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36

  唯有大郎李子恒,应该和李绮节一样,对杨天保和花娘私奔的事不知情,他阻止李绮节去看夜戏,大概是李乙教的,不然以他的暴脾气,早冲到杨家揍杨天保去了,不可能还一门心思只想着娶孟春芳。
  如果李绮节不知道杨天保和小黄鹂的事,也就罢了,但现在既然她已经知道原委,就不可能装聋作哑扮贤惠淑女了。
  她直接问曹氏道:“昨晚的事杨天保晓不晓得?那个小黄鹂伤得重不重?杨家人准备怎么处置她?“
  曹氏沉默半晌,轻声道:“三小姐,我也不瞒你,方才杨家人上门时,我已经找他们打听过了,小黄鹂挨打过后,杨家五少爷留了一封书信,连夜带着那个小黄鹂一起跑了,现在杨家人正到处找五少爷呢!这事太太和官人都还不晓得,杨家人把事情瞒得死死的,县里人只晓得高氏打了个小花娘。连官人、二爷和太太也不知情。“
  她似乎自觉失言,脸色有些懊恼,叹口气,道:“杨五郎这事,三小姐不必焦心,凡事有太太呢!“
  李绮节心中有数,所有人都知道高大姐要找小黄鹂的麻烦,昨晚为了避嫌,人人都躲开胭脂街,不清楚后续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在李大伯、李乙和周氏大概都以为杨家人已经把小黄鹂的事处理妥当,等着他们家给李家一个交代。而杨家因为杨天保和小黄鹂忽然私奔,正急得焦头烂额,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们解释,只能使出拖字诀,想等找到杨天保,再来李家赔罪。
  所以老董叔和董婆子才会一直打哈哈,可惜他们倒霉,碰上套话功力炉火纯青的曹氏,不知不觉间就把实情讲出来了。
  李绮节听完曹氏的话后,当即决定,她要亲自去胭脂街走一趟。
  捉奸这种事,当然得亲力亲为!
  县里到处都是杨县令的耳目,仓促之间,杨天保和小黄鹂肯定跑不远,如果她没猜错,两人此刻应该就藏身在胭脂街中——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么!
  面对宝珠那张不可置信的惊诧脸孔,李绮节懒懒地打个哈欠,一边盘算着明天的行程,一边漫不经心道:“别光杵在那儿,把地上的水渍扫了,早点困觉,明天你陪我一道去。“
  宝珠捡起铜盆,取来墙角的笤帚,一边扫地,一边叹气,心里只觉欲哭无泪,有种想抽自己几巴掌的冲动:都怪自己心太软,才会被三娘辖制住!
  李绮节在窸窸窣窣的扫地声中翻了个身,头发扫过竹枕,沙沙一阵轻响。湘妃竹枕中间是空心的,竹片柔韧,冷而凉,夏日里枕这个最舒服,现在已经入秋,她该换个枕头了。
  她缓缓闭上眼睛,渐渐沉入黑甜梦乡当中,心里暗暗道:也许,未婚夫也该重新换一个了。
☆、第20章
上门
  翌日一大早,李绮节在一声响似一声的鸡鸣中掀开被窝,起床梳洗,用牙粉漱过口,让宝珠调了一大碗桂花藕粉,几口吃完。趁周氏带着刘婆子和宝鹊在灶房打鱼糕,回房换上一件苹婆绿宽袖大襟杭罗直身,挽起长发,扎了个寻常小髻,手执一柄绘庭前芙蓉的粽竹折扇,带着宝珠,悄悄溜到大门前。
  李大伯正准备出门,招财把一只装满青虾的竹篓挂在毛驴背上,两个长工蹲在地下搬一只累沉沉的大口袋。
  宝鹊站在李大伯身前,纤纤素手往上一抬,袖子滑落,露出半截雪白皓腕,想为李大伯整理衣襟。
  李大伯眉头一皱,退后两步,厉声道:“用不着你伺候,你进去吧。“
  招财和两个长工互望一眼,低声窃笑。
  宝鹊年轻,脸皮薄,被李大伯当着众人的面低斥,顿时羞得面皮紫涨,眼圈一红,泪珠沿着眼角扑簌而下,咬着樱唇儿,飞身跑远。
  宝珠哼了一声:“大官人不肯纳妾,宝鹊怎么还老往大官人跟前凑?真不要脸。“
  李绮节摇头不语,昨天吃午饭前,她看见婶婶周氏私底下拉着宝鹊的手说了半天话,宝鹊当时没吭声,只一个劲儿地点头应和。宝鹊平时沉稳内秀,不像是恬不知耻的人,她刻意接近讨好李大伯,应该是周氏特意吩咐的。
  大房一日没有男丁,周氏就不会放弃给李大伯纳妾。
  李绮节走到门前,哗啦一声,抖开折扇,向李大伯唱了个肥喏:“大伯这是要去镇上?“
  李大伯看到李绮节一身男装打扮,哈哈大笑,“你这鬼灵精,连衣裳都换好了!说吧,今天要去哪里耍?“
  李绮节眼珠一转,挽着李大伯的胳膊,娇笑道:“昨晚花相公家的花娘子让人送口信来,说他家的腐乳霉坏了,有股子怪味。她急得什么似的,再三央求我去他家货栈走一趟,看看能不能商量出一个补救的法子。我想着大伯要去镇上的铺子里看账目,正好可以和大伯一起坐船到渡口。“
  李大伯刮一下李绮节的鼻子,笑道:“腐乳霉坏了,再霉一缸就是,你去了能顶什么用?你阿爷和大郎就要回来了,等他们回来,你们一起回县里,那才便宜呢!“
  李绮节不依,使劲儿摇李大伯的胳膊:“花娘子可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徒弟有难,做师父的,哪能推三阻四呢?大伯要是不放心,让招财跟着我一起进城,宝珠也跟着去,我就去花家货栈转转,晌午就能回的!“
  李大伯最禁不得女娘子们对他撒娇,李绮节的声音才刚放软,他心里立刻有几分松动,暗暗琢磨了一番,觉得花家货栈和杨家不在一个方向,李绮节应该不会听见什么风声,只要她不去镇上便好,遂点了点头:“那行,记得早些家来,别在外边贪玩,免得你婶婶记挂。“
  李绮节立即点头如捣蒜:“大伯放心,我都记下了!“
  李大伯向长工们交待了几句,带着李绮节主仆一起出了李家村。
  一路桨声欸乃,和风扑面。岸边芦苇丛深,一望无际,唯有天边隐隐约约可见连绵的青山起伏,苇丛露水未干,远远看去,像笼了一蓬朦胧的轻烟。
  伯侄俩坐船到了渡口,招财把毛驴赶下船,李大伯跨到毛驴背上,鞭绳指指招财:“跟着三娘进城去,你记住了,三娘到哪里,你就到哪里,别让县里那帮混人冲撞到三娘。“
  招财干脆地应了一声:“官人宽心,我常跟三小姐去县里的,从没出过什么岔子。“
  待李大伯骑着毛驴走远,招财立刻卷起袖子:“三小姐,您说吧,今儿个到底要去哪儿?“
  李绮节从一只绣三苗共穗的荷包里倒出几枚铜板,在招财跟前晃了晃:“记住了,今天我是李三郎。咱们不进城,走,带公子爷去胭脂街逛逛。“
  招财瞪大眼睛,眼珠子差点能从眼眶里蹦出来:!
  天色还早,沿街的铺子货栈还没开门。伙计们打着哈欠,取下一扇扇门板,掌柜的在柜台里吆三喝四,催促伙计们快些开门迎客。
  沿河岸边三三两两缀着几个头戴布巾的妇人,一边捶洗衣裳,一边高声谈笑。
  乌篷船沿河经过,偶尔响起一声促狭的呼哨,是船夫在吸引妇人们的注意力。
  因为岸边的妇人们都是成群结队的,并不知道船夫调戏的对象是哪一个,于是所有妇人都自觉受了侮辱,板起脸,把棒槌敲得震天响。
  船夫不以为意,继续和妇人们搭话。
  妇人们对船夫爱理不理,船夫的态度越低声下气,她们的动作愈加端庄,神情愈加冷冽。
  也有轻浮的妇人,故意板起面孔,高声怒骂船工,语句粗俗泼辣,一句比一句骂得狠,然而任谁都听得出她话里掩不住的笑意。
  船工被骂,不怒反喜,涎着脸和妇人调笑。
  妇人急得直跺脚,央求身旁的夫妇人帮腔。
  其他人互望一眼,各自冷笑不语,妇人还不自知。
  几个散着头发的妇人手执笤帚,在下游处的大槐树下刷洗自家马桶。乌篷船行到此处时,船夫干脆把船桨横在船头,和妇人们招呼问好。妇人们亲热地唤他名字,把水花浇到船上,看船夫被溅起的河水打湿裤脚鞋面,嘻嘻哈哈笑成一团。
  乌篷船划到岸边时时,妇人们骂船夫没良心,找他讨要胭脂水粉、头绳绒花之类的小物件,船夫连声答应。
  周围的人纷纷投去鄙视的眼神,那个轻浮的妇人眼神最为轻鄙——不必说,这几个刷马桶的妇人必是胭脂街花楼里的仆妇。
  另一边的长街,空气里充溢着一股香甜的粥饭味道,街角的馄饨摊子、豆腐摊子、油饼摊子和馒头摊子前围满了各家的跑腿伙计。
  李绮节让宝珠买了几枚笋肉馒头和金银酥,用油纸包了,一股脑塞到招财怀里:“你去胭脂街打听一下小黄鹂住在哪儿,别走西街,咱家的铺子在那边。“
  热腾腾的馒头和芝麻油饼抱在怀里,香气直往鼻子里窜,招财咽了口口水,“三……三少爷,那楼里的人会跟我说实话吗?“
  李绮节朝宝珠使了个眼色,宝珠点点头,从袖子里摸出一幅叠得方方正正的手巾,打开一角给招财看,里面是半吊钱,“这个给你,你别去问那些花娘,找个在顾干娘家灶房里帮忙的婆子,把半吊钱往她手心里一摁,保管你什么都能打听到。“
  招财点头不迭,一径去了。
  李绮节和宝珠随意找了家馄饨摊子,要了两碗馄饨,才吃几口,招财去而复返:“三少爷,找着了,就在西街背面左手第五间院子,门口贴了两张门神的那一家!“
  说完话,抖抖索索掏出一只灰扑扑的汗巾子,叮当哐当一阵响,里头是剩下的铜板:“半吊钱太便宜别人了,嘿嘿,我只给那个婆子四百钱。“
  看不出来,招财竟然还会讲价还价。
  汗巾子上面一股子怪味,宝珠眉头一皱,不想伸手接,李绮节笑道:“得了,剩下的你自己留着买果子吃罢。“
  招财喜得眉开眼笑,“谢三少爷!“
  李绮节慢悠悠吃完碗里的馄饨,喝了两口清汤,才起身往西街的方向走:她怕李大伯发现自己,尽量避开西街,杨天保那小子倒是浑身是胆,竟然敢把小黄鹂安置在李家的铺子附近!
  招财和宝珠一路上东张西望,生怕李大伯突然从哪个角落里跳出来,三人绕开李家铺子,从小路进了巷子,数到左手边第五间,黑油门上果然贴着两张门神,门前还糊了一副红纸对联,挂着两只红灯笼。
  宝珠对着红灯笼啐了一口。
  砰砰几声,招财叩响门上的铜环。
  一个穿蓝布罩衣、头包花布巾的婆子走来应门,看李绮节模样俊秀,穿着体面,手上的折扇吊着一块晶莹剔透的蜡子扇坠,身边还有两个仆人跟着,一副富家公子做派,不敢怠慢,带笑道:“小郎君找谁?“
  李绮节摇着竹骨折扇,一脚踩在门槛上,把县里那些浪荡公子的纨绔模样学了个十成十:“杨天保在哪儿?“
☆、第21章
对峙
  婆子脸色一变,连忙关门:“我们这儿没有姓杨的,小郎君找错人了!“
  招财伸手,蒲扇大的巴掌挡在黑油门前,硬挤进小院子,粗声粗气道:“少废话,让姓杨的出来!“
  婆子知道来者不善,立刻转身往里跑,一边跑,一边高声提醒房里的人:“奶奶,来客了!“
  李绮节嘴角一挑:呦呵,看来那个叫小黄鹂的野心不小,已经成主子奶奶了。
  杨天保只是个学生,手头再宽裕,终究还是靠高大姐给零花,积蓄不多,仓促间赁的院子不过一进而已,窄窄三间房屋,浅房浅屋,略显逼仄,东边是起居坐卧之处,西边是灶房兼柴房。
  婆子刚才在扇炉子造饭,炉子上座着一只大肚砂锅,里头煮了一锅乌鸡汤,汤水咕嘟咕嘟,翻着油腻腻的水泡。
  婆子跑进唯一一间明间,哐当一声关上门。听得里头一阵窸窸窣窣的说话声,静默片刻,一个妇人站在房子里面,隔着一层棉纸糊的槅窗,扬声道,“郎君可是五郎的同窗?家中无人,小妇人不便招待郎君,请郎君见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