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36

  出了球场,宝珠皱眉道:“明明晓得大郎在扯谎,咱们就这么走了?“
  李绮节把银丝纱帷帽戴在头上,这种素色轻纱轻盈透风,垂悬下来,状如垂丝,既能遮挡炎炎烈日,遮掩容貌,还凉快,“少年意气,何必戳穿他。“
  李子恒一时三刻定不下心,找他商量也没用,反正李乙那边的人选还没定下来,等她一家一家打听好对方的人品性情,再让李子恒自己选好了。
  仍是回了渡口,雇船回家。
  进宝在外面看守老牛和板车,宝珠和李绮节坐在船舱里躲避日晒。水面上热气蒸腾,波光粼粼的浪涛裹挟着灼人的细碎日光,南风带来的暑气夹杂着湿润的水汽,扑在脸上,烘得人骨头发软、熏然欲罪——江边人家的酷暑,热也热得缠绵,让人喘不过气。
  欸乃声声,船很快行到李家村前,远远能看到岸边停泊着数只乌篷船。酷热难耐,船夫们三三两两躺在岸边的树荫下休憩,每个人头上都戴了一顶硕大的绿色宽檐帽子,像是忽然冒出一丛丛芋头。
  等船离得近了,李绮节才看清那帽子的材质,原来是他们用随手从河里摘取的荷叶编的。
  “扑腾“几声,有人耐不住热,跳进江水。
  宝珠连忙挡在李绮节跟前,不让她看见那些脱得只剩下汗衫褂子的船夫村人。
  然而这扑腾声有些奇怪,岸边有人连声呼喊,更多的人则在交头接耳看热闹。
  难不成有人想不开,特地跑到人来人往的渡口寻死?
  李绮节掀开帷帽一角,看到岸边有几个熟悉的人影,眉峰微蹙:“让船夫先别靠岸,咱们从另外一个方向走。“
☆、第78章
七十八
  本想避开争端,
不想还是迎面撞上了。
  宝珠看着在水中不停挣扎的朱盼睇,心里有些不落忍,移开目光,觑眼看向李绮节,
“三娘,你看……“
  朱盼睇是朱家大娘子,李绮节的死对头,
乡里有关她的流言蜚语,基本上都是从朱盼睇嘴里传出去的。两人相见两相厌,只差没豁出脸皮打一架。
  李绮节示意进宝下水救人:“过去搭把手。“
  人命关天的时候,可不能意气用事。尤其是乡里乡亲的,岸边还围着数十个看热闹的婆娘媳妇,
她们看她见死不救,
嘴唇上下那么一哆嗦,
转眼就能传得沸沸扬扬,
到时候一人一口唾沫,也够她受的。
  而且朱盼睇固然可恶,还不至于到罪大恶极的地步。
  进宝脱了鞋袜,噗通一声跳下水。
  宝珠守着进宝的衣裳,一眨不眨地盯着皱起层层波浪的水面,
面带担忧。别看船快靠岸了,
近岸处的水底还是很深的,一眼望不到底,竹竿插下去,
只能捞起一把湿漉漉的水草或是菱角藤。
  朱盼睇显然快支持不住了,上上下下扑腾了几下,很快消失在江面上。
  看她努力往回游的模样,似乎并不是想不开跑来跳江寻死,可自始至终并没有听到她呼救的声音,岸边倒是有几个汉子想下水救人,不知为什么被旁边的人给拦住了。
  进宝虽是北方人,但很小就随乡里人一起流落到湖广地区,算是在水边长大的,不必人教,便练就一身凫水本领,很快游到朱盼睇身边,把她往岸边拖拽。
  宝珠吁出一口气,催促船家赶紧靠岸。
  下船时,已有一堆人围在一边指指点点。
  朱盼睇披头散发,看不清脸色,趴在地上干呕。瘦弱的脊背拱得高高的,咳喘半天,呕出一肚子黑水。
  一个头包布巾、身穿蓝布袄裙的小脚妇人冲出人群,一巴掌扇在她脸上,发出的脆响声甚至压过了众人的窃窃私语。
  妇人喘口气,扶着自己细瘦的腰肢,骂骂咧咧道:“你是想逼死你娘啊!“
  几个妇人连忙上前拦着,“孩子还小呢,朱娘子有话好好和她说,别把小伢子吓坏咯!“
  进宝机灵,把朱盼睇送到岸上时,没有跟着上去,仍旧回到水里,游到李绮节他们的乌篷船前,翻身爬上船,穿上鞋袜,再利利索索下船。
  众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老阿姑、朱娘子和朱盼睇身上,没人关心救人的是谁。
  李绮节不愿多事,直接领着进宝和宝珠回家,走到半路上,还能听到岸边尖利的叫骂声。
  是朱娘子和老阿姑在骂朱盼睇。
  李绮节默默叹息一声,曾几何时,朱娘子是个再温柔贤惠不过的老实人,说话细声细气,偶尔声音稍微拔高一点,脸上便涨红一大片。如今的她,脸硬心酸,粗俗不堪,打骂起自己的女儿一点都不留情,俨然已经成为第二个刻薄尖酸的老阿姑。
  进宝一路上摇头晃脑,试图在进门前把半湿的头发甩干一点,“朱盼睇怀里抱着一个女娃娃呢!“
  宝珠唏嘘两声:“作孽哟!“
  几人回到家中,刘婆子和丫头听到铃响,赶出来奉承迎接。
  见进宝湿哒哒的模样,刘婆子顿时把眉头一皱:“是不是贪玩游水去了?仔细太太说你!“
  瑶江县依山傍水,村郭城镇周边,处处都是河流湖泊环绕。小孩子夏天贪凉,喜欢在水边嬉戏,没有大人在一边看管,难免疏于提防,于是乎,大江里几乎每年都要葬送几条冤枉性命。
  周氏曾经严厉警告过家里的小厮伙计,不许他们随便下水游泳,违者要罚工钱的。
  进宝连忙把头摇成拨浪鼓一般,指指渡口的方向:“刚才朱盼睇掉水里头去了,我帮着捞人,才下水的。“
  刘婆子哎哟一声,声音陡然拔高了好几度:“人没事吧?“
  宝珠冷笑一声:“人倒是没事儿,就是老阿姑和朱娘子瞧着怨气挺大的。“
  刘婆子哀叹一声,一边吩咐丫头去取挂在水井里头晾着的半个西瓜,一边向面带疑问的李绮节解释道:“朱家上个月又添了个丫头,他们家大郎连地里头还没长出来的收成都提前赌输了,哪有钞养娃?老阿姑嫌弃多了个女娃娃,前几天就嚷嚷着要扔到江里头去喂鱼,他们家大娘子厉害,守着妹妹,不让人碰。今天一早大娘子上山打猪草去,老阿姑和朱娘子趁她不在家,偷偷摸摸把女娃娃抱出去扔了,大娘子回来看见妹妹没了,提着镰刀就追到河边去了……“
  刘婆子年纪大了,说起话来不分头尾轻重,起了个头之后,就念念叨叨,一气说到底,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等宝珠服侍李绮节摘了帷帽,洗了脸,净过手,换下半湿的纱衣裳,坐在荫凉的石桌前喝香花熟水时,刘婆子的嘴巴还没停:“自己的骨肉,哪能说扔就扔!好歹是一条人命呐!“
  宝珠附和一句:“可不是这么说。“
  手里替李绮节打扇,眼神往旁边一扫,使眼色给旁边的丫头。
  丫头会意,上前搀住刘婆子,笑嘻嘻道:“阿婶,灶房里的绿豆汤咕嘟咕嘟冒泡了,是不是该搁糖啦?“
  糖和油是精贵东西,每天的用量是有数目的,一般只拿当天的量,其余的都锁在柜子里,轻易不拿出来。钥匙在周氏手里,只有要用的时候,刘婆子才会去请钥匙开罗柜,随取随用。
  刘婆子想起炉子上的绿豆汤,一拍脑袋,道:“我去拿钥匙。“
  宝珠朝李绮节挤挤眼睛:“总算走了!“
  李绮节接过她手上的湘竹柄团扇,笑而不语。
  刘婆子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朱家的琐碎,无非是想拐着弯替朱盼睇卖个好。周氏近来已经不再亲自管家务上的事了,家里势必还要再添丫头。朱盼睇听说后,一心想到李家寻个差事:一来,李家签的是活契,她不用卖身给大户人家当奴才;二来,到李家帮工,她能够就近照顾家里的几个妹妹;三来,李家和朱家是多年的近邻,不管是周氏,还是家里的下人,都不会真把她当丫头看。她不仅不用干粗活,说不定还能天天领赏钱呢!
  朱盼睇越想越觉得李家的差事千好万好,当即舍下脸皮,亲自求到周氏跟前。
  周氏还真有些意动,刘婆子等人怜惜朱盼睇姐妹的处境,更是帮着说了一车又一车的好话,连李昭节都撒娇发痴,说想要朱家几个姐姐给她作伴。
  最后事情传到李绮节耳朵里,她二话不说,当场就驳回了。
  笑话,招进来一个朱盼睇,后边一扯四五个朱家小娘子,一个个眼巴巴守在门外,他们家是管还是不管?管吧,心里窝气,不管,朱家几个小娘子坐在李家门前哭天抹泪的,乡里人还不得戳他们家脊梁骨?
  等朱盼睇在李家扎下根,再往后,说不定连老阿姑和朱娘子都要跟着占李家的便宜。而且他们家后面还有一个吃喝嫖赌的朱大郎,那更是不能沾惹的。
  李绮节现今管着家里的内务,周氏有心让她在下人跟前立威,一般事体都交给她拿主意,只要她处理得当,周氏都无条件支持,哪怕有时候她考虑不周到,只要不太出格,周氏也不会反对,还会替她描补。
  她坚决不允许管家雇朱盼睇帮工,周氏自然不会同她唱反调。
  朱盼睇的算盘打得顺顺当当的,结果却在李绮节跟前碰了钉子,只能偃旗息鼓,另谋出路。
  刘婆子、曹氏等人私下里叹息良久,觉得李绮节对朱盼睇似乎太无情了,她们当然不会说李绮节是公报私仇,故意使性子为难朱盼睇,但嘀咕还是难免的。
  这不,刘婆子找着机会,就要在李绮节跟前把朱家的种种辛酸可怜事拿出来念叨一遍,盼着她能回心转意,重新考虑接纳朱盼睇。
  丫头提起吊篮,取出凉津津的西瓜,剖成薄薄的小片,盛在葵口白瓷碟子里,送到李绮节跟前。鲜红的瓜瓤里浸了水汽,咬起来有点绵绵的,不过依然很甜。
  微风吹拂着廊檐前几株蓊郁的老树,树影婆娑,浓荫匝地。细碎的日光斑影落在肩头发梢,像某种调皮的小兽。李绮节咬下一口瓜瓤,轻轻摇动团扇,环顾一圈,眼风四下里一扫,大热的天,她的眼神像掺了冰凌,寒光闪烁。
  原本探头探脑、偷偷打量她神色的丫头们吓得一颤,连忙垂首侍立,不敢吱声。
  李绮节淡笑一声,收回眼神,招呼宝珠和进宝一起吃西瓜。
  朱盼睇能够鼓起勇气反抗重男轻女、刻薄冷酷的祖母和母亲,能不畏生死,跳进河去救她的小妹妹,确实令人敬佩,也值得别人的同情。
  但那又如何?
  朱盼睇姐妹的不幸,是朱大郎、老阿姑和朱娘子造成的,和他们李家有什么相干?
  谁同情谁去帮忙好了,反正李绮节不会允许朱家人和李家扯上关系。
  远的不说,李家之前对朱娘子如何?吃食、点心、衣物、药丸,一样样送过去,朱家几个小娘子都是喝李家的米汤长大的。
  然而朱娘子是怎么报答他们的?
  一旦他们李家不肯给便宜他们占,立马翻脸不认人。婆媳两个四处碎嘴,说李家人忘恩负义,看不起他们这些穷邻居。朱盼睇姐妹不分场合嘲笑李绮节,朱娘子可曾管过一回?
  这一家子,都是记仇不记恩的性子,犯不着为了一点点同情心,徒惹一身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