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984

  目光转动,缓缓地打量着自己的大营。虽然没有城池,但李睿觉得,大营的防守,并不比城池差了多少。
  原本一望无际的旷野,现在早就已经为了模样。
  而且这些变化,是在一夜之间造就的。
  环绕着整个大营的是一道深约三尺,宽达一丈的壕沟,挖掘壕沟的泥土被填进了一根根碗口粗细的木桩所立起的夹层之中,一个简易牌的围墙便这样成形了。在这些栅栏之上,缠绕着一圈一圈的带着锋利铁片的铁丝网,敌人即便冲过了壕沟,想要清理这玩意儿也是需要耗费不少时间的。而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时间,便等同于一条条生命。
  在这些围墙之后,是一台台闪着寒光的强弩以及唐军普及率最高的脚踏弩。这玩意儿不需要什么准头,也不需要经过特别的培训,重要的,就是覆盖,完全以量取胜。
  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小小的土石垒成的山,那上面,同样安置着强弩,而在这些小山的背后,则是投石机。
  感谢大唐强大的军工业,唐军的投石机做到了最基本的配件标准化,这使得他们可以随意拆卸携带,然后在任何地方重新组装。除了一些特殊的投掷武器需要自行携带之外,像石弹这样的玩意儿,随处都可以寻见。
  对面鼓声隆隆,土褐色的战袍就像泥石流那般涌了出来,还是一样的围三缺一啊!李睿呵呵地笑了起来。留了一个方向让我在撑不住的时候好逃跑吗?
  他突然觉得对方有些教条了。这一次的战争,对于他们和己方而言,根本就没有逃跑这一选项。
  不过这样也好,敌人三面进攻,留下了一方,倒也是让自己的士卒可以多一些休整的时间。现在自己需要关注的,就是等一会儿敌人的主攻方向究竟在哪里就好了。曹煊现在可供使用的兵力超过了五万人,但是,真正的精锐,也就在两万出头。
  率先出战的,必然是那些团练军队甚至于民夫,好方便他摸出自己的防御重点。
  此刻大营内很安静。
  外围的战士们在准备着战斗,而那些民夫们,昨天晚上挖了一晚上的壕沟,垒了一晚上的土墙,此刻早就疲乏得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好些连饭都没有吃,倒下就睡着了。
  但愿他们能在战斗的号角之中,仍然能做一个好梦。
  他站了起来,眯起眼睛看了一眼东方地平线上那刚刚露出了小半张脸孔的红彤彤的太阳。才刚刚露头呢,这天气就这么热了。
  李睿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今天这天气,可真是够呛啊!好在营地里已经打出了数口井,虽然有些简陋,虽然出得水有些昏浊,但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饮用却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大营内储存了不少的水,足够到时候焦渴的战士们饮用了。
  感谢老天爷,这里的地下水很是丰富,没用自己打多深,这些井便出水了。
  李睿挥了挥手,高台之上的两名士兵立刻手脚麻利地把主将旗升到了最高处,一名旗手手执着两面认旗,站在高台之上挥舞着。
  旋即,各个方向之上,一面面将旗升起,各色认旗挥舞,回应着李睿这里的呼喊。
  眼前,被乌泱泱的冲锋的敌人填满了,震耳欲聋的吼叫之声让人极端地烦燥。李睿一直很讨厌作战的时候大呼小叫,他认为这完全是徒耗力气。所以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士卒,在战斗的时候,大都是沉默地作战。
  敌人的最前方是民壮,后面跟着地方团练,而曹煊的主力,根本就没有动弹。
  三个方向,各自排开了三五千人的规模。
  可惜自己现在没有骑兵了,要不然这个时候派出骑兵,倒是可以去收割一拨敌人了。曹煊大概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吧,第一波攻击展开的时候,他手上的骑兵,压根儿也没有动弹一下,这是准备找到机会来冲击我的营盘吗!
  李睿看着自己大营内的模样,突然笑了起来。
  呼的一声,一枚石弹高高地飞了起来,带着呼啸之声飞上了半空,在他的身后,更多的由网兜包着的锋利的石片被投掷了出去,他们挣脱了网兜的束缚,旋转着,尖叫着,飞向了下方那些奔跑着的土褐色的身影。
  无数人倒在了奔跑的路上,但更多的人却是冲到了壕沟之前,然后毫无不犹豫地跳到了壕沟之中。
  曹煊更唐军作战多年,在攻打唐军营盘之时,也摸索出了不少的经验,那就是万万不要组织起密集的队形往前压,因为那样,会遭到唐军无休无止的远程弓弩,投石机的压制。
  一般的部队,压根就无法配备如此多的弓弩,但唐军,永远都是例外。在曹煊这些人眼中,李泽一直都是一个狗大户,一个暴发户。而且他投入到军队之中的相当一部分钱财,还是他们供济的。
  谁让那么多的好东西,都产自北地呢?想要得到这些东西,便只能去买对方的东西,越是严控,价格就越高。放开之后,反而价格能应声而落。
  壕沟的沟壁土质松软,很是容易攀爬,而且并不高,一名团练军官靠着沟壁,大喘了几口气之后,一手提刀,身子微微一蹲,猛然向上跃起,力道将近之时,一把抠住了一根栅栏,两脚同时在沟壁上一撑,便又向上窜了一截。
  眼前一柄长矛猛然捅来,梁军军官侧身,避开了矛尖,一伸手抓住了矛杆,竟是将那名唐军往身前拖来。
  唐军的面容看起来很稚嫩,第一时间竟然没有松开长矛,反而发声使劲,想与对方挣夺长矛,也就在一瞬息间,对方另一只手里的刀,已是劈了过来。
  唐军士兵颈间冒出鲜血,卟能一声栽倒在地上。
  梁军军官还没有来得及欣喜一下,另一柄长矛无声无息地捅了过来,挥刀格挡,当的一声响,另外几柄长矛却是一齐戳了过来。
  腿,肚子,肋下齐齐剧痛,这名个人武力很不错的团练军官,电光火石之间便被戳了好几个洞,仰面朝天地跌下了壕沟。
  这样的场面,在围绕着唐军大营的壕沟里,各处都在上演着。壕沟之中的尸体愈积愈多,渐渐的,有些地方根本就不需要攀爬,梁军站在那层层叠叠的尸体之上,便可以向着栅栏之后的唐军发起攻击。
  天空之中弩箭飞舞,梁军弓羽的声势虽然远远比不上唐军,但却也没有被对方完全压制下去,总是还能给营中的唐军带来伤害。
  候方域的眼前被梁军填满了,眼下,双方正在争夺着栅栏,铁丝网上挂满了梁军的尸体,但这些尸体也为后来者抵挡了伤害。
  “掷弹兵!”他大声喝道。
  数十名穿着红衣的唐军士兵闪身而出,他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个铁箱子,此时,他们从箱子之中摸出一个瓷罐,俯下身子,在火堆之上点燃了引线,然后猛跑几步,将手中的瓷罐投向了壕沟之后。
  爆炸之声猛然响起,漫天的火雨落下,将一个个梁军点燃。
  一个接着一个的瓷罐被扔了出去,爆炸之声此起彼伏。梁军的进攻终于前后脱节了。
  “反击!”候方域挥舞着长刀,带着预备队冲了上去。
  大营中央的高台之上,李睿的眉头却是皱了起来。这么快就动用了猛火油弹,说明了梁军经验前方的压力是相当的大了。北面那一段是候方域镇守的,那可是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家伙。
  梁军中军大旗之下,曹煊脸色沉静,对于他来说,这些团练,不过就是消耗唐军弓弩,猛火油弹的炮灰而已。
第九百一十九章:云涌(6)
  隆隆的鼓声之中,上万名梁军精锐从后方缓缓压上,原天平军大将夏隆脸色阴沉,厉声喝道:“放箭!”
  嗖嗖的羽箭声中,奔逃而回的团练纷纷惨呼着倒地,这些人在倒下的时候,脸上尽是不敢相信的目光,他们,居然是死在自己人手中的。
  “喊话,向前者生,向后者死!”夏隆厉声道。
  长刀手们排成了整齐的队列,手中闪着寒光的大刀带着风声重重劈下,后退者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纷纷倒毙在地。
  “向前者生,向后者死!”一声声的呼喊传遍了整个战场。
  潮水般退下来的团练在密集的弩箭和雪亮的刀光之中停了下来,同伴的死亡让他们确认,身后的人一点儿也没有开玩笑。
  向前者生,向后者死。
  他们纷纷调转身子,转头向着前方那座大营再一次的扑去。
  彭明无比怨恨地看了一眼远处夏隆的身影,猛地掉转马头,大声嘶吼道:“跟着我,向前者生,向后者死。”
  他家本是汴州的豪强大地主,家里拥有土地数百顷,私兵上千,一向都是梁军的铁杆拥护者。他厌恶唐军是因为唐军的土地政策,按照北地朝廷搞的那一套,他家将失去向辈人所积攒的财富。
  所以,当曹煊征集团练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带着自己的所有私兵,自备粮草,自备武器,汇集到了大军之中。
  事实上,这一次汇集而来的各地团练,基本上都和他是差不多的情况,不同于一般的民壮,他们这些团练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大的。
  集结之后,他曾为梁军这一次的规模所震惊,因此也怀有必胜的信念,觉得对面的唐军在如此庞大的力量面前,必然会不堪一击。
  但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击。
  半天的进攻,战场之上堆满了尸体,深达数米的壕沟,都被尸体给填平了。但唐军的大营却仍然挺立在他们的面前。
  他们的退去,并不是因为害怕,彭明认为率先进攻的所有团练都向曹煊证明了他们的勇敢,但是他们也需要休息,也需要吃饭喝水休整积蓄力量以图再度进攻。
  他们是自愿来与唐军奋战的,他们是为了自己的财产,自己的荣耀。
  但很显然,现在的情况是,曹煊将他们当成了一次性的消耗品。想要用他们这里所有人的生命和鲜血铺成一条打开唐军大营的血腥之路。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
  难道让他们休整一下,然后再发起进攻,不是能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吗?让他们白白地消耗在这样的战斗里,对于未来的大梁有什么好处呢?他这样做了,以后还会有人来帮助他们吗?
  在所有的不解之中,彭明带着他残余的人马,咆哮着再一次向着唐军大营冲去。
  他们别无选择。
  向前,或者还能搏出一条生路来。
  曹煊表面上很平静,但内心深处,却亦是苦涩无比。
  他不仅是一个将领,他还是曾经治理过一方的节度使,自然明白现在的他,正在杀鸡取卵,这一战过后,如果胜了,他还有机会去安抚人心,如果败了,那梁军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地盘了。
  但他没有办法,因为刚刚他收到了消息。黄风桠右翼骑兵,已经失败了,现在那里,只是在尽力地拖延,引着陈长平的骑兵在追击他们。
  如果说黄风桠的失败,还在他的意料之中的话,但另一则军情,却让他惊疑万分。一支先前不在他们意料之中的唐军骑兵,突然出现在了离长垣不到八十里的马店。
  而那支骑兵,正是在唐军序列之中赫赫有名的游骑兵。
  八十里,对于游骑兵而言,最多半天的功夫,就会抵达。如果在天黑之前不能拿下眼前的唐军大营,这一次会战,对于他们而言,就完全失败了。
  不管徐充那边的战斗结果如何,从总体上来说,他们都失败了。
  他必须要拿下眼前的这个唐兵大营,全歼里面的近两万唐军步卒青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