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984

  “唐人想在高丽构建国主与我的对立之态,好容许他们在中间渔利,呵呵,我来一个釜底抽薪,没了国主,我看他们还能怎样办?除了依靠我来稳定高丽局势还能怎么办?他们要从高丽出发进攻营州,少不了我们为他们提供辎重,粮草,民夫,除了我,还有谁能办到?还有谁能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向营州发起攻击?”
  “兄长算无遗策。”
  “什么算无遗策!”檀道济却是惨然一笑:“这是弱者的悲哀。道真,你率两千主力下去与张承佑打上一场,然后,我们便撤退吧!”
第九百三十九章:我自海上来(5)
  仙人岭,檀道济想要重新遁回山中的必经之地。
  此刻,这里已经被唐军完全占领,而奉张承佑之令绕道占领这里,堵截檀道济归途的耶律元,却正在与文福把酒言欢。
  “末将愿为老将军先锋!”耶律元敬了文福一杯酒,真心诚意地道:“末将乍归国朝,寸功未立,愿为老将军冲锋陷阵,生擒那张承佑,也可为耶律元晋身之资。”
  文福却是大笑:“耶律将军现在已经算是立了大功了。至于为先锋之事,倒也不必,老夫另有要事相托。”
  “老将军但请吩咐,耶律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耶律元赶紧表态。
  “张承佑已经上当,这一战,他跑不了啦。”文福道:“但他这一支兵马,必竟亦是辽军劲旅,我亦要全力以赴,力求将其全歼,可这样一来,汉城那边的事情,我可就顾不上了。”
  “汉城?”耶律元有些疑惑:“张承佑倾巢而出,汉城那边,还能有什么事情?”
  一边的顾寒道:“我们需要提前占领汉城,确保高丽国主的安全。”
  耶律元也是聪明人,当即便明白过来:“老将军与顾参军是担心有人会对高丽国主不利?”
  “不是担心,而是肯定!”顾寒点头道:“汉城那边,忠于李载道的人,早就被张承佑弄死了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那一些,都不过是墙头之草,风吹两面倒的货色,一旦张承佑失败,檀道济必然会派人去联络他们。而这些人为了在檀道济面前立下功劳,是不惮于再去做点什么更过份的事情的,反正这些年来,他们与李载道之间所结的怨恨,已经够深了。一举解决了李载道,反而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明白了。”耶律元连连点头:“我这边带兵绕道归去,以我麾下三千儿郎,替二位拿下汉城并且全须全尾地交到二位手中,不会有一丁点儿的问题。那李载道及其宗室上下,到时候保证也会一个不缺。”
  “耶律将军爽快。”文福大笑,“既然如此,喝了这杯酒,我们就各理其事吧!”
  三个酒杯叮的碰在一起,一饮而尽之后,耶律元便告辞而去。
  “老将军,顾参军,汉城见!”
  “汉城见!”
  辽军与高丽叛军的战斗,便如同以往无数次的翻版一模一样,当张承佑亲率精锐,击澡了由叛军大将檀道真所率领的主力之后,数万叛军便又作了鸟兽散。漫山遍野地都是叛军溃逃的身影。
  对于那些普通的叛军,张承佑视若无睹,只要不没眼色地挡在自己战马的前方,他压根就懒得理会,而是一门心思地盯着前面狂奔的那面檀字大旗。
  好不容易逮住了檀道济这个祸首,这一次,岂能还让他从手指缝儿里溜走吗?
  干掉了檀道济,则高丽之事可平矣。
  檀道济练兵打仗的本事一般般,但逃命的本事,这些年却倒真是历练出来了,张承佑虽然死死地咬住了他,但整整一天的追击,却仍然是没有找到与对手交战的机会,双方那么十几里道路的差距,硬是没有一点点缩小。
  不过张承佑倒也不着急,看檀道济奔逃的方向,仍然是往仙人岭方向,只要他往这个方向上逃,那总是会被耶律元给堵住的。
  翁中之鳖,这一次檀道济掉进了他的陷阱之中,休想再爬起来了。
  夕阳渐渐西下,前方的斥候如飞一般地赶了过来。
  “如何?”张承佑问道。
  “将军,檀道济在距仙人岭五里方向上的鸦雀岭停了下来,并且在哪里构筑阵地,似乎是要就地防守了。”斥候道。
  张承佑大喜:“看来他现在也晓得仙人岭是此路不通了,鸦雀岭那个小山包包,能让他坚持几个回合?传令全军,立即出发,活捉此獠,就在今朝。”
  一声令下,本来已经波惫的辽军,听闻目标就在眼前,被耶律元给堵住了后路,个个都是兴奋不已,早打早完事,然后便可以回兵汉城,去好好地享受一阵子了。
  每一次大战之后回到营地,总是会有各式各样的福利下发,便是女人,那也是不缺的,这也是张承佑为了稳定军心而使出的延揽士卒的手段。至于这样做,对于高丽本地人的伤害有多大,自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太阳完全落下山的时候,檀字大旗出现在张承佑的视野之中。
  辽军开始了最后的整军,在他们眼中,眼前的高丽叛军,终是上不得台面的,只看他们构建的那些防御工事,未免也太不专业了。
  或者是,他们还想与自己再打一场?
  “耶律元还没有来?”张承佑有些奇怪,按理说耶律元距檀道济比自己还要近,自己都到了,这家伙怎么还没有来?
  “这家伙又犯老毛病了。”身边一名牙将冷笑着道:“他知道这是檀道济最后的精锐部队,肯定难打,所以拖拖拉拉,只不过是想保存实力而已。将军回头要多敲打敲打这个蛮子,不能见了好事便不要命地扑上去,遇到一丁点难处立刻便裹足不前。”
  张承佑大笑:“下得力少,回头分战功,分战利品,自然也就少。”
  他自觉了解耶律元的心事,这家伙现在手里可就只有这三千骑兵的老本钱了,要是再折一些进去,他耶律元以后可就难混了。
  随着大唐再度崛起,大量的契丹人,开始进入北地内附唐朝,使得耶律元很难再招募到合适的人手,特别是到了高丽之后,更是死一个少一个。
  要是没了本钱,他耶律元自然也就一钱不值了。
  “休息一刻钟,然后进攻,天黑之下,拿下鸦雀岭,活捉檀道济!”张承佑厉声道。
  眼下,檀道济麾下那些乌合之众,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紧跟在他身边的,是他最后的核心部队,最多不过四五千之数,而现在,他的身边,足足还有近万士卒,或者一个冲锋,一切便都结束了。
  一刻钟转瞬即过,当张承佑所部重新整军,准备向鸦雀岭上的檀道济部发起最后的攻击的时候,一面大旗,却突然从鸦雀岭上竖了起来。
  看着那面旗帜,张承佑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使力地揉了揉眼睛,定睛再看之时,那面旗帜却是更加醒目了。
  大唐右金吾卫军旗。
  而随着这面大旗一起出现的,还有一排排全副武装的士卒。
  与此同时,檀道济的本部人马,纷纷向两侧退去,中间,全都让给了这些新出现的士卒。一员老将骑在马上缓缓出现,身后,一名文字大旗蓦然出现,迎风招展。
  “承佑小儿,还识得你文爷爷否?”鸦雀岭上,文福快活地举着马鞭,摇指远处的惊愕莫名的张承佑,大声吼道。
  双方相距甚远,文福的声音再大,也不可能传到张承佑的耳边,但鸦雀岭上千余名唐军,却在文福话音刚落的时候,同时大声重复着文福的喝问!
  “承佑小儿,还识得你文爷爷否?”
  大唐新任的右金吾卫大将军文福,此人原本是成德节度使李安国的亲兵将领,李泽上位之后,此人一度退出了一线领兵大将的行列,重新执掌大权并不久,这样的人,张承佑自然是认得的。
  不等张承佑明为什么文福率领的唐军会出现在这里,四周马蹄声声,一名名斥候狼狈不堪地从数个方向之上奔来。
  “将军,左翼发现唐军!”
  “将军,右翼发现唐军!”
  “将军,我们的后路被堵住了,是唐军,是唐军!”
  霎那之间,张承佑全身的血液如同被冻住了一般,整个脸上毫无血色。这一次战役从开始到现在的一幕幕在眼前一一划过。
  原来,从头到尾,被算计的那个人都是自己。
  唐军早就偷偷地抵达了高丽,而檀道济所谓的反攻,溃败,奔逃,只不过是要引诱自己入觳而已。
  “撤退!”魂灵儿刚刚回到身体之内,张承佑立即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向汉城方向撤退。”
  四面被合围,唐军战斗力不是檀道济可以比拟的,他可没有信心能在对手的围攻之下获得胜利,孤独一掷,向后撤退,集中全部的兵力对后方来敌进行决死一击,或者还有生还的希望。
  能突出去多少,便是多少!总是要胜过被对手围得铁桶一般来慢慢地收拾。
  张承佑的决断下得快,但文福这样的老将却也算计得准,在他后方的,恰好就是唐军的主力,而在前方鸦雀岭之上,文福手中只有千余唐军再加上檀道济的主力。假如张承佑的胆子更大一点,直接向鸦雀岭发起进攻,倒还真有希望突破这里的防守,然后学着檀道济一般逃进深山去当土匪。
  可惜,张承佑是永远不会想到这一点的。
  他向后撤,指挥着他的主力,一头撞在了唐军的主力身上。
  当他作出了最后这一个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决定之后,这一战,便再也没有任何悬念可言,区别只是结束战斗的时间长短问题了。
第九百四十章:领地(1)
  马车在宽阔的驰道之上平稳地前驶,天气虽然炎热,但密闭的车厢内,却是凉意阵阵,一大盆冰块丝丝地冒着白气,让车内车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李泽的对面,坐着已经督政一方整整两年的章循。与当年在李泽跟前相比,现下的章循,蓄起了整整齐齐的小胡须,看着比往日却是多了几分威仪。
  过去在李泽身边担任机要秘书的时候,虽然位置极其重要,人人都给他几分面子,但往来李泽身边的,无一不是高官显贵,章循自然也是小心翼翼。但主政一方之后,作为总督山东的一把手,那种身居高位的仪象,倒是显露无遗,一举一动之中,或许他自己并不觉得,但李泽却是感受到了他的变化。
  这便是位置的关系了。
  养移体,居移气,如今的章循,与李泽身边的那个书生可完全是两个人了。
  “路修得不错,两年时间,修通了青州至胶州湾的主干道,很不错。”感受着马车的平稳,李泽点头表示赞许。
  章循微笑着道:“山东各地的行政主官,基本上都是出自武威书院,大家都是受李相熏陶日久的人,对于李相的要想富,先修路的六字缄言,大家都是牢记在心中,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总是把修路,排在第一位。现在各地的主干道大体都已经完工,下一步,便是枝干了,再用上五年时间,我觉得便能用一条条通衢大道将整个山东钩连起来。”
  “路好了,人员的流动便更加容易,货物的流通会减少成本,商品的交易便会繁盛起来,来往的人多了,本地人的见识,自然也会与日俱增,这是一个牵一而发动全身的事情。”李泽笑道。“你看看我们北方诸地,无不是如此。”
  “还有一点,我觉得在新归附我们的地方而言更重要。”章循道:“修好了连通各地的大道,官府对于地方的管控力量也大大加强了,我们只需要少量的武装力量,便能管控大片的区域,在减少了武装力量人数的时候,管控的效果却要大大加强了。如今沿着这些驰道,我们每隔五十里便修建了一个驿站,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