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136

  杀意锋利,眼神森冷。
  他真的想杀死孙天佑。
  衣袍摩擦,发出簌簌轻响,甲板之上的孟云晖一言不发,从身旁兵卒的箭囊中抽出一支长箭,再次弯弓搭弦,扬手劲射。
  一声脆响,羽箭离弦疾射,划破江上重重薄雾,扎在小舟上。
  这一回,箭尖离孙天佑更近。
  两箭射出,孟云晖不慌不忙,再次搭箭上弦,冰冷的箭尖准确对着孙天佑的面门。
  前两箭只是试手,第三箭才是他的最后目的。
  船头旗帜猎猎作响,兵卒们寂静无言。
  当年那个性情温文、隐忍坚韧的孟四哥,和眼前冷漠狠辣的孟云晖渐渐重叠在一起。
  李绮节一咬牙,拔下箭矢,挡在孙天佑跟前,把箭镞压在自己雪白的脖颈上,颈项一阵刺痛,血珠子顺着她的手腕流淌而下。
  孟云晖看到那一丝血红,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垂下长弓。
  紧绷的弓弦反弹回去,他的掌心立刻多出一条深刻的伤口,鲜血淋漓,溅在甲板上。
  船上的士卒仍然手持弓箭,对准小舟。
  一旦孟云晖发号施令,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出箭矢,届时万箭齐发,两人根本无处可逃。跳进水中,也会被船上的士卒们抓住。
  李绮节很快做出决断,冷声道:“孟云晖,我和你走,放了九郎。”
  船上的士卒一齐看向孟云晖。
  作者有话要说:  虐吗?为啥我没觉得啊……别打我。
  话说结局还有一点点字数,明天我会放在一两章内一次性发完哈。
  看完这章,想不起唱情歌情节的,可以回头看56,57章。想不起掀翻小船情节的,可以看32,33章。
☆、第126章
结局章(5)
  夜幕初垂,
繁星点点。
  李绮节登上船头,注视着远方,朦胧的夜色中,两个兵卒驾着小舟,
把昏睡的孙天佑送上岸。
  脚步声在她身后响起,一件温暖干燥的披风罩在她身上:“你也是被孟大人救出来的?”
  李绮节回头,一个头梳圆髻、眉眼细长的妇人站在她面前,
摸摸她冰凉的手,啧啧道:“作孽哟,你是哪个寨出来的?”
  看她不说话,妇人毫不客气地揽住她的肩膀,柔声劝道:“年轻女伢子,
别这么想不开。就当是嫁了个病痨鬼,
现在男人死了,
咱们自由了,
回去找个体面男人嫁了,还不是能好好过下去?别跟那些整天哭哭啼啼的人学……”
  她的话说到一半,突然哽住。
  孟云晖走到李绮节跟前,衣袍纷飞间,露出粗粝的双手,
右手手掌有明显的包扎痕迹:“回舱吧。”
  细眼妇人双腿战战:“孟、孟大人!”
  孟云晖向妇人颔首示意,
眼神却仍然停留在李绮节身上。
  妇人张大嘴巴,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八卦的光芒。
  李绮节后退一步,转身走回船舱。
  一路上三步一岗,
五步一哨。兵卒来回巡查,气氛肃杀。
  小丫头给她送来换洗的衣物,铜盆里的热水轻轻晃荡,偶尔会有几滴溅在木桌上。
  大船在寂静的黑夜中乘风破浪,孤独前行,一连经过几个渡口,没有停下靠岸休息。
  李绮节已经认不出船外的山峦村落了,“这是去哪儿?”
  小丫头神情古怪:“姐姐不晓得吗?咱们这是去九江府啊!”
  她顿了一下,压低声音,“船底那些良家女大多是湖广本地人,大人本来要把她们送回家乡的,可她们寻死觅活,说宁死不肯返家。大人没办法,只好把她们带到九江府去安置。”
  小丫头性情活泼,天真懵懂。
  李绮节没费什么力气,就从她口中打听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孟云晖本是随工部郎中、主事南下协助当地官员治理水患的,谁知办差途中,工部主事忽然接到一封密报,有人胆大包天,竟然想私自挖断河堤,开闸泄洪。
  往年上游水患严峻、沿岸河堤告急时,官府会专门提前划出一片泄洪区,让当地百姓迁移到其他安全的地方居住,然后通过精确计算,控制开闸的次数和时间,在河堤适当的地方炸开一个缺口,把洪水引向荒无人烟的泄洪区域。
  如此,才能够保护下游人口密集的繁华市镇,以淹没一片荒野乡村为代价,降低洪水的危害。
  事后,朝廷会对家宅田地被淹的当地百姓给予一定数额的赔偿。
  因为这种疏导排洪的泄洪方法已经持续好几个朝代,老百姓们习以为常,一旦接到官府通知,就会立刻收拾行李,搬到高地去。
  老百姓们愿意积极响应官府号召,但携家带口远行不便,一般从通知泄洪区的老百姓搬迁,到开始开闸泄洪,少说也要准备七八天。
  所以,上游的人如果不经批准,私自挖断河堤,下游上至官府,下到黎民百姓,根本来不及反应,连示警的时间都没有。
  敢挖断河堤、私自开闸,简直草菅人命,罪大恶极。
  工部郎中和主事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决定暗中前去调查,为防打草惊蛇,郎中和主事微服简装,以避人耳目。这事他们没和孟云晖提起,让他继续南下,赶往九江府勘察水情——这也是为了麻痹地方官员。
  结果蛇是没惊到,却不小心踏入水寨范围,郎中、主事,连同随行的二十几个小吏奴仆,被到处宰肥羊的水匪给一锅端了。
  主事的仆从擅长闭气,藏在水中侥幸逃过一劫,拼死赶回衙署,求知府发兵救人。
  知府生性胆小,手足无措,孟云晖担心同僚,临危受命,领兵前去剿匪。
  他干净利落,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连拔三座水寨,救出郎中和主事的同时,也救下数十个被水匪掳到寨中□□的良家女。
  剿匪完毕,他想将良家女们送回各自家乡,结果那些妇人一个个上吊的上吊,投水的投水,说是无颜回家,不如一死了之。
  细眼妇人以为李绮节也是从水寨中获救的良家女,才会说出那几句劝告。
  小丫头是照顾工部主事的侍女,郎中、主事和随行小吏在水寨中受了重伤,如今全部躺倒在床,暂时由孟云晖主事。
  李绮节握紧双拳,几乎把一口银牙咬碎:中元节当夜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竟然是人为的!
  瑶江县人生在水边,长在水边,从小到大,不知见过多少回洪水。每年夏秋季节,长江都要闹闹脾气,今年淹这块,明年淹那块,没有哪年是安生的。
  江边长大的儿女,早对洪水习以为常。往年洪水淹到县城外,李绮节和李子恒还曾成群结队去看热闹。
  有人往身上系一条缆绳,下河堵截从上流漂下来的牲口和值钱的财物。水流湍急,船只无法下水,那些人却能在水中来去自如。
  岸边的人用崇敬的眼神瞻仰那些在狂卷的浪涛中寻宝的壮汉,一颗心七上八下,随着他们的动作,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人们之所以如此镇定,是因为人人都明白,洪水再大,也不会淹到瑶江县。
  从古至今,武昌府被淹过,李家村被淹过,小镇被淹过,湖广一大半城镇被淹过,唯独瑶江县始终能独善其身。
  瑶江县从来没被规划成泄洪区!
  所以洪水趁夜袭向县城时,李绮节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岁月静好间,忽然降下一道晴天霹雳,差点让她和亲人天人永隔。
  谁能想到,这一场灾祸,竟然是人为引起的?
  天灾**,不外如是。
  李绮节愤怒至极,一时倒把孟云晖给忘了。
  等小丫头走后,她才慢慢冷静下来。
  知道前因后果,一切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难怪好端端的,会突发洪水。
  难怪远在京师的孟云晖会突然出现在江面上。
  也难怪他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冷箭。
  他是为剿匪而来,一个暗中勾结水匪的罪名扣到孙天佑身上,孙家哪怕倾家荡产,也洗不脱罪名——毕竟瑶江县大大小小的茶商,都和东湖水寨有牵涉。说不定老六已经被孟云晖扣下,答应指证孙天佑。
  所以,船上之人都把孙天佑当成匪徒,细眼妇人才会以为李绮节是从水寨逃生的良家妇。
  李绮节曾经认为,孟云晖是和自己一样的人。
  他们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她想要自在,为了自在,她放弃融入这个时代。
  孟云晖追求仕途,为了仕途,他连亲生父母都可以放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