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9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4/984

  孙浩只能再一次转过头来面对着丁恪,他可不想锤子的涎水流到他的嘴里去。此刻看到这条大狗,他也想明白了自己是被谁袭击倒地的。
  “想活不?”丁恪抛弄着自己的短匕,齿着孙浩问道。
  “不想活!”孙浩回答得干净利落。“别想从我这里得到任何东西,要杀要剐就快点,莫要耽搁了爷爷去投胎的时间。”
  “我操!还是个硬茬儿啊!”丁恪一楞,点了点头:“不过我喜欢你这样的硬茬,软骨头没意思,整你这样的硬茬才更有成就感,你先等着啊!”
  喊了人来将孙浩拖起来绑着站在一树杆之前,丁益随手捡了一个石头,用力扔出去,准确地砸在倒吊着的一个俘虏身上,那家伙正随风晃来晃去,双眼紧闭,也不知是装晕还是真晕,但这一石头准确地砸在他的脑袋之上,却是不醒也得醒了。
  丁恪比了一个手势,一名唐军便松开了绳子,那个俘虏一下子滑了下去,上半个身子都浸在了下方的水潭当中,他竭力地想要昂起上半身,却总是不能愿,当挣扎开始变得微弱的时候,绳子再次拉动,将他扯到了半空之中。
  “你们从哪里来?”丁恪问道:“你最好让我相信你所说的每一个字,要不然,就没有下一句问话了。”
  俘虏的脸庞憋得通红,正在大口地呼吸着,努力地将更多的氧气吸进肺部。
  这些人不是当地的土兵,而是丁氏的正规部队。而从他们的装备以及战斗力来看,很有可能是极为核心的部队。
  丁恪希望自己能撞上大运。
  “不要说!”孙浩大声吼了起来。
  正要开口的那么俘虏迟疑了一下,丁恪冷笑着再次挥手,那名俘虏便再一次地掉到了水潭之中。
  再次捡起一枚石头,砸到了第二个俘虏,此刻他正惊恐地看着同伴上半身浸在水潭之中挣扎之中,一串串的气泡不停地从水底冒出来。
  “你说不说?”丁恪道。
  “我……”不等他说出第二个字,绳索便哗哗向下降去,卟嗵一声沉到了水里。
  第一个俘虏被再一次地拉了起来,这一次他离死亡更近了一些,头刚刚离开水面,他已经声嘶力竭地喊了起来:“我说,我说。我们是从小龙潭过来的。他是孙浩,是孙德斌大将军的牙将,我们都是他的部下。”
  丁恪哈哈大笑,将另一个家伙从水潭里拽了出来,第二个人就要痛快多了,被浸了一次,立时便招了,与第一个人的口供如出一辙。
  丁恪笑嘻嘻地走回到了孙浩的身边,“失敬了,原来还是一位将军,原来孙德斌在小龙潭啊。不过小龙潭范围也很大啊,孙德斌到底藏在小龙潭哪里呢?这些小兵估计是不知道的,孙浩将军,不如你来告诉我?”
  孙浩狠狠地看着他:“休想,有本事,你们就去小龙潭搜吧!”
  丁恪哼了一声:“当要会去,不过没有确切的地点,我们这些人手全去了,也难以把小龙潭给全包住,搞不好又给他溜了,能有一个准确的位置自然更好,而这些,都要着落在你孙浩将军身上了。”
  “想得美!”
  “我想得一点也不美!”丁恪把玩着匕首:“知道我没当兵家,家里是干什么的吗?我家世代都是行医的。知道医生是干嘛的吗?是救人的,但是你恐怕不知道,医生整起人来,可也比一般人的法子多得太多了,孙将军,你可要挺住哦!”
  孙浩没有挺住。
  一个时辰之后,遍体鳞伤的孙浩招了。
  在差不多失去意识的情况之下,他终于吐露了孙德斌在小龙潭藏身的具体位置。
  狂喜之下的丁恪一面派人去向这一次追剿行动的长官梁晗回报,一面集合了自己队内还能一战的人手,在一名俘虏的带领之下,直接扑向了小龙潭。在行动的同时,又开始聚集周边距离自己较近的同样的唐军小分队。
  此时藏身于小龙潭的孙德斌,身边不足百名护卫。
  三天过后,尚在吉首的石壮正准备离开吉首返回驻地的时候,传来了孙德斌被生擒活捉的消息。
  这让石壮大为错愕,然后又是大为惊喜。
  说实话,石壮本人并没有指望能抓到孙德斌这种级别的敌方将领。随着丁太乙被内卫用炸药送上了西天,在湘西,资历很浅的丁晟能够镇住场面,除了他姓丁之外,很大程度之上得益于孙德斌这位跟随了丁太乙多年的老将。
  湘西这些土家族,苗族的头领们,或者不认丁晟,但却是认孙德斌的。
  现在孙德斌落入到了唐军手中,对于石壮来说,彻底拿下湘西,可谓是扫除了一大半的障碍。
  抓住了他,不但是在军事之上重创了丁氏集团,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之上也让湘西这里的土著们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丁氏大势已去,再跟着丁氏,那可真是灭亡无日了。
  对于这里的土著部落而言,跟着谁走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能活下来。谁的势力大,谁的拳头硬,便跟着谁混,这上千年以来,他们一直就是这样过来的。
  他们也相信,即便是唐军,想要完全统御这个地方,也离不开他们这些本地头人,只要他们愿意向唐军投诚,相信唐军肯定也有接纳他们。
  而大唐官府,自然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对于瓦解这些地方势力,大唐的官员们早就有了一整套的流程和方法,一遍走下来,用不了几年时间,基本上便能完成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挖人墙角的事情,他们做了这些年,早就已经轻车熟路了。
  对于大唐而言,是绝不能容忍这些地方还处在这些本地头人的统治之下而游离于整个官府的管辖之外的。
  先让这些家伙上车了再说,一旦上了车,想要再下车,那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力量一天比一天衰落,最终沦落到与普通人无异。
  这一次的一个小小的战役,让石壮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让他极为开心,特地在吉首多留了两天,甚至还兴致勃勃地跑去参加了一个小伙长的婚礼,并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场婚礼的证婚人。
  作为一个跟了自己十年的老兵,石壮觉得对方有资格接受自己的祝福,而且这个伙长娶得还是本地人,这对于南方双方的融合还是很重要的,可以当作一个典型来宣扬一番,要鼓励更多的北方人在南方来定居,来生活。
  孙德斌作为一个重要的俘虏被直接押赴长安,而在长安,一个针对湘西地区的商业大开发计划,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军事之上大局已定的情况之下,开挖墙角的计划也就该大规模地开始了,湘西说起来穷,但这里实际上可是宝藏累累,就看怎么来经营他了。朝廷没钱来投入,但这不妨碍朝廷给政策,给好处,然后让那些渴望财富的家伙们,前赴后继地涌向这里。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宴饮
  长安,兴庆宫,皇后柳如烟大摆宴席,所请的客人,却都是商人。
  这些商人,在如今的大唐,远远算不得一流的财阀,最多最多,只能算是一个二流了。能进入皇帝的寝居之所,那是平常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至于有些人现在做在了富丽堂皇的大厅里,仍然有些神思恍惚,宛如身在梦中。
  皇后之所以请他们,是因为他们不久之前,刚刚给柳如烟的全国慈善会捐了一笔钱。
  捐钱的时候,他们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但谁让上门来募捐的人,是皇后身边的贴身宫人呢?即便再不情愿,手里头资金再紧张,也只能咬咬牙,尽自己所能地满足皇后的要求。
  但现在,他们却觉得值了。
  当初只当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
  在大唐稍有门路的人,都知道皇后娘娘统辖的全国慈善会,就是一个金钱的黑洞,再多的钱投入进去,也是连个声响也听不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的。
  大唐现在总体上来说的确很富裕了。但毕竟是一万万多的人呢?穷得吃不上饭的人,照样是比比皆是。
  阳光再灿烂,也有照不到的阴影部分不是吗?
  但现在,所有人却都是觉得值了。虽然捐出来的钱的确不少,因为皇后娘娘的胃口很大,但总体来说,买了一张进入兴庆宫的门票,那也是值得的了。
  据他们所知,即便是在大唐商界呼风唤雨的柳家以及通达商行的老大,也都没有进过兴庆宫。如今大唐的四大财阀,唯有一个金满堂出入兴庆宫如履平地,但人家是皇帝的老搭档,是从皇帝还是潜龙的时候,都投了大注的,而且还是儿女亲家,皇帝陛下唯一的妹妹,可是金满堂的幺儿媳妇儿。另一个是博兴商社的耶律逢泽,偶尔能进入兴庆宫。那是因为博兴商社里有着皇帝陛下的股份。
  至于其它的商家,就更不用说有资格进入兴庆宫了。哪怕是曹家,王家,尤家这些实力雄厚的家族,能进入兴庆宫的,也不过是他们的当家人,那是因为他们的当家人本身就是朝廷大臣,皇帝的左右臂,真正负责这些家族商业的人,哪里有这个资格?
  但现在,他们坐在这里了。
  单是这份脸面,对于他们来说,拿出去也是能真正换钱的。
  而且既然进来了,肯定也是不会空手出去的,到时候娘娘必然会有赏赐。哪怕就是随手赐一个喝水的杯子,那回去往中堂上一贡,不管以后进了自家门儿的人是谁,不也得先给这个杯子行个礼?
  值,太值了。
  一下子就能让自家蓬荜生辉啊!
  当初被上门募捐时的不快,现在却全都转化成了兴奋之色。
  不少人甚至因为当初钱捐得少了,以至于现在的坐次被排得离皇后娘娘的座位远了一些而懊恼不已。
  今天的座次,就是按照捐钱的多少来排定的。
  钱捐得越多,座位便越靠前。
  兴奋之余,看着上首摆着的位置,心里却也是犯着嘀咕。
  皇后娘娘宴请感谢各位,那上首就应当只有一个空位了,怎么上首正中一张,两侧还各摆了一张,而在商人们的两行队伍之中的最头里,又还各自空了一张,一共便有了五张空位。
  看到这个摆法,不少人在一阵嘀咕之后,却又猛然激动了起来,莫不是皇帝陛下也要来吧?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今天,可就是赚大发了。
  影壁之后,传来了一阵脚步之声。
  一名老太监首先出现,高声道:“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立时便站了起来,齐齐转身面向上方,叉手躬身,静候皇后出现。
  数名宫女簇拥着柳如烟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皇后娘娘武将出身,平素最不喜欢的便是穿上皇后那一套正式的宫装,除非是在祭祀这样的正式场合之下,今天,自然也不例外,一身打扮,看起来普普通通。全身上下,除了头上插着的一枝珠钗之外,竟是看不到其它任何的首饰。
  这是长年统兵带来的后遗症,对于任何妨碍她起立坐卧行动的东西,柳如烟都不喜欢。
  “见过娘娘!”众人齐齐唱诺见礼。
  “诸位免礼,请坐!”柳如烟微笑着看着堂内诸人,“诸位今日都是本宫的客人,是为本宫解了燃眉之急的善心绅士,本宫在这里,替那些天下还在忍饥挨饿的人,受病痛折磨的人多谢诸位的善心。”
  “娘娘言重了。扶贫济危,本来就是我们该做的事情!”堂中排在最前头,也是这一次出钱最多的虞氏虞书欣拱手道。“陛下教导我们说,取之用民,当用之于民,我们这些商人,应当牢记陛下教导,铺路搭桥,济贫扶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4/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