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9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0/1494

  要知道,三阿哥府与五阿哥府世子,这两年已经独当一面,同叔叔伯伯们一道,或者随扈热河,或是参赞朝政。
  七阿哥是真心高兴,大办宴席,整整热闹了三天方歇。
  初瑜随曹颙也回了趟娘家,却是为了探望嫡母。
  她怕七福晋心中郁结,想要劝解。
  七福晋倒是看得开,她没有亲生子,弘曙还是好的,孝顺知礼,不管亲不亲近,也不会对自己这个嫡母失礼。嫡庶有别,只要自己活着,侧福晋便不会越过自己去。
  这个王府,往后的当家人,不是侧福晋,而是弘曙之妻博尔济吉特氏。
  早知今日,当年就不该为了外甥女的事儿,同博尔济吉特氏生分。
  七福晋心中虽后悔,但也没有婆婆同媳妇陪小心的道理。左右她也看开了,不争什么,多以也不会特意去讨好媳妇。
  初瑜见七福晋气色均好,并无不平之气,心中也松了口气。
  从七福晋院子出来,见了生母时,初瑜唬了一挑。
  侧福晋看着眼睛闪亮,但是厚厚的粉也遮不住脸上的暗色。
  “额娘……”看着生母如此,初瑜不禁垂泪:“额娘是病了么?怎么不使人告诉女儿一声?”
  侧福晋转过身去,咳了两声,道:“不过是小毛病,吃两副药就好了,还折腾你做什么?”
  初瑜知道,生母同嫡母一样,都有心结。
  嫡母怕弘曙册长子,生母是怕他册不上。
  “大弟终于得了册封,额娘往后就宽心些。弟弟们都娶了媳妇,府里的家务事,也让弟妹们跟着学学。”初瑜拉着侧福晋的手,说道。
  侧福晋点点头,道:“总算是了了一桩心事,这辈子我也没旁的盼的了。”
  见她语出不祥,初瑜不禁心惊肉跳。
  侧福晋却怕过了病气给她,没有留她多呆,说了几句话,便撵她回去……
第0941章
除夕夜
  回到曹府,初瑜想到生母状况,惴惴难安。曹颙瞧着妻子不对,还以为是七福晋那边的问题,觉得不好插嘴,就没有多问。
  对于自己的两个岳母,从感情上来说,曹颙自是亲近侧福晋,但是对七福晋也不减恭敬。按照礼法来说,七阿哥府上,不能说宠妾灭妻,也差不多了。
  如今,弘曙册封,七福晋心中不舒坦也是寻常。
  初瑜压下心中焦虑,没有告之丈夫。毕竟马上就是新年,让丈夫跟着担心徒劳无益。她将府上的好人参,收拾了两份,打发人给王府那边送去,只等着挨过新年,回娘家侍疾。
  早些年,因打小养在嫡母身边的缘故,初瑜对生母的情分有些生疏。直到生了天佑,为人母后,才更感念亲恩。
  李氏不知媳妇焦虑的缘故,见她精神头不足,权当是她身子重的缘故,便使人请东府的静惠与素芯过来,叫她们两个准备祭祀与年夜饭。
  兆佳氏闲着无聊,便也过西府来,拉着李氏说话打牌。闲暇之计,她不免唠叨两句,除了想念远在西北的长子,就是抱怨庶子曹项。
  去年还罢,曹项始上任,来不及往回送年货也是有的;今年原是说要打发人回来的,这眼看要三十了,还不见人进京,兆佳氏难免愤愤。
  不想,这头一天才抱怨,次日曹项派回的人到京。
  年货是有,拢共有两车。兆佳氏叫静蕙念了单子,丝毫不见欣喜,反而勃然大怒。
  金银一点也没有,多是河南土仪,只有几块南阳玉料,还算值几个银钱。
  “这小白眼狼,这是有了私心,攒私房银子……”兆佳氏恨恨道。
  静惠不好多说什么,只得提醒婆婆“喜事”:“老太太,四婶有了身孕,是不是挑几个婆子过去侍候?省得他们两口子出门在外,人手不足。”
  兆佳氏听了,越发着恼。
  她盼了几年嫡孙,都没有消息,却是让春华怀上了。
  “人手不足,让他们自己个儿买去。他们黑了良心,将银子都密下,还要这边填补不成?”兆佳氏摇摇头,道。
  静惠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心中有数,晓得这个事情不能跟婆婆商量,还得跟小叔子知会,让小叔子出面,省得寒了曹项的心,疏远了亲戚情分。
  绿菊不过是妾,当年在外任怀孕,曹家都打发婆子过去;没道理春华这个正房太太,反而无人理会。
  曹颙这边,也收到曹项的家书与年礼。
  年礼无他,就是几块上好的南阳玉料。
  曹颙晓得他没有往京城送银子,颇为心安。早在曹项外放前,曹颙就对他提过这学政差事的凶险。
  虽说是个体面的差事,但要是搅合到地方腐败上,就要断送前程。
  这学政是晋身之道,三年任满,熬个翰林学士或者进内阁,都有了资历。
  他倒是不担心堂弟会贪银子,有早年在洛阳府的经历,那场贪墨案,就发生在曹项跟前,曹项总也要思量思量。
  见信中提及春华有身孕,曹项对即将到来的嫡子嫡女充满期待,曹颙丝毫不觉欣喜。
  因为想到绿菊与天阳母子,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加上绿菊早年典当嫁妆保全曹项,曹颙在心里上更亲近与她们母子。
  想起早年为了绿菊,曹项放弃科举晋身,现下夫妻琴瑟相合,绿菊母子已经靠后,这不过数年的功夫。
  但是这是堂弟房中事,曹颙这做堂哥的,也没有拦着弟弟、弟媳妇恩爱的道理。
  他撂下家书,叫人预备一千两银子,打算年后给曹项送去。
  绿菊与天阳那头,他少不得叮嘱初瑜两句,让妻子多为照看。
  初瑜嘴上应了,心中却是为春华高兴。
  春华看着娇憨,但是小小年纪,就大度从容,使得初瑜对这个弟妹向来另眼相待。加上春华出身宗室,两人是同祖,就有些将她当成妹妹相待。
  她心中想着,不知自己与春华谁先生产;又想着春华远在河南,不如京中便利。
  等见了静蕙,妯娌两个说起春华,都只有为她高兴的。
  到底是妻妾立场不同,在她们心中,绿菊再受曹项宠爱,也不过是婢妾之流,只有春华,才是正经的曹家媳妇。
  她们高兴虽高兴,到底顾忌素芯,怕她多心,不愿在她面前多说。
  其实,就是静惠,也为无子困扰,只是丈夫在西北,兆佳氏唠叨不到她头上……
  转眼,到了腊月三十。
  平郡王府内院,比照平素要热闹许多。即便是曹佳氏,也满脸堆笑,乐不可支,因为福彭从宫里回府过除夕。
  平郡王不在,他这个王府嫡长子正月里要代父亲各处应酬,到正月十五才回宫。
  一道宫墙相隔,这一年到头来,相见的次数一个巴掌数得清。骨肉团圆半月,曹佳氏如何不喜?
  虽生了四个儿子,倒是这当娘的,对头生子的感情还是不同。
  她晓得,自己这辈子能依靠的,不是丈夫的宠爱,而是这个长子。
  讷尔苏去西北四年,身边如何能没人服侍?
  虽说军中不让带女子,但是地方官员伶俐,给置办外宅,并不是秘密。
  曹佳氏早就得了消息,晓得丈夫收了两个人身边服侍。
  开始还有些酸意,而后想想,她也就只能看开了。
  丈夫刚过而立之年,总不能让他当和尚。况且,他自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并不耐西北苦寒。
  他出京时,就专程带了王府的厨子。
  连口腹之欲都止不住的人,指望他禁欲几年,也是痴人说梦。
  不过,就算收了两个又如何,即便带到京城,也不过是通房之流;生了儿子,比越不过王府的四位嫡子去。
  讷尔苏的信中,从未提及此事,曹佳氏也只做不知。说开了,反而没意思。男人啊,有的时候,也得给他留几分面子。
  福彭转年就十五,在三个弟弟面前,已经颇有长兄的气势,考问了几个弟弟的功课,还点评了几句。
  看得曹佳氏直恍然,想起自己早年第一次见到丈夫的情景,这心里头就不知是什么滋味。
  福彭在宫中四年,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自是瞧出自己额娘的感伤,低声宽慰道:“额娘,听十四叔公的意思,阿玛明年年底、最迟后年年初,就应该能回京了。准格尔求和呢,这仗打得差不多了。”
  曹佳氏点了点头,道:“还是早些回来的好,只是到底耽搁了你,要是你阿玛在京,今年选秀说不定就给你挑个媳妇出来。”
  在弟弟们面前,福彭到底有些腼腆,忙道:“不急的,儿子还小。”
  三年后再次选秀之时,福彭十七,娶妻也正好。
  曹佳氏心中叹了口气,三年后天慧十一,还是太小。自己那点儿私心,未必能如愿……
  曹府,祠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0/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