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984

  李泽身子一下子坐直了,五千人,居然没有俘虏?
  不仅李泽惊讶,此刻仍然坐着的候震等人,已是一个个都坐不住了,纷纷地站了起来。
  狐一带来的胜利消息,已经让他们骇异万分,李泽所部,先是击败了朱斌的一千甲士上万府兵,然后直捣德州城,割了朱斌的脑袋,抢光了德州城,现在竟然又大败横海军,一千骑兵,一千甲士,三千府兵,居然没有一个活人。
  这代表了什么?
  杀俘!
  也只有这一个解释,才能说得通为什么一场大战下来,居然连一个俘虏也没有。
  李泽也旋即想通了石壮,屠立春为什么会如此绝决地杀俘了,他们没有多少兵力来管理押运这些俘虏。而且这些人来自棣州和沧州,想要归化他们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这可不像被他俘虏的那些德州兵,现在他将德州上下一股脑地带了回去,有了家小的羁绊,收拢这些人那就简单多了。
  “饿了吧,来,先吃一支鸡腿垫垫底儿,然后才给我详细地讲一讲这一战的经过!”李泽瞥了一眼身边的七大家主,笑容满面地讲。
  “谢公子赏!”接过鸡腿,狐一三下五除二地啃完了鸡腿,连骨头也没有放过,嚼巴嚼巴都吞咽了下去,抹了抹嘴巴,又从李泽手中接过一本烈酒,一饮而尽,脸上便腾地一下浮起了片片红晕。
  “公子,这一仗是这样的。”喝了酒的狐一,声音特别的大。
  引诱敌人进城然后一把火烧了德州城,这本是公子订下的计谋,但现在公子要自己再讲一遍,当然便是要讲给这些人听了。
  果然,听到德州城已经在大火之烧得干干净净,候震等人都是脸露心痛之色,但旋即却又强自忍了下去。德州城没了,他们的回家之路也就此断绝了,看起来以后也只有在武邑安家落户了。
  “狐一,这一次你做得挺好,当记首功!”李泽满意地对狐一道:“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今天公子高兴。”
  狐一大喜过望,双膝跪地,重重地叩了一个头:“狐一但求公子赐姓李。”
  秘营出来的人,无不以被公子赐姓为李而为荣光,但直到现在为止,也只有李浩李瀚李泌三人得此殊荣,便连深受李泽喜欢的燕九,到现在都没有得到这个荣誉。
  “战前你尽力搜索敌情,让我方对敌人情况了如指掌,战时你能不惧危险,率队藏于敌人肚腹之中发起致命一击,战后又连夜奔波第一时间将消息送来于我,当得重赏,自今日始,你便姓李了,姓李名德吧。”
  “李德谢公子赐姓。”狐一,李德再一次重重地叩下头去。李泽的赐名,可不仅仅是让部下姓李而已,而是允许他们在自己的名字之后,建立起一个支系,换言之,如果李泽以后自立一宗之后,他们就算是李氏的旁枝了。李泽如果回归成德李氏宗族,他们这些人,也是有资格进入李氏祠堂祭拜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秘营中人如此看重。这对于他们而言,算是一步登天。
第一百六十七章:变聪明的杨开
  三天之后,石壮与屠立春,沈从兴等人率领的主力部队追上了李泽的迁徙大军。正如狐一,也就是现在的李德所陈述的一样,没有一个俘虏,但战利品倒是有不少。
  “公子,战马只弄到了不到三百匹,盔甲倒是收获了一千余套。”石壮颇有些遗憾,“都是不错的好马,可惜大部分在城内都被烧死了。”
  德州一战,有机会冲出城来的横海军,在西城门处遭到了石壮与屠立春等人有预谋的殂击,惊魂未定的他们,几乎没有翻起什么浪花便被全部歼灭。包括朱延年与艾松在内,无一幸存。
  大火整整烧了一天一夜,最终还是一场天降大雨才将余火扑灭,但此时的德州城,也早就不复存在了,便是外面的城墙,也差不多被烧酥了,大部分的地方已经垮塌。如此烈火之下,城内的那些没有逃出来的横海军,尽皆葬身火海,废墟之中飘浮着一股股奇怪的味道。
  战利品还是要收拾的,特别是盔甲这样的东西正是李泽所欠缺的。不少的盔甲被大火烧得变了形,但哪怕是一砣废铁,也有回收的价值,再者还有不少的死者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被烟熏死,火高温炙烤而死,身上的盔甲倒是好好的。
  收拾这些东西花了武邑军足足一天的功夫。
  当他们追上李泽的时候,李泽的双脚已经踩上了信都的土地了。
  “见过公子。”孙雷将风尘仆仆的李泽迎进了信都有些破烂的县衙,战争之中,县衙被破坏的极厉害,眼下还在修缮之中。而这位义兴堂的前大掌柜,被李泽临时任命为了信都的县令。
  “准备工作做得如何了?”李泽直接问道,这支迁徙大军目前已经起过了十万之众,整个德州几乎被李泽一扫而空,如此巨大的安置任务,对于整个武邑,信都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从接到公子的命令开始,我们便开始准备了。”孙雷道:“信都先被横海攻破,损失惨重,不少人家都是破门绝户,特别是县城之内,更是十不存一,我们已经清理了城内的房子,城内大概可以安置万余人,另外,在县城周围,搭起了大量的窝棚,也可以暂时安置一到二万人,剩下的,信都便无能为力了。”
  “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李泽满意地点头道:“城内的房子,咱们卖给德州的有钱人,相信他们也很乐意出钱住在城内,至于买不起房子的人,那就先住在城外的窝棚,再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疏散。”
  “卖房子?”孙雷有些傻眼。
  “当然,那些无主的房子,都收归官府所有。城内比在外面更安全,我想这一次迁徙而来的那些有钱人,一定会非常开心地拿出钱来的。把房子分出等级来拍卖,价高者得。”李泽道。
  “明白了。”孙雷点头道。
  “粮食够吗?”
  “王明义王公子筹措了大量的粮食,如果单是以施粥的形式的话,信都可以让安置的两万左右的人过上一个月。”孙雷道。
  “差不多了,这些德州人,自己也还带着粮食呢!尽可以支撑一到两个月了。”
  “要不要将他们的粮食也收集起来,就如同武邑那边的政策一样?”孙雷问道。
  李泽摆了摆手:“这些德州人刚来,并不熟悉我们这里的情况,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安心地在这里住下来,安顿下来,这个时候套用我们治理武邑的办法,会出乱子的,一切安定下来再说。”
  “明白了,公子。”
  “孙雷,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很多,一是安置两万百姓,二便是清理丈量信都县的土地,三是重新登记信都人口,再造户藉,这些新迁徙来的人,从现在起,就变成你信都百姓了,这是重中之重。”李泽看着孙雷道:“新来之人与本地人必然会有冲突,磨擦,特别是不少信都人都是死在德州人手里的,有些事情要防患于未然,安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是,公子。”孙雷连连点头:“信都逃到武邑的人,现在正一批批的回来,义兴社已经在他们之中扎下根来,有了义兴社骨干的相助,相信很快便能稳定地方上的形式。”
  “要让义兴社组织在信都深深的扎下根去。”李泽满意地点点头,“有了他们的相助,你治理信都,便会省力不少。”
  “公子,我从来没有当过官儿,担心做不好。”孙雷有些担心地道:“如果公子有了合适的人选,不若让我重回义兴堂,做生意我是熟门熟路。”
  李泽大笑:“做官儿也没有什么难的,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便好了,那就是让你治下的子民吃得饱,穿得暖,安居乐业就算是一个好官了。你先做做看,说不定你比其它人做得更好呢!”
  “公子,我尽力吧!”孙雷仍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
  李泽转头看着孙雷身边的另一人,笑道:“我记得你是马老六,大名马明涛是吧?现在是信都县尉了。”
  马老六马明涛没有想到李泽居然还认得他,拢共他也没有见过李泽几面,当下激动的上前躬身行礼:“公子,在下正是马明涛。”
  “你是一个有情义的人。”李泽拍拍他的肩膀:“杨开很是念着你呢,这一次你能当上信都县尉,可是他大力推荐,现在信都情况复杂,你要多多辛苦了。”
  “公子放心,马老六就是不眠不休,也必然要让信都平安无事。”马老六连连点头。
  马老六也算是典型的时来运转了,原本只是武邑的一个普通的捕快,就因为杨开在落难的时候,表现出了一些善意,如今的回报,却是超乎他的想象之外,不到一年的功夫,便一路爬到了一县的县尉的位子。
  在信都安置了两万人之后,剩下的人,继续向着武邑方向前进。进入武邑之后,安置工作便变得更加顺畅起来。在武邑,义兴社已经深入四乡八里,杨开更是将每个乡,每个村,每个里需要安置多少迁徙百姓都分派了下去,边走边安置,人数倒是愈来愈少了,待抵达武邑县城的时候,这支迁徙大军大约还剩下了五万人。
  对于李泽来说,这仍然是一支庞大的部队,很显然,光靠武邑,他是无法消化这么多人的,李泽决定在武邑县城内外安置大约两万人,剩下的,便准备甩锅给王明义了。
  自己替曹信守住了老窝,理所当然地他也该为些买单了。
  站在武邑焕然一新的城头之上,看着城内正热火朝天地建设着的一排排土坯房,李泽对杨开很是满意。
  武邑城内的空地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土坯房,虽然还只是盖着一些茅草,但相比于窝棚来说,却是好得太多了。便是城外,这样的土坯房也在大规模的兴建。原本武邑只不过两千余户,但现在,粗略估计整个武邑会超过五千户。
  “杨开,你越来越能干了!”李泽对身边明显胖了不少的杨开道,这倒是真心实意地称赞。
  “都是公子教导有方,跟在公子身边,便是一头猪,也会变聪明的。”变能干的杨开,拍李泽马屁的功夫,也是渐长,躬着身子,也不怕李泽身边的石壮,屠立春等人异样的眼光,谄媚地道。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哪怕心知杨开是在有意奉迎,李泽仍然很开心。
  “五千德州俘虏,你能在安置迁徙百姓的时候,特意将他们的家人登记挑选出来安置在武邑,单是这份心思,便很了不起。等到这些人都安顿了下来,这五千青壮,就完全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我们的兵源和财源了。这件事,你费了不少心力吧?”
  “从他们被押来武邑的时候,下官就在筹谋这件事情了。五千青壮啊,可不能放过了,要想让他们安心地替公子效力,当然得安置好他们的家人。”杨开道:“至于那些无牵无挂的,抑或是老弱病残的,便让王大公子去安置吧!”
  “你还真是小心眼儿,王明义会咒骂你的。”李泽大笑。杨开此人,还真是睚眦必报,早前王明义在李澈打上门来的时候抛弃了杨开,现在杨开便毫不犹豫地报复了回去。
  杨开讪笑了几声,道:“公子,下官想求您一件事。”
  “说!”李泽道。
  “下官想辞去武邑县令的职位。”杨开道。
  “嗯?”李泽奇怪地看着杨开,这位可是官迷,现在的武邑,可不比以前的武邑了,等到将这数千户完全消化下去,武邑可就是不折不扣的上上县了。“那你想干什么?”
  “下官想一心投入到义兴社的事务中去。”杨开兴致勃勃地道:“下官是义兴社的总干事,现在义义社的规模愈发的大了,不但有武邑,还有信都,接下来还有石邑,下官想一门心思地去做好义兴社的事情。”
  李泽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杨开,这家伙,还当真是变聪明了啊。真要说起来,义兴社将是自己未来治理地方的一把利刀,杨开能够敏锐地发现义兴社的作用而决心抛弃一县之令这个正儿八经的职位,可见的确是长进了。
  “这事儿,我先考虑一下,你先把这一次的安置任务做好,另外,我想寻觅一个合适的武邑县令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不是?”
  “是,公子,下官知道,下官一定会将眼前的事情做好的。”听话听音儿,听着李泽的口气,杨开便知道这事儿成了八九分了。
  现在的他,看得很清楚,只要自己能牢牢地在义兴社里占据主要位置,将来便一定可以飞黄腾达。
第一百六十八章:接下来的目标
  李泽提起笔,在地图之上画了三条线,将石邑,武邑,信都三地联结成了一个三角形,转过身来,看着屋子里的一众人等,道:“这一块地方,以后,将是我们的老巢,也是我们的基本盘面。”
  照例坐在角落里的夏荷却是有些不解,看着地图,道:“公子,为什么有石邑?”
  李泽笑了笑,道:“因为石邑,是我们以后夺取横海的桥头堡。这一次我下令掳掠了德州几乎所有的百姓,烧毁了德州境内的村庄,城池,但唯一没有动的,就是石邑。其意就是在如此。”
  “公子,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横海?”沈从兴站了起来,“现在大公子已经不在了,您便是成德唯一的继承人,我们难道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一件事情上吗?”
  李泽挑了挑眉,示意他坐下,环视着室内诸人,道:“想来大家也都有着与沈从兴同样的疑问是吧?那我今天就先给大家讲一讲,为什么我的首要目标,还是横海!”
  石壮点头道:“正要请公子释疑。我等的确不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