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371

  裴英娘把执失云渐送到太液池最南端,再往前走,就是前朝了。
  “将军珍重。”
  经过此事,他们注定不能再和以前一样来往了。
  执失云渐淡淡嗯一声,抬头看看廊檐前垂挂的凌霄花藤蔓,忽然探出手,摘下一朵艳红的凌霄花,递给裴英娘。
  裴英娘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花朵已经落入她掌中。
  执失云渐头也不回地走了,背影依旧挺拔高大。
  裴英娘茫然四顾,一阵轻风拂来,吹落花朵,管状的红花掉在廊下的水池里,随着潋滟的水波飘远。
  她挠挠脑袋,心里有点发虚:这件事,应该算是顺利解决了吧?
  呆了一会儿,她转身往回走。
  走着走着,余光瞥见回廊里有个熟悉的人影倚栏而立,墨绿色的翻领袍服上绣了对鹿的纹样,鹿角在日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色。
  “阿兄!”裴英娘不自觉扬起一脸笑,几步走上前,丹地凤鸟衔绶纹披帛轻轻扬起,“你怎么在这儿?”
  李旦眼眸微垂,浓睫罩下一层淡淡的阴影。
  他平时站如松,行如风,浑身上下规规矩矩,圆领袍服从来不解开前襟,衣带永远系得一丝不苟,比年长的李弘、李贤还稳重,唯有打球时微露锋芒。
  这会子却像是变了个人,垂着眼睛看裴英娘时,目光隐忍而专注,让她不由得一阵心悸。
  这样的李旦让她有点怕,但她还是接着往前凑,下意识道:“谁惹阿兄生气了?”
  她和李旦相处时,从来是有什么说什么。李旦这几年的纵容给了她一种莫名的自信——李旦绝不会生她的气。
  李旦笑了一下,紧绷的情绪因为裴英娘自然而然的亲近而松弛下来,揉揉她头顶的螺髻,“执失走了?”
  裴英娘点点头。
  李旦的右手停在她鬓边,没有放下,另一只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握拳,“阿父和你说什么了?”
  裴英娘难得有点羞窘,叹口气,“阿父乱点鸳鸯谱,我已经拒绝了。”
  她不想多谈自己的事,眸光流转,促狭笑道:“阿兄的姬妾选好了?”
  李旦脸色和缓,沉默了一会儿,一字一句道:“没有姬妾,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走吧。”他怕控制不住自己,收回手,匆匆转过身,“回含凉殿。”
  裴英娘啊了一声,赶紧跟上去。
  李治站在三层阁楼上,迎风而立。
  初夏的风和爽舒适,扑在脸上,带来花草的泼辣气息。
  高台下,一高一矮两个身影正拾级而上。
  高个子的青年仿佛揣了一肚子火气,步子迈得飞快,眨眼间攀了十几个台阶。
  矮个子的小娘子提着裙角,闷头追赶,没有故意拖拖拉拉撒娇让前面的人停下等她。
  但高个子青年还是觉察出不对劲,停下脚步,回头看小娘子走得气喘吁吁,停住不走了。
  等小娘子走到跟前,他伸出手。
  小娘子似乎抱怨了几句,把挽着的披帛塞到他手心里,让他拉着自己走。
  隔得太远,看不清他们的表情,但李治能感觉到青年脸上无奈中藏着宠溺的笑容,他放慢脚步,小心翼翼扯紧披帛,将偷懒的小娘子带上高台。
  宦者走近李治,躬身道:“大家,相王和永安公主来了。”
  “不见,说朕已经歇下了,让他们明天再来。”
  宦者不敢多问,下楼走到殿外,“可是不巧,大家刚吃了药,才睡下呢!相王和公主明天再过来?”
  裴英娘不疑有他,问了几句李治吃的是什么药,午膳用得香不香,原路返回东阁。
  走之前她看看李旦,“阿兄不回去?”
  李旦摇摇头。
  裴英娘心想,李旦脸色不好看,不知是谁惹了他,他可能是来找李治告状的。
  她没有追问什么,带着忍冬和半夏走了。
  李旦目送裴英娘走远,等她的身影消失在台阶底下,回头扫宦者一眼,目光冰冷,“回去禀报一声,相王再次求见。”
  宦者打了个激灵,忙不迭走回侧殿,爬上阁楼,“大家……永安公主回去了,相王、相王他不肯走。”
  李治倚着轩窗,淡淡一笑。
  这执拗的性子,也不知到底是随了谁。
  当年他执意要册立武媚为后,十七的外祖父褚遂良坚决反对:“陛下偏宠一个女子,臣不该多嘴,但是陛下要册封先帝宠幸过的后妃为皇后,可曾想过,千秋万载以后,世人会怎么看待陛下?!”
  最后他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给了武媚皇后之尊。
  虽然武皇后渐渐羽翼丰满,逐步脱离他的掌控,今时今日,他依旧不后悔。
  他步步为营,在掌控朝政以后才在舅舅面前暴露出野心。李旦太年轻了,轻而易举让他看出端倪。
  又或许……李旦太聪明了,知道他一直在暗中防备,才故意露出破绽。
  李显胸无大志,还常常和李弘、李贤发生争执,李旦却从来没有和李弘、李贤起过争端,兄长们都晓得他深藏不露,但没有人防备他。
  他这么谨慎,怎么会破绽百出?
  李治揉揉眉心,他好像主掌一切,其实原本的计划都被李旦打乱了,如果再等两年和十七透露执失云渐的心意,她不会这么慌乱的。
  常乐公主府的异常,只怕还是李旦的手笔。
  李治眉头紧拧,不知该欣慰还是该忧愁,“让他进来吧。”
  李旦跟着宦者走上阁楼。
  没有人知道父子俩谈了什么,守在门外的内侍听见房里有激烈争吵的声音,甚至依稀听到李治厉声责问相王,而相王竟然同样厉声反驳。
  内侍吓得战战兢兢,抖如筛糠。
  里头那个真的是温文儒雅、不问世事的相王吗?
  足足一个时辰以后,李旦拉开房门,径直离开。
  内侍等了半天,没听到里头传唤,生怕李治有什么意外,小声道:“大家,可要温水梳洗?”
  李治轻轻应了一声。
  内侍蹑手蹑脚走进房间,李治斜倚在软榻上,表情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怒火中烧或是颓然失望,虽然明显是不高兴,但气色还好。
  他悄悄缓了口气:还以为相王把圣人气晕了呢!
  杨知恩候在台阶下,看到李旦走下高台,连忙迎上前,压低声音道:“郎主,褚氏搬出常乐公主府,回道观去了。”
  李旦脚步没停,“人手撤干净了?”
  杨知恩道:“郎主放心,那几个市井奴并不知晓仆的身份,没人能猜疑到仆身上。”
  “圣人已经看出来了。”李旦漫不经心道,“用不着再遮遮掩掩。”
  杨知恩诧异了一会儿,恭敬应喏。
  “今天……”他想起一事,小心地瞥一眼李旦,“今天圣人挑了两名美姬,已经送往相王府去了。”
  相王府最终选在兴庆坊,位于长安东北角,和东市很近。李治早前曾下令,让李旦尽早出宫居住。
  李旦面不改色,慢条斯理道:“送去英王府,告诉英王,人是我送的,如果英王妃闹腾的话,让她去找常乐大长公主问问缘由。”
  杨知恩拱手抱拳,“是。”
第68章
  英王府。
  赵观音气得面容扭曲,
浑身发颤,几乎要咬碎一口银牙。
  阿耶摔伤腿,
阿娘病倒在床,
她回公主府侍疾,辛苦了大半个月,
抽空回一趟英王府收拾衣物时,竟然发现侧院又添了两个新人!
  而且听长史说,
那两个美姬是世家出身、身世清白的贵妾,
不能随意打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