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388

  “老大,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我看到有卖松子糖、椒盐饼、金华酥饼和桂花糕的,多买了点。”
  这几样都是傅云英平时爱吃的,袁三捧着一堆点心给她挑。
  她挑了几枚金华酥饼,给傅云章拿的是方块酥糖,他爱吃这个。至于傅云启,他已经抢了一大包板糖和松子糖在手里。
  傅云章左手一大包糖果,右手一串冰糖葫芦,竟觉得有些无措。
  这种场景他从未经历过。
  难怪小的时候同窗们都喜欢过年。他想起小时候,还没到腊月,同窗们就兴高采烈盼着过年,而对他来说,过年和平时没什么两样,甚至比平日更冷清,因为别人家阖家团圆会刺激到母亲,而且要账的通常选在年底上门讨账,所以他们母子从不过年,整个正月大门紧闭,外边的热闹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
  傅云英顺着拥挤的人潮往前逛,一路走走看看,给傅云章他们一人买了几双鹿皮靴,还买了牛皮、杭细绢、三梭布,新的茶钟和果罩,几只供花的美人瓶,纸张墨砚之类的文具。想起家中书房的灯台摔坏了,特意买了几盏扛摔的铁丝灯。
  家下人紧跟在后面搬东西,不一会儿褡裢都装满了。
  京城坊市繁华,店铺摊子五花八门,卖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
  几人逛了一大圈,看到有人高声叫卖湖广土产的,想起家乡,忍不住凑过去看。
  那边卖的东西并不出奇,无非是咸鱼腊肉。
  奇的是买东西的人,他头戴福巾,穿一身皂色缘边玉色深衣,腰束大带,云头鞋,俊秀儒雅,气度极好,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许多打扮富丽的小娘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摊前挑挑拣拣,实则频频偷看他。
  竟是崔南轩。
  傅云英怔了怔,那边崔南轩身边的人已经认出她,朝她微微一笑。
  她心头凛然,因为站在崔南轩的青年正是那日在西苑见过的太子殿下。
  周围的人群里不知藏了多少皇宫护卫。
  傅云英心里忖度太子微服出行,大约是出来玩的,肯定不想惊动其他人,抬脚正要退下,太子却朝她挥了挥手,示意她过去。
  她扯扯傅云章的衣袖,“二哥,你们在这等着。”
  傅云章没见过太子,只认出崔南轩,见她神色有异,嗯了一声。
  她走到太子跟前,眼角余光扫一眼左右,果然看到人群里有几个汉子一直紧盯着摊子,她只略微靠近几步,就觉得有无数道视线落到她身上,如芒刺在背。
  太子和崔南轩有说有笑,等她走近,含笑道:“我听崔侍郎说,你也是湖广人?而且还曾是崔侍郎的学生?”
  她没看崔南轩,点头应了一声,“崔大人曾在江城书院讲学。”
  太子眼底闪过一抹异色,笑了笑,“倒是巧了,难怪你学问好,崔侍郎方才说了很多你在书院求学的事。”
  傅云英心里咯噔了一下,暂且不露声色。
  不咸不淡说了几句话,太子问起她湖广的风土人情。
  她说了些湖广各处的风景名胜,见太子兴致缺缺的样子,眼珠一转,改而提起湖广过年的习俗,“和北方不一样,湖广人除夕守岁不吃饺子,初一早上才煮饺子吃。”
  太子每天上学读书,每个月还有九天必须正襟危坐听大臣讲经,入耳的都是治国的大道理,大概很少听人说民间风俗,听得津津有味,偶尔找崔南轩求证,“果真如此么?”
  崔南轩看一眼傅云英,道:“地方风俗,各有不一,大致是不错的。”
  说笑了一会儿,太子放傅云英离开,“你是和家人一起出来闲逛的罢?倒是扰了你。”
  太子是孙贵妃的儿子,母妃受宠,皇上很疼爱他,宫中只有他一个皇子健康长大。他自幼尊师重道,性子偏于柔和。
  傅云英觉得他有点像朱和昶,不过朱和昶那是真傻,太子的平易近人却总是隔了一层,不管他怎么试图表现自己的温文亲和,还是掩不住骨子里透出来的居高临下。
  她目送太子和崔南轩离开。
  崔南轩故意向太子提起和她的师徒名分,而且刚才闲话时屡屡表现出对她的激赏,是想让太子怀疑她蛇鼠两端人品败坏,还是挑拨她和霍明锦的关系?
  她皱眉思忖着。
  见崔南轩一行人走了,傅云章立即上前,小声问她:“刚才那个和你说话的人是太子?”
  傅云英点点头。
  ……
  姚文达是个老鳏夫,过年的时候家中只有两个老仆陪着,傅云章邀他到傅家一起过年。
  他拒绝了,道:“宫里有宴会,我过去凑凑热闹。”
  结果他老天拔地的,在进宫的路上摔了一跤,当场爬不起来,被宫里的太监送回家中,宫里的皇上听说了,怜他老病,赏赐了不少东西。
  老仆还挺高兴的,这样大官人既用不着每天出去应酬,还得了一大堆御赐的值钱药材,这一跤摔得值!
  正月初三那天,傅云英和傅云章去姚家探望姚文达。
  姚文达留他们吃饭,老仆端着一大碗熬得烂乎的炖肘子兴冲冲走进房,笑着道:“这还是宫里赏的肘子,两位少爷多吃点。”
  宫里赏的菜不一定好吃,重要的是体面。
  可对着一碗不知道隔了多少天的剩菜,傅云章和傅云英实在不敢下筷。
  老仆还在一边热情招呼他们吃,傅云英想了想,把肘子推到姚文达跟前,“这肉炖得烂,姚翁牙齿不好,多用些。”
  傅云章低头笑了一下。
  老仆感动得两眼泪汪汪,万岁爷爷赏的东西,那得多稀罕啊!少爷们舍不得吃,全让给大官人,真是孝顺知礼的好学生!
  刚吃完饭,陆陆续续有人上门给姚文达拜年,那些人大多是翰林院出身,属王阁老一派,和傅云章相熟。
  不过看到傅云英也在,他们似乎有些忌讳,说话明显意有所指。
  傅云英便起身告辞,傅云章也要走,她笑了笑,“二哥,你留下吧,我顺便去润古斋取裱好的画。”
  现在正是他扩展人脉的好时机,他走了岂不可惜?
  傅云章看一眼门外,雪后初晴,天空蓝得清透,“早点回去。”
  她嗯了一声,带着乔嘉出了门。
  润古斋在城西,雪天不好骑马,姚宅和傅家离得近,她今天是步行出来的。
  巷子里时不时传出炮竹鸣响,来往行人个个笑容洋溢,小孩子们尤其活泼,成群结队欢笑着跑过。路上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见面都会朝对方笑一下,互祝新年好。
  润古斋过年也不打烊,傅云英的画是去年送来裱的,伙计看了她的签子,把裱好的画取出来给她,笑道:“昨天有位大人过来买绢,恰好看到这幅画,很喜欢。”
  见傅云英面色如常,伙计索性说出那位大人的名姓,“那位可是大名鼎鼎的才子,在翰林院当了个什么官,反正很有名气的。”
  傅云英但笑不语,让乔嘉拿着画,付过钱,出了润古斋。
  也是巧,路过一家茶楼的时候,竟然又看到熟人。
  茶楼门口站了许多人,穿程子衣的护卫分站两侧,将进茶楼的路堵了起来,不许其他人进出,几顶官轿遥遥过来,从他们身边经过,停在茶楼门前,那包下茶楼的人忙笑嘻嘻迎上前。
  从前面几个轿子里出来的都是穿青袍的官员,他们下了轿子,并不上楼,而是全部等在一边。
  最后一顶轿子轿帘掀开,里面的人走了出来,绯红袍,金梁冠,金革带,威仪赫赫,又不失读书人的风雅。
  是崔南轩。
  其他官员忙迎上去,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他上楼。
  一直等这帮聚会的官员全部进了茶楼,护卫才收起仪仗,许老百姓从茶楼门口走过。
  楼上,一众官员互相见礼,顺着楼梯往上走,到了二楼,大理寺少倾正和崔南轩说笑,看到他忽然看向楼下的人群,止住话头,道:“方才轿子过来的时候,我看到崔大人掀帘往那边人堆里看了好几眼,可是看到什么熟人了?”
  崔南轩收回视线,“许是沈少卿看错了,我并未留意。”
  “噢?”沈少卿扬了扬眉,“我却看到了一个眼熟的人,已经派人去请了,他也是湖广人,崔大人或许认识。”
  崔南轩不语。
  楼下,堵住的道路终于通了,傅云英和乔嘉往回走,刚走出几步,几个带佩刀的护卫拦在她跟前,拱手道:“我家大人乃大理寺少卿,请傅公子移步说几句话。”
  他指了指茶楼二楼。
  傅云英皱了皱眉,她记得大理寺少卿好像是沈介溪的亲戚。
  崔南轩在楼上,沈少卿也在楼上,而崔南轩和沈介溪近几年交恶,是众所周知的事。
  傅云英一边飞快思考,一边跟着护卫走进茶楼。
  这么多人在,她是东宫太子指名要留在身边的侍读,沈少卿不敢把她怎么样,顶多口头奚落两句。
  顺着楼梯拾级而上,踏入二楼,今天宴请的人很多,二楼的槅扇全取下了,几间雅间全部打通,一共有六桌席面。一眼望去,黑压压的全是乌纱官帽,各种颜色的官服。
  崔南轩坐了主席,他旁边坐着一位年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长须,白面,一脸和气,正是大理寺少卿。
  这些官员一眼望去全都像好人。
  傅云英心里这么腹诽了一句,被护卫领到沈少卿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