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388

  旁边的人互望一眼,“是!”
  …………
  收拾好铺盖行李,预备热水洗漱,等安顿好的时候,已经是夜里戌时三刻了。
  杨平衷住的是光照充足的北屋,傅云英住南屋。南屋是一个独立的院子,和北屋以回廊相接,中间一座种满花草的庭院。南屋堂屋做书房,两边厢房她住一间,傅云启住一间。
  有傅云启在身边帮忙打掩护,傅云英才好放心做其他事,所以刚才她趁着山长愧疚时提出和哥哥一起住,山长理亏心虚,想也不想就应了。
  终于和傅云英搬到一块住了,傅云启心情激动,沐浴过后,抱着书本跑到厢房找傅云英,要她检查他的功课。
  傅云英抽背他书上的内容,看他昂首挺胸,大声背诵完,望着摇曳的灯火,问:“从乙堂搬过来,真的舍得吗?”
  “舍得舍得,你住哪儿我就住哪儿。”
  傅云启拍拍胸脯,嘿然道。
  傅云英嘴角微微上翘。
  兄妹俩说了一会儿读书的事,王大郎过来催促两人熄灯就寝。
  傅云启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泪眼汪汪,“英姐,你今天出去了一天,早点睡,我走啦。”
  “嗯。”
  傅云英目送他出去。
  “夜里害怕了叫我,我就在隔壁。杨平衷要是过来吵你,我帮你出气!”
  傅云启走出了很远,又回转身,扒在门边叮嘱。
  傅云英笑了笑,“晓得了。”
  书童提着灯笼过来接傅云启,不一会儿,隔壁传来门扉扣上的声音。
  灯火昏暗,夜色深沉。
  傅云英抛开手中书本,背靠着圈椅发怔。
  她并非孤家寡人,韩氏,四叔,月姐,桂姐,启哥,还有二哥……
  徐延宗的事涉及到锦衣卫,她必须郑重。
  正自沉思,房门外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几个人站在廊下说话,依稀还有搬动桌椅的摩擦声响。
  傅云英蹙眉,擎着烛台走到门边,拉开一条缝隙。
  风从外面灌进来,呼啦一声,烛火被吹灭了。
  廊檐下,穿锦袍的杨少爷指手画脚,支使仆从们把一盏盏玻璃灯笼挂到房檐底下。
  傅云英想了想,打开门,“杨兄。”
  杨平衷回过头,看到她,挠挠脑袋,“吵醒你了?”
  傅云英没说话,视线落到那一盏盏灯笼上面。
  “听说你怕黑。”杨平衷解释道,“你在甲堂住了这么些天,头一天在乙堂睡,是不是不习惯?别怕,我让人在院子里全挂上灯笼,一直烧到早上,你不会做噩梦的!”
  随着他话音落下,仆从们次第点起灯笼,刚刚黑黢黢的南屋,一下子灯火辉煌,恍如白昼。连庭院角落里衰败的花草都照得一清二楚。
  傅云英怔了怔。
  杨平衷道:“我晓得突然让你搬过来委屈你了,我给你赔不是,你别生气,好不好?”
  他一边说话,一边给旁边的人使眼色。
  吉祥会意,捧着一只托盘上前,掀开上面盖的一层红布,露出里面一排整齐的银锭。
  杨少爷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用五十两银子换来全部灯谜的答案,他不差钱,而傅云喜欢钱,那就用钱哄傅云高兴好了!
  傅云英想着霍明锦和徐延宗的事,有些心神不定,所以对搬到丁堂的事并不在意。
  她望着眼前熠熠生光的银锭,眸光低垂,无语了很久。
第71章
考课
  朔风呼啸,滴水成冰,江边半人高的草丛被风拉扯着左右摇摆,天地间一片苍茫。
  傅云英听到草丛深处压抑而紧张的喘息声。
  一名裹披风的女子和一个五六岁的男童躲在一处低洼的草地里,穿罅而过的寒风割过他们的脸颊,衣裳单薄,手脚早已经没了知觉,唯有心头尚存一点热气。
  男童在无声哭泣,眼泪凝结在眼角,未及落下,已经冻成一团。
  喊杀声越来越近,男童瑟瑟发抖,紧紧抱住女子,一头扎进她怀里,攥着衣袖的手指用力到发白,仿佛这样就安全了,嘴中却说:“英姐,他们来抓我了,我逃不掉的,你快走……”
  女子抬起头,月光落在她清秀苍白的脸孔上。
  “不怕,宗哥,你会没事的。”
  她摘下斗笠,解开斗篷,将男童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嘴角微翘,淡淡一笑。
  男童怔怔地看着她,手指抓住她的衣袖,“不——”
  …………
  砰砰几声巨响,梦被打乱了。
  眼前的景象静止了一瞬,呼呼的风声戛然而止,男童的面庞迅速隐去,只剩下一团白茫茫,像每天早晨笼罩整座书院的浓稠白雾。
  傅云英睁开双眼,茫然片刻后,才意识到自己身在何方。
  窗前罩下一大片朦胧的彩色晕光,杨平衷命人挂在廊檐下的玻璃灯、羊角灯做工精致,能透出不同颜色的光线,有点像元宵节时傅四老爷买给他们玩的走马灯。灯笼轻轻摇晃,一只羊角灯离窗户太近了,底下缀的吉祥如意流苏时不时撞在木格子上,发出的响声把熟睡中的她惊醒了。
  不知是走廊光线太亮了,还是白天遇到崔南轩和锦衣卫,傅云英又梦见了上辈子的事。
  她披衣起身,走到桌前倒了杯茶,冰冷的泛着微苦酸涩味道的茶水滑入喉咙,凉得她打了个哆嗦,整个人立刻清醒过来。
  徐延宗还活着的事到底是谁泄露出去的……
  霍明锦真的要替皇帝卖命,亲手杀了徐延宗吗?
  她记得世子还活着时,和霍明锦情同兄弟。好几次她陪嫂子去定国公府赴宴,听到府中丫头说世子在花厅陪侯府二爷吃酒,其他客人他懒得招待,世子夫人只好让几位小少爷出面。
  定国公一脉差不多死绝了,霍明锦果真狠得下心对昔日好友的家人赶尽杀绝?亲自带人追杀和坐视不管任朝廷追捕的性质可不一样。
  也许他有苦衷,为取得皇帝的信任才不得不奉命追捕徐延宗,但为了报仇而杀死无辜的人,代价太大了——他得舍弃自己的良知。
  霍明锦那样的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为将能披坚执锐,征战一方,他忠于朝廷时,是国朝之福,但若他抛弃良知,后果不堪设想……
  傅云英坐在桌前想心事,风从角落的罅隙吹进屋子里,遍体生凉,坐了一会儿便手脚冰冷。
  外间王大郎听到房里有动静,摸黑爬起来,隔着紧闭的槅扇问:“少爷,您起了?要不要热水?”
  “不用,你接着睡。”
  她应了一句,拢紧衣襟,回到床上躺好。
  …………
  次日一早,她伴着傅云启的读书声醒来,忽然想起,今天是新生第一次正式考课。
  通常每月三考,分经、论、策不同内容,今年因为逢着大比之年,有的副讲要去应考,书院推迟考试,将三场考课全都放在月末,上午考一场,下午考两场,一天考完。
  傅云英和平时一样,先站在院子里练了一套拳,慢慢静下心来,然后回房温习功课。
  事情越是棘手的时候,越要冷静。
  北屋静悄悄的,没有动静。直到钟声响了两遍,杨平衷还是没现身。
  “大少爷,哼!”
  傅云启对着北屋的方向哼哼唧唧了几句,拉着傅云英去讲堂,“考试在大讲堂考,先生说对着圣人先贤,看谁看作弊!”
  讲堂只有山长讲学、举行祭祀活动或者有重大事情要宣布时才开放,崔南轩每次讲学课堂就设在大讲堂内。平时学生们上课的地方是东斋。讲堂设有祭坛,气氛庄重,山长把考场安排在讲堂,警告意味不言而明。
  平时的考课比入院考试宽松多了,不用检查考篮,学生们只需按着顺序进去找各自的位子便可。
  傅云英和傅云启排到等候的队伍之后。
  学生们神色紧张,有的人念念有声,抓紧时间背诵经文,有的人小声和旁边的人低声讨论某个问题,认为这个问题待会儿很可能会考到,有的人抓这本书一目十行,临时抱佛脚,还有的人干脆对着讲堂的方向作揖,求圣人保佑他顺利通过考课。
  前面的队伍很长,傅云启等得不耐烦,从袖子里掏出傅云英给他的那本《东莱博议》,随意翻开一篇,小声念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