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371

  声音低沉,明显有些不悦。
  她特地冒着严寒出门,竟然只是为了一个家仆。
  他眉头紧皱,握着书册的手用力攥紧,指节突出。
  裴英娘眼眉微弯,“你把润郎送去弘文馆了?”
  弘文馆隶属门下省,聚书二十多万卷,馆中学生全是皇族贵戚和侯门公卿子弟,名额只有几十个。
  润郎说的是裴明润,张氏过继的裴家小郎,按他的出身,绝对抢不到入读弘文馆的资格。
  快过年了,裴家老仆带着裴明润登门求见,给裴英娘送来丝鸡、蜡燕、粉荔枝之类的吃食,知道她什么都不缺,送个好意头。
  她问过裴明润才知道,他明年就要去弘文馆跟着学士研读经籍,张氏正为他挑选书童。
  “裴家无人主事,送他去弘文馆,让他专心学问,免得他虚度光阴。”李旦漫不经心道,心里的怒气稍稍平息了一点,为了裴小郎来找他,可以原谅。
  裴英娘轻叹一口气,“难为润郎了。”
  裴玄之——如今已经不是拾遗了,李旦借着为李弘治丧,升了裴玄之的官,然后把他打发去为李弘守陵,不出意外,裴玄之下半辈子不可能再返回长安。
  亲生父亲对于裴英娘来说,太过陌生,她早忘了裴玄之这个人。
  李旦却没忘,不仅没忘,还一直默默记在心上,找了个完美的借口打发走裴玄之,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只可怜裴明润还没加冠,小小少年,不得不担负起振兴裴家的重任。
  李旦拍拍裴英娘的脑袋,“想要当你的弟弟,就得有真本事。”
  武家人不可信任,唯有血脉相连的家族才会对英娘保持忠心,他不介意扶持一下裴家和褚家,端看谁能脱颖而出。
  
第161章
  庭间大雪纷飞,书室内香气氤氲,
炭火炽热,
温暖如春。
  说了一会儿家常话,裴英娘挽起袖子,
自告奋勇,要帮李旦磨墨。
  纤长的指尖晃来晃去,墨汁顺着辟雍砚外沿的沟槽缓缓流淌。
  李旦低头看书,
眼光却不由自主跟着她削葱嫩玉般的指头打转,
干脆抛开书卷,握住她的手,
捧到唇边亲吻。
  裴英娘嘤咛一声,
轻轻抽回手,
刚拿墨锭的手,他也不嫌脏。推开薰笼,衣裙簌簌拂过坐褥,
窝进他怀里,
仰起脸蹭他,
胡茬有点扎人。阿兄这么好,
不给他亲手,
亲脸吧!
  李旦怔了怔,然后一笑,
眼睛亮如星辰,捏着她的下巴,吻她眉心的花钿。
  难怪汉成帝不慕白云仙境,
宁愿长醉温柔乡。
  抱着如雨后初荷一样明艳娇美的小十七,他哪还有心思去想其他琐事。
  干脆让婢女烧起炉子,撤走南面的大屏风,抱起怀中人,一起歪坐着赏雪。
  飞雪时断时续,扑扑簌簌飘洒。庭院里的小池子结了层薄薄的冰,唯有靠近回廊的湖面露出一汪淡墨水色,水下偶尔游过几条彩色锦鲤。
  裴英娘安安心心往后一倒,靠着李旦坚实的胸膛,拢起他的宽袖盖在自己身上挡风,只露出一张晕红的小脸,指挥桐奴烤梨、烤栗子、烤柑橘,觉得光是甜的不够,扭头吩咐半夏去取鹤首银笼,“烤茶饼用的,也能拿来烤肉吧?”
  李旦摇头失笑,刚坐了一会儿她就惦记起吃的,赏雪品茗多么风雅的事,她怎么就想到烤肉去了?
  半夏从不考虑裴英娘的命令是否合适,当真拿来银笼、银匙、银箸、银钳,坐在小几上,专心致志烤起肉来。
  烤的是牛肉。
  李旦吃茶,裴英娘吃烤梨和烤肉。
  除夕当天,照例要进宫陪帝后守岁,王府的驱傩仪式由长史代为主持。
  早上吃过朝食,裴英娘把阿禄、冯德和外边管事叫到厅堂外,勉励众人一番,各自发下赏赐。
  宫里的内侍亲自过来请李旦和裴英娘,两人收拾了简单的衣物,乘车进宫。
  宫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宫人们个个脸上带笑,远远看到人就先道声好。
  裴英娘准备充足,一路上不停散发红包,宫人们觉得很新鲜,叩谢不迭。
  含凉殿十分热闹,太子李贤和太子妃房氏把几个小郎君、小娘子全部带进宫了。小孩子们打扮得齐整漂亮,闹着跳舞给李治看,手舞足蹈,转陀螺似的,压根看不出跳的是哪支曲子。
  李治笑呵呵的,招手让裴英娘坐到他身边,细细端详她两眼,看她被殿外冷风吹得小脸红扑扑的,让近侍烫一壶烧春酒送到她跟前,搪搪雪气。
  李旦和李贤坐在一处说话。
  裴英娘看过去,发现两人的神色都不大好看。
  不一会儿,李显、赵观音和李令月、薛绍结伴而来,互相问过好,内殿摆上宴席,武皇后姗姗来迟,一家人吃了顿家宴。
  李令月把薛崇胤也抱了来。
  胖乎乎的小家伙夜里睡得饱足,精神很好,闹着要下地。李治把他抱了去,让他挨着自己站起来。
  李令月笑:“他才多大,还没学会爬呢!阿父就想要他走了!”
  众人都笑了。
  闹腾了一整夜,烧去几百车的檀木沉香,爆竹声声,子时过后方才慢慢停歇。
  元旦之日,二圣接受百官朝贺,君臣同贺新年。
  裴英娘睡到卯时起来。
  身边空荡荡的,醒来时李旦竟然不在,她不大习惯,揉揉眼睛,掀帘下床,打量四周。
  葱白色床帐高卷,室内香榻几案齐备,陈设古朴,屏风后面是山高的箱笼,水晶帘底下立着数座嵌紫檀木云母屏风。
  她绕过屏风,走进书室,架上累累的书卷。琴室挨着棋室,榻上设棋桌,盘式博山炉里点了一炉甜梦香,崇山峻岭间飘出丝丝甜香。
  这里不是东阁。
  她昨晚守岁时一直在打瞌睡,整晚的歌舞筵席,火树银花,冲天篝火,好玩是好玩,坐久了实在熬不住,听到钟鼓齐鸣,才清醒了一会儿,然后又迷迷糊糊挨着李旦睡着了,后来是他把她抱回来安置的。
  裴英娘眼前一亮,这是李旦在宫里居住时的卧房。
  说起来,在宫里住着的时候,李旦的书室她常去,闭着眼睛也不会磕碰到墙角的矮榻小几,寝室好像是头一回来?
  第一次来,就直接躺上床了……
  “娘子醒了?”半夏听到走动的声音,端着热水巾帕进屋,服侍裴英娘洗脸漱口,喂她喝醒酒的酸汤,昨晚宴席上她吃了不少酒。
  “郎君呢?”她问,熬了大半夜,脑袋还有点昏沉。
  半夏绞干锦帕,“郎君和英王一道去含元殿了。”
  宫婢送来朝食。
  若是一般人家,元日这天应该按着长幼次序互相拜贺,从年纪最小的开始饮椒柏酒,桃汤,屠苏酒,吃胶牙饧、五辛盘、粉荔枝。
  宫里没有这样的规矩,李治和武皇后这会儿正忙着赏赐大臣们呢。
  依次敬酒的规矩没有,五辛盘还是要吃的,碗口大的酒盅里满满一杯椒柏酒,一杯屠苏酒。
  裴英娘看到五辛盘就头疼,一盘鲜嫩的菜蔬,看着是挺喜人的,可生吃……她真吃不下。
  吃点生菘菜、萝卜也就算了,一把把蒜、芫荽、芸薹、韭菜,洗干净之后拌上辣姜,就这么直接咽下肚,喉咙鼻腔全部是腥涩的辛辣味,喝多少酒都压不下去。
  半夏劝她,“娘子,服食五辛盘能通五脏,去内热,您好歹吃几口。”
  裴英娘随便夹一筷子菜苗,闭着眼睛往嘴巴里塞,也不嚼,直接咽下肚,然后赶紧端起酒盅喝屠苏酒。
  李旦回来的时候,她两眼泪汪汪的,还没从五辛盘的古怪味道中缓过来。
  他抬起她的下巴,侧过脸摩挲她的脸颊,胡茬蹭得她有点不舒服。她伸手推他,迁怒到他身上:“你也吃!”
  他笑了笑,帮她擦去眼角泪水,然后把盘子里剩下的生菜吃完了。
  吃完了再来吻她,一股子呛人的辣味,她扭来扭去挣扎,被他按到怀里才慢慢老实下来。
  宫婢们早退出去了。
  前朝的典礼过后,李治和武皇后率领众臣到麟德殿观看波罗球比赛。
  李旦换了身窄袖锦绣袍,戴幞头,手执偃月形鞠杖,先去麟德殿准备。
  裴英娘送他出去,不一会儿李令月过来找她,和她一起去麟德殿。
  比赛喧腾热闹,人声嘈杂,她没带薛崇胤,让他多睡儿。
  麟德殿前珠环翠绕,命妇们身着翟衣礼服,打扮得花枝招展,一眼望去,鬓似浓云,花钿朵朵,各色鸦忽在日光照射下闪耀着晶莹色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