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371

  裴英娘一摊手,“空口无凭,就恶意揣测主上亲近之人……依我看,真正有野心的正是宗正卿本人,你狼子野心,妄想效仿司马昭,篡位夺权。”
  她说话的语气轻描淡写,但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惊雷一样轰隆炸响,假装闭目品茶,实则竖起耳朵偷听的阁老们一个个大惊失色,汗如雨下。
  太子妃哟,知道您胆大,但是您能不能悠着点,至少别出口就石破天惊呀!
  宗正卿咬牙切齿,面容扭曲,口沫横飞,激动反驳:“你血口喷人!我乃忠臣!你才是心怀不轨的妖妇!”
  甲士们皱眉,齐声喝止宗正卿。
  裴英娘倒没生气,退后几步,躲开飞溅的口水,淡笑道:“怎么,你怀疑我,天经地义,我指认你,就是血口喷人?”她眼波流转,看着阁老的方向,“我和郎君是夫妻,共同进退。你伙同世家,想趁乱谋害我和皇太孙,要不是郎君警醒,焉知你们会不会对他不利,这还不算以下犯上,篡位夺权?”
  众人仔细一想,看宗正卿的眼光立马变了。
  连皇太孙都想杀,这是造反啊!
  宗正卿自诩忠心耿耿,刚直不屈,怎么可能忍受得了众人异样的眼光?一张脸气得由白转绿,又由绿转红,正想大声反驳,甲士眼疾手快,塞住他的嘴巴,将他带走。
  押送的人讪笑着道:“请殿下恕罪。”
  裴英娘笑着道:“无事。”
  扫一眼长廊对面,阁老们捧着茶盏,若有所思。
  王浮恍然大悟,原来裴英娘来丽景门,不是出气,而是借机警告其他人。他拍拍手,敬佩道:“以后几位相公断然不敢为难你。”
  谁再给她扣帽子,阁老们肯定头一个跳出来反对。
  裴英娘一哂,想说几句俏皮话缓和一下气氛,周围的人忽然屏气凝神,默默退开。
  王浮跑得最快,逃也似的一溜烟闪开。
  几位喝茶的阁老也撒开茶盅,悄悄溜了。
  简直就像狂风过境。
  裴英娘抿嘴一笑,有这么可怕吗?
第241章
  身为吓走所有人的罪魁祸首,
李旦缓步踏上台阶,
走进回廊,淡淡扫一眼阁老们的背影,
双眉略皱,似乎不明白他们在怕什么。
  他忙了一天一夜,来不及休息,
眼角微微泛青,拍拍裴英娘的脑袋,柔声说:“这里不干净,回去吧。”
  她嗯一声,
捧起他的手,
一根一根掰开紧握的手指,
“阿兄,
明天就是大典了,穿冕服可不轻松,今天你得好好休息。”
  昨晚她都打算好了,准备天亮后派郭文泰和裴明润料理这件事,
赶在离开洛阳之前把幕后之人揪出来。没想到李旦的动作这么快,她只不过睡了一觉,他就把所有人都抓住了。
  完全没有她的用武之地。
  李旦嘴角微弯,笑了一下,勾住她的手指,像小时候逗她玩时那样轻轻摇晃几下,“好,
都听小十七的。”
  他揉揉眉心,看起来实在疲惫得很,刚经历昨天的剧变,又连夜追查宗正卿的同伙,太耗费精力了。裴英娘不放心他骑马回去,拉着他的手不放,“陪我一起乘车。”
  李旦点点头。
  刚上车他就靠着车壁瞌睡,眼睛都睁不开,裴英娘从未见过他累到这个地步,心疼极了,让他睡在自己腿上,低头帮他揉太阳穴。
  他却不肯睡,仰躺着看她,眼瞳布满血丝,一字字道:“英娘,这一次是我的疏忽,以后不会了。”
  好好的为什么要道歉?裴英娘愣了片刻,随即明白他在说什么,眼眶微微发热,差点落泪,“他们私心作祟,自作主张,和阿兄没关系。”
  她俯身吻李旦的唇,“阿兄最好了!”
  李旦立刻加深这个吻,手压在她后颈上,不许她逃脱。
  耳鬓厮磨,闹了一会儿,卷棚车缓缓驶进紫微宫内朝,半夏在外面轻咳几声,提醒他们快到了。
  裴英娘推开李旦,睨他一眼,刚才还一副昏昏欲睡,给他一个枕头立马能睡上三天三夜的可怜样,一转眼就变了!果然不能随随便便纵容他。
  李旦轻笑,搂她入怀,手指灵活地帮她系好方才胡闹时解开的系带,“不回甘露台了,仪式过后,我们直接回长安。”
  裴英娘怔了一下。在洛阳待久了,说起长安,她竟觉得有些陌生。
  对她来说,蓬莱宫已经随着李治的逝去消失在过往岁月中,改名的大明宫是一个全新的地方。
  李旦握住她的手,轻轻摩挲她的手指,“几个月前,我派人扩建相王府,整座隆庆坊的坊民搬迁去别的地方,以后相王府改为兴庆宫,星霜阁的石榴树还在,回去以后,想住哪里?”
  裴英娘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大明宫有太多回忆,难免触景伤情,逢年过节时偶尔去住几天就好了,她更喜欢相王府,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李旦的心意,“星霜阁。”
  李旦笑了一下,点点头。
  相王府是他们的家,他在那里迎娶英娘,和她成为真正的夫妻,他也更想念相王府。
  不回甘露台,行礼还是要收拾的。
  回到偏殿,裴英娘吩咐忍冬和半夏去上阳宫的寝殿清点要带走的东西,她们俩跟随她多年,熟知她的习惯,知道哪些东西最贵重,哪些东西可以留下。
  吃过饭,她强迫李旦午睡,他刚刚吃饭的时候好几次没夹准菜,再撑下去明天肯定没精神,睡上半个时辰也好。
  他刚睡下不久,长史、冯德和专管在内外朝传话的内侍一窝蜂赶到偏殿,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每一桩都等着李旦示下,他们拿不了主意。
  裴英娘叹息一声,只得把李旦叫起来。
  李旦睡得不沉,听到长史在屏风外头说话的声音就醒了,洗了把脸,毕竟眯了一会儿,脸色比之前好了点。
  裴英娘踮起脚,为他系好圆领袍的带子,目送他出去,扭头吩咐宫婢,“晚膳要一盅胶木猪骨炖汤,炖汤时只要葱姜和石榴酒,其他的什么都不用搁。”
  得给李旦补补。
  宫婢应喏,去厨下传话。
  阿鸿午睡醒来,坐在铺设簟席的锦榻上和宫婢玩博戏。裴英娘坐在一边旁观,发现儿子和她一样,运气很好,每把必赢。
  她挑挑眉,顶替宫婢和阿鸿玩。
  阿鸿头一次输,呆了呆,骰子怎么不听使唤了?
  内侍过来禀告,“殿下……”他斟酌好半会儿,才接着道,“长生院那边……”
  裴英娘撒开骰子,“圣上有什么吩咐?”
  内侍悄悄吁口气,昨天张宰相当众颁布退位诏书,他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女皇,还好太子妃没有为难他,“殿下,圣上想见您。”
  明天就要走了,见一见也好。裴英娘收起笑容,捏捏阿鸿的脸,让宫婢继续陪他玩。
  阿娘走之后,他的运气又变好了,每把都能赢,阿鸿眼珠一转,偷偷决定,以后不和阿娘玩了。
  长生院和昨天一样安静,可能因为女皇退位的原因,这安静中又多了几分凄冷。
  裴英娘进去的时候,女皇靠着床栏喝茶,羊仙姿跪坐在脚踏上服侍她。
  “你们去外面候着。”女皇道。
  羊仙姿起身,领着宫婢们退出去。
  “十七娘……”女皇眼帘半抬,褪去皇帝的身份,她整个人仿佛变柔和了,好似一个普普通通、温柔慈祥的老妇人,但那双细长眸子依旧精光内敛,缓缓道,“羊仙姿是不是你阿父安排的?”
  她终究还是老迈了,语速比往日慢很多,裴英娘耐心听她问完,反问她:“母亲怎么会有这样的怀疑?”
  女皇浅笑,“上官璎珞是个聪明人,随时会投靠继位者,朕早知道她会被你拉拢……可她只是个幌子,还有其他人在帮你,九郎曾让你拜房瑶光为师,你跟着房瑶光学骑马,我怀疑过房瑶光,她却走得干脆……”
  “所以您怀疑羊仙姿?”裴英娘低叹口气,目光望向远方,“母亲,你多虑了,阿父确实曾嘱咐我,要我交好房瑶光、上官璎珞、羊仙姿和其他人,他教会我很多东西,您的喜好,您忌讳什么,都是阿父告诉我的,但是他没有在您身边安插内应……上官璎珞和我交情不浅,加上想要振兴上官家,才会主动和我合作。”
  女皇垂眸,沉默片刻,不再提起这个话题,岔开话道:“旦儿会怎么安排朕的后事?”
  她是皇帝,按理可以单独为她修建一座陵寝,但是她身份特殊,假如李旦真的把她葬在其他地方……女皇明白有多少人痛恨她,那些人迟早会找到机会毁掉她的陵墓,他们做不到,他们的子孙可以。
  她就曾多次命人掘开别人的坟墓,只为了威慑群臣。
  裴英娘轻声说:“阿兄当然遵从母亲的意愿。”
  陵寝的修建有时候可能持续数十年,地下宫殿修好了,还有地上工程。乾陵更特殊,女皇这些年陆陆续续派人修缮乾陵,意思很明显。
  女皇深深地看裴英娘一眼,“很好。”
  ※
  太常卿亲自领着尚衣局的人送来冕服。
  朱丝粗缨冕冠,玄衣纁裳,白纱中单,这是李旦要穿的。皇后的则是袆衣翟服,花钗十二树。
  记得裴英娘出阁时偷偷和他抱怨,说亲王妃的九树花钗太沉了,压得她肩酸背痛,根本抬不起头。皇后的礼服凤冠更奢华,加上博鬓,肯定更重。
  她是双身子,不能太劳累……李旦把太常卿叫到跟前,叮嘱他册封仪式不宜太繁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