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984

  “而且王铎此人最重奉养己身,精通医术,他见到了节帅,必然会发现节帅命不久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怕邀请公子入长安就会更加迫切了。”公孙长明道。
  说到这个话题,李泽不禁沉默了下来。
  就算他与李安国没有多少感情,但这个人终究与这具身体有着血缘关系,这具身体就是他给的。这是从亲情关系上来说。而从权位之上来说,李安国已经在向李泽移交权利,但这需要时间,而李泽消化这些接手的权利,也需要时间,在李泽通盘接手之后,如果李安国的身体还能支撑一段时间,自然是能助李泽更加有力地掌控整个成德的。
  “我问过金源了,最多一年。”李泽低声道。
  公孙长明也是黯然神伤,与李泽不同,他与李安国可是几十年的老友了,老友即将不久于人世,怎能不令人心伤?
  “先生觉得我有必要长安一行吗?”李泽问道。
  “很有必要。”公孙长明郑重地道:“如果公子不走这一趟,朝廷方面必然心有疑虑,除了争取大义名份,公子还能从朝廷获得更多的帮助。”
  “如今的朝廷还能帮助我什么?”
  “当然有!”公孙长明笑道:“破船还有三千钉呢!大唐哪怕没落了,长安仍然是天下人文荟萃之地,仍有不少人杰英雄云集在哪里。”
  说到这一点,李泽倒是兴奋起来:“人杰英雄倒也罢了,我倒是对大唐长安的匠师坊里的那些匠师很感兴趣,要是能把他们弄来,那就赚大发了。再者还有长安太学,我也颇有兴趣。”
  “公子对人杰英雄不感兴趣,倒对太学里的那些普通学生感兴趣?”公孙长明笑道:“如今太学没落,有门路的人家,谁还会巴巴地进到哪里面去苦熬岁月,我有旧友便在长安太学里混日子,每月俸禄紧紧巴巴勉强度日,那里面的,可都是一些穷苦的吃不上饭的学子,在里面混那可怜的一日三餐而已,真正的有本领的人,早就去自寻门路了。”
  “公孙先生,人杰不必太多,太多反而坏事。我需要的嘛,倒真是那些老实巴交的,没有多少野望的,能勤勤恳恳的完成交待下去任务的人就好了。太学里的学子即便再没有本领,那学识也是不会差的。不然也不能在哪里混日子是不是?”
  公孙长明有些愕然,都说有大志者,恨不得揽天下英才为己用,李泽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觉得平凡之人更好用,倒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看着公孙长明的神色,李泽笑道:“先生,这些人基本的学识是有了的,差的是什么?是见识,是手腕,在历练,您看看杨开,最初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可现在呢?难不成现在长安太学里的那些人,连杨开都比不上吗?只要他们具备了最基本的素质,然后把他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之上,他们自然能迸发光彩。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奉献了。”
  听着李泽的解释,公孙长明倒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连连点头:“你这也说得是,以前的杨开最多有治一县之才,但现在在义兴社,却是做得风生水起,心胸眼界,远以往有天壤之别,便是那曹璋,一个书呆子,现在也活得神彩飞扬,成为了公子在大户之间发展义兴社的最有力的干将。再如那沧州卢进,棣州吴冠,一不过落魄秀过,一不过撮尔小吏,如今经历了锤炼,也能执掌一州俗物,是公孙眼界狭小了,在用人之道上,公子点石成金之能,公孙是佩服之极的。”
  李泽很是受用公孙长明的奉承,想要眼前眼高过顶的家伙奉承一个人,那可是千难万难的,便是李安国,也经常享用公孙长明的冷嘲热讽。
  李泽忽然觉得张仲武此人当真非同寻常,必竟这样一个人能容忍公孙长明在他幕下充任第一谋士七八年之久,没有宽阔的胸怀,当真是无法忍受的。
  “这个王铎有什么缺点?”李泽突然问道。这个是习惯使然,就像李泽在前世一般,在遇到一些关键的人物的时候,总是在第一时间就找出这人的缺点,然后看人下药,如果能不战而屈人兵,化敌为己用,那就再好不过了。
  “此人出身高门,生活奢华!用起钱来,那可是豪奢无度的,不过他家高门大户,倒也让他花得起。”公孙长明说着话突然反应过来,“公子莫非是想贿赂此人吗?”
  李泽点了点头。
  “万万不可!”公孙长明摇头道:“此人虽然豪奢,但基本的政治素养品格还是有的,公子如行此举,只会适得其反,而且以公子的年龄,更是莫要在此人面前表现得太过于胸有城府,适当地展现一下年轻热血的劲头,反而更加合适。就算要送礼,那也是节帅的事情。”
  李泽哑然失笑,的确是自己失于计较了,先前公孙长明就说过此人极擅于观人,这就类似于后世的人事干部了,总有一双能洞察人心的眼睛,看起来在他面前,自己还是要好好地伪装一番再成,怎么也要让对方认为自己是那种年轻热血一心为国的五好青年才是。
  “多谢先生提醒了,我想我会给他留下一个好映象的。”李泽呵呵一笑。
  两人相视大笑,心有灵犀一点通。
  两人再细细地敲定了一些对付王铎的关节之后,李泽便将这事儿丢到了一边儿,转了一个话题:“先生,算着时间,派往卢龙张振武那边的人手也快要回来了,如果我所料不错,张振武大概是会答应我们的要求的,这一次肯定也会有人过来,到时候,先生便先与他们周旋一番,先生深知卢龙底细,不管来人是谁,在先生面前,想来也不至于耍花枪,因为他们知道,耍了也没有用。”
  “这个自然。”
第二百五十四章:加封
  凛凛寒风,雪花飞舞,灵堂之前的院子中间,却是跪满了一地的文臣武将,最头里的,自然是成德节度使李安国,而落后他半步的,却是李泽了。
  风雪之中,捧旨高声宣读的正是长安天子钦差,左仆射王铎。
  以左仆射这样的高官为钦使,朝廷自然是给了李安国李泽极大的面子,也体现了如今朝廷对这父子二人的看重。
  卢龙节度使张仲武举旗造反,其人兵强马壮,先是一战全歼了成德数万精锐,接着又将朝廷倚为柱石的河东节度使高骈打得连败两场,连代州雁门关也丢给了对方。这一结果让天下其它节度使也蠢蠢欲动,天下眼见着便要再起大乱,长安朝廷震怖难安的时候,大败之后的成德,居然强悍再起。
  先是李泽以一州之兵马,将张仲武爪牙横海节度使朱寿一朝尽扫。接着便是成德再起大军,反攻张仲武另一爪牙振武王沣,也正是这几战,使岌岌可危的大唐天下,又勉强安稳了下来。于长安朝廷来说,李安国父子自然是有大功的。此时不拉拢,更待何时呢?
  更何况李安国之子李澈死于卢龙人之手,双方结下不解之冤仇,朝廷便更是乐观其成了。
  这里头,恐怕朱寿是最为委屈的一个,话说他还真不觉得自己是张仲武的爪牙,他只不过是想趁着天下大乱之时,从成德分一杯羹而已。
  不过现在他已经变成一个死人了,不管朝廷给他定上什么罪名,一个躺在地底下的人,都不可能再从棺材里爬起来叫屈了。
  而朱寿,也成为了这天下剧变之时代,第一个被诛杀的节度使。
  当然,王铎自长安出发的时候,成德还在与振武打仗,他还不知道王沣也被成德人给干掉了。曹信于深州城头之上发誓要诛杀王沣九族替外甥王明仁报仇,而在王沣于易水河边惨败,被王温舒砍掉头颅之后,成德军亦乘胜拿下定州易州。
  王温舒虽然没有诛杀王沣的九族,但三族还是杀了的。
  王铎自然不会替王沣可惜,反而心中甚是欢喜,这样的乱臣贼子,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难题,因为他出来的时候,定州,易州还在王沣手里呢!谁也没有想到定州易州这么快就易手,所以这两州的去留,朝廷压根儿就没有提及。
  不过这个问题,显然也用不着他现在去考虑,那是皇帝以及中书门下尚书三高官官该头疼的事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手头上的工作,然后好好地与李安国以及李泽谈一谈。
  心中喜悦,这圣旨更是念得声情并茂。
  这让下头跪着的李泽不由得暗暗叫苦,心里痛骂不已,也不知是那个书虫写就的这篇悼文,骈四骊五,华丽异常,满篇的之乎者也再加上王铎卖力的宣读,着实感染了现场的很多人。
  外头可是真冷。
  孝服之下虽然穿得足够多了,但仍然挡不住寒风的侵袭,身上的麻衣也无法将雪水拒之于外,李泽已经感到那些积雪融化的水,开始慢慢地侵入自己的身体了,自己都感到双膝酸麻,身上发颤,病了很久的父亲李安国,只怕更是坚持不住。
  抬头看向前面跪着的父亲,果然父亲的身体在微微的颤抖不已。
  或者是王铎也终于发现了问题,接下来倒是加快了宣读的节奏,随着他的一声此飨,这一鸿篇巨制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李帅,请接旨吧!”王铎将圣旨交到了李安国高举的双手之中,伴随着李安国的谢恩声结束,李泽以为一切便已经结束了,岂料王铎又返身取出了第二份圣旨。
  李泽不由叫苦不已。
  好在第二份旨意就短得多了,无非就是节德节度使李安国公忠体国,为国奋不顾身,克敌制胜,尽显国朝威信,因此加封成德节度使李安国为尚书令以及赏赐云云。
  这是一份虚得不能再虚的奖赏,大唐末期,尚书令等职务已经成了一种荣誉性职位,像高骈便也兼着尚书令,除了可以正大光明地多领一份俸禄之外,毛用也没有。
  李安国又接了一道圣旨之后,这才在尤勇闵柔的搀扶之下站到了一边,脸色青白,几乎有些站立不稳,全靠两员大将一左一右不动声色地挟着他。
  但还没有结束,因为王铎又拿出了第三封圣旨。
  这一份,是给李泽的。
  以李泽平灭叛贼横海节度使朱寿有功,加封李泽为横海节度使,兼领千牛卫大将军。
  这个职位比起李安国的中书令可就实惠多了,因为千牛卫大将军可是正儿八经的正三品武将衔,有了这个职位,李泽就能在节度使镇之外,再开一府为千牛卫将军府了。
  各镇节度的兵马,说到底是地方兵马,归地方奉养,但千牛卫将军府的兵马,那就是朝廷的正规军,那是要朝廷拿银子的。
  不管朝廷能不能拿出来,至少李泽可以正当明份地伸手向朝廷要,朝廷要么给银子,要么给政策让他自己弄银子。
  而这,也正是李泽一直想要的名份的原因了。有了这么一个名份,很多事情,便可以堂而皇之的做起来而不必担心世人有什么不好的评价。
  现在的李泽,自然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想要偷生享福的乡村小地主,已经立下志向的他,可不能让自己的名声有什么瑕疵,一张白纸要是被泼上了黑墨水,即便你想尽办法再将他染白,但曾经的污迹,却是不可能完全抹掉的。
  “谢主隆恩!”李泽这一声叫得的心甘情愿啊,只要给好处,他便很开心。
  对待李泽,王铎却是亲热多了,交了圣旨之后,更是亲自双手将李泽从地上扶了起来,两只笑咪咪的眼睛盯着李泽,连声赞扬少年英才,夸奖的词汇如同流水一般的从两片厚嘴唇中涌将出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说得脸皮本来很厚的李泽都有些脸红了,这夸人半晌不重样的本事,李泽是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
  王铎打量着李泽,李泽也在趁机关注着王铎,不过他对王铎的了解,要比王铎对他的了解多出了许多,此刻他的关注点,却是王铎的一张保养得极好的面庞。
  这位可是与他父亲差不多的年龄啊,可看起来怎么也就三十多岁的年纪,难怪公孙长明说此人此养于保养自身,果然名不虚传,以后混得熟了,不妨好生地与他学学这养生的手段,这可比其它一些虚头巴脑地东西强多了。
  好不容易等到王沣的嘴唇闭上了,李泽这才轻声道:“王仆射谬赞了,不过家父身体有恙,实在不易在风雪之地多待,不如请仆射移步堂内,也好让李泽略尽地主之谊?”
  “李大将军孝心可嘉,是王某孟浪了。”王铎转头看了一眼一边强装笑脸的李安国,连声道谦。
  “仆射也是公务在身。”李泽笑着道:“家父已经备下酒宴,请仆射赏脸。”
  “请,请。”王铎连连点头,又看着李安国道:“李帅身体有恙,不如便去休息,李帅乃是我大唐边地柱石,万万不敢有丝毫闪失的。”
  李泽含笑点头:“也好,也好,泽本来也有此想,就怕仆射觉得无礼,才不好出口,仆射当真是能体察下情。”
  “哪里哪里!”
  当下李安国也在尤勇闵柔的扶持之下过来向王铎告了罪,这才步履蹒跚的离开,自去后堂休息,今日这一折腾,只怕又会让他的病情加重了。
  看着李安国的背影,王铎满是笑容的脸上,一双眯着的眼睛之内,却是露出了忧色。
  在成德节度使府内摆开酒宴,招待来自长安朝廷的钦差的时候,在竹轩之内,仍然是在湘妃馆,公孙长明也迎来了来自卢龙的使者。
  今天成德的文武高官都在迎接王铎,也就只有公孙长明这一闲云野鹤有时间来招待卢龙的使者,当然,公孙长明虽然不过一白身,但他的地位却不容有人置疑,而他的身份,也不会让卢龙人反感。
  不管怎么说,公孙长明也曾经是他们并肩战斗多年的战友。
  “我道是谁?原来是仲文啊?看起来张帅对这一次的会晤,当真不是很看重的。”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卢龙使者,公孙长明也是略显讶色,来的尽然是张仲武的兄长,张仲文。
  “公孙先生!”顶风冒雪,一路艰辛跋涉而来的张仲文,看着湘妃馆门口的公孙长明,感慨地道:“真想不到再一次见面,居然是在这样的一个场合之下。说句实话,卢龙上下,可真不想与先生为敌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公孙长明道:“仲文,不用说这些了,外面风大,进来暖和暖和吧,你可不是张仲武,有着一副野人般的身坯,别冻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