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984

  不说李泽一路对于交通情况咬牙切齿,但总算是在老天爷给面子和屠虎的悉心打点之下,在他离开武邑半个月之后,他们终于看到了相州那高大的城墙。
第二百七十二章:想找一个强援的昭义节帅
  薛崿摆出了极大的阵仗,不但自己亲自迎出城外,其麾下数州刺史等实权人物竟然也是一一到场,文官武将,在城门之外翘首以盼李泽的到来,这样的待遇,却是让李泽有些惊疑,也有些受宠若惊了。
  论地位,自己如今也不过是一横海节度使兼着千牛卫大将军,而对面的薛崿同样是一镇节度,而且其所镇守的地方,比起横海,那可要重要多了,地盘更大,人丁更多,也更富裕,比起成德来,也不遑多让。
  虽然薛崿更多的是在享受着其兄给他带来的余荫,但真要论起来,李泽在他面前,的确也还算是一个后生晚辈。
  官场之上,论资排辈还是非常重要的,出乎你的实力远远高出对方一大截,使得别人不得不仰望于你,巴结于你。
  李泽自觉还没有这个资格让薛崿这样的人物摆出如此大的阵仗来欢迎自己。
  远远地隔着一段距离,李泽已是翻身下马,向前急步而行,隔着远远的,又是双手抱拳,向着薛崿躬身为礼。
  “后生小子李泽,见过薛帅!”
  李泽将姿态放得极低,一来是不想给人一种自己少年得志,耻高气扬的映象,另外,他对薛崿还真是有一些好感的。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薛崿的昭义节镇还真给了他不少帮助。至少,他从昭义节镇购买了大量的粮食,而这些粮食也为他稳定自己的基本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而当初魏德节镇,可是一毛不拔,别说粮食了,在李泽最危急的时候,连针头线脑儿都别想从魏博弄到一点点儿。
  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哪怕就是为了这一点香火情,李泽对于薛崿也是非常感激的,这也是他将自己的第一站定在昭义的缘故。
  因为薛崿是有成为自己盟友的可能性的。
  “李帅快快请起!”薛崿大笑着走到李泽面前,双手托起李泽的手,“你我都是镇守一方,薛某人哪里当得起你的大礼。”
  李泽含笑直起身子。
  眼前的薛崿身材高大,比起一般人要高出不少,可以看出来以前亦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沙场悍将,不过现在,却是脸庞有些浮肿,那是纵欲过度的一种外在表现,小肚腩儿也有些突出了,走起路来,飘飘乎乎,不像一般武将那些根脚扎实。
  显然这些年来养尊处优,他已经渐渐地放纵了自己了。
  “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看到李帅,薛某不得不感叹一声自己是真老了啊!”薛崿拉着李泽的手,盯着他的面庞,叹息道。
  “李泽年少气盛,少不更事,哪里能与薛帅这样的国之股肱相提并论?”李泽被薛崿那双有些油腻腻的手握着,不禁有些毛骨悚然,不动声色地抽了出来,道:“这一次李某征伐横体系叛贼,幸得薛帅大力支持,才让李某无后顾之忧,李某这一次来,正是要专门向薛帅道谢。”
  “哪里哪里!”薛崿豪爽地挥挥手,“只不过是卖给你一些东西罢了,你可没有少给钱,甚至还给得多了,我是做了一笔赚钱买卖呢。”
  “有时候,钱倒真是不值钱,那些卖给我们的粮食,药草,盐,铁,每一样里都有薛帅对李某的爱护之情,这份情意,李某记在心里,以后必当有所回报。”李泽认真地道。
  薛崿笑得嘴巴快咧到耳朵根子了。别看李泽年少,可当真是一个敞亮人,当初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岂能是没有意图的呢?
  “你我两家,互为邻里,本当守望相助,以后李帅但有什么需要我薛某人的地方,尽管招呼我一声,薛某一定尽力而为。”薛崿朗声笑道。
  “彼此,彼此!”李泽微笑着拱手道谢。“薛帅,我来为你介绍,这位是公孙先生。”
  “公孙先生大名,我是久仰的了。”薛崿这一次却是收起了笑容,郑而重之地向公孙长明拱手一礼:“家兄在世之时,便常向我提起公孙先生,说是卢龙当日若没有先生纵横捭阖,巧计连连,哪有今日契丹一泄千里,再也不复为我大唐祸患的日子。”
  公孙长明摇头道:“说来惭愧,契丹人是被打趴下了,可也在卢龙养成了一头恶龙,如今这北地乱局,说起来,未尝便没有公孙的缘故。”
  “公孙先生这可错了。”薛崿道:“张仲武本来也算是一英雄,纵横北地,如果不行谋逆之事,当可为一朝良臣,可是实力强大了,野心也就出来了,这是他的性格本就注定的,与公孙先生何干?公孙先生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便等于去了此人一臂,当初我听说公孙先生离开卢龙到了成德,可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呢!”
  “薛帅谬赞了,公孙长明惭愧无地。”公孙长明叹息道:“令兄当年与我也有数面之缘,也曾把酒长谈,可惜令兄这样一位国之干臣,却是天不假年,当年我赴卢龙之际,曾与他细细商讨过卢龙局势,可不曾想,那一面之后,竟成永别。如今令兄归乡下葬,我竟是连上一柱香祭奠友人,却也是没机会了。”
  两人相对唏嘘不已。
  好半晌,薛崿才似乎从对过往的缅怀之中抽离出来,转头对李泽道:“李帅莫怪,当年我虽然未见过公孙先生,但却从家兄那里,知道了公孙先生不少往事,如今见到公孙先生,不免想起家兄昔日的淳淳教诲,一时伤怀感叹。”
  “薛帅性情中人,李某怎么会怪罪呢!”李泽笑道。
  “听说老夫人也来了,可容薛某拜见?”薛崿试探地看向李泽。
  李泽却是摇摇头:“家母一向独居惯了,喜静不喜闹,更是不习惯与外人相见,还请薛帅见谅。”
  薛崿理解得连连点头。王夫人身份尴尬,他其实心里也矛盾得很,李泽一口拒绝,他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一把拉起李泽的手,走到了昭义节镇一群人面前,薛崿笑道:“李帅,我来为你介绍一下我昭义的英雄豪杰。”
  “正想一见。”李泽笑道:“李某孤陋寡闻,此次出来,也是想好好见识一下各地的英雄人物,还请薛帅为我介绍。”
  “卫州刺史薛雄。”
  “贝州刺史裴知清。”
  “邢州刺史杨知和。”
  “洺州刺史薛坚。”
  薛崿一一为李泽介绍着昭义节镇的实权人物,除了裴知清与杨知和,薛雄,薛坚都是薛氏族人,但李泽总是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就是薛雄与薛坚与薛崿虽然同为一族之人,但他们似乎对薛崿并不太尊重。而裴知清,更是满脸不豫之色,看起来他来迎接李泽,倒似乎是迫不得已而来一般。
  昭义节镇,内部果然是有问题的。
  一番寒暄之后,薛崿将李泽一行人等迎进了相州治所安阳城内,驿馆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王夫人,柳如烟等一行人尽数入住了驿馆。十余天的颠簸,几乎足不出户的王夫人是真的有些劳累了,在夏竹,柳如烟等人的服侍之下,草草洗漱一番便歇了下来,而李泽,却是带着公孙长明,陈长平与李瀚以及耶律奇前去薛崿的节帅府,参加薛崿专门为其准备的欢迎宴会。
  郎有情,妾有意,一顿酒宴下来,昭义的其它几位刺史是什么心情李泽不知道,但他与薛崿却是相谈甚欢,酒席之上,便定下来两镇要永为兄弟之友邦,守往互助。
  等到宴席结束,却已是三更时分,陈长平与李瀚二人格守着卫护的本份,几乎是滴酒未饮,耶律奇却是喝得有些颠三倒四了,说来也可怜,他虽然贵为一族之头人,却哪里见过大唐节帅如此豪奢的生活,席间那些菜肴,他别说吃了,便是连听也没有听说过。
  回去的路上,几乎是李瀚将他一路扛回去的。
  回到驿馆的李泽却是毫无睡意,与公孙长明相对而坐,脸上的欢容却是再也看不到半点。
  “公孙先生,可看出什么来了?”李泽问道。
  “昭义不稳。”公孙长明叹道:“所以薛崿才能放下架子,对你这样一个后生小子几乎是厚颜卑词,无外乎是想拉一个强援来稳固他的统治而已。”
  李泽叹道:“我又有什么能帮助他的?昭义五州,薛氏族人独占其三,薛崿居然连自己的族人也搞不定,让人实在无话可说。”
  “公子此次入京,不出意外的话,合镇之事,必然水到渠成,到时候,公子拥有成德,横海,振武共十州,再加上瀛州,实力在北地,可谓是首屈一指了。薛崿如果能得到公子的大力支持,则他下面的那些人不管做什么,总是会多想一想的。这些年来,薛崿对下面的控制愈来愈弱,所以他不得不向朝廷靠近,以获取朝廷的支持,但朝廷势力的渗透,却又让下面的刺史不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正是如此!”李泽叹道:“可如果力所能及,该帮的还是要帮,因为这样的一个昭义镇的存在,于我们而言,还是很有利的。”
  “希望如此!”公孙长明道。
第二百七十三章:魏博
  城头鼓声隆隆,城下,一队队士兵根据城上鼓声与旗帜的变化,不停地变幻着阵形,喊杀之声震耳欲聋,虽然只不过是一场演练,但杀气仍然弥盖全场。
  “费将军,你看我的这些儿郎们还如何?”城头之上,头发半白的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抚着同样花白的胡须,斜睨着身边裹着厚厚裘衣的费仲。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五十出头的田承嗣身着重甲,立于城头,顾盼生姿,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显得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倒是一边年轻不少的费仲,脸色苍白,将自己裹得厚厚的仍然有着不胜寒冷的意思。
  “魏博健儿,一向是天下精兵,这一点,倒是用不着费仲再多此一举的赞美了。”握拳捂着嘴唇,费仲轻轻地咳嗽着道。
  “比之你们张帅的兵马如何?”田承嗣忽然轻笑出声,问道。
  费仲嘿嘿一笑:“田帅,魏博健儿与我卢龙健儿,各有所长,何必比较?更何况,我们隔得如此之远,比较来了又有什么用?”
  “远吗?”田承嗣拍着墙垛大笑起来:“也不算太远,只不过隔着一个成德而已。”
  “只不过?”费仲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寒冷的空气被吸进肺中,让他的脸色骤然之间变得潮红起来,“原来田帅看不起成德。”
  田承嗣笑而不答。
  费仲叹了一口气:“田帅看不起成德,而我们卢龙刚刚在成德面前吃了亏,想来田帅对我们也是不屑一顾了。”
  田承嗣摆摆手:“那倒不是。我只是不喜欢你们做事的方式。张仲武现在单论纸面上的实力,只怕比我还要强,但做起事来,却是拖泥带水,明明可以快刀斩乱麻的,却偏偏沉迷于阴谋诡计,费军师,不是我小瞧了你,而是你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费仲脸上浮现出一丝恼怒的神色,但转眼之间,却又消失不见,拱手道:“倒要请教。”
  田承嗣冷笑道:“从一开始,你们就选错了对象。从一开始,你们就不该选择高骈作为你们作战的第一序列。”
  费仲沉默不语。
  “张仲武有志于天下,现在是谁都知道了。你们明明知道高骈对朝廷那是一根筋的忠心,对张仲武也是多有防范,实力也是最为强劲,所以你们就想先击垮高骈,然后不战而屈人之兵,迫使成德向你们投降是也不是?”田承嗣笑道。
  “的确如此。”费仲道。
  “要是你们从一开始,就是以一部兵马牵制高骈,而主力齐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成德呢?”田承嗣笑道:“李安国年轻的时候,倒也算是一把好手,可是老了,这雄心便不在,一心沉醉于经营他的那一亩三分地,成德富庶,倒的确是首屈一指,但兵备并不强大。以卢龙,加上振武,再加上墙头草似的横海,你们如果倾力一击,成德能挡否?”
  费仲仰天长叹了一口气。
  “你们把主力摆在了高骈方向,在成德却使用了偏师,导致的结果就是以强对强,以弱对弱,最后强的没有拿下来,弱的更是一败涂地。”田承嗣摇头道:“更重要的是,你们把成德人打醒了。以成德的富庶以及众多的人丁,一旦李安国醒悟过来,全面备战,你们必然会陷入大麻烦。而到了这般境地之后,你们还没有醒悟,居然还想用些小计谋来挑动成德内乱,嘿嘿,李安国再不济,也是当年从无数英雄豪杰之中杀出来的人物,这样的小伎俩,能让他着道?到最后,你们偷鸡不着蚀把米,成德没有捞着,振武也丢了,横海也丢了,连瀛州也丢了。可谓是一败涂地啊!”
  “如果一开始,你们就是集中全力打击成德,即便在河东一线吃了败仗,但只要守住幽州不丢,则拿下成德之后,河东自然岌岌可危。”田承嗣叹息道:“一步错,便步步错。”
  费仲脸上嫣红更盛,好半晌才道:“田帅不愧天下名将,一语中的,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后悔不及的地方,但悔之晚矣,只能设法弥补了。”
  “所以来找我?”田承嗣笑道:“费将军,恕我直言,比起公孙长明,你还是差得太远了,你的眼光,没有公孙长明远。”
  “费某自然是比不得公孙长明的。”费仲淡淡地道:“可是现在,田帅你,就食能下咽,寝能安枕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