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重阻(校对)第5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2/616

  演变军官的阿尔邦,能够审视的目光看着下方的生化人生产中心上的屏幕。屏幕上是此时欧洲各个家族生化人数值对比。而此时在该基地中生产的生化人在基本数值上大于其他所有家族的生化人。
  这种技术优势是阿尔邦自己的科技带来的。
  ……
  而现在阿尔邦表情非常肃穆,丝毫没有在生化技术上超越这个时代的喜悦。他的眼睛的瞳孔中跳跃着数字,在他的视角中,弹出了最新的情报资料,
  ……
  第一份情报资料是,东亚内战已经终结(这是属于过时的消息,但是核大战欧洲方面实在闭塞。)国际联盟失去东亚领导,短期内无法对欧洲进行大规模进攻。
  第二份资料,其实是战前收集的再生者资料。和太空中月球势力的资料的。
  ……
  再生者和生化人在技术上是相通的。但是在社会作用上,再生者是承担人的作用,而生化人承担的则是工具的作用。
  阿尔邦身为演变军官,在任务中,时刻关注这个时代的技术进展。当然也有社会进展。技术层次是一个层面,而现在整个欧洲社会缺乏跟得上技术发展的人。
  ……
  阿尔邦此时正在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月球上的再生者计划。当欧洲总自然人人口下降到了千万,让这位欧洲的演变军官们体会了什么叫做倾家荡产的心痛。
  智能工具只知道服从命令掌握技术,而人是以自我为主要目的发展技术。东亚的情况预示着下一个历史进程开启。
  在新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东亚在战争中保存了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在再生后能够推动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而欧洲根本没有时间回复元气。恢复自然人数量。进行下一个历史进程。现在的这场历史进程,从一开始欧洲就陷入了巨大的落后。
  而生化人,生化人的知识是被动输入的,知识体系是各种定式。对于她们来说天生就具有只是体系是完美的。要打破这个知识体系的完美,然后诞生追逐完美的动力,极为困难。因为固有的知识模式,像枷锁一样,限制了其多线思考的能力。
  ……
  上个历史进程欧洲文明利用率先开启的工业革命对东方文明弯道超车的文明优势。在这场核大战中一下子被浪干净了。现在这个时代欧洲文明面对巨大的(自然人)人口劣势。
  而现在更糟糕的是,这个时间线,欧洲方面的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自然人口劣势。不少势力依旧进行兴致勃勃的用生化人替补自然人空缺。还没有意识到这么做的后果。
  ……
  “自然人方面,欧洲已经很难挽回的了!”
  从蓝色的玻璃天桥上走过后,阿尔邦也收回了瞳孔上的资料显示。用低沉的声音做出了近乎绝望的判断。
  然而几分钟后,他手指上,出现了一个水晶立方体,这是一个大容量的数据储存器,比起磁盘硬盘,这个二氧化硅立方体内的数据不可更改,不可删除。但是优势是,信息量超大。
  他将这个数据容器插入了总控制室,几分钟后,他身后的下方一排排培养仓中的实验室中,所有的生化人睁开了蓝色眼睛。
  在培养仓的生化人眼光复杂茫然,宛如第一次得知“世界上竟然有欺骗”的孩子。
  阿尔邦水晶立方体注入的信息非常复杂,是西方希腊哲学和德国哲学的思维概念。也有一些没有答案的,断了一半的问题。在这些信息资料中,根本就没给全答案。
  例1: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沉入水底的木头,但是,木头的名字并不知道。
  例2:塑料和琥珀的密度不同,而大小差距未知。
  这一项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的信息,灌入到了生化人的信息中,这些信息可以说是无用信息,大量的信息输入进去后,容易让生化人胡思乱想。以至于不完美。
  但是让生化人不完美的,也就是阿尔邦现在的目的。——自然人已经精神药物中沉醉堕落,失去了希望,那么就只能让生化人尽力承载的文明的重担。
第830章
太平洋和北美
  在太平洋海面上,海水的波涛正在此起彼伏波动这。
  一个个标注着菊花旭日旗的海上护卫舰正在海面上巡逻,自从的北美的海军压缩到北大西洋,和北冰洋。太平洋并不属于战区。而如此的多的护卫舰在这里的航行的目的是为了搜索,华东战役时五星区发射的战时卫星。
  战舰的后面的声呐和脱网以及海面上时不时露头的潜航器的,说明他们搜索的非常专业和认真。
  ……
  战时卫星是为了确保战争时间段能够良好运作的的卫星,其工业标准和民用标准不同。就像民用汽车追求小排量,路面行驶稳定性。而军用车辆追求的是防御的,已经应对糟糕路面的的可靠性。
  ……
  战时卫星的任务目标是保障四个月内可靠性,电子系统抗电磁辐射干扰的,有一定变轨能力。而且具有难以观察的特性。
  五星区制造的战时卫星,自带燃料,寿命只有四个月,重量有五百公斤左右,却没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目标太大)
  为了保障战时可靠性,牺牲了长期运转寿命。但是有着厚厚的防磁脉冲的装甲。
  这种卫星在四个月后寿终正寝,这是在和平时代是难以想象的,二十一世纪没有哪家公司会发射这种短命卫星。而现在在战争中的五星区专门设计了这个卫星种类。
  ……
  华东战役这一场战斗发射卫星的耗费,放在和平年代,足以让二十一世纪初期一个超级大国破产。当然在战争中,考虑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战时是否有这个规模的航天力量。
  当然也要谈钱,因为这个规模的产业,在和平的时候是,国家调配经济一点一点养出来。
  ……
  现在已经是在四个月后。战时卫星卫星全部在地面塔台的控制下,百分之九十九的卫星坠落在了蒙古高原上。但是依旧有少部分卫星,在战争中的受到太空中核弹磁脉冲的影响,坠落在了一些不可控的地方。比如说现在的太平洋阵营试图打捞的这颗卫星就是一颗失控卫星。
  ……
  在碧波的海面上,空天母舰在三百米的高空中迎风巡航。巨大的舰体此时针对这迎风方向。舰体上的飞机可以随时起飞。
  而在空天母舰的下方的,一艘白色的驱逐舰破浪行驶。一家直升机装载着卫星的从驱逐舰的甲板上起飞,将烧蚀严重的卫星残骸送到了航母上。当装在金属筒子的卫星,在海军马鹿们的反复检查下,被送入了航母的存放核武的仓库中。然后这个空中航母迅速朝着本土返回。
  ……
  5月二十四日。
  日本北海道地区的。航空研究基地中,
  纯机械的研究所内,一个个机械手正在拆卸这整个卫星,试图从卫星中揣测的出一些设计构思。
  卫星有限的质量的,要保障各种功能的正常的运作的同时,要增强防护核爆的电磁屏蔽外壳和变轨能力。——至于每个元件的生产难度。这其实并不难。
  ……
  华东战役让霓虹朝野上下,震撼。作为东亚大陆的边缘岛屿国家,他们总怀着以小博大的思想。而事实上,也局限于这个思想,行动中不自觉的将自己定位为小。
  他们追逐大型的超级精锐兵器,也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未来更好”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所以在传统零件上追逐精致,在传统武器上追逐大。而不知不觉变得守旧。
  在华东而在总体规模的上大。数百万平方公里上,为高空卫星提供定位。能够让卫星群精确观测,地球上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而这个区域刚好能将整个日本列岛覆盖了。
  而这一次群星发射,对霓虹的震撼无以复加,这是一种大国国力淋漓尽致的体现。什么是大国国力,大国构建了一个能让几个亿人,都能力出力的体系。在这样的教育,工业,科学研究体系中,几亿人人都参与到其中。这样大体系能完成前所未有大事。
  ……
  而这种大国国力的增长,需要大国战略的长达几十年日复一日,对各个体系的耐心打磨。而这就是日本战略家思维盲区。
  汉之文景,唐之贞观,对北方游牧民族都采用了长期积累,然后用绝对实力一击灭国的战略。就连日本最群星璀璨的明治时期,也都没制定过,稳重长期的发展战略的。
  ……
  这个航空中心,在技术上很快解析了战时卫星的技术节点。将报告书交给了太平洋阵营的大本营的两位主事者——宇田,云念。
  这两位利用量子加密通讯,在虚拟空间进行了交谈。
  这两位的交谈内容,有着和式文化的那种含蓄遮掩风格。含蓄的相互试探不比的清王朝后期的官员客套官话要要少的。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筹码互换后。
  他们对话中有着以下三个中心。
  ……
  1:中国内战虽然短期结束,国内权利已经完成彻底转移。南洋政权现在无力维持先前的世界霸权。现在对日本是一个机会。日本可以填补因中国内战而导致世界联盟的权利空白。
  2:中国内战结束后,但是新崛起在东亚大陆虽然暂时无力扩张,但是实力依旧十分强大。这个新政权的力量在未来对日本有着威胁,需要提前积极的预防。要乘着五星区和东亚大陆周边其他势力还未接触之前,提前拉拢周围的力量联合遏制。
  3:是日本国内问题,宇田对浅空和妙茜这两位能力者,在北太平洋地区的行动表示担忧。
  而这就是是此时旭日旗下的情况。
  ……
  北美。
  在第四次世界大战已经到了尾声。
  北美地区终于再次统一。北美联邦终于击败了盘踞在美国西海岸线的的北美联盟。北美联盟这个傀儡政权,在欧洲溃败后,基本上崩溃的比孟位位面朝战的韩国政府还快。
  现在统一后的北美,远比另一条时间线的美利坚要面积庞大,这个国家囊括了原美利坚领土,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格林兰岛(世界联盟,为了遏制欧洲在战后再次崛起崛起,南华政府在最近分账会议上,要求将这个这个世界第一大岛分给美国)
  一个领土总面积达到了两千万平方公里之巨的庞然大物出现在了北半球。
  在第四次世界大战后,嫣然成为了世界上一个超级势力。美国突然统一到这个规模,是原来东亚联邦计划之外的产物。一个超级强权的崛起,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说都不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2/6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