人,小人在成都就上了车,其它的,什么都不知道!”车内人哆哆嗦嗦地道。
  陶瞎子不由得懵了。
  这可怎么办?
  在陶瞎子满怀着一肚子的心思往回赶的时候,真正的盛仲怀却正一袭青衣布衫,斜倚在一艘商船的船尾,手里拿着一份过期的大唐周报,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
  剃去了胡须的盛仲怀看起来起码要年轻了十岁,气质儒雅,彬彬有礼,他在巴中上的船,这里已经落入到了唐军的控制手中,一口地道的长安话和极为不凡的见识,让商船的老板对他极为仰慕,听说他要前往长安,当即便邀请他上船。
  盛仲怀当然不会去长安,他此行的目的地是浙江,在哪里,他将扬帆远航,出走海外。在某个不知名的小岛上,还有一个人正在翘首以盼他的抵达。
  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盛仲怀几乎都处在一个与外隔绝的态势之中,直到上了船,他才通过商船老板买的那些大唐周报,对最近的局势有了一个确切的了解。
  大唐周报是一个很好地获取信息的所在。
  因为大唐几乎所有重大的事情,都会在上面刊载。不管是军事上的,还是政治上的。
  唐军已经对成都完成了合围,但并没有急于攻打,他们似乎是想迫使更多的人背叛朱友贞,然后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成都,除开成都以为,益州基本上全都落入到了唐军之手。
  而在江西,向真同样是四面楚歌,他被困在了衡阳。容管经略使马祥的反水使得南方联盟的军队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兵败如山倒。
  桂管经略使郑哲兵败失踪,下落不明。在江西的钱文西兵败战死,容宏自杀,容矩被俘,可以说,李泽的一统天下的战役,基本上可以宣告告一段落了。
  这些军事消息盛仲怀只是草草瞥了一眼便略过不再关注,因为这本来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的注意力,反倒是被周报上面刊载的河北总督陈文亮在河北的政改引起了他的极大的兴趣。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陈文亮在河北的政改终于取得了成功。在盛仲怀看来,这是大唐朝廷对于地方之上的治权再一次的收紧,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进一步的得到了加强。过去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被极大地进行了细化。那些权力归属中枢,哪些权力归属地方等都有了明确的说法。
  如果这一套政改能在全国进行推广,那么从此以后,大唐天下,将不再可能出现对抗中央的存在了。
  放下了报纸,盛仲怀轻叹了一口气。
  以李泽的做法,接下来像在新收复的益州等地,大概率地便要实施这一整套新的治政方针了,因为新归之地,是最容易将这些东西毫无阻碍的普及下去的,刀子还悬在头上呢,地方上哪里敢龇牙?
  仔细地看完了这一版内容,盛仲怀又被另一则不起眼的消息给吸引住了,甚至有些被吓到了。
  大唐彻底开放海禁,不再发放牌照给那些远航商队。
  换言之,只要你敢下海,你便可以去。
  如果你在海外占领了一片领土并向大唐申报,承诺这是大唐疆域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大唐朝廷便将会直接任命你为那里的官员,并且只向哪里派遣一名税务官。
  李泽刚刚一统大陆,便向海外伸出了魔爪了。
  可以想象,这一条命令,将会使得大唐内无数有能力的人,扬帆远航,去海外再去追求更大的功业。而且,不用耗费大唐一文国帑,便为大唐在海外建起了一道保证安全的海上长城。
  当然,这一条命令,也会使得大唐以外的地方,将就此变得血雨腥风起来。
  “看,我们的战船!”商船掌柜的突然兴高彩烈的大叫起来。
  盛仲怀抬头,便看见数艘大唐内河船队的舰只从后面顺流而下,转眼之间便赶上了他们的这艘船,两船平行的这一刻,商船上的人都是大声欢呼着向着战舰上的唐军士兵挥手致意,而士兵们也同样报以热烈的呼唤之声。
  盛仲怀也是满脸笑容地连连向着对面挥手。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原来我值四百五十万元
  苏州,墨香阁。
  这是苏州最大的一家书店。
  盛仲怀就坐在靠窗的一张小桌之上,一边悠闲地喝着茶,一边翻阅着刚刚刊印出来的一本诗集,序是章回亲自写的,这就保证了这本诗集的整体质量绝对不会差了。
  不过盛仲怀的心思可不在欣赏这里面一首首高水平的诗歌之上,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来来回回的进入书店购书的人。
  衣冠楚楚的读书人很多,附弄风雅的生意人也不少,娇俏艳丽的小娘子也不时出现,而最让盛仲怀讶异的是,短短的时间内,他居然看到了至少五拨一看就是农夫或者城市无产者进来买书。
  这些人本身一看就不是识得多少字的,只怕大多都是睁眼瞎,这从他们与书店伙计交谈时就能听出来的,他们是给家里的孩子买的。
  读书,从古到今,一向都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情,这倒不是因为笔墨纸砚太贵,也不是因为书藉的稀少,而是因为想要读有所成,需要太长的时间。而穷人活在世上最大的渴望就是解决生存的问题,他们不可能让家里一个劳动力放弃劳动挣钱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之中。而且这种付出,并不见得能得到回报。
  哪怕过去已经有了科考制度来为一般的读书人打开了一条上升的通道。
  哪怕李泽开办了这么多的书院来培养人才。
  但能通过科举的,考上书院的,仍然只是极少数一部分人。
  但现在,他看到的这一切,只能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唐人,至少是像苏州这一带经济经较好的地方,普通人已经有余力来供养一个读书人了。
  李泽的胜利不是没有道理的。
  至少他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展现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能力,他现在做到的这一点,即便是过去的大唐在最盛时期也是没有做到过的。
  “这些人舍得投入大笔的银钱去供养一个人读书吗?也许将来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盛仲怀有些好奇地问着来替他续水的伙计问道。
  墨香阁是提供就在店里看书这样的业务的,当然,你得至少点上一壶茶,一盘点心,价格有很亲民的,也有很昂贵的。像盛仲怀现在坐在这样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自然就是那种昂贵的服务了。
  伙计也对他极为的热情,不是谁在付清了该付的费用之后,还会大方地给他一元钱的小费的。所以每隔一会儿,他都会来替盛仲怀续上一杯茶。
  “先生这都不知道?”伙计有些愕然。
  “我是从益州过来的。”盛仲怀坦然道。
  伙计恍然大悟:“这就难怪了。先生有所不知,现在的娃娃们都要读书,启蒙都是免费的,然后呢就能考入县里的中学堂,在中学堂里读上几年,有本事的,自然就能考上州郡里的学堂,即便是考不上的,也能轻易地谋上一个差事做,很多都是吃官家饭的呢,即便吃不上官家饭,也有大把的人请他们去做事。这两年,更是开了许多的学堂,专门教授一些独特的技艺,进了这些学堂,以后便能直接进厂坊做工呢。”
  “那这些学堂学费贵吗?”盛仲怀问道。
  “不要钱的。”伙计摇头道:“这些学堂大多便是那些厂坊的东家们开的,你肯进去学东西,然后跟东家签一份工作合约,不但不要钱,还管你吃喝呢。”
  “这些东家好算计,等于是招了一些免费的长工嘛!”盛仲怀笑道。
  “怎么可能?”伙计连连摇头:“别处我不知道,但在咱们苏州,可是有最低薪饷的,你要是拿的钱低了这个数儿,告到官府去,东家是要吃官司的。那些学的好的,东家还要想法儿加钱留人呢,不然有的是人来挖角儿。”
  “还有这样的事儿?”
  “当然,再说了,这些学堂,官府可也是补贴钱的,一个学生补贴不少银钱呢!听说是咱们的皇帝陛下说过,读过书的人,学东西快,造出来的东西会更好。”伙计道。“现在这开学堂也成了一门生意了,开得好的,招的人就多,能从官府哪里拿到很多的钱,还能从那些厂坊主们哪里又弄到一笔钱呢!”
  听着这些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盛仲怀默然了。
  过去的王朝,除了朝廷自己开办的学堂之外,也是给其它一些书院之类的地方拨钱的,但那都是培养正儿八经的读书人的,说到底,还是培养未来的官僚人才的。根本就不会考虑这些技术性的人才。
  在掌握了某些技术的人,可是依靠着自己独到的技艺来保持一家子未来的生计,所谓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婿,就是这个道理。
  而现在,唐朝很显然地已经打破了这个桎锢,居然开办起了各种各样的学校来大规模地传播各种各样的技术。
  技术人才多了,很多事情,做起来自然就更容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