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71

  李显气得一跺脚,“哼!”
  眯起细长眼睛,狠狠剜一眼裴英娘,拂袖离去。
  李令月对着李显的背影摇摇头,转身拉起裴英娘的手,咧嘴一笑,眉心的芙蓉花钿鲜艳夺目,唇边的面靥像两朵璀璨的笑涡,“你就是小十七吧?阿兄他很好相处的,只是最近格外暴躁而已,你别听他胡说。阿父和阿娘既然认下你,你以后就是永安公主,不是什么外人。阿兄下次再敢欺负你,你只管来找我!”
  来蓬莱宫的路上,看到李令月和魏国夫人结伴而行、相谈甚欢,裴英娘很是疑惑:李令月怎么说也十岁了,应该明白魏国夫人和武皇后之间横亘着杀母之仇,就算她同情魏国夫人,也得有所忌讳,不该和魏国夫人那么要好。
  等到和李令月站在一起,看着她灿烂的笑脸,裴英娘恍然大悟。
  李令月和宫中其他人不一样,她的眼睛灵动澄澈,比雨后的天空还干净明朗。
  李治和武皇后把唯一的女儿保护得很好,李令月可能根本不懂母亲和表姐之间的恩恩怨怨,她是个真正的孩子,无忧无虑,单纯懵懂。
  深宫里的人,尔虞我诈,口蜜腹剑,但在李令月面前,都不约而同维持着和睦安宁的假象。
  武皇后从不在李令月面前施展她的手段,魏国夫人也没有把对武皇后的仇恨转移到李令月身上。
  所以李令月能够坦然和魏国夫人来往,魏国夫人也愿意接受她的情谊。
  李令月何其幸运,既能享受帝后的宠爱,又不用深陷在宫廷争斗之中,就像一朵养在温室中的牡丹花,任凭外面风吹雨打,她永远娇艳美丽,华贵雍容。
  不过她终有长大的那一天,身为武皇后的女儿,她这一生,终究躲不过权利纷争。
  所有感慨,只在刹那间。裴英娘抬起脸,对李令月笑了笑,“多谢公主。”
  李令月撅起嘴巴:“才说了咱们不是外人,何必那么生分?你以后唤我阿姊好了!我一直想要个小妹妹,正好你就进宫来了!这两天要不是怕吓着你,我早去找你玩啦!以后你想要什么吃的玩的,让宫女去我殿里说一声,我那儿什么都有!”
  裴英娘从善如流:“英娘晓得了,以后少不了叨扰阿姊。”
  李令月顿时笑眯了眼,揉揉裴英娘的脸颊:“待会儿你和我坐一起,宴席上都是长辈们,说话怪没趣儿的,咱们自己玩。”
  说着话,她眼睛忽然一亮,一把抓住李旦手上提着的大蝴蝶络子,“这是谁做的?好别致!我怎么没见过?”
  李旦瞥一眼裴英娘,淡淡道:“十七娘亲手结的,这只是预备送给你的。”
  “真的?!”李令月喜不自胜,当即把蝴蝶系在腰间的丝绦上,想了想,从发间拔下一枝牡丹纹镶嵌红宝石蝴蝶发钗,簪在裴英娘鬓边,“小十七送了我蝴蝶,我也送你一枝蝴蝶好了。”
  裴英娘看出这枝蝴蝶发钗样式大方,不是一般女儿家能佩戴的饰物,连忙道谢。
  李令月摆摆手,拉着裴英娘,问她平时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读了什么书,在宫里过得习不习惯,有没有什么人欺负她。
  裴英娘一一答了,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话,李旦默默跟在她们身后,像一株沉默的青松。
  很快到了麟德殿,宫人把李令月和裴英娘引到李治和武皇后身旁。
  殿内已经排起歌舞,龟兹伶人吹奏着欢快悠扬的曲调,舞女们头戴花冠,身着绚丽彩衣,随着乐曲舒展柔韧纤细的腰肢,身姿婀娜,曲臂皎洁,殿中裙裾如云,转袖若雪。
  因为今天是家宴,又临近年底,加上李治向来脾气温和,宴席上的气氛轻松随意,几位放浪形骸的皇亲贵族干脆放下酒杯,走到场中,随舞者一起翩翩起舞。
  裴英娘进殿的时候,感觉到殿内所有的目光都汇集在自己身上,其中有好奇,有艳羡,有探究,也有厌恶和仇视,犹如芒刺在背。
  她手心潮湿,没敢抬头。
  李治看到李令月和裴英娘手拉手一起进殿,一个明媚爽朗,一个俏丽恬静,犹如一对娇艳欲滴的双生花,心里喜欢,笑向身旁的武皇后道,“我正想着让令月好好照拂小十七呢。”
  武皇后笑得温婉:“她们年纪差不多大,不用咱们费心,早凑到一起去了。”
  李治十分高兴,站起身,一手拉一个,把李令月和裴英娘带到自己的坐席上,让宫人把她们的食案摆在自己的旁边,“令月,你是姐姐,小十七比你小,以后你要多照应她。”
  李令月肃然道:“阿父,你放心,有我在,谁也不敢欺负小十七!”
  殿中众人看到李治如此重视裴英娘,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挤出几丝笑容,齐声祝贺李治和武皇后,然后随口夸裴英娘几句。
  不知是不是裴英娘的错觉,李治发话过后,殿中似乎有道格外强烈的目光直直扫向她,像一把尖刀,刺得她心头一凛。
  她不动声色,假装好奇殿中的舞乐,悄悄打量四周。
  可惜那人很警觉,很快收回仇视的目光,裴英娘什么都没来得及发现。
  视线逡巡中,余光忽然瞥见一道笔直清瘦的身影——李旦不知什么时候跪坐在她身旁的坐席上。
  李显靠着凭几,口水横飞,正和几个王孙公子高谈阔论。
  太子李弘手执镶金银壶,亲自为众位大臣斟酒。
  六王李贤和几位进士出身的文臣诗歌唱和,说着别人听不懂的典故。
  唯有李旦形单影只,默默坐在离李治和武皇后最近的坐席上,一言不发,自斟自饮,仿佛游离于宴席之外。
  裴英娘想起李令月系在腰间的那只蝴蝶。
  李旦知道李令月最喜爱蝴蝶的花样,特意挑走最大最精致的一只蝴蝶,不是因为他自己喜欢,而是想代她送给李令月,帮她和李令月打好关系。
  裴英娘心里有点酸酸的,又好像有点暖暖的,不由自主端起一盘红绫馅饼,送到李旦的食案上,“八王,吃点心!”
  
第10章
  甜净软糯的嗓音忽然在耳边响起,霎时,殿中的歌舞乐曲变得很遥远,很模糊,只剩下小娘子真诚而直接的讨好:“八王,吃点心!”
  李旦一怔,握着鎏金兽首形银杯的右手停在半空中,久久没放下。琥珀色的酒液微微晃荡,险些溢出杯沿。
  裴英娘捧着金银平脱葵口盘,眼巴巴地看着李旦。
  她脸颊丰润,手指头胖乎乎的,身子骨却瘦小,看李旦的时候,只能抬头仰望,眼神看起来格外真挚。
  李旦放下银杯,红绫馅饼里有油腻的猪油,他不爱吃。
  然而他还是缓缓伸出手,接过葵口盘。
  侍女见状,用长筷夹起一枚红绫馅饼,浇一层薄薄的蔗浆,送到李旦面前的小碟子里。
  李旦吃下半枚红绫馅饼,忽然觉得这道茶食似乎并不难吃。
  见李旦吃了自己送的点心,裴英娘轻轻舒口气。
  手臂被轻轻推了一下,李令月挨到她身边,小声说:“小十七,你胆子可真大,我记得八王兄最讨厌吃猪油的。七王兄有次让尚食局的主膳偷偷往八王兄的胡麻粥里加猪油,被八王兄揍得满头包,连阿父、阿娘都惊动了。”
  说完,她咯咯笑,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你是不是有意的?八王兄得罪你啦?”
  裴英娘顿时头皮发麻,马屁拍到马腿上,说的就是她吧?
  想也不想,准备扑到李旦的食案前,尽力挽救自己的过失。
  李旦连亲兄弟李显都能下手揍,何况她这个半路蹦出来的妹妹!
  一回头,却呆住了。
  李旦依旧做得笔直端正,筷子起起落落,一口接一口,好像,吃得挺满意的?
  裴英娘把忐忑不安的心放回肚子里,传说也不一定尽实嘛!
  李令月爱热闹,刚老实坐了一会儿就闲不住,拉着裴英娘站起身:“英娘,咱们去看看六王兄他们在做什么诗。”
  裴英娘暗暗叫苦,她只学过西汉人史游编著的启蒙读物《急就篇》,略微认得几百常用字,而六王李贤是出了名的少年早慧,聪敏博学。他平日来往的多是一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才子学者,其中不乏被后世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那样的年轻俊才。
  一帮博古通今、出口成章的大文豪聚在一块儿吟诗作对,她根本听不懂啊!
  两个小娘子提着裙角、蹑手蹑脚靠近李贤时,刚好听到他念完一首吟诵美酒的诗赋,周围的人轰然叫好。
  武皇后的几个儿子中,太子李弘文质彬彬,和李治最像。李贤容貌俊秀,唇红齿白,既不像李治,也不像武皇后,一双狭长的凤眼,眼尾略微上挑,神光内敛。
  “六王大才,请满饮此杯。”
  一个梳高髻、簪花钗,穿孔雀纹锦大袖襦衫的少女端着银杯,越众而出,眼波似水,含情脉脉。
  李贤接过银杯,袍袖轻扬,一口饮尽。
  少女笑语盈盈,眼神直勾勾缠着李贤,大有痴恋之态。
  席上众人交头接耳,目光闪烁。
  少女旁若无人,继续围着李贤打转。
  李令月气得直咬牙:“真扫兴!赵观音怎么也在?”
  冷哼一声,拉着还迷迷糊糊的裴英娘找到李贤的王妃房氏,“阿嫂,你看看那个赵观音,都快黏到六王兄身上去了!你也不管管。”
  房氏温柔敦厚,闻言只是笑了笑,“赵二娘是我们的长辈,怎么能直呼她的名字?”
  李令月撇撇嘴,“什么长辈,我可不认!”
  房氏不欲多说,目光转到裴英娘身上,含笑问:“这是小十七?今年几岁了?”
  李令月的注意力立刻跑偏,拍拍裴英娘肉乎乎的小巴掌,昂起下巴,略带得意之色,“小十七今年八岁,比我小两岁,以后要管我叫阿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