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84

  屠虎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已经解决了,借着这个机会,我还把王明义与杨开绑上了我们的马车,接下来就要用一用王明义的关系了。”李泽道。
  屠虎一惊:“公子,不是说我们不在成德地区发展的吗?”
  “吓着你了?”李泽笑道:“我们自己当然不会去做,不过借着王明义的壳子就行了,这样不引人注目,你从卢龙回来,应当知道,哪里的物价,已经开始飞涨了吧?”
  “对,物价涨得离谱,特别是战备物资。卢龙那边正在大规模地屯集。很多东西,价格已经翻了数倍。公子不会是想做这些吧?”
  “为什么不做?现在还有比做这个更赚钱的吗?”
  “可是公子,老爷如果到时候选择与卢龙为敌,我们这么做,不是资敌吗?”屠虎犹豫地问道。
  “我们不做,王明义照样会做的。他们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其实振武,横海那边也会有人做,即便是河东,也不会少了人去。”李泽不以为意地道。“抓住这个机会,赚一把快钱。”
  “我明白了。”
  “你在后面安排货物,出面的事情交给孙雷,认得你的人多,你尽量少出面。”李泽吩咐道。
  “是。”
  “这一次,我们除了钱之外,也可以收一些马匹,皮革,牛筋。你还没有回来之前,孙雷已经筹集了一批粮食,食盐,桐油,这些东西,卢龙那边都缺,互换有无。”
  “卢龙那边肯卖给我们这些东西?”
  “张仲武不是还在想着拉拢我老子吗?”李泽轻笑道:“再说这些东西他不缺,背靠着契丹,他多的是这些东西。把我们的货夹在王明义的货中出去,交易完成之后,王明义会把我们要的东西安排好交给我们的。”
第四十五章:告辞
  屠虎在庄子上只歇息了两天,手上的冻疮破损了的地方才刚刚结痂,便又匆匆离去了。公孙长明在大醉了一天,又沉默了一天之后,在屠虎离开庄子的那一天,他也前来告辞。
  “先生缘何要如此匆匆离去啊?”李泽倒是有些不舍起来,公孙长明的确是一个学识渊博,而且深通时务之人,与他的交流,极大地补足了李泽闭门造车的短板,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知,实际上,这个世界,与他的认知虽然大同小异,但就是这些小异,或者对于现在的李泽没有什么影响,但以后可就说不准了。有些大事,往往就是败在一些完全不起眼的小事之上,一艘可以在海上横行无忌的大船,往往会因为一颗看起来无关紧要的铆钉而倾覆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些憔悴的公孙长明拱了拱手:“在庄子上叼扰了几个月,着实麻烦了。与小友的交流,也让我这老朽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我这便走了,以后有缘再见吧!”
  “先生是不打算认我这个弟子了吗?”李泽苦笑着道。
  “不是不认你,而是不敢当你的老师,如果说起掉书袋,写文章,作词赋,那我当你的老师那是绰绰有余,但其它的……”公孙长明摇了摇头:“小友啊,你当真甘心就这样埋没了自己吗?”
  “先生是要去镇州吗?”李泽换了一个话题。
  “是,我的老友们死得如此之惨,张仲武下手如此之狠,我岂能就此甘休。”公孙长明愤懑地道:“不给以回报我枉自为人一场。你老子现在满脑子守成的想法,朝廷那边他想托着,张仲武那头他也想糊弄着,可是墙头草,又岂是那么容易做的,要知道,真正大战一起,最先倒霉的,差不多都是那些墙头草。”
  “所以您要去说服我父亲加入到朝廷一边,配合河东节度使高骈一起对付张仲武?”李泽道。
  公孙长明点了点头:“虽然有我的私心在里头,但这对你爹来说,或者是眼下最好的应对办法。你不是也说过吗?张仲武绝对成不了事,如果这样含糊着,以后朝廷一旦获胜,你爹如何自处?只不过是眼下得罪张仲武的问题,还是将来得罪高骈的问题,你认为谁更难对付?”
  “当然是高骈!”李泽一摊手道:“至少人家大义在手,到时候高骈一声吆喝,大家倒是可以兴高彩烈地来对付我爹,然后瓜分成德的地盘。”
  “对啊,你看问题,比你老子准多了。他现在还在犹豫呢,两头老虎要较劲了,他一只家狗夹在中间也着实为难了些。”公孙长明叹息:“可这世上,又哪有容易的事情啊!”
  发完感叹,看见李泽的脸色有些难看,这才发觉自己刚刚的比喻有些不恰当,这是换着花样骂李泽是狗崽子了。
  李泽当然不高兴,特别是看到公孙长明身后的梁晗这个时候笑得露出满嘴的大黄板牙,心里就更不痛快了。
  “先生大才,能有先生相助父亲,想来成德定然是不会有问题的,只是有一件事,我想提醒先生。”李泽板着面孔道。
  “小友请讲。”公孙长明正色道,并不因为李泽年纪小便有所轻视,这几个月的交往,他早就不把眼前这个少年当成孩子,而是当成了一个可共谋大事之人了。
  “先生此去,说服父亲之余,必然还会想尽办法将振武,横海一齐说服,此事不是不可行,但先生切记,万万不可将自身安危托诸于他人之手。我有些担心先生心痛老友惨事,而急于求成。”李泽道。
  “多谢小友提醒,我一定会放在心上的。”公孙长明道:“小友,大争之世即将到来,你当真就没有与这天下诸雄一争长短的心思吗?”
  “先生,这件事情我已经跟你强调过很多次了,说实话,人皆有向上之心,要说我一点不动心那也是假的,谁不想过那种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风光日子呢?我自然也是想的,不过一想到要因此而天下动荡,血流成河,我便心生厌恶,先生是不是看我做事的风格,便觉得我心狠手辣?”
  梁晗立即将头点得鸡啄米一般。
  李泽横了他一眼,他便把脖子一缩,又躲回到了公孙长明的身后。
  “难道不是吗?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公孙长明道。“我并不认为这是缺点,想反,这是一个想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特质。”
  “杀几个人和杀成千上万人,是完全不同的。”李泽叹道:“杀几个人,我还能接受,可一想到或者因为我要死成千上万人,我心里就是极不舒服的,先生,我讨厌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你知道吗?我要想成大事,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恐怕便是要与我那没见过面的兄长相争,先把他干掉再说。哪怕我与他没有什么感情,但血管里毕竟都流着同一个人的血。我不想做这样的事情。”
  公孙长明点了点头。
  “我理解。”
  “另外,我讨厌那所谓的英雄,雄主之类的人物。”李泽的语气突然有些激昂起来:“先生听过这样一句话吗?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公孙长明重复着李泽的这句话,脸色变得格外精彩起来,好半晌才拱手向着李泽一揖:“是我小看小友了。不过小友,你终究不是一般人物,或者局势一至,或者外物所迫,你想要的,不见的能得到,你不想要的,说不定终究会来。你本非池中物,一遇风云,终究是要化为蛟龙翱翔九天的。”
  “但愿先生这些话都不会实现,我更喜欢躲在这里当一个轻松的小财主,或者去海上当一个闲散的钓鱼翁。不过如果事情逼上门来,我也绝不会当缩头乌龟的。”李泽笑道:“我就是这个性子,潺潺小溪载着我,我可为供人观赏的落花,汹涌波涛载着我,我也能成为毁天灭地的巨木。”
  “但愿如小友所愿吧,老朽就此告辞。”公孙长明弯腰子一揖,转身登上马车,梁晗一跃上了车辕,看着拱手作揖相送的李泽,心中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要离开这个煞星了,还是在外面更加逍遥自在啊。
  驾的一声,长鞭在空中甩了一个鞭花,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马车缓缓离去,在雪地之上,留下了两道浅浅的车辙印。
第四十六章:出血
  杨开觉得到武邑来当这个县令真是来对了。虽然早前险些一步踏错而万劫不复,但好歹有是惊无险,不但过了这一关儿,还因此而巴结上了成德的主人李氏一族。这可比他攀上王二公子要高上了好几个档次,便是王二公子王明义的姨父曹信,也不过是成德节度使麾下一州的刺史而已。
  机会已经摆在了自己的面前,能不能抓住,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所以,从那以后,他就开始不遗余力地巴结上了。
  公孙长明离开武邑准备前去镇州李安国那里,他是亲自一路送到武邑边境,只差哭鼻子抹泪的表示自己的不舍了。送走了公孙长明,回过头来,便隔三岔五地往李泽的庄子上跑了。
  巴结人当然也是要有水准的,杨开在这方面还是很有造诣的。来了一次之后,便从李泽不经意经透露出来的母亲一心向佛的话可记在了心里,再来的时候,总是会带上一些与佛家相关的东西,要么便是不知从哪里淘来的一些佛经孤本,要么就是一些罕见的佛家摆件,挂件,以及一些罕见材料打造的佛珠等等。
  要说这些东西有多值钱倒也不见得,但这就是让王夫人感到欢喜,母亲喜欢了,李泽便也只能捏着鼻子每一次好言好语地招待着这个粘人的家伙。
  虽然这家伙很讨厌,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李泽又不得不感谢他,王夫人大概以为这些东西,都是李泽费心费力找来的,所以这段日子以来,对他的笑脸渐渐的多了起来,话也慢慢地多了起来,偶尔也对李泽嘘寒问暖几句。
  说实话,李泽上一辈子压根就不知道母爱为何物,这一辈子,终于有了一个母亲,但以前还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这的确让他很是失望,现在终于感受到了一丝母爱,心中也着实温暖得紧,也稀罕得紧。
  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他自己都很清楚,他缺少的还真就是爱。
  自己还真是太过于粗心大意了,以前屠虎走南闯北,如果想找这些东西的话,自然也是找得到的,还是怪自己没有这个心啊。这个杨开,还真是给自己指点了一条沟通母子感情的明路。有了这个勾连,自己再努努力,总也要让这一世这母子情真真切切的才好。
  世人不是说,缺嘛补嘛吗?
  “杨县令,看你面有愁容,是不是有什么难解之事啊?”李泽看着杨开,微笑着问道。往日杨开来家里,总还能借着一个由头,但这一次来,却是什么借口也没有了,一看那样子,明显便是有事求上门来了。想想自己让王明义和杨开都误认为自己与镇州那边有关系,李泽便隐隐有些头疼。
  关系当然是有的,而且还很特殊,问题是,这关系并不是杨开所想象的那种关系啊。
  “公子慧眼如炬啊!”杨开放下手中的茶碗,“杨开实在是有事要求公子。”
  “哦,什么事,说来听听,不过杨县令,话说在前头,你的事儿,我可不一定办得了啊!”李泽似笑非笑地道。
  “这事儿,别人还真是没有什么办法,不过于公子呢,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杨开赶紧道。
  “什么事?”
  “公子,武邑本来就是一个下县,全县拢总也不过二千户上下,今年的秋赋,杨开是殚精竭虑总算是圆满完成了,可就在前天,翼州那边又传下了命令,要加收一次平匪税。小小的武邑,竟然摊了二万贯钱啊!”杨开愁眉苦脸地道。
  “翼州有匪?没听说啊!”李泽惊讶地道。
  “这不是翼州的意思,而是镇州那边传来的命令。”杨开叹息道:“如果单是翼州,我去求求王别驾,怎么也能少收一点,但是镇州那边分摊下来的,王别驾也就没有一点儿办法了。说是平匪税,其实啊,这是准备着要打仗了,听上面来的人说,明年春播之后,要与卢龙那边开战了。”
  李泽心道公孙长明还真是有办法,这去了镇州还没有多久,就帮自己的老子下定了决心要与河东那边结盟,对付卢龙了吗?这加税,就是为了这次战争作准备了。
  老头子当然是不肯拿自己的老本来打这一仗的,最终还是要把耗费摊在老百姓身上。全成德上下百姓,都要为这一次战争买单了。
  “一户平摊下来要十贯,这的确不是一笔小钱了。”李泽沉吟道。
  “我的公子哟,这那里是一笔小钱啊,大部分人家,你就是让他当了裤子,也一次性拿不出来十贯钱啊!”杨开看着李泽一副何不食肉糜的模样便觉得气不打一处打,敢情你李公子觉得十贯钱不多,但这不代表那些普通百姓啊!
  “缺口有多大啊?”李泽问道。
  杨开叹了一口气:“我已经派下税丁税吏下到乡里去摧收了,现在缴上来的,也不过二千贯而已。缺额实在太大了,公子,我也不敢摧逼过甚啊,你可能还不知道消息,横海军节度治下的石邑,就是与我们隔着大青山相邻的那个县,也和我们武邑差不多的一个偏僻地方,如今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官府摧逼过甚,百姓聚众暴乱了。”
  “啊?还有这么一回事?”李泽瞪大了眼睛,这一个冬天,他的人手都投入到了与王明义的生意当中去卢龙那边赚一笔快钱,横海军那头儿却是在猫冬,没想到那边就出了大事。
  “不错,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但石邑那边百姓暴乱却是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我很是担心啊!”杨开愁容满面。
  “你怕强行摊派,逼得武邑步了石邑后尘?”李泽问道。
  “也不仅仅是如此。”杨开道:“实在是武邑穷啊,如果都像公子这个庄子上这样富裕,那我就不用担心了。真要弄齐这两万贯,那不知有多少家这个年是不消过得了的,明年春天,铁定要饿死人,杨开虽然不是一个清官好官,但也做不出来这种事情啊。这是其一,其二,我很担心石邑哪边的暴民啊,别看他们闹得欢,但军队一去,他们肯定不敌,我就怕他们窜进大青山,然后摸到我们这边儿来啊!公子你想想,我们在这头摧逼缴税,那边这些暴民窜了过来,这两头要是一联络,乱子会不会延伸到我们这里来?我这个县令还没当上一年,就出了这样的祸事,曹刺史焉能饶我?”
  听了杨开这番话,李泽倒是对这个家伙有些刮目相看了。
  诚如杨开所言,这人算不上什么好官,也算不上什么能吏,但仅仅看他不忍心刮地皮来完成上头的布置下来的任务,就足以让李泽对他另眼相待了。这家伙也想发财,但他发财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对准了义兴堂这样的而不是普通老百姓,看来此人心中还是有一些底线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