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36

  李绮节干脆把一应物事都搬到厢房里,一天到晚都窝在房里不出门。婆子们便不再往正院跑,每天早晚都到厢房里回话。
  开春前里家老人在村前的大场院里训话,各家男丁都要前去听训,家中没有男丁的,才许女人们代为出席。这是乡里的老规矩,年年如此,为的是鼓励乡民们辛勤耕作,不能误了时节。
  这天李大伯和李乙起了个大早,匆匆吃了一顿白菜猪肉馅的饺子,前去和里家老人们汇合。今天是大日子,里家老人除了训话之外,还会召集乡里有名望的人家,一起商议农桑,李大伯和李乙届时都要出席。
  李子恒年过十二,也被其他人家的儿郎拉去一起听训。
  李绮节坐在厢房里,依稀能听到场院那头的响动,心里有些可怜那些替里家老人,没有扩音器,他们训话全靠嗓子吼,七老八十的老人家,吼上一两个时辰,就是嗓子不坏,身体也受不住。
  午间李大伯和李乙都不回家吃饭,要留在几处里家老人家开宴。宴席的费用是家家出份子凑齐的,一家一钱银子,拿不出银钱的,就出些粮米柴炭,连柴炭都拿不出的,可以去灶上帮忙。
  李绮节让刘婆子预备好午饭,兄妹两吃饭,没有烧大灶,只用炉子煮了一锅热饭,菜蔬一大半还是年里没吃完的肉丸、鱼糕,放在饭上蒸热就行,只新炒了一道蒜蓉野荠菜,春天的野菜,最是鲜嫩,正好解腻。
  等碗筷都摆放好了,李子恒仍未归家。
  宝珠催李绮节先吃饭,李绮节低头算着账务,头也不抬:“先等大郎回来。“
  宝珠怕饿着李绮节,想出门去寻人。
  刚走到院门口,听见外头一阵窸窸窣窣的说话声,进宝倚在墙根底下,在一帮小丫头们面前吹牛皮。
  进宝正绘声绘色地和几个丫头描述渡口上的繁华景象,压根没听见宝珠的脚步声,说到得意处,竟口没遮拦,说起去年底选花魁娘子的事来。
  宝珠气得面色紫涨,几步跑到院墙底下,捂住进宝的嘴巴,拖到房里,又摁着揍了一顿。
  小丫头们面面相觑,一哄而散。
☆、第54章
  等李子恒回家的时候,
别说是午饭,
就连晚饭都凉了。
  刘婆子起身披衣,
就着昏黄的烛火,特意为李子恒煮了一锅姜汁鱼片银丝面——年底李家几处池塘拉鱼,除了卖掉的几千斤,
还剩下许多,送人的送人,
腌制的腌制,打鱼糕的打鱼糕,
现在后院一溜大水缸里还养着几十条,婆子怕吃不完,
一天三餐变着法的做各种煎鱼、炖鱼、蒸鱼,煮面也是鱼片面。
  李子恒饿狠了,抄起筷子,稀里哗啦,很快把一锅银丝面吃了个底朝天。
  刘婆子又磕了两个鸡蛋,
切了点酸浆腌菜,抓一把腌好的嫩鱼片,
把白日里的剩饭炒了,盛了满满一大碗,端到李子恒面前。
  李子恒一连吃了三碗炒饭,打了个饱嗝,后知后觉道:“饿死我了!“
  刘婆子心疼道:“什么大不了的事,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仔细饿出毛病来!“
  又念叨了一阵,
见李子恒实在吃不下了,这才收拾好碗筷,回房困觉。
  李绮节还在灯下忙活,等李子恒吃完饭,才道:“怎么这时候才回来?阿爷和大伯才睡下,明天早上起来肯定要盘问你的。“
  火盆上架了铁架子,上面座了一只大铜壶,壶里的热水原本是用来灌汤婆子的,李子恒见水开了,不等宝珠动手,提起铜壶,先冲了一大碗藕粉。
  宝珠又气又笑,重新添了冷水,把铜壶放在火盆上,取来桂花卤子,把藕粉调好,往李子恒跟前一递:“大晚上的,吃多了积食,大郎夜里不困觉了?“
  李子恒咧嘴一笑,藕粉烫,他撅着嘴巴,小心翼翼地吃着,一边吃,一边把白天的事情一一向李绮节道来。
  上午,李子恒跟着几个伙伴去场院那头听里家老人宣读朝廷下发的劝农书,晕晕乎乎听了半天,正觉得没劲儿,准备开溜,场院西边忽然打起来了。
  里家老人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把闹事的几个儿郎劈头盖脸一通臭骂。
  那几个少年李子恒都认得,有一大半是孟家的子弟。
  李绮节听到这里,执笔的右手顿了一下:“为了孟四哥?“
  李子恒点头不迭,“可不就是为了他!“
  孟举人再清高,过年还是要回乡的。孟娘子生怕孟云晖再和五娘子等人有瓜葛,不许五娘子一家上门拜年,也不许孟云晖出去应酬。孟家族人们怕两边尴尬,也尽量不让他们碰面。
  但像开春全乡聚会听里家老人训导这种事,是避不开的。
  孟云晖代表孟举人在台下听老人训导的时候,他的同胞弟弟因为许久不曾见他,忍不住去拉他的衣袖,唤他哥哥,问他为什么不回家去。
  孟云晖来不及回答,旁边的十二郎孟云皓先炸了起来。
  孟十二出门前,孟娘子特意交待他,让他务必看好孟云晖,不许孟云晖和亲弟妹们见面。孟十二自觉有孟娘子做倚仗,一巴掌抽在孟云晖弟弟的脸上,骂道:“他是我家的人,不是你哥哥,一边儿去!“
  孟云晖当时没有说什么,只把弟弟护到身后,让他赶紧回家去。
  他弟弟年岁还小,看到亲哥哥不帮着自己,心里又委屈又疑惑,捂着被打肿的半边脸颊,左右张望了一阵,哇哇大哭。
  孟十二看孟云晖的弟弟哭了,愈发耀武扬威,指着孟云晖的弟弟一通骂。
  孟云晖始终一言不发,任孟十二撒泼。
  一旁的孟家其他儿郎却听不下去了,尤其是李子恒曾见过的孟十郎等人,更是怒不可遏,剥了衣裳,就和孟十二厮打起来。
  最后成了一场混战,除了孟云晖和他弟弟,孟家子弟几乎全掏拳头了。
  “我把孟四的弟弟送回家,五娘子又哭了一场,孟五叔的病还没好全,我看他家水缸空了,帮他家挑了几担水。“李子恒拍拍自己的肩膀,“五娘子倒是记得留我吃饭,他一家老小的,孟五叔还卧病在床起不来,我哪里好意思!“
  宝珠嗤笑一声:“所以你就饿到现在?“
  李子恒嘿嘿一笑。
  李绮节扣上红木云蝠纹带屉桌右角的暗锁,“孟四哥没回去看他爹娘?“
  李子恒摇摇头,“孟十二被孟十郎揍得满头青包,孟四怕他伤到骨头,先送他去看大夫了。“
  请大夫当然得先回家,回到家,有孟娘子在,孟云晖怎么可能还有机会出门?
  李子恒同情道:“孟四也难做呢。“
  宝珠把几支大小不一的湖笔安放在笔架上,闻言跟着叹息一声:“孟娘子也忒小气,孟四少爷和五娘子一家是血亲,怎么可能说疏远就疏远呢?她越这样严防死守,孟四少爷越要恨她!“
  李子恒吃完一碗藕粉,放下匙子,拍拍手,“别人家的家务事,咱们也不好多说。“
  说这话的时候,他盯着李绮节的眼睛,观察她的反应。
  李绮节眼眉低垂,神情淡然,“不早了,大哥早些歇息。“
  心里却有些哭笑不得:李子恒向来藏不住心思,看他言语间几次试探,竟是以为她对孟云晖心藏爱慕,所以故意敲打她!
  看来她太过得意忘形了,以为没了杨天保的娃娃亲,就能暂且高枕无忧,其实不过是另外换了一种烦恼而已,在没有订下人家之前,她和任何一个表哥略微多说几句话,都会引来长辈们的注目。
  孟娘子一再触犯孟云晖的底线,孟云晖始终忍气吞声。他面上憨厚,实则是个坚忍狠心的人,今天他对自己狠,将来说不定也会对身边人狠。
  在某种程度上,李绮节觉得孟云晖和自己是同一种人,他们都知道自己该放弃什么,不同的是,李绮节放弃得洒脱,而孟云晖放弃得不甘。
  正因为理解孟云晖的选择,李绮节更加确定孟四哥嫁不得。她虽然有些自负,但还不想拿自己的婚姻去冒险,孟云晖不会为了她放弃他的青云路,而她对孟云晖,除了同情之外,并没有其他想法。
  李绮节掀开灯罩,吹灭灯火,回房梳洗,滚烫的手巾盖在脸上时,她幽幽地叹口气,身为女子,言行间有诸多禁忌且不说,嫁人麻烦,不嫁人竟然也这么麻烦,而且除了这两种选择之外,没有第三种出路。
  不过和嫁给杨天保比起来,再多麻烦也算不了什么。至少李绮节不必受高大姐的气,不用因为小黄鹂肚中的胎儿为难自己的良心,不必因为杨天保的风流呆性黯然神伤,她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哪怕未来目前看来并不是坦途。
  李绮节苦中作乐,躺在枕上暗暗道:再不济,干脆嫁给花家大郎算了,花庆福和花娘子都把她当成散财童子一样宝贝着,嫁到花家,她就是老大,谁都得听她的!
  才念叨了几句,第二天麻烦就主动上门了。
  来人是打着花娘子的名头上门的,送来一匣子滴稣鲍螺和一篓水灵灵的新鲜樱桃。
  田野阡陌间的野菜应有尽有,但桃枝上才现出星星点点的新绿嫩芽,不知道花家的樱桃是从哪里搜罗的。
  等看清送樱桃的人是金家的仆妇,李绮节心下了然,金家和武昌府楚王府的金长史连宗,早春的樱桃是稀罕东西,但对楚王府来说,应该不算什么。
  李绮节不动声色,让宝珠把樱桃洗净,做成酪樱桃,撒上一层用苦果粉做成的果冻,淋上鲜奶油,摆到送东西的仆妇跟前:“难为嫂子跑一趟,嫂子尝尝我们家的点心。“
  酪樱桃一般人家不会做,宝珠做的酪樱桃,却比金家的还讲究。
  仆妇吃完酪樱桃,知道李家三小姐不是个好糊弄的,不敢多问,说了几句场面话,告辞离去。
  李绮节冷笑一声,不等宝珠收拾下茶碗,冷声道:“让进宝回县城一趟,问一问花娘子,她是不是改行当媒婆了。“
  金家向李家求亲,是去年的事。金家是瑶江县的首富,金大官人人脉发达,连顺天府都有他认得的人,人家按规矩遣了媒婆上门说和,话里话外都暗示金家老太太根本不把李绮节的一双大脚放在心上,李乙当然意动。可后来李乙听杨县令说起金家大郎的为人,得知金雪松十多岁就眠花宿柳,无恶不作,是个十足的混世霸王,立马就婉言回绝了金家的婚事。
  李乙虽然替李绮节恨嫁,但还不至于把她嫁给一个浪荡公子。
  李绮节以为金家那样的门第,应该不会再上门求亲,没想到金家竟然还没有死心,还婉转迂回,从花家那边向她递话。
  她原先的猜想应该没有错,金家向李家求亲果然没安好心!金雪松是不是故意的?打着花家的名号上门,暗示他知道她和花庆福私底下的生意往来?用这个来威胁她?
  李绮节越想越觉得蹊跷,愈发打定主意,以后看到金雪松,得立马跑得远远的。
  进宝知道李绮节动气,不敢耽搁,利利索索进城,很快又折返回来。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旁边还跟了一位中年男子。
  原来两人半路上迎面遇见,干脆在江面上换了条船,一道回李家村。
  “三娘,都是我那浑家的不是。“花庆福一进门,就连连道歉:“金家的仆妇是你大嫂子的一个远亲,今天你嫂子原要给你送几样果品点心,刚巧那仆妇上门找她说闲话,说她也要回李家村,可以顺路帮着捎带东西,你嫂子也没多想,就应下了。还是我听她提起,晓得金家的婆子几次上门探问你的事,怕是里头有文章,她才知道那仆妇多半是故意的,让我赶紧跟过来看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