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88

  他们杵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巷子里其他人家都关门闭户,躲到内院去了。没人敢在外边走动,从巷子外边回来的人看到钟家人摆出这么大的阵势,连家也不回来,掉头就跑。
  管家搬来梯子,趴在墙头守了小半个时辰,钟家人完全没有要走的意思。
  “来了多少人?”傅四老爷问。
  仆人擦把汗,小心翼翼道:“起码有二十多个汉子,个个人高马大的……”
  傅四老爷吓了一跳,手中的茶杯翻倒在地,飞溅的茶水溅湿道袍袍角。
  得罪谁都好,就是不能得罪当官的。尤其像钟家那样和王府来往甚密的官宦世家最难缠。
  胳膊拧不过大腿,平头老百姓和当官的作对,没有丝毫胜算。
  “别吓着月姐她们。”
  丫鬟另沏了一杯茶,傅四老爷徐徐喝几口茶,勉强镇定下来,放下茶杯,站起身,抖抖衣襟,“我出去看看。”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跨出正堂门槛,迎面却见莲壳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家仆。
  “二少爷呢?”
  傅四老爷皱起眉头,该不会是钟大郎把人扣下了吧?想到这他不由皱紧眉头,傅云章可是傅家的金凤凰,不能因为他的事把云章给搭进去。
  莲壳嘿嘿一笑,打了个千,“少爷和钟家大公子在黄鹤楼吃酒,山里风大,少爷让我回来取一件披袄过去。”
  傅四老爷怔了片刻,脸色渐渐和缓,道:“吃酒之后最不能受凉的,你快去拿。”
  莲壳应喏,带着家仆往里走。不一会儿果然抱着一个梭布皮包袱出来。
  傅四老爷站在门廊里等他,见他出来,叮嘱道:“好生伺候,别让二少爷吃太多酒。”
  莲壳欸了一声应下,道:“少爷说今晚可能不回来了,请四老爷莫要记挂。”
  傅四老爷点点头,看着莲壳几人出去。忽然一拍手,哈哈笑出声。
  官人刚才还苦大仇深,一脸忐忑,怎么一转眼高兴得直搓手,莫不是吓傻了?
  管事一头雾水,“官人,这是怎么了?”
  “我还当钟家大公子不好惹,没想到二少爷一出马,人家就和我们化干戈为玉帛了。”傅四老爷捋须微笑,“我若是猜得不错,外边那些人肯定是钟家大公子派来送礼的,叫下人别一惊一乍了,直接开门请进来。”
  傅云章的宅子在贡院街,真要取披袄,应该是去贡院街拿,而不是特地绕远路跑到大朝街这边来取。他昨晚在这里留宿只是意外,不可能把厚衣裳也带过来。之所以特意让莲壳走这一趟,是想告诉他钟家大郎的事已经解决了,让他放心。
  钟大公子虽然才学不高,但是交游广阔,而且和楚王世子算得上亲戚,能结交他,傅家在武昌府岂不是多了一个靠山?
  傅四老爷眉开眼笑,吩咐王叔,“让人告诉月姐她们,免得她们担惊受怕。”
  王叔应下,回房和王婶子说了钟家上门送礼的事。
  王婶子高兴得直念佛,立刻丢下手头忙的差事,进内院转述给傅月、傅桂几人听。
  傅云启和傅云泰是听到消息后反应最大的。两人一个是嗣子,一个是独苗,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连油皮都没擦破过一块,突然碰到一个更无法无天的钟家大公子,二话不说把他们扔进牢里关了一夜,不说吓破胆子,也差不离了。
  钟大郎成了比傅四老爷更让他们畏惧的人。二哥和钟大郎成了朋友,他们以后再不会被钟大郎随便欺负了,兄弟俩都松了口气。
  虽然他们嘴上不肯承认。
  傅云英大概是唯一一个不觉得意外的人。
  莫欺少年穷。地方士绅一般不会得罪读书人,尤其是取得功名的读书人,谁知道哪个不起眼的书生突然一举成名天下知呢?
  钟大郎毕竟是官宦之后,醉酒之下伤了傅家的仆人,酒醒之后听说傅云章是少年举人,说不定有几分后悔,这时候中间人代为说和,置办酒席请他吃酒,傅家又送了丰厚的礼物,面子里子都给足了,他如果还抓着傅家不放,实在愚蠢至极。
第39章
图志
  傅云章这晚果然没有归家。回家报信的仆人说他们一行人从黄鹤楼下来,又去了其他地方吃酒。
  这个其他地方仆人没有明说,傅云英猜得到。
  文人们聚会的场所无非是那么几种,风景名胜,寺庙道观,再就是烟花之地。
  钟家送来的礼物比傅家送给钟家的还要丰厚两分,傅四老爷有些意外,吃晚饭的时候和管事商量要不要再备一份厚礼送到钟家去。
  傅云英和傅月、傅桂坐在屏风后面吃饭,听到这里,筷子在一碗油盐炒藕芽上方停顿了一下。
  吃过饭,傅月和傅桂回房就寝。
  傅云英在房廊前和姐妹俩辞别,走过长廊的时候,看到傅四老爷书房的灯还亮着,想了想,拐了个弯往书房走去。
  天气热,槅扇取下来通风,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间,傅四老爷盘腿坐在罗汉床上,低头看摊开的账本。
  小方桌上摆得满满的,账册摞了好几层。
  夏夜蚊虫多,仆人蹲在墙角烧烟草薰蚊子,空气里浮动着一种刺鼻而又馥郁的香气。
  傅四老爷抬头拿算盘的时候看到几个人踏上回廊,眯起眼细看,发现是侄女和丫鬟,含笑道:“怎么过来了?”
  傅云英跨进书房,缓步走到罗汉床前,“四叔,我们家还给钟家送礼吗?”
  “都准备好了,明天送去。”
  傅四老爷给一旁的仆人使眼色,示意他们把隔间的鼓凳搬过来给傅云英坐。
  “四叔,钟家大公子那样的人好面子,他送礼给我们,我们再送回去,他未必高兴,闹个不好还会得罪人。”
  傅云英缓缓道,屈身坐在鼓凳上,脚尖刚好着地,不用悬着。
  钟大郎这样的人她上辈子见过很多,他们结交身份不如自己的朋友时,不看才学,只看眼缘,太讲究礼数反而会让他们厌烦。
  傅四老爷眉头轻皱,沉吟片刻,放下账本,“嗯,我也是这么想,不过什么都不送,那又太老实了……”
  “不如就送些枇杷、莲蓬。我听月姐和桂姐说,武昌府卖的莲蓬不新鲜,咱们送这个,比送绫罗绸缎好,怎么说都是黄州县的土产,礼轻情意重。”
  傅云英认真道。
  傅四老爷摇头失笑,虽然早已习惯和侄女像平辈一样商量家里的事情,但看着她坐在鼓凳上努力仰头看自己的样子,还是忍不住想笑,“也行。”
  扭头吩咐仆人,“明天一早你去铺子里和掌柜说,让他去渡口等着,看到黄州县来的船,别管是谁家的,有好的土产,全都买了,让他仔细挑,我要送人的。”
  仆人答应下来。
  傅四老爷转过脸来,笑道,“二少爷能结识钟家大公子,咱们这趟没白来!我昨天带着启哥和泰哥去了趟卓刀泉寺,抽了支好签,原来应在这里!”
  传说三国时期,关羽曾在武昌驻扎兵马,路遇一白虎精拦路,于是关羽勇斗虎妖,伏虎除害,并以刀卓地,地下喷出一泉,后人遂称他驻扎的地方为伏虎山,此泉为卓刀泉。另外还有关公曾经清洗爱驹之地,取名洗马长街,还有传说关公拴马的拴马石。
  后人敬爱关公,专门建寺供奉他的宝刀,是为卓刀泉寺。
  寺庙是为纪念关公而建的,和归元寺、宝通禅寺比起来,很有些不伦不类,但世人敬重关公,所以卓刀泉寺也香火鼎盛、游人如织。
  傅四老爷去没去过卓刀泉寺,傅云英不知道,但那支签肯定是假的。
  这次傅云章来武昌府是为了她,傅四老爷和傅月、傅桂她们是过来玩的,缫丝工匠的事只是个借口而已。如果傅家真的得罪了钟家人,她肯定会因此自责。
  傅四老爷怕家里人因为钟家的事怪到她身上,才故意轻描淡写此事。
  她也是刚才想到的,傅四老爷回家的时候那么镇定从容,绝不是因为他不怕钟家人,而是不想让她愧疚。
  “四叔抽的签,怎么会应到二哥身上?”傅云英笑问。
  傅四老爷看她能和自己开玩笑,抚掌轻笑,朝她眨眨眼睛,“你二哥结识贵公子,我能跟着沾光啊,说到底还是我得了便宜。”
  天色渐渐暗下来,长廊外临着水和花池子,蚊虫声响如雷,王叔带着人上门板,房里愈发昏暗。
  仆人进房点亮灯烛,昏黄的灯光照亮罗汉床前一小块地方。
  “对了,上次你给我画的图……”
  傅四老爷忽然想起一事,左翻翻,又找找,没找到那本图志,下了罗汉床,端着油灯奔到窗前的书桌上胡乱翻了一通,终于找到傅云英给他画的图志,回到外间,拍拍图志,“上次在外面翻开它,好几个人看到,非要找我讨呢!”
  他手里拿的是傅云英为他画的图志。
  她在傅云章那儿抄完《一统路程图记》、《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后就开始着手为傅四老爷画图志,时间仓促,她没有详细描绘所有水路驿站,只根据傅四老爷出行会经过的地方画出大概,表明里距行程和沿途的驿站客店,标明每一处市镇急需哪几种货物和对应的价钱,提醒哪些地方要注意盗贼之类的。傅四老爷认识的字不多,很多地方她没有用文字描绘,而是画了些简单易懂的符号代替。
  比如布匹就用长条形表示,茶叶是一片叶子,折扇是一个圆形下面加一条竖线。
  这份图志仅此一份,傅四老爷很喜欢,管它叫引导图。
  “我再画几幅就是了。”傅云英道。有前人的图当底子,加上傅家那些水手们的口述,她只需要加一些修改,或者把图上原有的地方重新详细描绘一遍,不需要亲自去过那些地方就能画出来。
  傅四老爷挺起胸脯,含笑道,“那怎么行?不能给别人做白工。县里的童生帮人写信念信,嘴巴张几下也是要钱钞的。我和他们说,想要图志也容易,一份十两银子。”
  傅云英一笑。十两银子够她一年的花费了,四叔还真是敢开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