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重阻(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616


第547章
机械替身
  在西伯利亚茫茫的林海中,一切看都都是那么寂静安详。一只欢快的北极狐正叼着一个雪白的雪兔,在丛林中漫步。雪兔已经闭上了眼睛,雪白的毛皮现在是散乱的,血液的红色在雪狐咬的地方渗透出来,由于气温很冷,所以血液只渗出了一点。
  突然雪狐警惕的的停了下来,匍匐在地面上,顿时就和周围的雪地融为一体了,轰的一声随着雷鸣在天空中响起。随后风暴在松林中爆发。在混乱中这只雪狐连晚餐都没有捡就立刻逃跑了。
  降落的是一个直径一米的水滴形状的弹头,在降落的过程中,尾部弹出了螺旋桨,两层浆叶快速转动,对弹体下方形成了巨大的反推气流。
  由于下坠的力量太大,浆叶转动的圆面,被弹体拖曳成了尖锥面。而螺旋桨反推的气流也是巨大的,整个林海在这股从天空降下的强气流,刮的东倒西歪。
  弹体诡异的悬停在了地面上,弹体的下方是土壤,土壤上方的雪花被弹体降落瞬间火箭反推系统的高温气流吹得干干净净,现在这个悬停在高空中的弹体缓缓的降落在地面上,弹体上弹出了三角支架,稳稳的停在了地面上。
  几十秒弹体打开,一个个四轴无人机从弹体中飞了出来,无人机的机体中央有一个球形玻璃罩,玻璃罩中依稀可见一个晶体镶嵌在这个小型无人机的电路结构上。
  这些无人机立刻开始了行动,一家无人机非常明锐的发现藏在了树梢中的监察系统,随机无人机弹出了一个机械臂,随着机械臂猛然弹出的钢针,刺入这个监察系统,这个监视器彻底失效了。
  该无人机继续在丛林中飞行,继续搜索这丛林中其他人造物。而此时在天空中一个一米大小的飞碟正在缓缓的飞行。
  镜头从前线回到圣灵教的后方,在某地下基地中邓雯并没有圣灵教的圣女的自觉,一头漂亮的头发并没有任何梳理,嘴里叼着奶油雪糕。如果这是在家里到也没什么。而她现在所在的地方是类似军事控制室的地方。这个军事控制室金属墙壁挂着规章制度,第三条写着必须穿制服进入,第五条写着,严禁在指挥室这里吃东西,抽烟,喝水。
  现在很明显,这些规章制度是约束别人的,在该控制室的首座上,邓雯正斜靠在椅子上,两条白花花的长腿就搭在另一个椅子上。而在她面前。尽管坐没坐相,但是不妨碍邓雯现在处理事情。在她的能力控制下,电子屏幕直接悬浮在她面前。而且角度刚好,让头靠在靠枕上的她,能够舒舒服服的看到。
  至于控制室的其他人,人无视了邓雯的自由散漫行为。别的宗教的圣女都是高贵的典雅的。圣灵教的圣女的散漫行为无人可以纠正,这已经成为了教派内所有虔诚者,都规避的话题。
  在这个控制室内除了首席上的邓雯,就是一个个分席位上的人,他们带着头盔正在忙碌的操作远方战区的自己的分属无人机。而在他们胸前,一个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超能晶体悬浮在这里。
  这一个个超能晶体和数百公里的外的执行无人机玻璃罩中的超能晶体是对应的,是成对的。
  浦东事件后,全球各地的超能组织都在重新定义超能战。各个势力都在收集浦东事件的资料,这些资料很好收集。因为当时卢安是心灵风暴的中心。很多人都关注了天云侦测卢安心灵的过程。所以城市的一些好事之徒,将信息发送到网上。
  在浦东事件后金羊社在研究后,智能且受控制的替身是未来战争中重要的方式。
  欧洲的金羊社开发了并联超能晶体,也就是一个晶体在超能者体内,一个晶体在放在无人仪器上。超能者通过感知自己这边晶体的情况来远程感知另一个晶体的情况。
  当然这个并联晶体之所以研发的如此迅速,是邓雯催促的结果,邓大小姐一瞪眼,西塞只能跑到金羊社那边的实验室加快研究。
  在西伯利亚这里发生的战斗,就非常有卢安的风格了。邓雯在卢安这里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些东西绝非卢安遭到心灵拷问时,旁观者偷师所比的。偷听和细心教导是两码事。
  现在邓雯,看着飘在自己面前一个个电子屏幕上的画面,不由得打了一个哈欠,将雪糕吸玩后,嘴里嘀咕道:“真的是无敌到寂寞啊,真不知道师傅(卢安)当初是怎么忍得住的。”
  邓雯的这个电子屏幕上显示的战场总态,是从空中拍摄到的画面。而拍摄的器械这些的是漂浮在六公里高空的飞行器,这些被邓雯命名为天使之瞳的飞碟,长一米,重量六十公斤,本身体积小扁平,全结构为碳纤维,无论体积和结构上雷达都观察不到。而且动力系统并不是内燃机。而且没有热焰特征,红外系统都看不出来。
  飞碟等一系列机器动力系统是机械力的能力完成的,在内部安放了受力点后形成发动机。在另一个能源基地中,地热制造的蒸汽正带动着涡轮旋转,这些涡轮的旋转和高空中的飞碟是对应的。机械力的能力跨空间的安放受力点和施力点。这些受力点只要依附的材料不损坏,就能让其永动。这就是这些一米长的飞碟在天空中永动的原理。邓雯只要控制地热电站的蒸汽功率就能控制天空上的飞碟的功率。
  以机械力对邓雯的溺爱,邓雯的这种要求并不算什么。
  这些飞行器有了良好的动力系统,就能装载大量设备,在六千米的高空上盘旋,从高空中俯视,大地上的河流就和手掌中的掌纹一起纤细,坦克和车辆则如同桌子蚂蚁一样渺小。而通过飞碟,观察天空大地的邓雯。现在颇有些无趣。因为八百公里范围内的天空已经都属于她。
  高空飞碟作为信号中继站,这才有了现在挥室分席上一个个超能者通过头盔上传来的影像超远程控制无人机,以及无人机上超能晶体放射超能的战斗方式。
  刷的一下,邓雯似乎看到了什么,突然坐了起来,她立刻开始了操作,屏幕上一个高空同步画面被她放大。
  邓雯睁大了眼睛看着高空地图上的画面,用柔声可爱的声音(声音是故意卖萌)说道:“瞧,我发现了什么?一架敌方侦察机。”
  在屏幕上显示,这个翅膀很大,机身非常细小,就和蚊子一样的飞机,是一架太阳能无人机。(运输机是胖乎乎的,战斗机是几何形的板砖,隐身轰炸机是三角板上天,唯独太阳能飞机是麻杆的身材。)
  这种麻杆身材是为了更好的吸收太阳能,方便长期滞留,但是这个结构一看就非常脆弱,在天空上缓缓的飘还可以,但是速度绝对快不了,所以接下来的画面就是一场猎杀。
  坐在老板椅子上的邓雯,迅速用超能按下了按键,在她六公里外,某地下地热发电站,机器接收到电控指令,机械闸阀开启,管道中传来了蒸汽流动的声音,随着高压气流被释放,某发电机中涡轮转速加快。
  而在此时,五百公里外,一米长的天使之瞳飞碟内的涡轮也开始加速旋转,大量的气流被进气道吸入,随后整个飞碟在气流高速喷射中开始加速,犹如孩童甩动的飞盘一样,切开了空中的气流,以一个弧形靠近目标。
  在靠近这架太阳能无人机四百米时。飞碟露出了半球形的激光照射器。同时黑色的碳纤维板上也弹出发射管,随着火光从发射管涌出,一个细小火光推送弹体快速接近了这个天空中的地方飞行物。这些小型导弹(可乐瓶那么长,脉动瓶口那么粗。)追击到目标(太阳能飞机)六百米范围内,利用激光照射制导导弹靠近。
  其实这连激光制导都不算,激光制导是弹体上有激光。而现在是飞行器用激光照射。这最多算激光导引火箭弹。
  超小型的火箭弹准确命中了机体中部,这个比矿泉水瓶还小的导弹靠近这么大的飞机时,越来越渺小,就像被吞没了一样,然而瞬间一道闪光爆发,这架飞机上随机被命中,机体依旧保持完整,但是浓厚的黑烟和火光从机体中部冒了出来。
  当命中时,邓雯欢快的拍了一下手,
  然后葱指点了左边的屏幕,弹窗出现后,邓雯了对着弹窗上的负责人,用少女(宅女)慵懒下着指令道:“狗子们,我打的野鸡掉到了那个地方,过去检查一下。”
  面对邓雯的招呼,对该战区的负责的负责人,以绝对神圣的态度敬礼领命。指派身边的人控制替身无人机去监察圣女大人击落的目标。
  随后邓雯再一次将屏幕拖回飞碟的画面,欣赏着被自己击落的目标最后坠落的画面,这是邓雯击落的第一百六十五架飞机。
第548章
摧毁的手段
  过了几十分钟,在指挥大厅中,邓雯似乎兴趣消散了。
  邓雯将这些无人机的搜索任务,交给了人工智能。如果人工智能发现可疑目标时,人工智能会蜂鸣提示。
  随后在这个指挥室中,邓雯无视了众人,直接将自己首席位置周围的透明玻璃隔板调成模糊的状态,她周围的透明玻璃一瞬间变成磨砂玻璃。
  然后她从自己的抽屉中拿出了移动硬盘和一个不联网的个人电脑,开始播放她正在追的一部爱情剧。
  作为指挥官,邓雯现在的行为可谓是游手好闲到极点,当周围指挥室的其他人看到邓雯将玻璃调浑浊。意识到这位主子可能是开始偷懒了,参谋部派人顶替了邓雯负责观察空域的工作。反正邓雯的作用就是就是保障高空中飞行器良好。她的工作完成了,至于自由散漫的态度,大家都不敢说什么。
  整个指挥部各行其责,从系统运作的情况来看,和卢安在浦东构建的体系是相同的。不过和卢安不同的是,最高能力的邓雯和邓大能要轻松的多。卢安在浦东几乎是什么东西都是自己搞,什么资料都是自己去查,那个实验室有自己想要的,自己都必须打通关系。
  而邓雯现在这个体系是由上千人同时运作的。
  在空旷的西伯利亚上,邓雯现在所在的基地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庞大的西伯利亚地区,隧道网络非常密集。各个基地星罗棋布的布置,人员可以迅速在基地和基地之间快速转移。
  在西伯利亚地区超能和科技的界限并不如原剧情中一二部那么界限明显了。圣灵教这个标准的超能势力,在智能科技上正在正统军事科技正儿八经的对抗。
  时间继续滚动,四个月后。
  在三八年夏季,帝俄政府终于忍受不了西伯利亚地区这这股反叛势力,开始了大规模进军行动,五万士兵,八百四十二辆装甲车辆,七十五架直升机,开始了对该地区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在出动的的当日,北海基地起飞了战略轰炸机进行了巡航,两国进行了密切的洽谈后,对西伯利亚的情况达成了共识(北都方面同意帝俄政府的行动,但是所有情报必须对北都透明)
  而圣灵教紧接着进行的武装反抗,让全球的目光从澳洲地区转向了这个高寒地带。也让人们理解了神眷者的战略价值。
  在北冰洋上,大量的碎冰漂浮在海面上,一望无际的海面上,突然间在一块地区上,大量的冰块远离海面,随后海水翻涌,一艘看起来古董潜艇浮出了水面。
  在二十一世纪,大量的潜艇都是黑色(橡胶消声瓦颜色),圆溜溜椭圆形的,甚至恨不得连装载大量声呐,和通讯系统的围壳都变成椭圆形的。
  而这艘潜艇还有着二战浓厚的德式u艇风格,长条船体模样的潜艇。这种设计是当初动力系统不足,需要水上巡航。舰艇表面也没有鲸鱼表皮那么光滑,看起来更像是一艘太空金属战舰。整个潜艇排水量满载2100吨。
  在二战后期,当大洋上美利坚的航母泛滥后,飞机大范围巡航,这些需要在水面巡航的潜艇来不及下潜,(海水是通明的,潜艇下潜深度在十米范围内,在天空中都是能看到的。红日本所拥有的这个类型的潜艇,损失极大。
  而在欧洲该潜艇,完成了封锁英伦三岛,逼死邱胖子的重任,一直服役到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而现在出现在北冰洋上,其船首打上了长满金苹果的智慧树的标志(圣灵教图标)
  从原始设计的角度上来看这艘潜艇很落后,但是实际上这些潜艇在超能者们手中完全不是二战潜艇的性能了。
  首先从动力系统上来看,邓雯直接拆掉柴油发电机这个占空间的地方,还拆掉了蓄电池,这个容易泄露有毒气体的东西。直接让她老子机械力上隔空传动的转轮。
  单凭这两项,用不着装燃料,用不着装发动机,用不着装和树干差不多粗的船用轴,潜艇内部的空间大大扩充,和四五千吨潜艇的艇内可用空间相当。这两千吨的潜艇直接得到了高功率火力发电站的功率,动力超过了核潜艇。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用不着也用不着上浮换气了,直接在水下将通风管道送到水面,就能快速换气。隐蔽性大大增强了。
  而圣灵教不仅仅只有邓雯和邓大能两位超能者,还有其他超能者,几乎能作弊的都作弊上了。
  其中的一位男,哈斯,能力为黄金三级,能力特征为信息同步,也就是在一桶水中搅动水流,另一桶水中也跟着搅动水流,一个导体中出现电流,另一个导体中也出现电流。当然他的能力有限制。同步性并不是太高,同步的能量也有上限,大概也就是一个割草机功率的。过去他是他使用这种能力也就是壁炉中的火焰,自己手掌上方三十厘米的地方,冒充火系魔法师。
  而现在他加入了圣灵教,将用神赐的能力,决心用神赐的开启这个伟大的时代。
  现在潜艇的信息通讯就交给他了,他能同步的信息并不多,差不多就只有一战电报机的程度,但是潜艇上,具体需要什么补给,具体需要将火电站的功率调高还是调低,具体需要抵达那个地区,对某个坐标发动什么攻击,也都是可以的。
  动力,信息能力,武器系统,都收到了圣灵教超能者的改造。
  总体来说,水下飙车不下于核潜艇,水下通讯藐视一切潜艇。高速航行噪音可能有点大。但是对水下的感知要比潜艇强数倍。别的潜艇噪音低,还是会被发现。——这是这个黑科技时代的缩影。
  现在这些潜艇浮出了水面后,一枚枚仓盖打开,一发发火舌从海面上腾起,火箭发射的尾焰,大量的烟尘覆盖了潜艇表面让水面的潜艇迅速被烟雾覆盖。也亏这是金属壳子。要是橡胶消声瓦,这个潜艇可经不住重型火箭弹糟蹋。
  总而言之在这个落后了几十年的军事平台上,堆积了大量的黑科技,甚至连专门的冷气弹射导弹系统都没有,直接将就着用火箭弹,打响了让这个世界各大政权颤抖的超能者起义战争。
  第一波超远程火箭弹,喷射火舌抵达了空气稀薄的高空,在高空中有一家家飞碟不断提供定位信息,这些重型火箭弹,在高空中不断修正姿态,在跨越了一千两百公里后,弹体逐渐接近目标。
  喀山军事基地,这里是重兵保护的某军事基地,当卫星检测到了某一枚高空火箭弹,这里的防空系统已经启动了。
  但是卫星最后的提示是,这个弹头消失了,直接在天空中隐藏了,当然隐藏时间没有多长时间,就三十秒的时间。这枚弹头就在喀山基地上空四十米的地方出现了,然后轰然落下。在距离地面两米的地方炸开。电磁波属性超能隐藏了弹头,在最后的阶段,这个弹头就像水中的玻璃一样看不到了。
  一秒后,弹头炸,爆炸的效果非常华丽,火焰并不是轰爆云模样的,爆炸的力量并没有无序扩散,而是爆炸的瞬间所有的火焰在一个球形的泡泡中,这个光滑的泡泡撑开了炸弹,扩张到了一米范围后,在百分之一秒后,分裂出了四十个泡泡。这些泡泡以每秒四百米的速度向周围激射。就像一道道光流,最后每一枚泡泡犹如铁质实心弹撞击在了建筑的墙体上,然后在墙体内将爆炸的威力释放。裂纹顿时从撞击点延伸到了整个墙壁,整个墙壁断裂的裂纹喷射除了大量的碎石和烟尘。
  以爆炸弹头落点为中心,六百米范围内,四十个建筑受到攻击,其中二十七个建筑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被震碎。歪歪斜斜的倒塌。
  这是能量约束超能,邓雯的能力,两百公斤的高能炸药上充斥着邓雯的复杂超能布置,当弹头下落最后一秒,对地面拍摄的数据以电信号回馈在这些超能结构上,最终造成了结果。
  而如果要回溯这种攻击方式的诞生,还要将时间回到半年前,
  浦东之战中邓雯受困于某预演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6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