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8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8/984

  “吐蕃是啥?”
  “一个国家,很厉害的。”汉子哈哈大笑:“那可是有数十万大军的强国,以前经常欺负我们的,哈哈哈,现在被我们干掉了。连他们的赞普,哦哦,就是他们的皇帝,都被我们捉来了。”
  “吐蕃很大吗?”
  “当然,疆域万里,带甲数十万啊!被我们几万大军就给灭了,威武我大唐军人!”汉子扬天大笑。“今天回家后,都去我家里,我请客,宰一头大肥猪。”
  “村长,怕是你堂客要跟你急哦!”一个与村长年龄相仿的村民笑道。“你忘了前几个月,你说是咱们的大军在南方打了大胜仗,宰了家里一头猪,被你堂客拿着扫帚赶得满村跑的事了吗?最后大家也没有吃上猪肉。你堂客架上车去县城里卖罗,大家空欢喜一场。”
  “这一次保证让大家都吃上,这不一样呢!这是灭了吐蕃,灭了吐蕃!”汉子哼道:“她要敢再不知事,我揍她。”
  众人轰笑起来,别看村长在外头威风八面,打起架来一向冲在最前头,但在家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妻管严,被他那娇小的老婆管得死死的。堂堂的七尺汉子,经常被老婆拎着耳朵穿行在村中的大街小巷。
  谁叫他的老婆不但识字,还会弹琴,画画呢,而且长得还标致。听说是村长当年打仗的时候救下来的,还带着一个娃娃,看起来是知书识礼温文贤淑的,也不知道内里性子居然这么泼辣。想来当年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伤心事吧。
  女子现在还在村子里的小学堂当女先生呢,是极受大家敬重的。因为他们村子里,这两年,年年都有人考上县里学堂,比邻近的几个村子强多了。要知道,上了县学堂,将来就能在县里找事儿做了,要是考上了州府里的学堂,那就不得了啦,可以做官儿啦。
  “真要是大喜事,村长觉得值得大肆庆祝的话,当然是可以动用公里的钱啦?怎么也不能让村长自掏腰包。”另一个年长一些的笑着道。
  现在的村子里,都是有公有钱的。而这个公有钱的来源并不少,一来是官府每年会拨一点点,二来就是村子里规定的提成。富裕的村子就提得多一些,穷的村子就提得少一些,有钱人家提得多一些,穷人就少一些。三来就是村子里的人如果犯了错,会有一定的惩罚,不太严重的话,就是罚钱,这些钱也是记在公帐之上的。另外,就看村子里的村长之类的人物,有没有本事弄来钱了。如果这个村子里出过大富豪,出过大官儿,那这事儿就容易得多了,每年总是会弄到一些乐捐的。
  而这些钱,一来是用在村子里的学堂上,二来是准备在有灾祸的时候可以救急,三来是用来抚养孤寡。虽然官府也有孤寡院,但还是号召地方上尽可能地自己解决问题。四来可以修修村子里的路啊,挖挖水井啊等等。
  总的来说,现在的大唐,虽然还是有很多的穷人,还有很多的地方有人吃不上饭,穷得叮当响,但在大部方的地方,老百姓的日子,的确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起来,而官府的很多政策,也让老百姓舒心。
  就像这种每年给乡里拨钱的事情,以前可是没有听说过的。只听说老百姓必须要给官府缴纳钱粮,还真没有官府这个大貔貅往外吐钱反哺老百姓的事情。
  别看官府给的这点钱不多,但在老百姓看来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这让他们每年缴税纳赋的时候心里舒服多了。
  这不是还有一些钱粮又还给我们了吗?
  官府这么通情达理,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没事儿,别的事她不干,这件事儿她一定答应的。”村长却是信誓旦旦,“她最恨吐蕃人了。”
  村长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接着道:“公里的钱也不多,今年还要准备着给村子里多修几个池子,平素可以养养鱼虾鸭鹅啥的,碰到了今年这样的坏运气,还可以弄来浇地。我是村长,每年拿薪俸的,堂客当先生,县里也发钱,我的日子,可比你们大家过得殷实多了,请大家吃一顿饭,还是没问题的。你们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到时候从家里提溜一点菜过来不就行了吗?”
  众人都是笑了起来,这倒是实话,村子里的第一家一正三厢的大瓦房院子,可不就是村长家的吗?出去当过兵的村长走南闯北,见识多,胆子大,赚钱的门路多着呢。
  “到时候让你堂给我们弹一首曲子唱支歌成不?”有人大胆地道。
  “没问题。”村长大包大揽:“吐蕃灭了,她必然是欢喜的。”
  正说着话,耳边却传来了马蹄之声,众人循声望去,却看见了一队队的骑士出现在不远处的大路之上,看到骑士的旗帜,村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不是左武卫的兄弟吗?就是他们灭了吐蕃人呢,咋的报纸上才登出来,他们就回来了呢?”
  “这还说用,肯定是报捷的啊!”大家也不顾太阳毒辣,从树荫之下涌了出来,跑到路边,围观着越来越多的车马。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背叛者
  沿着宽阔笔直的驰道一路前行而来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的确是从吐蕃而来的。不过倒不是报捷,报捷的文书早就轻骑到了长安,这支队伍,就是押送着吐蕃上至赞普以及布达拉宫的那位,下至一些达官贵人至长安像皇帝献俘罢了。
  六月底的时候,吐蕃的战事,从大的层面上来说,其实已经结束了。
  拉萨被攻陷得太快,唐军来得太快太突然,云集在拉萨的这些达官贵人,部落头人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漏网之鱼,被唐军大量的骑兵完全给兜住了,然后一网打尽。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却是在吐火罗死之后,德里赤南集大权于一身,算是重新统一了吐蕃,为了保证吐蕃境内的稳定和统一,德里赤南强令一些有影响的土蕃贵人以及大部落的头人们,全都到了拉萨。
  这在无形之中帮了唐军一个大忙,无形之中为接下来的唐军扫荡吐蕃境内的其余势力减轻了极大的压和。吐蕃大军被打垮之后,那些散居各处的部落群龙无首,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更别说大家联合起来一起抵抗唐军了。
  再者还有色诺布德以及隆巴大喇嘛的全力配合,原本就六神无主的大部分部落,终于彻底放弃了抵抗。
  唐军所到之处,要么闻风而降,要么一触即溃,到了七月底,整个高原基本上已经完全被唐军掌控到了手中,剩下的一些小鱼小虾,压根儿就触动不了大局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柳如烟,李存忠这才下令将这些人押送长安。
  要说还有哪里仍然有一些麻烦的话,也就是曼格巴的亲弟弟所占领的大小勃律了,如今厉海与韩锐兵分两路,正在向着大小勃律迫近。
  原礼部侍郎唐得功一跃而成为了大唐又一位封疆大吏,为为了青藏行省的总督,色诺布德,阿不都拉,薛仁忠则成为了新成立的青藏行省的各部衙长官,李睿以左武卫中郎将的身份统领驻青藏大军,韩锐为其副贰。
  而李存忠则返回长安向军事委员会述职。
  其实所有人也都知道,李存忠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这一次回到长安,必然会得到丰盛的奖励然后在军事委员会抑或其它部衙之中就任一个轻闲的职位,就此退居二线。
  不过李存忠已经很满足了,灭国之功,放眼大唐十二卫将领,还有谁能与他比肩呢?史书之上,必然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是对他十余年来辛苦耕耘的最好的回报。
  所以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之下,他兴高彩烈的移交了军务,然后与柳如烟一道返回了西宁,很干脆利落地处理了他在西宁的家产,携带着家人赶回长安。
  他走得极是彻底,连在左武卫任职的儿子及其他一些亲眷也全都带了回来。算是准备彻底让自己的影响力在左武卫中消失。
  对于他的这一系列作为,内卫的报告中用了无可挑剔四个字来评价。
  而李泽在面对监察部提交的一份李存忠这些年在左武卫中的各方面的审计报告之中提到的一些负面的东西,李泽大笔一挥,便将其全部抹去了。
  对于李泽的这个做法,监察委员会的吴进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官儿做到了李存忠这个份儿上,些许的经济问题,其实真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了,只要不过份,都是能容忍的。
  水至清则无鱼,毕竟不是每一个人殾有像吴进这样的。而吴进也不是一个政治上的真正的楞头青。
  这一行人中,柳如烟自然是开心的,离开长安小半年的时间,的确是想念李泽了。
  李存忠自然也是开心的,因为他算是功成名就了。与过去的老上司韩琦等人比起来,他将来在历史上的声名,必然要更盛。
  左武卫的士兵自然也是高兴的。这些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是在这场战事之中立下大功的人,是回来接受表彰的,据说皇帝还要亲自接见他们,这份荣耀,足以够他们吹嘘上一辈子了。
  有高兴的,自然也就有不高兴的,甚至是凄凄惨惨戚戚的。
  这些人,自然就是那些吐蕃俘虏了。
  虽然他们在被俘之后,仍然享受到了相应的礼遇和待遇,特别是赞普与那些大喇嘛,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就是阶下囚的事实。
  而且可以想见的是,离开了家乡的他们,这一辈子,是休想再回到故土了。
  队伍之中,最为尴尬的莫过于色诺布德了。
  他是队伍之中唯一的一个自由的吐蕃大贵族,他是如今大唐青藏行省的高官,他也是这些吐蕃俘虏眼中的叛徒,异类。这些人甚至将吐蕃的这一次灭国的失败怪罪到了他的身上,认定了他就是唐人派回吐蕃的奸细。
  色诺布德有苦难言。
  面对族人的怒目而视,羞辱嘲笑,恶语相向,他只能苦笑应对,一路之上,还要竭尽全力地照料这些人,不让他们受到些许的委屈。毕竟这一路之上行来,在大唐的国土之上,不少大唐的地方官,打着拜见柳如烟,李存忠的名号,实则上却是想把这些吐蕃贵人当猴子一般的参观一番。
  心力交萃之下,色诺布德原本一个雄壮的汉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心中的伤痛,只怕比外在的影响要更大一些。
  盘腿坐在柳如烟的对面,色诺布德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这个大唐最尊贵的女人。此刻却是一身寻常女人的打扮,木钗青衣,只不过那种常在高位所养成的威势,却是柳如烟怎么想掩盖也掩盖不了的。
  “你今天中午没有吃主食,倒是喝了不少酒。”闻着色诺布德身上浓浓的酒味,柳如烟皱着眉头从身边拿了一个提盒出来:“这是一些点心,你边吃咱们边聊。”
  “多谢娘娘!”色诺布德欠身道:“在下惭愧,心思恍惚,心神不定。”
  “看得出来。”柳如烟道:“你觉得自己是背叛者?”
  色诺布德沉默不语。
  “对于这些人来说,你是背叛者。”柳如烟接着道:“对于眼下的很多土蕃人来说,你大概也是背叛者。前一段时间,你被刺杀了七次。其中五次被内卫提前侦知而逮捕,两次是你过去的部下,差一点得手,但最后你却把人放了。”
  色诺布德垂下了头。
  “但是色诺布德,对于未来的吐蕃人来说,你会是他们的功臣,你会是他们铭记的对象。”柳如烟将一盒精美的点心推到了色诺布德的面前。
  “但愿如此吧!”色诺布德对于柳如烟还是比较了解的,作为一名统兵大将出身的女子,对方其实是十分豪爽而且并不喜欢缩手缩脚畏畏缩缩的人。当下也就拈了一块点心,吃了起来。
  “你在大唐多年,你觉得现在的吐蕃会是我们大唐的对手吗?”柳如烟问道。
  “不是!”
  “是大唐的百姓过得好,还是你们吐蕃的百姓过得好?”
  “大唐的百姓。”色诺布德很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却又无法掩盖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有很多吐蕃人现在恨你,是他们并不了解大唐百姓的生活,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因为昔日的生活被打破而充满了惶恐和畏惧,他们都害怕改变,害怕因为大唐的统治而变得更差。”柳如烟道:“这就像是一只猴子,被锁上链子关在铁笼子里多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一旦打开了笼子,松开了链子,猴子却害怕了不敢出去。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什么?”
  “而你,色诺布德,就将是指引这些猴子奔向自由生活的人。这个比喻没有恶意,更没有贬低吐蕃人的意思。”柳如烟道。
  “我知道!”色诺布德道。
  “当有了引导者,这些被锁了关了多年的人,获得了自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的时候,他们终究会发现,原来的恐惧和惶恐是有多么的可笑,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回过头来,就会真正地记起你,感谢你。”
  “这个事情,阿不都拉或者比我更合适。”
  柳如烟缓缓摇头:“阿不都拉因为出身,学识等方面的短处,很难完全做到我们想要他做的。他的想法太偏激,太狭隘了。可以作为你的制衡,但绝不能让他主导这样的事情。那会让很多事情走到另一个极端。因为吐蕃不仅仅是农奴,还有普通的牧民,战士,自耕农,以及一些小贵族以及大量的官员,僧侣。你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你的学识以及政治素养,足够你在以后的治理青藏的过程之中,权衡利弊,作出最佳的选择。所以,在青藏,唐得功居首,你排在第二位,而阿不都拉,只能排在薛仁忠之后。”
  “色诺布德,我们选择你,不是千金市马骨,而是切切实实地需要你。这一点,你要清楚明白。而你更要清楚的是,你现在服务的对象,不再是过去吐蕃的那些大贵族,大奴隶主,而是千千万万的吐蕃百姓。你在大唐多年,当知道皇帝陛下的想法,这些年来,皇帝陛下有事没事找你聊聊天,可不是无地放矢,而是意有所指的。水滴石穿就是这个道理。”
  色诺布德嘿了一声,“娘娘,我想知道,皇帝陛下,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了要将我们吐蕃灭国吞并的心思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