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0/984

  慢慢地走了过去,盛仲怀轻声道:“娘娘,外头寒气重,赏梅,其实在屋里也是可以的。”
  代淑缓缓转头,“仲怀,你来了?”
  盛仲怀点了点头:“娘娘,回房去吧。”
  代淑转身愈行,却是一个踉跄,险些跌倒,盛仲怀赶紧抢上一步,将她扶住,等她站稳,却又是忙不迭地松开了手。
  “娘娘小心。”
  “站得久了,脚都麻了。”代淑自嘲地一笑,捶了一会子腿,这才向着屋里行去。
  一走进屋内,一股暖气扑面而来,丫头也赶紧递给了代淑一个手炉,侍候着代淑做在了火盆边,又给二人倒上了热茶。
  “听说仲怀今天见了老三派来的人?”代淑两眼盯着幽幽燃烧的炭火,轻声问道。
  “是的。”盛仲怀道:“三殿下想要拉拢我。如今他也已经穷途末路了,长安,关中眼看不守,他想要谋条后路。”
  “是想你杀了朱老二?”代淑冷笑起来。“他已经杀了他大哥,现在连二哥也不想放过吗?”
  盛仲怀默然不语。
  “你答应他了?”代淑霍然抬头,看着盛仲怀,一双眸子瞬息之间也是变得冰冷。
  盛仲怀点了点头:“我告诉孙桐林,如果三殿下肯去帝号,放弃长安关中,率军退到汉中来,我就帮助他夺得益州。”
  听到这里,代淑似乎有些醒悟,展颜一笑:“原来你是想骗他来汉中,然后杀了他替陛下报仇,只可惜,他是绝然不会答应的。”
  盛仲怀摇头道:“不,娘娘,以我对三殿下的了解,他一定会答应的,而且,我也不是骗他来汉中好为了杀他,如果他真有这样的魄力的话,我的确会帮他取得益州的。”
  代淑脸色顿变,看着盛仲怀,一字一顿地道:“仲怀,你忘了陛下是死于谁手吗?”
  盛仲怀沉吟了片刻,道:“娘娘,死者已矣,不管我们做什么,他们也无法回来,也无法知道,现在,我需要为活着的人打算,需要为娘娘你,还有陛下的一双儿女打算了。”
  “朱老三就会放过我们?”
  “至少,三殿下在个人品德之上,还是无可指摘的。”盛仲怀道:“娘娘,二殿下煎迫甚急,再这样下去,除非我与他翻脸,否则就再也护不住娘娘您了。”
  唰地一下,刚刚有了一些血色的代淑脸色再一次变得雪白。
  她捂住脸,无声啜泣起来。
  有时候,她真狠不得划花了这张脸,如果不是这张脸,朱温就不会占有自己,朱友裕就不会杀了自己的父亲,朱氏兄弟就不会自相残杀,以至于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而到了今日,朱家老二,居然又想霸占自己了。
  盛仲怀亦不相劝,任由代淑哭了一个痛快。
  “二殿下一直在逼迫我马上向襄阳方向发起进攻,这固然是因为现在大家都要联结在一起对付李泽,但在他的心中,更重要的却是想以把我撵走,好方便他对您下手,一旦率军离开,他可就肆无忌惮了。”盛仲怀道。
  “只要孩儿们能无恙,我,已经无所谓了。”代淑认命地道。
  “不行!”盛仲怀怒道:“我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盛仲怀声音之大,似乎把代淑有些吓到了,她怔怔地看着盛仲怀。
  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盛仲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了下来。
  “二殿下不管是文才武略,都不足以担当大任,一旦敌人进袭,他根本就无法守住益州。三殿下虽然与我们有隙,但此人不论于公于私,却比二殿下更值得信任,如果这一次他真能去帝号,退出长安,也足见他魄力,如果他能掌握益州,则能护我们更长的时间,也能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你以及陛下的一双儿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安排我们离开?”代淑惊讶地抬起红肿的眼睛看着盛仲怀。
  “是的,离开!”盛仲怀点了点头:“即便是三殿下退到了益州,却也并不是长久之计,在力量之上,终究是比不得李泽,也比不得向训,两虎相争,我们夹在其间,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牺牲者,区别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而以后,不管是李泽得了天下,还是向训得了天下,以你和两个孩子的身份,都很难自由自在的生活。要么被杀死,要么被囚禁起来一辈子见不到天日,我怎么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是这天下之大,我们又能去哪里?”
  “当然有地方可去。”盛仲怀道:“海外,我会安排你们去海外。只要有足够的钱财,拥有足够的武力,那些海外有无数的岛屿便能成为您的乐园,那些岛屿之上,多有是还没有开化的土著,在哪里,您可以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女王,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再也没有人会来打扰你。”
  听着盛仲怀的描述,代淑两眼不由发亮,如果真有这样的生活,那该是多么的美好啊。
  “我派出去的人,已经将目标选定好了,出海的海船也已经订制了,早由海兴船厂打造的最好的海船。现在我需要时间,需要权力来获得更多的钱财支持这一次的行动。”盛仲怀道:“二殿下不能满足我做到这些的条件,所以,便只能让三殿下来掌控益州了。”
  “真有可能做到这些吗?”
  “请娘娘相信我,我一定会办到的。人手我们不缺,现在,我们就缺大量的钱财了。”盛仲怀道:“到了岛屿,我希望娘娘住上的是豪华的宫殿,吃着最好的美食,享受着最好的生活,而不是去钻山沟,住茅草屋。”
  “那我现在需要做什么?”代淑问道。
  “正有一件事情要请娘娘相助。”盛仲怀道:“把朱友珪诳到汉中来,是我们成败的关键,等到长安哪边有了消息,娘娘不妨给二殿下去一封信,就说要您相从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得让他亲自到汉中,用最隆重的礼节,把您迎回去。您可不是那种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朱友珪本来就想来汉中来逼迫我出兵,再有了您的这封信,想必他必然会兴冲冲地跑来汉中,连最基本的防备,都会疏于布置了。”
  代淑脸上闪过羞恼之色,垂下了眼睑,半晌没有作声。
  “娘娘,只要二殿下到了汉中,他就再也回不去了。”盛仲怀道。“过了这一关,以后就是海阔天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游了。就算是为了两个孩子,也必须得这么做。”
  终于,代淑点了点头。
  “仲怀,如果真如你所言,到时候我和孩子启程去海外,你也会去吗?我已经习惯了你在身边替我打点一切。”
  “娘娘到时候走还容易一些,我想走,恐怕更难一些。”盛仲怀微笑道:“不过只要还能活着,仲怀必然会去寻找娘娘的。”
第一千零三章:舍不得
  孙桐林几乎是日夜兼程地从汉中向长安赶路。
  在这样的时节里,穿越秦岭绝对是一件拿性命开玩笑的事情,哪怕梁军在秦岭中的五条要道之上,都设立了关卡,但这些所谓的关卡每一个地方都驻扎不过几百人而已。在长安已经自身难保的情况之下,这些关卡中的补给连自己无法保障,驻扎在内里的士兵只能缩在简陋在关卡里,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外出,以尽量减少自身的消耗。
  一路之上,孙桐林的几十个卫士死了一小半,这才保着他终于重新出现了关中,终于再一次看到了长安那高大的城墙。
  他走了只不过一个月而已,但长安城中的情形,已经比他走时,看起来又要恶化了几分。城外,随处可见饿殍,城内,形销骨秽的一群群人,麻木地在城中游荡中。有时候走着走着,便有人咕咚一声倒在地上的积雪之中,再也没能爬起来。
  每半天,长安县都会组织一些人拖着板车,沿街收拾着这些死在路上的,死在巷道之中的,死在街边角落里的死尸,把他们拖出城外,寻一处地方,往地上一倒,就此完事。
  冰天雪地的,死尸都冻得硬梆梆的,没有人愿意再在这些死尸身上花功夫。城外的化人庄,早就停业了,连当官们取暖都成了问题的长安,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柴炭等东西来焚烧这些尸体。
  连年作战,河南丢失,洛阳丢失,漕运断绝,如今唐军大举逼近长安,长安早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
  每一天,城内都有大量的人在逃走。
  侍中汪书曾经建议朱友贞一定要制止这样的行为,因为大规模的外逃,将会使得长安的人心更加的涣散,但不知出于什么样的考量,朱友贞否绝了汪书的提议。想要逃走的,便任由这些人去自谋生路。
  可是即便如此,对于一个上百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留在城内的人,终究还是大多数。这些人不知道该去哪里?不知道外面的情形如何?在这样的天气之下,逃出城去,不知能活多久。
  至少在城内,还有一幢房子为他们遮蔽风雨,一旦逃出城,那就完全是听天由命了。
  更重要的是,在城外,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很多的盗匪。这些盗匪在不久之前,也是长安城中或者是城郊的人,但现在,他们已经变成了穷凶极恶的匪徒,有人曾经从他们的手中逃出来,带回来的消息,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匪徒,真的在吃人。
  狼狈的孙桐林一行人,在城门口遇到了同样自外面归来的郝仁。
  “孙承旨,你这是怎么啦?这段时间一直不见你,你去了哪里啦?怎么搞成这个样子?”郝仁看着手脸之上尽是冻疮,不停地流着黄水的孙桐林一行人,大为讶异,跳下马来,一边拱手为礼一边问道。
  “别提了,能平安回来,已经是侥天之幸了。”孙桐林看着郝仁带着的军队不少人身上带着伤,郝仁的甲胄之上也是血迹斑斑,“外头出了什么事?”
  郝仁嘴一咧笑道:“孙承旨别慌,唐军离这里还远着呢,我们这是去剿匪了。一群流匪,胆大包天,袭击了我们的兵站,抢劫内里的军粮。这不是活腻歪了吗?”
  “匪徒现在都这么大胆了?连兵站也敢袭击了?”孙桐林大为震惊。
  郝仁瞅了瞅四周,压低了声音道:“人饿疯了,啥干不出来?您知道我找到他们的老巢时看到了什么吗?到处都是人骨头,锅里煮的是的,屋里挂着是的,狗娘养的,我胆子够大了,也让我心里看得发毛,那些人最后我是一个没留,全都杀光了。吃了人的人,那就不是人了!”
  孙桐林打了一个寒噤,一股紧迫感油然而生。
  再也不能犹豫了,必须要让陛下早下决断。
  他冲着郝仁拱了拱手,道:“郝将军,我要赶回去向陛下面禀,就不打扰将军公事了,就此告辞!”
  “孙承旨您去忙,您去忙!”郝仁笑咪咪地还礼。
  作为哪今的大梁殿前司的指挥,郝仁的正经官职,可比孙桐林的这个承旨要高,但人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还是贵妃的爷爷,郝仁自然是要巴结的。
  看到孙桐林一行人走远了,郝仁才转过头来,对走到身边的一名兵士问道:“打听点出什么没有?”
  “打听出来了!”兵士笑嘻嘻地道:“他们是从秦岭中钻出来,这时节钻秦岭,的确是在拼命呢!”
  “从秦岭里出来的?”郝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刚刚他与孙桐林热情攀谈的时候,他的手下也没有闲着,本来嘛,大家都是在皇帝跟前当差的,彼此就算不认识,也都能混个脸熟,孙桐林嘴巴严,但手下这些卫士可就没有那么严实了,在对方有意的下套之下,还是泄露了他们的去向。
  时局再艰难,百姓再辛苦,但总不会苦了那些真正的贵人们。
  房内温暖如春,让满头满脸冻疮的孙桐林只觉得痒得极是难受,桌上摆放的精美点心,让十几天光吃干粮的他,更是满口生津,但他终究还是压下了这些让他无比难受的念头,仅仅是喝了一杯热茶之后,便开始向朱友贞回禀他这一次出使汉中的具体情况。
  “陛下,这就是盛仲怀最后的建议,他肯定地说,长安是守不住的,哪怕是在现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也是守不住的。因为李泽肯定会选对在其它地方承受一定的损失,也要先将我们击败。”孙桐林长叹道:“臣这一路之上,也在左思右想,觉得他说得极有道理,回到长安,看到如今长安的颓败,更坚定了臣的想法,陛下,需要早下决断了,一旦潼关被攻破,我们的回旋余地就更小了。”
  “去帝号,向广州称臣!”朱友贞失神地重复了一遍,“如果我们能完全掌控益州,盛仲怀就不能把益州的钱粮通过秦岭输送到长安吗?如此,长安岂不是能转危为安?”
  “我这么说了!”孙桐林道:“盛仲怀道,就算如此,那也要我们能撑得过这个冬天,如今正值隆冬,就算他完全掌控了益州,又如何能将钱粮通过秦岭运到长安来?”
  “我们连这个冬天都扛不过去吗?”朱友贞反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0/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