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371

  裴英娘想了想,剧烈运动以后好像不能立刻喝太多冰饮?球场上的都是意气风发、无拘无束的少年郎君,正是随意放纵的年纪,可能不会注意到这点。
  她放下茶盅:“等比赛结束,你送一壶乌梅浆过去,不要搁碎冰。”
  忍冬答应一声,下去忙活。
  波罗球场和麟德殿离得很近。球场这边的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麟德殿的宫婢、宦者们忍不住偷偷溜到球场外围,探头探脑,想一睹诸位皇子皇孙在马上的英姿。
  冯德眼尖,一眼看到宫婢中有几个生面孔,挥手把内侍叫到一旁,“那几个人是哪个殿伺候的?”
  内侍觑眼看了半天,小心翼翼道:“看着好像是赵娘子的侍婢。”
  冯德皱眉。
  常乐大长公主的女儿赵娘子即将嫁给七王李显为正妃,但天后一直没有册封赵娘子的意思。常乐大长公主为了替女儿长脸,三番两头进宫央求圣人,要求给赵娘子一个县主的封号。
  圣人以本朝还没有册封公主之女的先例为由,婉拒常乐大长公主的请求。
  常乐大长公主十分不甘心,常常打发赵娘子进宫,试图靠恒心打动圣人。
  冯德这几天已经不止一次看到赵娘子的侍婢在宫中乱逛。
  常乐大长公主跋扈刁蛮,赵娘子也不遑多让,加上她即将嫁给七王,宫里的人不敢得罪她,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着哪天含凉殿的圣人动怒,亲自训斥赵娘子。
  一声锣响,场中的比赛宣告结束。
  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郎君们甩开偃月形鞠杖,大笑着纵马飞驰,马蹄起落间,扬起阵阵烟尘。
  赵家的几个侍婢盯着马上锦衣华服的王孙公子们,脸颊晕红,无限娇羞。
  冯德眯起眼睛,冷笑一声。
  不论什么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心比天高,认不清自己身份的可怜虫。
  他转过身,优哉游哉等着看热闹。
  脖子还没完全扭过去,忽然看见忍冬手里捧着一只鎏金银壶,穿过回廊,径直往球场的方向走来。
  冯德愣了一下,迅速以一个极为别扭的姿势,重新把脑袋转回来,笑眯眯迎上前,“永安公主可是疲乏了?”
  他知道永安公主在隔壁的围场学骑马,八王交待过,如果永安公主身边的宫婢找过来,就让永安公主先回寝殿休息,免得公主累着了。
  忍冬笑了笑,“酷暑难耐,公主让我给八王送一壶果浆来。”
  冯德感慨不已。八王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小童时,他就在八王院伺候听差,从东都洛阳到长安蓬莱宫,八王从来没有和哪位兄弟姊妹如此亲近。
  一开始,圣人收养永安公主的时候,宫中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如今还不到一年,永安公主已经完全融入宫廷,迅速博得圣人、八王和太平公主的喜爱,甚至在民间也渐渐传出聪慧纯孝的名声,哪里像个普通的九岁小儿?
  天后果然不愧是天后,不会随随便便带个懵懂的女娃娃进宫。
  冯德心念电转,愈发打定主意,以后一定要谨慎对待永安公主。
  忍冬含笑望着他,“球赛结束了吧?”
  冯德回过神来,掩下心里的思量,把忍冬带到球场的西廊。
  比赛后,诸位郎君大汗淋漓,瘫在廊下休息。
  唯有六王李贤和七王李显兴致勃勃,在廊下圈出一块地方斗鸡。帷帐周围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明明已经累得精疲力尽,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还强撑着为两边的斗鸡呐喊助威。
  廊下的郎君们闲散适意,都是男人,不必顾忌,一个个横七竖八,或歪或躺,毫无形象地在坐席间滚来滚去。
  甚至有人脱下外袍,只着白色内衫和大口裤,俨然把西廊当成他们的寝室。
  其中最伤风败俗的,当属宫廷画师崔奇南,他竟然扯开衣襟,卷起袍袖,大咧咧露出汗湿的胸膛!
  冯德频频皱眉,八王从来不会这么放浪形骸!
  忍冬目不斜视,穿过一地横躺斜卧的纨绔公子,走到李旦面前。
  李旦也热得满头是汗,但衣襟袍袖仍然裹得严严实实的,连圆领袍的系带都没解开。
  内侍在一旁绞帕子为他擦洗。
  冯德谄笑着道,“大王,永安公主给您送来解热的乌梅浆。”
  李旦抬起头,汗津津的长眉显得有些凌乱,这让他的五官凭空多出几分凌厉。
  忍冬毫无防备,竟被李旦的眼神吓得一窒。
  李旦指指食案,“搁着罢。”
  忍冬不敢吱声,放下鎏金银壶,屈身告退。
  冯德看出李旦心情不好,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大王,永安公主可真是贴心呢。”
  李旦轻轻嗯一声,执起印花飞鸟云纹葵口杯,斟一杯淡褐色的乌梅浆,一口饮尽。
  酸甜的果浆滑入喉咙,让他的烦躁稍微纾解了一点。
  “怪不得你对阿父认下的小娘子那么好。”
  六王李贤不知何时从观看斗鸡的人群中脱身而出,凤眼微微上挑,“难为她小小年纪,心思如此周到。我看她和显一直合不来,倒是很惦记你。”
  李旦淡淡道:“英娘乖巧懂事,谁对她好,她也会对谁好。”
  宫婢把李贤的坐褥挪到栏杆下。
  李贤轻扬袍袖,盘腿而坐,细细打量李旦几眼,压低声音问:“阿弟,你知道了?”
  李旦扭过脸,看着廊檐下因为输了比赛,正一路追着斗鸡咆哮的李显,“王兄,我但愿自己不知道。”
  李贤双手紧握成拳,眼睛里有火焰在燃烧,“我们生于宫廷,长于宫廷,不可能一直快活无忧。阿弟,逃避是懦夫的选择!”
  懦夫?
  不想涉足权力争斗,就是懦夫吗?
  李旦自嘲一笑,缓缓站起身,提起鎏金银壶,径直离开。
  李贤看着他的背影,眉头紧锁。
  一旁的户奴赵道生小声道:“大王,八王会不会去天后面前告密……”
  李贤摇摇头,止住赵道生的话头,“我这个幼弟,什么都看得通透,他不会插手的。”
  况且,李旦插手也不要紧。太子这一次准确无误地抓住了阿娘的把柄,就算阿娘想要补救,也为时已晚。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上一章李治爸爸有一句台词呀,有台词呀,大家怎么把爸爸忽略了呢……
  小十七真的长大那天,基本上就是李治爸爸谢幕的时候,所以前期会写得比较细,到后面会加快进度的~
  《黎庄夫人》大概讲的是一个贵族女子婚姻不幸,然后别人劝她改嫁,她不同意,表示即使婚姻不幸,也要从一而终。
  五花马,以前是名马的名字,后来代指骏马。古代的马匹很贵重,好比现在的豪车。那时候的郎君们也会想方设法装饰自己的骏马,好带出去显摆。方法有修剪马鬃,把马身上弄出各种图案,给马披挂上一身金叶子什么的。五花马不一定指修剪出特定图案的马,有种马鬃编成辫子形状的,也可以叫五花马。
第35章
  忍冬走了没一会儿,
裴英娘起身,
继续和五花马交流感情。
  日头已经渐渐偏西,廊檐两旁栽种有高大蓊郁的林木,枝叶郁郁葱葱,
几乎遮天蔽日。
  马奴把马牵到树下,尽量让裴英娘待在荫凉的树影里。
  公主身娇肉贵,一张柔嫩莹白的脸,
像西域进贡的一种晕色珍珠,
散发着高洁璀璨的柔和光辉,可不能晒黑了。
  八王院的户奴杨知恩匆匆走过,
驻足观望一阵,见李旦不在,
悄悄退开。
  裴英娘叫住他,“你是从宫外回来的?”
  杨知恩会说一口地道的长安本地方言,李旦通常派他出宫打听消息或是料理一些琐碎事情。
  杨知恩袖手应喏。
  “打听清楚了?”裴英娘喂黑马吃下一枚糙豆饼,拍拍手,
登上台阶,
站在廊檐下,
俯视杨知恩,
“蔡四郎的事,可打点好了?他怎么会掺和到胡人争斗中去?”
  杨知恩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说。
  裴英娘笑了笑,在半夏端上来的铜盆里洗净手,“这事是因我而起的,
阿兄不会瞒着我。”
  杨知恩佝偻着腰,不敢抬头看裴英娘,“蔡四郎并非主犯,年纪又小,张娘子已经派人把他赎出万年县衙。仆找昨天的武侯卫打听了一下,据说蔡四郎的亡父此前曾向胡商借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