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984

  李泽的心狠手辣,他们是很清楚的,在哪些被李泽吞并的地方,绝大部分的豪门家族,已经灰飞烟灭,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对待这些豪门世家,李泽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
  “知道我为什么把你们高高举起,最后却又轻轻放下吗?”李泽看着两人,道。
  薛均,司马范嗫嚅不敢言。
  “一来,是因为先前我说过的理由,你们把握住了最后的机会,没有越过底线,也算是有功劳的。”李泽道:“二来,河东历经大劫,需要稳定,而稳定地方,你们还是能起不少作用的,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会看着你们怎么做。”
  “李相放心,我们一定会配合官府,用最快的速度恢复河东的稳定,生产。”薛均赶紧道。
  李泽点了点头:“很好,但在此之前,有几件事,你们还是要交待一下的,在那些人面前,我给你们留了面子。第一件事,便是杀薛洪的凶手要交给有司查处。”
  薛均脸色剧变,杀薛洪,本身就是他的命令,这不是要将自己交出去吗?
  “朝廷需要给薛洪家人一个交待,所以,凶手是一定要被绳之以法的。”似乎没有看到薛均的脸色,李泽自顾自地道。“你们自己把凶手送交有司。”
  “是。”薛均终于回过味来了,李泽只要凶手,至于幕后是怎么一回事,显然,他是不会追究了。
  “第二件事,便是早前的贪腐案,该交的人,也得交出来。因为这件事,已经死了不少人了,死的人中,有许多的无辜者,真正的黑手,必须要被交出来。这些人是谁,你们自己心里很清楚。这两件事,能做到吗?”
  薛均咬了咬牙,点头道:“能做到。”
  “很好!”李泽脸上终于有了一点点笑容:“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接着往下谈了。”
  “请李相吩咐!”
  “前两天,我刚刚与德里赤南达成了一项协议。”李泽道:“他回到吐蕃之后,我们将支持他在国内与吐火罗展开争夺,接下来,我们将与他展开政治,经济方面的一系列合作。”
  “德里赤南的势力远远不如吐火罗!”薛均道。
  “等到银州之战结束,吐火罗就不再拥有绝对优势了,我让德里赤南提前返回国内,就是要打吐火罗一个时间差,如果德里赤南真有能力的话,这一段时间里,足够他联络于更多的盟友一起与他对抗吐火罗了。”李泽道。
  “不知李相需要我做什么?”薛均道。
  李泽微微一笑:“你是恨我的。”
  薛均打了一个哆嗦,“不敢,不敢!”
  “没什么不敢的。”李泽哈哈大笑:“可是你纵然恨我,却又拿我没有办法对不对?还只能在我面前强装笑脸逢迎于我是不是?”
  薛均面红耳赤,打人不打脸,李泽这不仅是在打他的脸,甚至在往他的脸上吐唾沫。
  “就是这样的状态,很好!”李泽道:“德里赤南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知道我在利用他,他知道我最终的目的,是想要吐蕃乱起来,所以,他的心里对我也是极度痛恨的,可是,他现在却又需要我的支持,因为他的部下,现在还在我的手里握着呢。他只有表现得更好一些,与吐火罗斗得再凶一点,我才会把他的部下,陆陆续续地释放回去以增强他的力量。”
  “李相是想让我去与他打交道?”薛均恍然大悟。
  “两个同样都异常恨我的人,应当是有很多的共同话题的。”李泽道:“我想,德里赤南也一定很喜欢拥有你这么一个有能量,有身份的朋友。”
  “供销合作社在接下来会与吐蕃进行明面之上的商业交易,而你,再在私下里与他另建一条商业网络,我希望你们薛氏,能在吐蕃站住脚跟。而为了帮助你做到这一点,我们甚至会允许你走私一些战略物资去吐蕃,当然,这些东西,最终应当用在与吐火罗的战争当中。”
  薛均咽了一口唾沫,这是典型的双面谍探,一个搞不好,就真会身败名裂的。
  “吐蕃境内,有许多的唐人,这些人,或者可以利用起来。我们虽然开始在西域重新开始开拓了,但吐蕃人在西域的影响力,短时间内是很难消除的,所以,我们需要在他们内部动手,光靠他们自己内斗当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适时地给他们添柴加油。也许有朝一日,我们能兵临那一片高原,在哪里也插上我们大唐的旗帜,如果有一天,我们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你薛氏就是最大的功臣,必将名垂青史,真到了那一天,我让人给你薛均在哪里建碑表功。”
  “您想完全吞并吐蕃?”薛均吃惊地张大了嘴巴,一边的司马范也是惊得眼睛瞪得溜圆。
  “有什么不可以的吗?”李泽淡淡地道:“卧榻之旁,岂容他们酣睡?我可不想将来的大唐帝国的身侧,有一个这样的国家在旁窥伺,动不动就想来咬我们一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些事情,总之是早做起来,到时候便能水到渠成。薛均,你愿去做这个开拓者吗?”
  薛均迟疑了半晌,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但现在的薛氏,已经快要被李泽打落尘埃了,但李泽却又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如果能把握住,有朝一日,薛氏再度崛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再度崛起的薛氏,将来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方豪族了。
  “我,愿意去,我亲自去吐蕃。”他咬牙道。
  “很好!”李泽赞赏地点了点头:“这才是一家之主的气象,色诺布德被德里赤南留下来了,他会在我们这里逗留很长的时间,我们会创造一个机会让你们见面的,至于以后怎么做,就看你的了。”
  “属下,定不辱使命!”薛均很自觉地改了口。
  李泽将目光转向了司马范。
  “司马氏愿为李相效力。”
  “袁昌,厉海,唐吉他们正在西域搏命。”李泽道:“薛氏去吐蕃,我希望你司马氏在接下来把开拓的重点放在西域,接下来,朝廷没有太多的精力投注到哪里,但你们这些豪族,有人力也有财力,我希望以司马氏为首,组织河东的这些豪门世家,大举向西域进军,移民也好,商队也好,甚至于是去做马贼也好,总之,西域那片,我们唐人愈多愈好。你们去哪里,与袁昌等人配合,替我们大唐重新掌控这一片区域去努力。司马范,或者在哪里,你能挣更多的钱,但你在哪里挣的钱,我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觊觎,只会拍手叫好。”
  “司马范愿往。”
  “好,既然你们二人都已经接下了使命,我也向你们承诺,你们薛氏、司马氏在朝廷之中不会受到任何的歧视,武威书院会给你们两家十个名额,只要你们的子弟有能力通过科考,他们就能做官,至于能做到那一地步,就看他们自己的了。”李泽笑道。
第六百一十三章:截断
  四月初,已是草长茑飞时节,往年这个时候,春耕已经进入到了尾声,但今年,整个长泽县却仍然还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上好的良田里,野草疯长,本来应当在农田里劳作的农夫,却是基本上看不到影子。
  造成这一切的,自然便是战争。
  吐蕃人来了,夏州多年的平静被打破,田自然是种不成了,大量的农夫被吐蕃人劫掠到了大营里充当民夫,劳役甚至于攻城的先驱,一个个的村庄在短短的时间里,便破败的不成模样,房屋被毁,财产被掠,偶尔能看到几只失去主人的瘦得皮包骨头的狗子,在荒草之中出没。他们本来是有主人的,但现在,却只能孤独地在荒野之中觅食。不过相对于那些已经成了他人嘴中美食的同伴来说,他们也算是幸运的,至少还活着,至少还是自由的。
  山脚下,罕见的出现了几个身影,居然正在田中劳作。一老一少两个男人正躬着腰,身上系着绳索,一步一步地向前艰难地移动,身后,一个妇人扶着犁,沉睡已久的泥土波浪般的向两边分开,藏在内里的虫子,蚯蚓,有些慌乱地翻开的泥土里爬行着,蹦跳着。
  郝连一家是吐蕃劫掠的幸存者。他们的家靠近山边,吐蕃人来的时候,他们及时地逃进了山里,虽然房屋被吐蕃人一把火烧了,但好在人却是没事。
  在山中躲了月余,郝连一家大着胆子下了山。残壁断垣之中,老头儿居然发现他藏在地窖之中的粮食种子居然幸运地没有被吐蕃人搜走。
  种子自然是舍不得吃的。哪怕他们已经饿得像是骷髅一般模样了。
  在旧房旁边搭上了草棚子权作安身,从废墟之中找到了被烧坏的犁铧,郝连老头的手艺不错,砍来了树木,一番修修补补之后,居然又能勉强使用了。
  只是家里的大牲口没有了,两个男人,便只能充当耕牛了。
  只有春来耕种之后,秋来才能有收获啊,不然今年一年的日子怎么过呢?今年已经错过了时节,日子肯定是不会好过的,但只要播了种,总也是种下了希望啊!
  只穿了一条短裤的父子两人汗珠从精瘦的身体之上滚滚而下,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被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一边,不敢让绳索勒在衣服之上,这是他们现在仅有的衣物了,虽然身上的皮肉被勒得红一块紫一块,但休息两天,总是会好的。
  天边阵阵闷雷之声传来,郝连老头有些讶然地直起腰来,抬头看向天空,阳光依然灿烂,怎么就打雷了呢?
  如果是一个有经验的人,听到这个声音,自然也就知道这并不是雷声,而是大规模骑兵正从远处接近的声音,可惜郝连一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夫,虽然他们的祖先党项人也曾经是马背上的强者,但这些年下来,他们在这个上面的基因,已经基本没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才是他们这一生的主基调。
  闷雷之声连绵不绝,一家人终于察觉到了异常,他们掉头看向闷雷声传来的方向,一道黑线首先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接下来,便是漫山遍野不知有多少的骑兵正滚滚而来。
  “爹,快跑啊!”扶犁的年轻媳妇惊慌地大叫起来,提着裙子便向往不远处的山上跑去。
  “来不及了,来不及了!”郝连老汉声音颤抖地道。
  那些骑兵来得太快,两条腿怎么跑得过四只蹄子,而且,他清楚地知道,此时逃跑,只怕更能激起那些骑兵的攻击欲望,一枚羽箭,便能要了一个人的性命。
  他猛地从田垄里抓起一把黑色的泥土,往媳妇儿的脸上没头没脑地一通乱抹,然后两手抱着脑袋往地上蹲。
  “蹲下来,蹲下来。”
  年轻的男子与年轻的女人此时已经不知所措,只能学着老汉儿的模亲,抱着头蹲在了地上瑟瑟发抖。
  无数匹战马从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呼啸而过,骑士的吆喝声却是字正腔圆的唐语,不是吐蕃人啊!郝连老汉儿大着胆子抬起了头,映入眼帘的是飘扬的大唐战旗。
  几匹马停在了他们的面前,看着硕大的马蹄子就在自己的跟前刨着地,郝连老汉儿赶紧又低下了头,大气儿都不敢喘一口了。
  “这位老丈,站起来说话!”头上传来了一个还算和气的声音,郝连老汉儿抖抖索索地站了起来,畏惧地仰头看着马上的这名将领。
  真年轻,只怕还要比自己的儿子小上几岁。转头看看身边的儿子媳妇,此时仍然抱着头蹲在地上,浑身如同筛糠。
  骑在马上的,正是率领着右武卫以及左金吾卫合计近两万骑兵的大德,而在他身边的,虽然满脸灰尘却仍然颜色不减的柳小蝉。
  “军爷!”郝连老汉儿结结巴巴地叫了一声。
  “你可知道这里,距离长泽县城还有多远这?”李德问道。
  “这儿是安乡,距离长泽县,大概还有三十里远!”郝连赶紧道。
  “三十里?”李德脸露喜色,转身对身边的一名牙将道:“传令下去,全军休息一个时辰,用饭。”
  “是!”牙领领命而去。
  片刻之后,军号声声,奔腾的骑兵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停顿了下来,一个个翻身下马,开始伺候身边的战马。
  李德也跳下了马,弯腰从刚刚犁开的地里,抓起了一把土坷垃,用力一捏,泥土便簌簌地从指缝之间漏了下去。
  “肥力不错啊!”李德赞道:“老丈别怕,我们是大唐军队,这一路过来,基本没看到人,你们还是我见到的第一家在耕种的呢!”
  “吐蕃人来了,有的逃进了城里,有的被吐蕃人抓走了,我们逃进了山里,才躲过了一劫!”见军官和气,郝连老汉也稍稍有了一些胆气,毕竟这是大唐的军队,而他,是大唐的百姓。“军爷,你们是来打吐蕃人的吗?”
  “当然。”李德笑道:“老汉儿安心种地吧,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把吐蕃人杀光!”李德做了一个割脖子的手势。
  “那敢情好。”郝连老汉有些开心,吐蕃人走了,他才好安心种地嘛,官府虽然收得税重了一些,但还是能活下去的,不像吐蕃人来了,啥都抢,一点活路都不给人。“不过今年错过了农时,收成只怕是不好的了。”
  “放心!”李德伸手拍了拍郝连老汉儿的肩膀,老汉身子一软,险些摔倒在地上。这军官带着这么多人,官儿绝对小不了,他这辈子,便是里长都没有拍过他的肩膀呢!
  “以后你们便都是李相的子民了,李相不会让你们挨饿的,今天打仗,收成不好,可以免赋税嘛,吃不饱肚子,官府会赈济嘛。李相的子民,只要肯干活儿,绝对有好日子过。”
  郝连老汉儿一脸茫然地看着李德,李相是谁?他压根儿都不知道,他连长泽县的县令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