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984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屠立春一字一顿地道:“此为游而击之战法之精髓。”
  “当真是精辟之极的论解!”柳成林拍案叫好。“有时候我真是有些奇怪,像我,你这样的人,在战场之上摸爬滚打多年,才算对战争有了些许经验心得,他小小年纪,对于战争的理解,为什么如此深刻?德州一战,实在是让人惊艳,而这游击之战之战法,更是让人叹服!”
  “或者这便是生而知之吧!小公子天生便是要成大事的人。”屠立春骄傲地道。
  柳成林哑然。
  翌日,两支军队分道扬镳,柳成林率部返回景州,他是一刻也不能再等了,现在他担心石毅那头的动作。
  而此刻在章武的石毅,却是也不敢推进了,因为深州大军,已经边境集结,原本他以为深州至少要坐山观虎斗的,却不想对方出动了大军,这便让他不得不思虑再三。
  与此同时,人还在任丘的朱寿与横海军,却是垂头丧气。任丘的这支柳部的确被他们击溃了,但也正是轻易击溃了这支部队,才发现中了柳成林的调虎离山之计,然而省悟得太晚了,当肃宁的留守部队遭到痛击,连大营都丢了的消息传来之后,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的讨伐,已经失败了。
  讨柳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损兵折将,这可远远不是能卷土重来的问题,横海黯淡的前途,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了每个人的眼前。
  朱寿站在地图之前,凝视着那些纵横交错划分着势力地盘的地图,久久无语。
第二百零三章:老将也是要脸的
  真定县是镇州的首府所在,也是镇州最为繁华的城市,在这里,聚集居住了超过五万人,这在当时的州郡之中,完全可以排在前十之内了。
  南城的节度使府,是整个成德的权力中心,整整一条街,除了节度使府和其它的衙门之外,剩下的便都是兵营了,驻扎着节度使的亲兵卫队。而在北城以及东城和西城,还分别有三座军营,驻扎着三千甲士。便是这些人,负责着整个真定县城的安全防务。
  而在城外,亦有两个大营,不过这两个大营,平素也就常驻着一百多人负责清扫以及房屋的日常维护,一般并没有兵马进驻。也就是在大战来临之前,府兵被征召起来之后,这两座大营才会被塞满。
  不过现在,这两座大营现在却是人满为患。
  两座大营的设计,本来最多能容纳三万人左右,但这一次深州大战之后,返回的却是足足五万大军,虽然已经开始解散了,但解散却是分步进行的,大部分人还在等待着解散的命令。
  而在这些人其中,有一万人,却是将做为常备军被保留下来,这些人将晋升为甲士。
  成德的这一扩军行为,代表着延续了近十年的成德对外策略开始改变,也意味着北地的战火将进一步的展开,扩散。
  “高骈来了信,希望我们尽快地向振武发动攻势。”李安国看着面前的公孙长明,李安民以及尤勇道,“他虽然没有明说,但应当是他与张仲武的战斗形式不容乐观。”
  公孙长明点了点头道:“虽然还没有更加清楚的情报,但显然正如节帅所分析的那样。高骈虽然统带五万甲士,但这些人并无法全部用来对付张仲武,因为他还要防备着突厥人。突厥不同于契丹,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向大唐臣服过,一旦找到机会,必然会有所突谋,而契丹人,现在差不多已经被张仲武打趴下了,大的部落避其风芒远走而去,小的部落被迫臣服于张仲武,而突厥人呢,与高骈一直是打一打,和一和,高骈从来没有真正地将他们打服。现在张仲武大举来袭,高骈一旦遭遇危机,突厥人一定人趁火打劫。所以高骈还有相当一部分精力要放在突厥人身上,应付吃力,也是应有之意。”
  “在我们困难的时候,高骈明知道要吃败仗还是出兵与张仲武大战一场,客观上,也为我们减轻了压力。所以这一战,不论于公于私,我们都要尽快发兵振武,打垮振武,以分担一部分高骈的压力,也算是我们还了他这个情分。”李安国低声咳嗽着,以手捂嘴,脸上泛起一阵嫣红。
  屋里另外三人都是点头赞同。这不仅仅是道义上的问题,打垮振武,既可以报这一次因为振武的反水而导致的大败,又可以趁机吞并了振武,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安民,你主攻定州,尤勇,你主攻易州,两路齐发。”李安国接着道:“安民,你不必担心李波的安危,越是这个时候,王沣越是不敢动李波。”
  李安民点了点头:“大哥放心,我绝不会因为波儿在他们的手中便有所顾忌的。”
  李安国点了点头。“如今对我们来说,形势越来越好了。曹信那边快马送了信过来,横海那边已经用不着我们担心了。李泽成功地以离间计让朱寿与柳成林反目,柳成林已经杀了景州刺史卢金宣布自立,曹信在信中说,其实,已经可以把景州看成是咱们成德一系了。朱寿已经出兵讨伐柳成林,这一战如果朱寿哪怕胜了,短时间内也无法再对我们形成威胁,而如果一败,横海差不多也就完了。”
  公孙长明笑着道:“节帅,如果我所料不错,横海熬不过今年,而他征伐景州之战,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小公子绝不会坐视如此良机从自己手边溜走。”
  李安国哼了一声:“那小畜生……哼哼哼……所以你力劝我一定要把苏宁在镇州多留一段时间不放他归去?”
  公孙长明一笑:“正是如此。小公子神来之笔,一桩姻缘便让柳成林不得不投向咱们成德,为秋后打横海奠定了胜利的基础。瀛州石毅必然不会坐视不管,肯定是要出兵协助朱寿平叛的。苏宁不在深州,深州那边就会出兵胁迫石毅,而石毅只怕就没有明子大摇大摆地去帮助朱寿了。”
  “公孙先生,你敢肯定苏宁不在,深州就会如此?据我所知,苏宁对于深州的掌握还是没有问题的。”尤勇深表怀疑。
  公孙长明笑道:“尤将军,你别忘了,深州这一次战死了两千甲士,上万府兵,真要论起对瀛州军队的仇恨,深州军的将领绝对比你我要深多了。如果有机会,他们岂会不想着报仇的道理?苏宁在,可以约束他们,苏宁不在,仅凭杜腾,显然是无法完全驾驭这些将领的,更重要的是,黄尚虽然与苏宁交情深厚,但此人的大局观,战略意识还是很出众的。而且此人亦受节帅大恩,所以我敢断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此人一定会站在成德的立场之上考虑问题,所以,杜腾独木难支,最终会不得不同意出兵。”
  尤勇想了一会儿,也不得不表示同意,同为武将,瀛州之败,死伤众多,那种骨铭心之痛,也只有他们这些武人才会有切身的体会。
  “所以节帅,一旦我们拿下振武,小公子哪边与曹信合力,拿下了横海,那么成德的实力将出现飞跃式的增长,只要经营得当,新增了定州,易州,景州,沧州,棣州以及德州之地的成德,将会与河东,卢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我们的地利条件,可比河东与卢龙都要好上太多了。”公孙长明道。
  “却等到了那时候再说吧!”李安国冷哼了一声道:“曹信居然将翼州兵权全部交给了那个小畜生,当真是胡闹。”
  公孙长明听着李安国这似乎是在斥责曹信的话,却是笑而不语。
  “尤勇,安民,你们两个尽快行动吧。可别让那个小畜生抢了先,要是他仅凭翼州一地,便率先打下了横海,你们的脸面可就挂不住了。”李安国敲了敲桌子,道:“到时候倒是会让他嘲笑我成德老将都是酒囊饭袋。”
  尤勇霍然站了起来:“节帅放心,镇州赵州合力,两路齐发,岂会落在小公子之后?尤勇可还没有老到挥不动斩马刀的时候。”
  李安民也呵呵一笑:“大哥放心,我这个做作二叔的,也断不会让小侄子小瞧了去。”
  两人联袂告辞而去,屋子里便只剩下了李安国与公孙长明二人。
  看着不时便剧烈咳嗽的李安国,公孙长明有些担心,从深州回来之后,李安国的身体状况并没有见好,反而有愈加严重之势。
  “大夫怎么说?”他关心地问道。
  李安国摆了摆手:“老毛病,年轻的时候太不顾惜身体,身上又有暗疾,年纪一大,终于报应来了,不过老公孙你放心,一时半会儿死不了的。”
  公孙长明点了点头:“安民的确要早些离开镇州为好,还有,李涛,李沅最好也赶紧离开。李公,我可听说了,这段日子,李沅一直住在节度使后堂之中。外面风言风语颇多,你不会不知吧?”
  李安国出了一会儿子神,才幽幽地道:“那李沅的长相,倒是真有几份酷似澈儿小时候的模样。”
  公孙长明呵呵一阵笑:“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你与安民一母同胞,便是李波李涛,小时候的模样也与李澈有几分相似吧,李沅只不过是还小而已,再往大长一些,自然就大不一样了,你看看李波李涛就知道了。”
  “夫人舍不得李沅啊,只要看到李沅在她视线之中活动,她虽然怔忡出神,有时候还莫名其妙的傻笑,但总比哭啼不止好吧?澈儿死后,她的脑子,都似乎有些不清楚了,我真担心这样下去,她会疯掉的。这个李沅既然能让夫人安静一些,能让她的身体有所好转,便多留一段时间也无妨。”
  公孙长明看着李安国不作声,但眼中的不满情绪却是不言自明。
  “李公,你这是在玩火。”
  李安国呵呵一笑,站起身来,拍了拍公孙长明的肩膀:“你放心吧,我还没有老糊涂到那一地步,外面那些盛传我要过嗣李沅的说法,应当都是苏宁传出去的吧?我心中有数的。”
  “我知道你心中有数,但我就怕你的一些老部下心中没数,苏宁这一个多月来到处窜说,你不是不知道吧?”
  “尤勇出去掌握了一万甲士,闵柔控制着节度使府亲兵,我有什么可担心的?”李安国瞅着公孙长明,“如果你实在担心的话,东城的驻军那里出了一个空缺,不如让梁晗去哪里担任统兵将军?”
  “东城不是谭光吗?”
  “谭光今年快六十了,该给年轻人让位子了。”李安国淡淡地道。
  公孙长明恍然大悟,谭光是苏氏的远房亲戚,李安国这是在不动声色地清洗苏氏在镇州的势力了。
第二百零四章:男儿亦有泪
  李安国一个人又在书房里坐了好一会儿,从案上翻出了曹信写来的厚厚的一叠信,那里面,是武邑信都等地发生的一切,是李泽制定的一项项政策,是曹信对于李泽的认知和判断,也有赞许和期待。
  这些东西,李安国已经看了很多遍了,但他有时间,却总是忍不住会拿出来再细细地看上一看,他想从这里头窥视一下自己这个疏远已久的儿子。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自己这个从来没有让自己过多关注的儿子,都是一个厉害之极的人物。直到现在,李安国才算明白,为什么公孙长明从武邑回来之后,就百般看不上李澈了。与李泽所做的这些事情比起来,李澈,还的确上不了台面。
  但这并不能让李安国感到开心,甚至有些隐隐的羞恼。因为李泽是野生野长起来,从来没有受过正儿八经的系统的教育,但他却偏生成长为了这样的一个怪物,而李澈,在自己的眼前一天天长大,是自己亲自一手一脚教育出来的,怎么可能比不上李泽呢?
  澈儿已经没了!
  在比较两个人的时候,李安国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只觉得胸口一疼,不由伸手捂住胸口,喘息半响,又猛烈地咳嗽了一阵子,伸手抓过案上的茶壶,喝了几口,满面的潮红才总算是稍稍褪了下去。
  他站了起来,将这些信件塞到了一堆文案之中,身形有些佝偻地离开了书房,向着外头走去。
  不知不觉,他竟然发现自己走到了早先李澈居住的院子。
  这里,依旧一尘不染。
  站在小院门口,李澈忍不住老泪纵横。
  虽然自己还有一个儿子,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十个手指头,还有长短呢!一个远离自己视线的儿子,在李安国的心底里,无论如何也是无法与自己看着出生,看着长大,一言一行都在自己心中有过烙印的儿子相比的。
  这是人自然而然的情感。
  走进了院子,他径直推开了一侧厢房的门,那里面有着很多的老物件,木马,摇篮,小床,架子上搁都会拨浪鼓,木刀,木枪,以及一些小号的真刀真枪。
  李安国关让了房门,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内里,看着这些李澈从小到大玩过的,用过的东西。
  他双手捂脸,无声地呜咽。
  男人不是不哭,只是不到伤心处。
  男人即便哭,也只能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默默地流泪。
  当李安国走出这个房间的时候,身形虽然还是有些佝偻,但脸色却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走出了小院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来人!”
  管家李平无声无息地从一个角落里闪身而出,躬身道:“老爷有何吩咐?”
  “这个院子里头,所有的仆从,丫头,全都打发走。”李安国吩咐道:“整个院子全都封起来,没有我的同意,任何人不准再踏进这个院子一步。”
  李平抬起头,低声道:“那夫人她……”
  李安国瞟了他一眼,李平立即低下头去:“老奴明白了。”
  李安国沉默了片刻,道:“将内里的东西,全都搬走,另找一个地方封存起来吧。夫人身体不好,何必让她在睹物思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