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388

  傅云英运气不坏,抽到的号房在里面,既幽静,又干爽舒适。
  她以前在书院时常常批改学生们的文章,阅卷这差事对她来说完全没有难度。
  因为阅卷不当肯定会被追究责任,所以阅卷时必须逐字逐句仔细阅读,确认文字是否通顺,阐述是否清晰,有没有大逆不道之语或者忘了忌讳的地方,然后要写上自己的评语。把其中自己认为好的推荐给主考官批改。
  差事不难,就是繁琐。
  十几天后,他们这批考官终于阅卷完毕,获得离开贡院的许可。
  回到家中后,傅云英匆匆洗漱,倒头便睡。
  休息了两天,才把精神养回来。
  春暖花开,京中杏花次第盛放,又到了会试放榜的时候。
  京中大街小巷,都在传今年的状元郎、榜眼和探花郎到底花落谁家。
  这一届最有可能摘得探花郎美名的是一位浙江学子,他年轻,好打扮,唇红齿白,貌若女子,才学又不错,希望很大。
  放榜那天,傅云英没有等消息,在宫里和朱和昶打捶丸。
  她入宫汇报牛银姐等人流放双鱼岛的事,汇报完要走,朱和昶留下她,转到西苑,一边打捶丸,一边和她商量招募俊才去小琉球和双鱼岛的具体事宜。
  八股文陈腐不化,刻板定式,限制思想,这一点天下学子心中都有数。
  科举考试只认八股文,还导致所选的官吏虽然满腹才华,饱读诗书,却对国计民生之事毫不关心,一身学问,没有用武之地。
  治民的地方官昏庸,不堪大用,亟需改变这个现状。
  但科举考试是国朝根基,不可更改,而且它确实是目前最公平公正的晋升之路。
  不能改选官制度,那么就先从辅佐官员的幕僚开始。
  治国□□,不能仅仅只靠数百名官员,人数众多的差役小吏也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
  刑名师爷懂律法,文案师爷负责起草公文,管钱粮的师爷管理税收,僚吏往往是地方上待得最久的人,官员流动性大,僚吏算是地方上的地头蛇,他们联合起来,可以架空官员。
  朱和昶打算先通过专门的考试选拔一批人才送到双鱼岛和小琉球去,这考试和科举考试不同,没有功名。
  他有些忧虑:“会不会没人来报名参考?”
  那就太尴尬了,皇帝也要面子的呀!
  “皇上多虑了。”傅云英说,“这是您主持的考试,虽然没有功名,但不代表没有前程,那些名落孙山的举子肯定会主动投考。再说了,皇上想选拔的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人少一些,也没什么,只要有本事就行。”
  朱和昶点点头,撒开球杖,接过巾帕擦汗,“对了,胡峰带兵去吕宋岛了,该怎么打发那两个使臣?”
  两名来朝辩解屠杀华人之事的佛朗机使臣还没走,而胡峰、唐威已经率领船队南下吕宋。
  他们不会放过屠杀无辜百姓的人。
  傅云英笑了笑,“如实和他们说就是了。”
  打都打了,不怕和佛朗机人撕破脸。
  说着话,内官来报,孔皇后殿中的宫女来了,说孔皇后不舒服,请朱和昶过去。
  傅云英立刻告退。
  ……
  几天前孔皇后传出喜信,她怀孕了。如果这一胎生下来是儿子,嫡长子肯定要册封为太子,现在阖宫都将孔皇后当成宝贝,朝中大臣也对皇后的肚子极为关注。
  朱和昶头一次当父亲,有些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安抚孕后突然变得喜欢哭哭啼啼的孔皇后,只能每天大把大把的赏赐送到皇后寝宫。
  这期间,孔家也得了不少封赏。
  孔皇后孕中难免爱多想,哭着说她想念兄长。
  朱和昶安慰她很久,却没有松口让人接孔连回来,孔连被送回南京,要到下半年才能回京师。
  ……
  傅云英走了,朱和昶还打算召见白长乐,和他讨论铸造红夷大炮的事,听内官说孔皇后相请,犹豫了片刻,道:“朕下午再去坤宁宫,先让太医过去看看。”
  内官出去,原话告诉坤宁宫宫女。
  宫女回了寝殿,斟酌着回道:“娘娘,皇上忙着接见大臣,听说您不舒服,立马让太医过来,等他忙完了事,就过来看您。”
  孔皇后半躺在美人榻上,面色发黄,肚子里一抽一抽疼得慌,皇上却没来,她面露失望,感觉肚子疼得更厉害了。
  她捂着肚子,问:“皇上在做什么?”
  宫女小心翼翼答:“皇上和傅大人在西苑打球。”
  “西苑?”
  孔皇后蹙眉,西苑又不是乾清宫,接连大臣,有要事商量,为什么要去西苑?而且还一边打球!
  而且又是傅云!
  皇上老是召见他,朝中那么多大臣,就不能召见其他人吗?
  想起最近宫里的流言,孔皇后双手发颤。
  她遣走其他人,问身边女官:“你去查查傅云可曾在乾清宫留宿。”
  女官心口猛地一跳,低着头答:“没有,娘娘,傅大人从来都不在宫里留宿。倒是汪大人、范大人曾留宿值房,皇上还和范大人秉烛夜谈,吃了一夜的酒。”
  傅大人大概自己也知道他那样出众的相貌很可能引来非议,虽然深得皇上信任,却谨小慎微,从不在宫中留宿。有一次天都黑透了还是坚持回去。皇上知道他的脾气,以后也不再留他,如果天气不好或者天色已晚,就提醒内官提前把车马准备好。
  汪大人、范大人、姚大人反而不必忌讳,有时候君臣对谈到深夜,几位阁老就在值房睡。
  因此,朝中大臣固然嫉妒傅大人和皇上感情好,但人家是少年时的交情,又有从龙之功,羡慕也羡慕不来的,与其妒忌,不如和他交好。
  至今还没有人用那种想法去揣测这对君臣的关系。
  一来,傅大人品性高洁,勤于政务,清正果敢,没有人往那方面想。
  二来,皇上太坦荡了,他对谁好,那就是真心实意的好,大臣根本不会多想。
  而且皇上喜欢美人、怜香惜玉这一点众人皆知,从没有豢养过男宠。
  女官隐晦地劝孔皇后,“娘娘,您别多心,皇上这些天每晚都过来陪您,今天也会来的。”
  孔皇后轻抚自己的小腹,抿唇不语。
  ……
  回到家中时,傅家张灯结彩,一片欢声笑语。
  门前地上,洒满鞭炮纸屑。
  傅云英愣了片刻,随即嘴角轻翘。
  缓步踱进正堂,果然看到堂中一副捷报,袁三考中贡士了。
  他运气好,考的全是他熟悉的,考了第五十九名。
  没有看到傅云启的捷报,傅云英问迎过来的管家。
  管家告诉他傅云启这一次没考上。
  傅云启才学比不上袁三,这也在她意料之中。
  正堂里摆了几桌席面,袁三被人按着死命灌酒,傅云启也在其中,他笑得最为欢快,显然考试结果一点都没影响他的情绪。
  这让傅云英颇感欣慰,九哥确实长大了。
  她没有进去打扰袁三他们,先回自己的院子。
  幕僚把考试结果拿过来给她过目,杜嘉贞、李顺、陈葵他们榜上有名,杜嘉贞的名次最高,考了第三十一名。
  “几位相公下午过来报喜,都说要请大人过去吃酒。”
  幕僚笑着说。
  大人的知交好友、学生们陆陆续续赴考,考上的人越多,对大人越有利,以后这些人都将是大人的帮手。
  傅云英笑了笑,让管家把准备好的贺礼送到杜嘉贞他们手上,落第的几个也不能忽视,人人都有份。
  翌日一大早,陈葵等人结伴上门请她吃酒。
  她婉拒不去,提醒他们去拜望座师。
  杜嘉贞嘿嘿冷笑几声,道:“姚阁老还是那个脾气,我们下午再去!”
  姚文达把考第五名的浙江学子臭骂了一顿,那名学子正是大家寄予厚望的美男子苏承裕,他是姚文达的同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