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388

  傅云启和傅云泰对望一眼,原来不止他们怕英姐,真是太好了!
  苏桐低头思考谜题,等回过神来时,才发觉身边竟然安静下来了,成天上蹿下跳、唯恐天下不乱的傅家子弟们此刻乖顺如绵羊。
  他挑挑眉,顺着众人的视线望过去。
  斯文俊秀的少年淡淡瞥众人一眼,举手朝店家示意,动作慢条斯理而又极为文雅。众人不知他的身份,被他的气度所慑,下意识退后一步,给他让出道路。他面无表情,拔步走上前,接过纸笔,刷刷写下几个字,交还伙计手上。
  伙计双手举着裁剪成条状的纸片奉给店家。
  店家展开纸片略扫一眼,一怔,脸上浮起惊讶之色,笑向众人道:“这位小官人先写出谜底了。”
  苏桐双眼微微眯起。
  周家人也愣住了。
  其他书生忍不住抬头四顾,这小娃娃是从哪里跳出来的?
  傅云启先是一呆,然后脑海里突兀响起一句感叹:果然如此!
  他摇摇头,恍然回神,扯扯傅云英的衣袖,小声央求道:“英姐,你怎么自己猜呀?你是傅家人,应该和我们一起答题。”
  傅云英嘴角一扯,瞥他一眼,冷淡道:“他们推我,我不高兴,不想和他们平分彩头。如果我出面赢了周家人,四叔会更高兴。”
  傅云启唉哟一声,“他们都答过好几题了,你才刚来,临时加入比赛太吃亏,你绝对比不过他们的。”
  傅云英微微一笑,不说话了。
  伙计高唱一声,店家看过众人交上的纸片,摇摇头,朝人群拱手,笑道:“时间已过,只有这位小官人猜中谜底,谜底是四个字:一日千里。这盏灯就归这位小官人了。”
  众人神色各异。店家刚才那道题出得刁钻,只有“早晨”二字,谜格为合璧格。他们搜肠刮肚,还没想起合璧格的具体格式,这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只看了一眼花灯,根本没有加以思考,一挥而就写下答案,可见一定是随便瞎蒙的,可他竟然还真蒙对了!
  这说明要么少年运气好,要么就是他把所有谜格背得滚瓜烂熟,根本不需要一个个套用格式,顺手拈来,自然能飞快解出谜题。
  书生们心情复杂,围观的人群不懂什么是谜格,什么是拆分,什么是堆金、破镜、集锦、合璧,见傅云英一人猜中谜题,轰然叫好。
  一片赞声中,傅四老爷和傅桂的声音最为响亮。
  傅云英回首朝傅四老爷和傅月、傅桂点头,傅桂更激动了,兴奋地朝她摇手。
  这时,店家又挂出一盏花灯,上面贴了一条写有古诗的绢纸:举杯邀明月。谜底二字。
  这一题显然是店家为了抚慰因为没答出上一题而面色僵硬的一众书生们,答案显而易见。
  伙计还没数够九十九下,众人都把写了答案的纸片交上去。
  店家公布答案:赏光。
  接下来,店家陆陆续续挂出金钟格、回文格、簪花格、垂柳格、丹心格各种格式的谜面,有的易,有的难。
  简单的谜面中,既有“乡村四月闲人少。射二节气名”这种极为常见的和节气有关的通俗谜面,也有“人人皆戴子瞻帽,君实新来转一官。门状送还王介甫,潞公身上不曾寒”之类涉及到古人故事的风雅谜面。复杂的谜面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如果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没有人点醒,可能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谜底。
  就像攀登山峰一样,时陡时缓,不会容易得让旁观的人觉得无聊,也不会让答题的书生们太难堪。
  傅云英一边从容答题,一边留意周围人的反应,暗暗想,这书斋店家倒是个人才,知道怎么适时挑起人群的兴趣。
  人越来越多了。
  众人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最为出众的苏桐和周大郎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快答出谜底,有时候也会被难住。她却始终游刃有余,每一盏花灯刚挂上,她只需扫几眼,马上就能写出正确谜底。
  这种表现很快引起店家的注意。傅云英中途参加比赛,店家看她年纪虽小,但举止不凡,一身清新隽永的书卷气,穿的衣裳也体面,料想是谁家富贵家儿郎,没有训斥她捣乱,点头许她加入比赛。想着多一个人热闹些也好,如果她答不出,自会含愧离去,却不想这少年竟然聪颖异常,每一题都答得又快又准,全是正确谜底!
  为了打出名声,店家可是把他这些年收集来的谜题全拿出来了,这少年到底是何方人士,怎么反应这么快?
  虽然少年猜对的总数偏少,但光凭他的过人表现,魁首非他莫属。
  人群里,一名面色苍白的锦衣少年饶有兴味地观看众人比赛猜灯谜,视线越过人头攒动的围观百姓,落到傅云英身上。
  “看着他,等比赛结束,带他来见我。”
  黑暗中,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的高壮男子一抱拳,沉声应喏。
  作者有话要说:
  文里的谜题,引用自《历代灯谜赏析》一书。其实都挺简单的,一看就知道答案,只是就跟脑筋急转弯一样,转不过弯来的话要想很久很久。
第53章
破题
  当伙计敲响比赛结束的铜锣时,书斋门前汹涌的人潮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周家大郎面色发青,握紧双拳,身后的周家子弟亦一个个满脸不甘之色,本以为可以和苏桐比一个高下,没想到突然冒出一个搅局的,单凭一己之力就把周家子弟和傅家子弟全比下去了。
  虽然他出现的时机尴尬,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今晚当之无愧的赢家。
  店家亲自将五两银子送到傅云英跟前,苏桐和周大郎表现出色,也得了彩头。
  今晚的风头全被傅云英抢走了,苏桐有些失望,脸上的笑容却未减一分,将赢得的彩头分与诸位同窗,笑向傅云英道:“恭喜。”
  傅云英垂目回礼,“承让。”
  两人目光相接,对视片刻,心照不宣。
  …………
  傅云英瞒得过那些没见过她或是见过但并未留意过她的傅家子弟,但苏桐何等聪慧,又曾多次和她打交道,知道她是傅云章亲自教出来的,对她印象深刻,细看她几眼,听她说话,略一思量便能察觉出不对劲,再加上傅四老爷和傅月、傅桂都在一旁,傅云启紧紧护在她身边,不用问,这少年的身份呼之欲出。
  苏桐年幼失怙,寄人篱下,傅云章对他多有照顾,虽然碍于苏妙姐,傅云章面上待他淡淡的,私底下却一直很关心他的学业,他若有懈怠之处,傅云章总能第一个发现。怕他借住傅家不好意思朝傅三老爷张口,大房常常送来一些笔墨纸砚之类的文具。他不姓傅,可傅云章再三叮嘱族学的老师务必尽心尽力教他。他耍弄心机推掉和傅容的亲事,傅云章失望归失望,过后仍然和以前一样行事,并没有因为他不想娶傅容而授意傅家人给他使绊子。
  傅云章当年能以一己之力将之前欺辱过他们母子的族长一脉全部赶出黄州县,绝非心地单纯的痴愚之人。苏桐明知他使的是怀柔手段收服人心,还是不可避免被他的风度为人所折服。
  后来傅四老爷把流落在外的侄女接回家中教养,苏桐当时就猜傅云章一定会暗中照拂那个五妹妹,傅云章少时孤苦,看到和自己有相似遭遇的后辈,总是能帮则帮。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傅云章似乎对傅云英另眼相看,公然为她撑腰不说,竟然还将她引见给赵师爷。
  但之后傅云章对傅云英的种种出格的爱护举动,连自以为熟知他性情的苏桐也看不懂了。傅云章人前温文尔雅,其实冷淡疏离,看似对谁都好,认真细究起来,他和每一个人保持着不远不近、不亲不疏的距离。他可以大方释放自己的善意,好到让身边的人感激涕零,也能随时抽身而去,毫无留恋。他最为珍视之人是他的母亲陈老太太,其他人在他眼中不过只是过客而已,没有例外。苏桐有种直觉,如果哪天自己触犯傅云章的底线,傅云章处置他时绝不会留丝毫情面。
  傅云英却成了那个例外,傅云章俨然把她视作亲妹妹,推心置腹,呵护备至。惹得傅容大怒,频频说傅云英的不是。
  她只是个乡野丫头,何德何能,竟能在短短一年内被傅云章真正接纳……
  苏桐很好奇,傅云章北上应考,起码要两三年才能归家,这期间,傅云英失去庇护,要怎么在傅家立足?她只是个小娘子,终究还是得听长辈的,等傅云章回来的时候,她说不定已经定下亲事,即将出阁嫁人。她的好日子该到头了。
  …………
  然而此刻看着傅云英落落大方应对身边傅家子弟的探问,苏桐明白,自己预见的状况不会成真。
  傅云英知道苏桐在想什么,不过她并不在意,苏桐是个聪明人,而且向来低调,不关己事不张口,暂时不会当众点破她的身份。
  至于以后,她自会想到应对之法。
  …………
  周大郎铁青着脸劈手夺过伙计递来的彩头,挥开挡在身前的傅家子弟,几步冲到傅云英面前。
  “你想怎样?!”傅家子弟群情激奋,推搡着挤到周大郎身前,“怎么,比不过我们家云哥,就想动拳头么?原来周家大郎只有这么点气量。”
  刚才傅家子弟心痒难耐,缠着傅云启追问傅云英是他什么人。傅云启见没法蒙混过关,只好按着傅四老爷之前嘱咐过的,告诉他们说傅云英是自己的弟弟。傅家子弟乐不可支,既然真是傅家人,那也是他们的弟弟。谁敢欺负他们的宝贝弟弟,先过他们这一关!
  周大郎冷笑几声,目光直直射向人群当中的傅云英,眼神带着警告威吓意味。
  傅云英面无表情回望他几眼,转身走了。五两银子已经拿到手,被瞪几眼又不会少几斤肉,随他去瞪好了。
  周大郎气得咬牙。
  …………
  “四叔,给您。”
  傅云英挤出摩肩擦踵的人群,双手平举,将五两银子交于笑得合不拢嘴的傅四老爷。
  傅四老爷咳嗽几声,挺直腰杆,在周围围观的老百姓羡慕、好奇、嫉妒的注视中,慢腾腾地抬起右手,慢腾腾地拍拍傅云英的肩膀,慢腾腾接过五两银子,再慢腾腾环视一圈,将众人的艳羡尽收眼底,过足了瘾,方喜滋滋道:“不错。”
  傅云英一笑。
  这时,一名穿长袍皂靴仆从模样的男子分开人群,靠近几人,做了个请的姿势,沉声道:“傅家小官人,我家公子有请。”
  男子态度傲慢,而且没有自报家门,傅四老爷眉头一皱,顺着男子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七八个和男子差不多打扮的随从站在角落处,当中簇拥着一名身材魁梧、肤色白皙的锦衣少年。少年目光闪动,含笑看着傅云英,似是等着他们过去。
  这几个随从衣着体面,不比黄州县富户人家穿得差,走路悄然无声,眼神凌厉,可能是练家子。锦衣少年虽年轻,随从们的态度却没有一丝敷衍,极为恭敬殷勤,如此大的排场,可见少年非富即贵。
  傅四老爷心思转得飞快,少年不是黄州县人,可能是武昌府那边过来游玩的大户人家公子,不想贸然得罪对方,但又恼怒于他倨傲失礼,不大想过去,他们虽然是平民百姓,也不能任贵人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遂道:“天色已晚,家中老母备下酒宴,等着一家团圆,我们即刻就要家去,请贵府公子见谅。”
  言罢,眼神示意王叔先带傅月、傅桂和靠拢过来的傅云启、傅云泰离开,拉起傅云英的手紧随其后,眨眼间走了个精光。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