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8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6/984

  眼下,这个楷模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进了独属于他的那一幢房子之后,整个紧绷着的神经,终于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屋子里早就烧得暖哄哄的,一进门,一股热气便扑面而来。上好的银炭无声无息地燃烧着,铜壶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一杯热茶已经泡在了茶几之上,躺椅就在炭盆边上。
  脱去了身上带着寒气的长披风,郝仁往躺椅之上一躺,伸长了四肢,舒服地呻吟了一声,再伸手端起热茶,品了一口。
  冷热正好。
  只有回到了这间屋子里,郝仁才会真正的放松下来。
  因为这个宅子里所有的人,都是他信得过的。而负责这幢宅子的安防的,更是他的心腹手下,陶瞎子。
  “瞎子!”放下茶杯,郝仁眯着眼睛叫了一声。
  陶瞎子应声而出。
  陶瞎子并不是真的瞎子,只不过是眼睛特别小而已。这个人虽然其貌不扬,但一身本领却不可小觑,当年此人护送敬翔出城,本来是一个必死之局,但此人硬是仗着对危险的近乎直觉的预判,逃出了生天。
  “今天有什么事吗?”
  郝仁问的事情,自然不是他在益州的公事,而是另外一个身份所需要做的事情。而这件事情的部揽者,便是陶瞎子。其实他们到了益州之后,极少会有内卫的人找上门来,对于内卫来说,郝仁是一条长线,也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线,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启用的。但每过一段时间,陶瞎子还是会去联络点一趟。
  “有!”
  郝仁本来只是随口按惯例一问,倒没有想到得到了这样一个回答,他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陶瞎子弯下腰来,从郝仁躺着的那个竹躺椅之上的踏脚板上抽出了一个竹筒,随手一拧,旋开了头部,又从里面倒出了一个细细的金属筒子,递给了郝仁。
  郝仁仔细地审验了一遍金属筒子上面的封印,心中微惊,因为这是最高等级的印鉴,代表着这份情报,是来自于长安的情报委员会最高首脑公孙长明。
  知道郝仁身份的人,不超过三个。
  一个是公孙长明,一个是田波,另一个是高象升。而高象升,眼下正在益州呢!
  拧开了金属筒子,这个筒子就作废了,再也无法复原,随手将金属筒子丢进了火盆,郝仁打开了这份情报。这份情报出乎意料之外的长,密密麻麻的小字,写满了大大的一张纸。
  “这是什么事?”一边的陶瞎子骇然道:“莫不是要打益州了。”
  郝仁没有说话,慢慢地仔细地看完了,将情报亦丢进了火盆,道:“这份情报不是让我们做事的。”
  “那是什么?”陶瞎子问道。
  “老高,要回长安了。他高升了,马上就会成为大唐情报委员会的二把手了。”郝仁道。
  陶瞎子喜道:“这是好事啊,凭大哥您与高象升的交情,以后这日子,可就好过了。”
  郝仁嘿嘿一笑:“就算以后日子有得盼,那也得咱们能平平安安地活到那时候再说。瞎子,现在啊,我也就只有回到这屋子里,你守在身边的时候,才能睡个安稳觉,在外头的时候,根本就无法入眠,这日子,难熬。”
  陶瞎子嘿嘿一笑。
  “不过正如你所说,有得盼嘛,我的幺儿现在已经升做知府了。他老子我立的功劳越大,长安那方面,便愈会优待我的儿子,既然不能奖赏我,当然就只能奖赏我的儿子了。”郝仁得意地道。
  “小少爷本来就聪明,指不定是他自己奋斗的结果!”陶瞎子笑咪咪地道。
  “也许,老子的儿子叫郝聪,不就是好聪明的意思吗!”郝仁大笑,从躺椅之上站了起来,伸了一个懒腰,走到桌边拿起了披风,往身上一套,便往外走去。
  “这时候还要出去吗?”
  “这个消息,当然要第一时间让高象升知道!”郝仁道:“接下来就要安排他出益州了。你这边好好地准备一下吧,明天,就走。”
  “好的。渠道一直都准备走,只需要通知启用就可!”陶瞎子道。
  出了自家的宅子,郝仁便又重新披挂了起来,前呼后拥气势磅礴地离去,只不过这一次,他去的地方,却是益州的大狱。
  作为殿前司的指挥使,益州大狱,也是郝仁的地盘。如果说殿前司指挥使衙门是郝仁在益州作恶的开端之处,那大狱,便是终结之所。
  穿过重重警戒,进入到了阴森森的大狱。原本安静下来的大狱听到脚步声,一下子又热闹了起来,喊冤的声音不绝于耳。
  郝仁沉着脸踏入了长长的甬道,毕毕剥剥燃烧的火把照在他的脸上,所过之处,正在喊冤的人立时便闭嘴了嘴巴,并且整个人都向角落里缩去。每一个似乎都不想被这个人看到。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他肯定在那里
  阴森森的刑房内,高象升正坐在火塘边,慢条斯理地将馍撕成小块,丢进火塘里正在煮着的羊肉汤里。刑房里的味道很是奇怪,郝仁现在身居高位,闻到这种味道反而是有些不习惯了。不由得皱了皱眉头,看着一脸从容的在哪里整治自己的羊肉泡镆的高象升,他的心里,却是充满了钦佩之意。
  说到身份,眼前这个人,可经自己要高出太多了。
  但这两年来,这个人就一直呆在益州大牢的刑房内,专门从事拷打刑讯的事情。
  益州人本来是没有吃羊肉泡馍这个习惯的,不过自从朱友珪朱友贞前后控制益州,大量的北方人出现在益州之后,这一饮食习惯倒也是慢慢地成了一种常态,街边,也出现了这样的餐馆。郝仁有时候还会专门去做得比较地道的几家,怀念一下在长安的岁月。
  高象升的个人特征太明显了,长期呆在某个地方,极易被人注意到,也只有像刑房这种鬼神辟易之地,才是他的最佳活动场所。像这样的地方,出现他这种模样的人,才显得正常不过。
  刑房里没有点灯,全靠着火塘里的火光,此刻映照在高象升的脸上,明灭不定的火焰使得高象升看起来倒更像一个来自九幽地狱的魔鬼一般。
  看到郝仁进来,他咧嘴一笑,白森森的牙齿让郝仁没来自的心里一悸。
  拖过一条板凳,坐在了高象升的升边,郝仁从桌子上拿过另一个馍,一边撕着往羊肉汤里丢,一边道:“长安来消息了。”
  “嗯!”高象升点了点头。
  “陛下调你回长安,担任情报委员会的二把手。”郝仁接着道:“田波下台了。”
  高象升略有诧异地抬起头,看了一眼郝仁。
  在益州,高象升为了安全,主动切断了与益州外部的一切联系。与长安方面的消息往来,全部都是通过郝仁周转。但郝仁也知道,在益州内部,高象升肯定还有一张自己不知道的网络,这张网络到底是怎么运行的,连郝仁到现在也搞不清楚。但通过一些有意无意之间的试探,郝仁发现益州的很多事情,高象升都是一清二楚。这对于一个几乎不出大牢的人来说,简直就像是一个奇迹。
  高象升到底是怎样联结外部的,在郝仁这里一直就是一个谜题。
  当然,他也不会傻到去问。
  “可以吃了!”拿起勺子,舀了两碗羊肉泡馍,递给郝仁一碗。
  两人就在火塘边上,一边吃着羊肉泡馍,高象升一边听着郝仁说着来自长安的消息。
  “王一琨失踪了?”高象升转头看着郝仁。
  “那家伙敛财上百万两。”郝仁摇摇头道:“自知大唐律例饶不了他,所以跑了。正是因为他的失踪,岭南情报网络陷入到了混乱和停滞当中,使得向真兵变等一系列重要情报,延误了很长时间才传递到长安,也使得情报委员会因为情报抵达不及时,产生了误判,最终引发了湖南,江西一系列的战事。如果这些情报早些送出去,任晓年所部或者就不会如此冒进了。”
  高象升慢慢地喝着汤,看着郝仁道:“情报里面不会说这些吧?”
  “我猜的!”郝仁道:“情报里只提到了王一琨的事情,不过我从朱友贞,盛仲怀哪里了解到了很多事情,两相一对证,觉得事情大体上就是这样。”
  “公孙老了!”高象升放下了碗,“田波太念旧情,情报系统的整顿始终没有狠下心来作一个彻底的清理。”
  “所以陛下才要调你回去,老高,你这一次可是真的高升了。陛下的意思很明显了,你这一次回去,只怕会从公孙手里接过来不少的权柄。”
  “公孙始终是陛下最信任的那个人,我只不过是陛下手中的一柄刀!”高象升摇了摇头。
  “有一件事我很奇怪。”郝仁道:“王一琨失踪了,岭南方向的情报网络,居然到现在还没有事,如果我是王一琨,一不做,二不休,必然要将整个情报系统给卖了来换取自己的安全。在岭南那地方,熟悉王一琨的部下可不少,这些人现在恐怕也在到处找王一琨吧?为什么王一琨会留下这么大一个破绽呢?”
  都是搞情报工作的,郝仁对于王一琨的作为很是有些不解。
  “王一琨我认识,那是一个厉害角色呢!”高象升嘿嘿一笑:“此人聪明着呢!其实他很清楚,所谓的南方联盟,压根儿就不会是大唐的对手,他这么做,是给自己留了一线生路,而且,也算是一种交换吧!”
  “交换?”
  “对!”高象升淡淡地道:“像王一琨这种级别的人员,他们的家眷可都是在朝廷的掌握当中,王一琨逃了,他的家人能逃得了吗?他不出卖岭南的情报系统,就是换取他家眷的安全,假如他的家眷出了问题,毫无疑问,他马上就会将整个岭南,福建的情报系统卖给向真。”
  “但我们可以着手调整!”
  “岭南,福建等地的情报系统经营多年,哪里是说换就能换得了的?没有个一两年,根本就无法调整,而且这一调整,以前的努力就全都打了水漂了。”高象升道:“王一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这才有恃无恐的。他现在肯定还没有完全安全,等到他觉得自己完全安全了,就会提出要自己的家眷的,到时候如果我们没有找到他,或者找到他的后手,还真只有答应他的条件。”
  “真正岂有此理!”郝仁怒道。“这怎么可能答应他?”
  “当然可以不答应他,前提条件就是,岭南,福建等地的情报网络全都撤退,要知道以前的王一琨可是这两地的情报系统的总负责人。”高象升道。
  郝仁一滞,“这么说来,还拿他没办法了?”
  “如果真找不到他,那就只有答应他了。相对于他们一家子的几条命,很显然岭南,福建的情报网络更值钱。”高象升笑道。
  “这会让我们颜面大跌的。”郝仁有些恼火地道。
  高象升扁了扁嘴。
  “这段时间朱友贞他们又有什么新动作?”
  “曹彬在襄阳的兵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同时,汉中又补充了一万人马。”郝仁道:“原本这两地是准备策应湖南和江西的南军的,不过这两地败得太快,我们这边还没有正式发动,那边倒是已经结束了,不过也不算是无用功。”郝仁笑道:“听盛仲怀说,还要加强这两地的兵力,下一步,只怕唐军便会来攻了,特别是襄阳之地,丁俭不拿下这里,必然如哽在喉的。”
  “这么说来,朱友贞在汉中,襄阳两地,已经布置了近十万大军了。”高象升道。
  “是。”郝仁道:“对于益州来说,确保了这两地,也就确保了益州的安全。另外田满堂将在明春,自夷陵方向大举进攻荆湘之地,以此来减缓襄阳方面的压力。用盛仲怀的话来说,不管打不打得赢,都要打。”
  高象升点了点头:“朱友贞也算天下名将,盛仲怀亦是一个才能出众之辈,这二人,的确是我们的劲敌。这番布置,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
  “老高,你说说我现在做的事情,好像在帮着朱友贞他们打牢根基呢!知道吗?今年盘点,益州入府库的粮食,比去年涨了五成,人丁入册,又弄出来了小二十万人来。”郝仁道:“这么下去,岂不是让朱友贞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