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371

  皇帝出行,仪仗隆重,李治的车驾几乎像一座移动的小房子,能直接驶进坊门,但进不了窄小的巷曲,只能停在府门口。
  扈从喝令闲人回避,仍然有胆子大的人倚在街巷旁的酒肆、邸舍窗口往外探看,想一睹圣人车驾的威风。
  裴英娘跨过门槛,拉拉李旦的袖子,“阿兄,你去前厅坐坐,我有话和你说。”
  李旦挑眉,看她睡得满面通红,眼神懵懂,还惦记着留自己说话,想必是有正经事要谈,点点头。
  裴英娘径直回内院梳洗。没穿道装,半干的头发松松挽了个垂髻,斜簪一枝嵌红鸦忽的赤金发钗,穿葱黄交领襦衫,系石榴红裙,披春水绿夹缬锦帛,腰束彩绦,脸上淡淡抹一层润面的玉簪粉,趿拉着漆绘木屐,穿过回廊。
  李旦坐在廊下吃茶,虽然旁边没有外人,他依然一丝不苟地正襟危坐。
  墙角的芙蓉花开得热闹,花朵浓艳雍容,碧绿的枝叶托着一朵朵淡粉、雪白、娇红,有种不俗气的妩媚。
  出浴的小娘子从花树下走过,云发丰艳,双颊生晕,凝脂般的肌肤散发出淡淡的光泽。
  不施脂粉,家常衣裳,依然难掩国色。
  满树繁花,霎时黯然。
  李旦看呆了片刻,直到她入座,才恍然回神。
  裴英娘不肯正坐,斜倚凭几,裙裾铺洒开来,满院的光线仿佛全部聚集在她的石榴裙上,红得耀眼。
  “我记得你身边有个叫明茹的使女,她是不是还在相王府?”她开门见山,皱着眉头说,“我不喜欢她,你今晚就得把她打发走。”
  作者有话要说:
  红配绿在古代很常见,这个配色很好看的,典雅清新,青春活泼。新疆那边气候干燥,出土的俑人颜色保存得很好,黄衫红裙配绿色很漂亮。
  现在大家觉得红配绿不好看,一是衣服的质地和材料原因,二是搭配不当。红有不同的红,绿有不同的绿,不是什么红都能配绿的。
  不要脑补那种乡土大棉袄啊!
第121章
  她刚洗浴过,
肤色白若新瓷,发鬓乌黑,
弯眉下一双杏眼愈发显得明媚清透,嘴唇红润,
似枝头盛开的芙蓉花。
  李旦的眼神流连在她娇红柔软的双唇上,
一时没听清她在说什么,“嗯?”
  这一声心不在焉的问询,
立刻让裴英娘误会了。
  她眉头皱得越紧,不满道:“你舍不得?
  李旦拧眉,似乎在奇怪她突如其来的恼怒。
  不一会儿,
想清楚缘由,
他呆呆地坐了半晌,
忽然笑了。
  这一笑有如雨后的晴空,
爽朗明澈,亮如星辰。
  他教养极好,
诗书礼仪皆由鸿儒教导,
微笑也得体含蓄,
很少笑得这么轻松,
这么豪爽,
这么没有顾忌。
  “谁是明茹?”他俯身靠近裴英娘,伸手拈起一束半湿的墨发,用嘴唇感受发间的兰脂馨香,含笑接着问,“为什么不喜欢她?”
  裴英娘仰着脸看他,
板起面孔,“因为我觉得她可能喜欢你。”
  她抓住李旦的衣袖,理直气壮地说:“相王府的内院,只有我可以喜欢你。”
  外面她管不了,内院的一亩三分地,必须由她说了算。
  小儿女置气似的娇蛮,别人听来大约觉得她言语稚气天真,于李旦而言,却如同梵音入耳。
  无边寂寥的黑夜终于过去,刹那间云层飘散,天光大亮,他站在倾洒而下的光晖之中,通体舒泰,满心激荡。
  高兴归高兴,赶紧保证才是正理,英娘性子柔顺,但是在有些事情上,她又异常坚持。
  打发一个使女只是小事,她直接开口问他,是想确认他的态度,免得日后夫妻彼此猜疑,暗生隔阂。
  他越想越觉得心情畅快,轻咳一声,唇边的笑容像是刻在脸上一样,怎么都收不回去,“不必等今晚,现在就打发她走。”
  他挥挥手。
  杨知恩小跑到廊檐下,屏息凝神,等候指示。余光不小心扫过李旦脸上,霎时瞪大眼睛,悄悄嘀咕:原来郎主也能笑得这么傻啊……
  等李旦说出明茹的名字,他摸摸后脑勺,不明白为什么送走一个美貌使女,郎主会高兴成这样。
  “英娘,我允诺过你,内院的事,都听你的。”李旦交待完事情,拉起裴英娘的手,粗糙的指节拢住她搽了凤仙花汁的指尖,轻轻摩挲,“家奴仆役随你怎么高兴怎么指派,不必特意问我的意见。”
  他视她如珍宝,唯恐她会过得不痛快,不会因为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惹她不开心。
  而且当家主妇管理后院,天经地义。
  男主人插手,是对主妇的不尊重、不信任。
  他不仅是她日后的丈夫,也曾是看着她长大的兄长。千疼万宠的人,呵护珍爱还来不及,光看她皱眉他的心便跟着一沉,哪舍得让她在仆从面前难堪。
  “我信你。”裴英娘轻声说,眼眸微微低垂,浓睫轻颤,语气里带着自怜自伤,“阿兄,你说的话,我都信,所以你千万不要骗我。”
  李令月教过她,男人不能一味惯着,也不能一味管着,凶巴巴过后,一定要赶紧朝他示弱,这样才叫刚柔并济,张弛有度。
  她没有恋爱过,李令月和薛绍自小青梅竹马,把薛绍管得服服帖帖的,比她有经验,听阿姊的准没错。
  李旦敛起笑,揉揉裴英娘的头顶,手掌滑过绸缎般顺滑的黑发,顺势握住她的香肩,俯身和她额头相贴,宽阔的胸膛随着闷笑震动,“傻子。”
  语气温柔,仿佛能滴出水来,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的情意。
  靠得这样近,成熟而陌生的气息铺天盖地压过来,裴英娘忍不住屏住呼吸,觉得他随时可能吻自己。
  院子里的使女当场僵立,犹豫着是咳嗽几声以示提醒,还是直接上前拉开李旦。
  半夏和忍冬张大嘴巴,下意识去看琼娘。
  琼娘眉头紧皱,冷冷地盯着李旦,直起身,准备撸袖子。
  不等别人反应过来,李旦已经松开手。
  那一吻最后还是落在裴英娘的鬓发上,稍触即离。
  “你很快就要嫁给我了。”他面色平静,但眼睛闪闪发亮,亮得近乎灼人,“我很高兴,很快活。”
  虽说婚期在即,偶尔可以容许他稍微放肆一下,但毕竟当着一院子的人,裴英娘有点不好意思,脸上绯红一片,欠身正坐,和李旦拉开距离。
  接下来她没再提起相王府的内院事务,不咸不淡说了些其他琐事。
  李旦察觉到她的回避之态,笑了笑,起身离开。
  他知道自己做了孟浪之举,但是她那样看着他,认真而坦然地确定他的心意,他心里的欢喜根本控制不住。
  裴英娘坐着没动,让长史送李旦出门。
  耳畔传来一阵衣裙摩擦声,琼娘脱屐上廊,先恭敬地叩头,然后坐起身,严肃道:“娘子,公主将老身送到娘子身边时,曾叮嘱老身,娘子性情和软,要老身仔细提点娘子,娘子该硬起心肠的时候,不能软弱。咱们女儿家行事,确实不能太过刚硬,但是有时候太和软了,也甚为不妥。”
  琼娘是公主府的女官,一脸横肉,长相不怎么讨喜。
  裴英娘知道她一板一眼,行事自有章法,不怎么怕她,闻言抿唇微笑,“我明白你的意思。”
  儒学士教导过她,身为女子,须得端庄矜持,谦逊从容。
  她虚心受教,尽量做到保持自己的天性和顺应时代要求之间的平衡,但是随着她一天天长大,很多事其实不必像小时候那样瞻前顾后。
  就像武皇后一样。
  在成为和圣人比肩的天后之前,她贤惠机敏,善待宫人,命人撰写教导妇女严守礼教的书籍,一言一行,都符合一代贤后的标准。
  掌权之后,她培植自己的势力,清除异己,一步步巩固自己的权力。所作所为,没有一点符合她早年宣传的道德规范,可是谁敢说一句她的不是?
  那些私下里怒斥她独霸朝纲、牝鸡司晨的话,不痛不痒,动摇不了武皇后的地位。
  一个人无权无势的时候,不管怎么谨言慎行,还是有人瞧不顺眼。当他站到顶端了,做出再出格的举动,别人不仅不会指指点点,还得主动为他描补。
  同样的,今时今日,裴英娘完全可以不必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
  她以前还盘算过要养俊俏面首呢!
  不过她确实对李旦太放纵了,刚刚应该认真数落他几句,假装很生气的。
  “娘子明白,老身便放心了。”琼娘神色和缓了些,这几天观察下来,她发现裴英娘表里如一,不会表面假装愿意听从教诲,私底下嫌弃她多事作践她,所以才敢有什么说什么,“老身说句粗话,越容易得手的东西,越不会珍惜。相王还年轻,小郎们情热之下,张口甜言蜜语,什么话都说得出来,娘子听听就是,心里要端得住。”
  这话听起来实在是忠言逆耳,青春正好的小娘子,和心上人在一起时,满心都是甜蜜,怎么可能时时提醒自己,情郎说的话都是假的,不要被他哄骗了去?
  而且这个情郎还是即将成婚的丈夫。
  小时候一直仰望他的背影,信赖他的为人,这一份根深蒂固的信任,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她相信以他的性子,一旦说得出,就会努力坚守承诺。
  裴英娘望着庭间芭蕉丛翠绿肥厚的叶片,日光照出纹理清晰的叶脉,她不喜欢把感情的事想得太复杂,喜欢就是喜欢,像叶脉一样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