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371

  他先是惊愕,然后沉默,沉默了很久之后,他猛地抱住她。
  裴英娘反而被吓坏了,她想象了很多种李旦怎么向她兴师问罪的场景,其中甚至有让她羞得面红耳赤的情景……唯独没有料到,李旦会一言不发地抱着她。
  他抱了太久,以至于裴英娘怀疑他是不是睡着了。
  她挣开李旦的怀抱,决定先发制人,抢先告状,好占据道德高地。她冷哼一声,凶巴巴道:“阿兄,你说过三个月就能回梁山,你失约了,所以我才……”
  李旦昂着下巴不看她,也不答她的话。
  裴英娘心中暗生疑窦,眼珠转来转去,双手往上捧住李旦的脸,强行把他扭过来对着自己。
  不管他生没生气,必须看着她说话!
  李旦没有挣扎,垂眸看着她,双眸清亮,深情似海。
  裴英娘怔住了。
  李旦眼圈微红……他刚才哭了?
  从小到大,她见过愤怒的李旦,冷漠的李旦,微笑的李旦,温和的李旦……唯独没有看他哭过。
  阿兄高大稳重,是天底下最好的兄长,他怎么能哭呢?
  她手足无措,心里泛起阵阵酸意,接着是呛人的辛辣,“阿兄,我错了。”
  李旦摇摇头,把她按进怀里,双手一下一下轻抚她的发顶,“英娘……”
  声音沉重而又渺远,明明在她耳畔回旋盘绕,听起来却像远在天边,带着无限的惆怅和沉痛。
  直到最后,李旦没有说他为什么会流泪。
  不知道为什么,裴英娘没敢继续追问。
  自那以后,李旦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对她越来越放纵了,由着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宠溺到了盲目的地步。
  连杨知恩都看不下去,背地里偷偷嘀咕,幸好娘子不是妲己、妺喜之流。
  还有一点,在上阳宫时,裴英娘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李旦议事的七宝阁也能随便进出。但是只要她踏出宫门一步,或者女皇想要召见她,李旦一定会紧紧跟着,甚至寸步不离。
  就好像她离开以后,再也不回去了似的。
  这一次也是如此。
  他们乘车离开上阳宫,顺着皇城西边的长街进入宫城。
  一路上宫婢、内侍看到他们,恭敬行礼。
  李旦仍然是皇太子。
  裴英娘已经习惯太子妃这个新身份了。
  民间老百姓念旧,坚持称呼她为永安公主,她“死而复生”,声望更上一层楼,女皇身边的人觉得她有神佛庇佑,轻易不敢怠慢她。
  这个时代的人对鬼神之事心怀敬畏,如果她是男子,朝廷早就封她当国师,利用她装神弄鬼招揽人心。
  今天是初九,女皇只接见三省高官,正是用午膳的光景,女皇赐食,留大臣们吃饭。
  大臣们诚惶诚恐,告退出去。
  女皇接着批改奏折,解决了隐患后,她提拔了一批能臣,把重心逐渐转移到发展生产上,劝农桑、薄赋徭,免除京畿地区徭赋,节省功费力役,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哪里的百姓家中耕地增加,家有余粮,她便命人封赏当地的地方官。
  若是户口减少,百姓忍饥挨饿,就责罚长官。
  一条条措施严格执行,从派往各地巡查的密探送回长安的密报来看,收效不错。
  户口一直在持续增加。
  可是,逃户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了。
  女皇眉头轻皱,陷入沉思。
  一声咳嗽唤回女皇的注意力,上官璎珞领着裴英娘和李旦进殿。
  女皇心平气和地扫两人一眼,没有问李旦为什么也跟着来,挥挥手打发他出去,“几位相公在公膳房吃饭,你过去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李旦和裴英娘对视一眼,出去了。
  女皇嗤笑一声,儿子至于要看得这么紧么?她不会杀裴英娘。
  她指指身侧的席位,“十七娘,过来。”
  裴英娘跪坐到女皇身边,恭敬而疏离,“母亲召我来,不知有什么吩咐?”
  女皇静静地注视着她。
  裴英娘不喜欢正襟危坐,以前在含凉殿,她陪着李治的时候,喜欢偷懒盘腿坐,或者歪着坐,李治不管她,她的姿态放松随意。
  但如果自己在场,她一定会坐得笔直端正。
  女皇淡淡一笑,“上百人联名上书,劝朕改立太子,十七娘……你觉得如何?”
  裴英娘敛容正色道:“糊涂。”
  殿里侍立的宫婢被她这两个字吓了一跳,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女皇眼波淡扫。
  上官璎珞会意,赶走宫婢,胆子这么小,哪配伺候陛下?
  “谁糊涂?”女皇扭头看着裴英娘,“你说的是武家人……还是朕?”
  裴英娘不慌不忙道:“自然是武承嗣。”她顿了一下,缓缓道,“阿兄是母亲的亲生儿子,武承嗣只是母亲的从侄,血缘疏远,孰轻孰远,不言自明。”
  女皇笑而不语。
  裴英娘抿了抿唇,下定决心,接着道:“母亲,若是阿兄为太子,千秋万代之后,阿父和母亲仍然能受子孙祭祀,如果母亲改立武承嗣……年年寒食,阿父无人供奉,若敖鬼馁,亡灵是不是会化作孤魂野鬼?母亲,您忍心看阿父去和其他野鬼争食么?”
  女皇脸上的笑容霎时凝结成隐忍的怒火,山雨欲来。
  作者有话要说:
  ~~~~~~~~~~~~~~~~~~~~~~~~~~
  不暗自揣测武则天的想法,单单从历史史实上来看,她犹豫过册立太子的事,但最终认识到还是要还政于唐,不过因为老有人打着李显、李旦的口号叛乱,所以武则天狠狠压制自己的儿子,但个人认为她应该很早就决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
  查资料的时候看到有本书说武承嗣是因为当不上太子,抑郁加上生病气死的,觉得有点搞笑。
  ~~~~~~~~~~~~~~~~~~~~~~~~~~
  
第209章
  女皇知道裴英娘一定会劝说她维护李旦的嗣子地位,但是她没有想到裴英娘的理由是李治恐怕将落到无人供奉的境地。
  和野鬼争食……光是想想,
就可能会让她夜不能寐……先帝自小娇养在太宗身侧,
天之骄子,
没受过任何磨难,他生前是帝王,死后怎能受那样的委屈……
  皇帝坐拥天下,舍不得手中的权力,
都爱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昔日汉武帝如此,太宗也如此。
  李治却不信这些,
时不时有婆罗门神医和各地方士向他进献修仙之术,
他一概不信,
命人逐走方士,不许他们再踏进大明宫一步,笑言:“世上若真的有长生不死之人,
古往今来,怎么从未有人亲眼见过?”
  他看淡生死,
常年卧病,
也没有失去平常心,
连丧葬之事都要求一切从简。
  女皇没有照办,她命李旦主持工程,
征集了数十万役夫和军士挖开山腹,修建乾陵,修成的陵园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死后如何……她不在乎,
但是她不能让李治如裴英娘所说,若敖鬼馁……
  女皇丢开看到一半的奏本,似笑非笑,“十七娘,你总是能把国事变成家事。”
  裴英娘肃容,行了个郑重的稽首礼,额头叩得通红,“母亲……对我来说,这就是家事,我没有您的雄心壮志,我只关心我的家人。”
  “家人?”女皇笑了一下,饱含嘲讽。
  裴英娘眼眸微垂,没有因为女皇笑声中的不屑而变色。
  女皇沉默了一瞬,“十七娘,你恨朕吗?”
  她的儿子们都恨她,世家显贵恨她,皇室宗亲恨她,全天下的男人们都恨她,恨她竟然敢以女子之身称帝临朝,无情践踏他们的尊严。
  裴英娘抬起眼帘,“母亲,当年是您把我带进宫的,我不恨您。”
  八岁的小娘子,即使心智成熟,逃出裴家,就真的能从此海阔天空了?不过是绝望之下孤注一掷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