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371

  只有把她留在自己身边,他心里的焦躁惶恐才能被慢慢抚平。
  他拔下她发髻间的鎏金闹蛾卷草纹银钗,看满头青丝如瀑布一样倾泻而下,乌发如云,香腮似雪,刚涂过香脂的丹唇,润泽鲜嫩,直欲引人品尝。
  他眼中眸色加深,直接俯身把她压在缠枝曼陀罗纹波斯氍毹上。
  睡到半夜,裴英娘梦中感觉到微微清寒,翻个身,抱紧李旦,紧紧扒在他身上,他身子健壮,是个天然汤婆子。
  李旦睡得不沉,她一动他就醒了。
  知道她怕冷,摸摸她的手心和脚底,触手冰凉。他皱眉,掀帘让候在帘外的使女灌汤婆子。
  往年一过中秋她就让半夏烧炉子,今年因为和他一起睡,还没开始用汤婆子。
  汤婆子很快送进床帐,李旦起身,听到裴英娘迷迷糊糊中发出不满的嘟囔声,无声微笑,迅速把汤婆子塞到她脚下,掖好被角,揽着她轻轻拍她的背,“十七乖。”
  她脚底抵着温热,身子渐渐暖和起来,很快睡熟了。
  第二天起来时,听到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裴英娘心想,难怪昨晚忽然觉得衾被寒冷。
  李旦递一杯姜茶给她,看她喝下去,“今天还进宫吗?”
  她走到琴室窗边,望着檐前挂起的雨帘,蹙眉道:“还是得去。”
  落雨就落雨吧,假如李治不肯见她,她就淋雨给他看,看他心不心疼。
 
第153章
  雨落得不大,
秋天的雨,
轻柔朦胧,
夹杂丝丝凉意。
  裴英娘头戴团窠联珠花树对鸟纹锦帽,冒雨骑马入宫。
  宫门前的金吾卫面面相觑,硬着头皮拦下她。
  没有李治的敕令,
他们不敢随便放行。
  宫中禁卫森严,
杨知恩还没有硬闯宫闱的胆子,抬头征询裴英娘的意思。
  她嫣然一笑,轻抖袖子,
取出李治当年给她的令牌。
  凭此令牌,她可以自由出入蓬莱宫,通行无阻,直入含凉殿。除非李治亲自收走令牌,
否则谁都没有资格拦她。
  金吾卫们心中暗暗嘀咕,王妃手中竟然一直有圣人亲赐的令牌?莫非宫中谣传王妃失宠之说,
并不可信?
  不管心里怎么想,
看到令牌,确认过裴英娘孤身入宫,不带随从,他们立刻让出道路。
  裴英娘没有下马,
直接催马前行。
  杨知恩目送裴英娘一人一骑踏入巍峨高耸的建福门,
握紧腰间佩刀。
  郎主此刻应该已经在蓬莱殿了,娘子不会有危险。
  裴英娘堂而皇之斥退金吾卫,在宫中骑马行走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
很快传出蓬莱宫,飞往皇城内外。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鸿胪寺,东宫、掖庭宫,很快连待在宣阳坊公主府里的李令月和薛绍都听说了。
  薛绍大吃一惊,偷偷瞥一眼李令月,“十七娘……胆子真大啊……”
  近来满长安都在议论她失去圣宠的事。这个当头,她竟然如此任意妄为,火上浇油,自己把自己送到风口浪尖上。如果圣人盛怒之下斥责她,将她赶出宫,她肯定会沦为整座京兆府的笑柄,以后在王公贵族们面前,根本抬不起头啊!
  李令月跪坐在榻边软毡上,拿棉花缝制的布老虎逗薛崇胤,闻言嗤笑一声,“胆子大点才好呢!她以前就是太忍让了。”
  说是这样说,她心里也担心裴英娘会惹怒李治,叫乳娘看好张牙舞爪的儿子,起身去更衣,“我进宫去看看阿娘。”
  如果事情闹到不可收拾,她可以请阿娘出面帮英娘撑腰。
  小重阳也有宴饮歌舞,含凉殿前殿觥筹交错,八珍佳肴,琳琅满目。
  内殿之中,李治斜倚凭几,听着殿外皇室宗亲、文武大臣们的欢声笑语,垂眸不言。
  近侍蹑手蹑脚进殿,匍匐叩首,“大家……相王妃求见。”
  李治怔了一下,下意识直起身,看一眼殿外飘飞的雨丝,沉默了一会儿,又缓缓靠回去,“她在宫门外?”
  近侍小心翼翼道:“相王妃已经过了宣政殿。”
  宣政殿、崇明门、光明门一线是内外宫的分界线,宣政殿以南是外朝,再往北,是二圣日常起居之所和后妃女眷们居住的后宫。
  裴英娘快到含凉殿了。
  “她怎么进来的?”李治皱眉。
  近侍顿了一下,“相王妃手中有大家御赐的令牌。”
  令牌和通行鱼符不一样,李治只给过裴英娘一枚,她手握令牌,可以随意进出太极宫、蓬莱宫、东宫,东都洛阳的离宫,夏宫、骊山冬宫同样适用。
  李治忆起往事,轻叹一口气,把令牌交给十七的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让她自己成长,但是……
  他后悔了。
  另一个内侍匆匆进殿,“大家,相王妃已在宫门外等候召见。”
  李治闭一闭眼睛,旋即睁开,挥挥手,“不见。”
  内侍们面面相觑。
  含凉殿前殿后寝,前殿是接待朝臣、议事的地方,内殿是李治的寝殿。
  裴英娘刚登上前殿台阶就被拦下了。
  内侍甩一甩拂尘,轻蔑地瞥她几眼,尖着嗓子道:“相王妃请回吧!陛下不愿见王妃,王妃何必自讨苦吃呢?请王妃自重,莫要为难我等。”
  裴英娘挑眉。
  一人快步奔出内殿,走到内侍身后时,刚好一字不漏听到他说的话,脸色一沉,一脚踹翻内侍,“咱家还没开口呢,这里轮得到你说话?”
  内侍踉跄倒地,回身想要怒骂,看到总管铁青的脸,心中凛然,当即吓得六神无主,连忙爬起来跪地求饶。
  后来的近侍看也不看下属一眼,先朝裴英娘赔罪,“老奴治下不严,竟然让这死狗奴冒犯王妃,请王妃见谅。”
  裴英娘摘下帷帽,莞尔道:“新来的?我瞧着面生。”
  内侍汗如雨下,听相王妃的口气,似乎和总管很熟?宫里的人不是都说圣人已经厌弃相王妃了吗?为什么总管对相王妃这般恭敬?
  他跪在地上,抖如筛糠。
  近侍生怕裴英娘怪罪到他身上,狠狠踢几脚先前恶声恶气的内侍,谄笑道:“正是,刚调过来没几天……所以他才有眼无珠。”
  裴英娘笑了笑。
  近侍接过她手中的帷帽,殷勤小意,引着她往里走,免得她被绵绵细雨淋湿,“王妃,大家在里头宴请诸位皇亲,怕是没空见您。”
  李治说不见,他们不敢直接回不见啊!
  外边的人不晓得,近身侍候李治的这几位心里却门儿清,圣人根本没有疏远王妃的意思,有时候殿中无人,他常常失口叫王妃的名字,根本不像是翻脸无情的表现。
  不论圣人出于什么原因冷落王妃,他们必须记住一条,谁敢怠慢王妃,等圣人以后想明白了,回头清算,那些落井下石的必定没有好果子吃!
  总之,先得把王妃哄好了,王妃生气,圣人以后还是会迁怒他们的。
  “阿父是不是不肯见我?”裴英娘抬脚迈进大殿,她不再是八九岁的小娘子,可以轻松迈过及膝的朱红门槛。
  近侍满脸堆笑,“大家一时想不通……”
  裴英娘熟门熟路,径直走进偏殿,屏风后面依旧陈设着香榻案几,她无数次在这里坐着等李治传召,闭上眼睛也能描绘出坐墩上的百花争春图案,“什么时候阿父想见我了,你再来找我。”
  她盘腿坐下,以手支颐,开始打盹。
  近侍噎了一下,这真是……一个比一个难缠。
  几个近侍躲在回廊里交头接耳,谁也不愿去李治面前回话。
  很明显,圣人和相王妃肯定会和好如初,问题是,在那之前,由谁去面对圣人的怒火呢?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干脆猜拳。
  最后,倒霉的近侍王寿永哭丧着脸走进内殿,“大家,相王妃不愿离去,坚持等您召见。”
  内侍们一个接一个往返于前殿内殿,早就引起宴席上其他人的注意,听说相王妃在殿外闹着要见圣人,众人压低声音,交换眼色,议论纷纷。
  李治扫一眼殿前热闹的歌舞,舞伎身着彩裙,手执彩绦,舞姿曼妙。
  王寿永不敢吱声,跪在角落里等他发话。
  这时,太子李贤走来向李治敬酒,“恭祝阿父福寿绵延,岁岁平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