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388

  傅云启频频抬头,审视目光频频射向走在最前面的杜嘉贞。
  学生们按照甲、乙、丙、丁四堂的队列站好,视线投向正房前连接台阶的高耸的月台。
  教授们走到高台处,环视一圈,摆摆手,示意学生们安静。
  学生们停下打闹,说笑声慢慢静下来。
  忽然嗡的一声,前面的学生骚动起来,议论纷纷。
  高台上,其他教授分列左右,当中一人两鬓斑白,迎风而立,正是山长姜伯春。他戴儒巾,穿一身墨色大襟宽袖道袍,目光扫过台下的学生们,面容丰润,嘴角带笑。
  今天并非山长主讲之日,姜伯春平时很少现身早读,今天怎么来了?其他教授也一个不落,全在高台上……
  傅云英的个子和同龄人比起来绝对是高挑的,但书院的学子大多比她年长,她站在末尾,抬头只能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宽阔肩背和脑袋。
  嗡嗡嗡嗡的哄闹声仍在继续,和她站得最近的钟天禄、袁三等人忍不住踮起脚四处张望,“谁来了?”
  赵琪和早上刚刚从家赶回书院的苏桐对望一眼,找前面的生员打听。
  议论声此起彼伏。
  傅云英正侧耳细听前面的人猜测发生了什么事,只听哗啦啦几声,人群突然从中间开始往两边分开。
  就像划开水浪一样,分开的潮水涌到她面前,突兀地停了下来。
  所有人都回过头来,无数道锐利的视线汇集到她身上。
  她抬起头,最前方的高台处,山长姜伯春正对着她微笑。白发在晨光下折射出一道道淡淡的银光。
  “傅云,今天由你领读书院教条。”
  书院规矩,学生每天早读前先对着东斋刻有教条的大石碑大声朗读教条,然后方开始一天的学习。通常领读的人是学长陈葵或者四堂堂长。
  众人听了山长的话,惊疑不定,抓着身边的人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此刻,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傅云?”
  天高云淡,朝霞璀璨。
  傅云英定定神,沐浴在灿烂霞光中,迎着书院全体学子或惊讶或疑惑或好奇的目光注视,慢慢走向高台。
  她走得很从容,很快踏上台阶。
  姜伯春拍拍她的肩膀,让出位子,让她站到最中间。
  赵师爷、梁修己、吴同鹤等教授和藏经阁的管干含笑望着她,目光慈爱。
  台下是几百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学生,台上是饱读诗书的教授学者,傅云英立于高台之前,面对学生们的瞩目,朗声背诵书院教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她背一句,学生们跟着读一句。
  她的声音并不大,但吐字清晰,清亮悦耳,宛如深藏山谷的幽涧冲刷过山石,空灵澄净。
  因其从容平静,更显得教条中的每一个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学生们仰望着她,一句句大声跟读。
  无数道声音汇集在一处,融合成巨大的声浪,涌向四面八方,那一句句修身修己的人生格言就这么一点一点融入他们的肺腑,又从他们的肺腑中嘶吼而出,盘旋于书院上空,久久回荡。
  人群里,傅云启遥遥仰望着高台上的傅云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感受到胸腔里有种东西正慢慢苏醒,沸腾,燃烧。
  钟天禄、袁三,赵琪、苏桐,陈葵、杜嘉贞,这些天慢慢和傅云启熟悉起来的其他学子,一眨不眨地注视着他,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高台上,傅云英肩披霞光,目光平静。
  …………
  清朗而又浑厚,朝气蓬勃的朗读声越过院墙,越过回廊,越过亭台楼阁,传向远方。
  一道高大身影驻足长廊深处,浓眉轩昂入鬓,五官深刻,剑眉星目,淡淡扫一眼台上锦缎束发、英气勃勃的少年郎,问身后的人,“谁家少年?”
  知府范维屏小心翼翼回道:“此子名叫傅云,听说是书院这一届的头名,乃黄州县人。他堂兄傅云章是黄州县举人,此次上京赶考,大约能高中。”
  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属官咦了一声,道:“大人,上次在渡口,您救下的那个小娘子好像就是这一家的……”
  男人没说话,收回视线,转身大步离去。
  其他人不敢多话,连忙屏息追上去,亦步亦趋紧跟着。
  作者有话要说:
  …………
  文中的书院学规即《朱子教条》,是朱熹为白鹿洞制定的学规。后来成为全国书院的学规并流传至朝鲜日本。
  然后古代的书不是像我们现在常看到的竖起来排列的,古代一般是摊开叠起来放进书匣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找书的情景。
第66章
杀鸡
  早读后,学长陈葵找到傅云英,告诉她管干有事寻她,要她去藏经阁一趟。
  “傅云,管干在藏经阁等你。”
  傅云英想起那封信,取下自己的书袋交给身后的傅云启,“九哥,你先去斋堂吃饭,我一会儿就来。”
  “你一个人?”
  傅云启还记得昨晚的事,望一眼左右,压低声音说,“还是我陪你一起去吧。”
  英姐这么小,他不放心。万一杜嘉贞趁她落单的时候欺负她怎么办?虽然他胆子小,但多个人起码声势壮一些,还可以帮英姐挡拳头。
  “大白天的,谁能把我怎么样?”
  傅云英不和他多废话,转身便走。
  傅云启追了几步,眼睁睁看着她走远。手上提着抱着一大摞书,压得肩膀手臂酸痛,只好按她说的先去斋堂。
  东斋前院,几个身材明显比旁人高壮的学生看到傅云英撇下傅云启,一个人往位于山谷的藏经阁去了,相视一笑,拔腿跟上去。
  …………
  学生们都去斋堂用饭了,通往藏经阁的长廊空荡荡的,庭院深处的竹林里隐隐约约传出刷刷的扫地声。
  傅云英走着走着,忽然脚步一顿,低头抚平宽袖的皱褶。
  余光扫到身后几个因为来不及躲闪而撞到一起的熟悉身影,她嘴角微翘,笑了一下,继续往前走。
  绕过凉亭,走近月洞门,甬道两边栽种了许多低矮的橘树,肥厚油绿叶片间挂满红彤彤的橘子,像灯会上撑开的硕大伞盖吊着一盏盏小灯笼。
  穿过橘林,眼前豁然开朗,一条清澈小溪蜿蜒而过,竹木掩映中一座雕梁画栋的四层阁楼渐渐展现在她眼前。
  一个穿襕衫的青年男人站在台阶前,支使正办、副办和藏经阁的杂役把一张张长方桌、矮春凳搬到阁前的大广场上。
  众人忙碌着,藏经阁几面槅扇全被取下来了,四面大敞,杂役们进进出出,广场很快摆满方桌春凳,小角落的地面上也铺了一层毡子,彼此之间只留下一条条窄窄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的缝隙。
  傅云英拾级而上,拱手朝管干致意。
  管干正和正办说话,看到她,细细打量几眼,微笑道:“你就是傅云?”
  刚才早读前明明见过,这会儿又来问她。傅云英扫一眼唯唯诺诺、眼神躲闪,额前隐隐冒出汗珠的正办,道:“正是晚辈。不知管干因何事唤我?”
  “你写给山长的条规我看过了,很好。”管干道,“不过要所有学生前来晒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真让那帮臭小子全过来了,谁管得住他们?晒书可不仅仅只是把书搬出来摊开晾一晾那么简单,这晒有讲究,收也有讲究,没有章法的话,一天下来也晒不了几本书。”
  藏经阁的藏书和世家私人藏书不同,重在收集和实用,所以并不追求版本,只要于书院有用就行,因此不如私人藏书稀罕。但即使如此,也不表示书院的藏书就不珍贵了。学生们毛手毛脚,没做过管理图书的事,管干怕让毫无经验的他们过来晒书导致最后乱上加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