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494

第0133章
走亲
  香草十分诧异,这两样都是芳茶一直戴着的,尤其那猫眼坠子,当初还是曹颐的,芳茶得来后素不离身的。
  小丫鬟送了茶点过来,芳茶一边拿香蜜沤手,一边相让香草喝茶吃点心。
  见香草盯着她的耳边瞧,芳茶下意识摸了一下,然后才想起来那坠子摘了的,便回身到柜子里拿了个妆盒出来,打开里面是赤金四样,钗、镯、坠子和戒指。芳茶拿了那镯子戴在腕上,又拿坠子往耳朵上戴。
  小丫鬟过来伸手帮忙,却叫芳茶打发一边儿去了。香草摇头笑了一回,站起身过来帮她戴了,因见那虽是金子,没镶嵌什么,却打成梅花样,蛮别致的,不由赞了一句。
  芳茶淡淡的道:“这是魏家送的小定。”
  香草有点窘迫,不知道接什么好,却听芳茶摸着耳垂幽幽道:“我打小怕疼,哭喊着不肯打耳眼,老太太也不难为我,还劝我老娘,说丫头大了再打也不迟。直到留头那年,要梳妆了,不打不行了,才叫两个嬷嬷按着打了。我只一直哭一直哭,连……连……他在一旁拉我的手哄我说,将来送我个最好看的坠子……”
  香草听她说了两个“连”字,想起了当初她昏迷时口唤“连生”,便十分想问这“连生”是谁,但涉及人家私情,又不好问出口,只好拍了拍她肩膀以示安慰。
  芳茶抿了眼泪,神情说不出是哭是笑:“原来小孩子的话却是当不得真的,却是我傻瓜似的信以为真,就算他远了我,还想着他是信得着我,哪会想到却是厌了的。”
  香草听得心里难受,推她劝道:“大喜的日子,寻思这些个没用的做什么?如今只好好过日子吧。你又不是不知道,那魏家二爷在大爷面前是极得力的,又是自由身,你回去京里也不肖在府里当差了。自己做奶奶,岂不是福气?”
  芳茶轻哼一声,撇了头过去,半晌才道:“魏……他不过和我一样,都是傻子……”
  十六日婚宴,魏白虽然没有亲戚,朋友却是不少,都是回江宁这几个月结交的,织造府的各级管事。
  小小的院子摆满了席面,却还坐不下,有不少亲近的朋友干脆奉了礼上来,只和魏白喝了一杯,也不吃席便离去了。
  魏信瞧着院里的热闹,拿着酒杯喟叹了一回,却道娶妻和纳妾果然大不一样,他纳了几个妾,喜事也算办了几回,到底没这样的喜庆。
  郑虎正坐在他旁边,闻言也忍不住打趣他道:“那你也早些正经娶了媳妇吧!也老大不小的人了。”
  魏信一拨浪脑袋:“谁像你这般,早早被媳妇拴了!如今吃个花酒还怕回去被媳妇哭闹,半点自在都没了。”
  郑虎捅了他一拳,瞪了眼睛:“你才怕媳妇呢!就是没娶亲的时候,我何时去过那腌臜地方?”
  魏信却笑着击掌道:“是了,你原是正经人,如今呢,你也是有儿子的人了,自然被媳妇拴得更紧。”
  郑虎听提他宝贝儿子,心里高兴,也不理会他揶揄,兴高采烈的说了一回儿子多么招人稀罕,又说长相随自己,小身子很壮实。
  魏信就在一旁笑呵呵的拆台损他,同桌的都笑得打跌。
  郑虎强了几句,却哪里说得过魏信,便岔了话题,问起魏信广东那边风光。魏信便滔滔不绝给他讲起了海港贸易繁华,又说了洋人和稀罕的洋货。
  郑虎听了,心下羡慕,不由道:“若有机会,我也定要随着你去那边瞧瞧!”
  曹颙并没有来观礼,毕竟是赵家的主子,他知道自己一出现,赵家人再见礼再让上座什么的着实麻烦,也破坏了婚礼气氛,因此曹颙只在开席后过来陪魏白喝了两杯。
  曹颙到时,魏白已是喝高了,帽子有些歪,舌头也大了,真心诚意和曹颙说着感激的话,却是呜噜一团,听也听不清。曹颙笑着和他干了三杯,让小厮扶着他继续敬酒了,自己往魏信郑虎他们这桌来。
  满桌人都站了起来,又有忙不迭拿酒要敬曹颙的。曹颙忙笑道:“今儿没那么多规矩,大家随意。”
  和众人让了一回酒,曹颙向郑虎道:“原想着明儿去找你,但不巧明儿我要出趟门,只得今儿和你说了,一会儿散了往巷口张家茶楼说话。”郑虎忙应了。
  酒过三巡,新郎官被送进洞房,魏信带了一伙人闹洞房去了,郑虎没去跟着凑热闹,便随了曹颙离开魏白的新宅,到了张家茶楼。
  雅间里,曹颙取出个匣子,递给郑虎。
  郑虎一愣,打开来见是厚厚一沓银票,另有两张卖身契,却是自己和妹妹的,他不由唬了一跳,忙问道:“公子这是何意?”
  曹颙道:“这银子,是杨明昌投标的十六万两。这些年来辛苦你们兄妹了,这些银子虽不致让杨家破产,但却够他肉痛的了,也算为你们兄妹出口气!那年破庙里我对你们兄妹两个的应承,这也算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仇怨,自有老天爷为你们兄妹来报,你们就好好过日子吧!”
  郑虎掐着那卖身契,犹有些惶恐:“这……公子……”
  曹颙摆手道:“从今以后,你只管做你想做之事便是。”
  郑虎一时百感交集,半晌说不出话来,忽然猛站起身来,跪倒在地,口称:“公子大恩,郑虎没齿难忘,有无这一纸契文,小的这条命都是公子的,愿为公子肝脑涂地!”
  曹颙忙拉了他起来:“快快请起,珍珠一事,若非你们兄妹,也不会有今日这般光景,你们已是为曹家做了良多!”
  郑虎并不瞧那银票,只将两张卖身契揣到怀里:“公子已经是对我兄妹恩重如山,这银票我们不能拿。”
  曹颙道:“你如今已经成家立业了,便是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妻儿考虑。还有你的妹子,有份嫁妆也是依靠。这银票原是杨明昌投的,原也当是你们的。”
  郑虎听提到妹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说:“再次谢过公子大恩,那就将这银子里的十万两给我妹子做嫁妆,只是我妹子……”
  那日曹颙已是把话说的明白,不会纳郑沃雪为妾。郑虎也想通了,其实郑沃雪品貌皆是上乘,又有养珍珠的技术,如今又添十万两之巨的嫁妆,若说出去怕是多少户人家抢着来娶的。只是到时候从中择出良配,端得不易。如今,太湖那边也没有合适的,这次珍珠会上也没瞧见可心的,郑虎不由犯了难。
  更有一点,珠场这边暂时还离不开郑沃雪,还需要她再监管两年,可现下郑沃雪就已经到了论及婚嫁的年纪,若再两年,她这年纪也大了,怕是良配更加难寻。
  曹颙知道郑虎的顾虑,也是颇为头疼的。只好宽慰郑虎,叫他们慢慢寻访,觅得良人便让郑沃雪从珠场抽身。郑虎得了曹颙的许诺,也稍稍安心,只待回去给妹妹寻访个好人家。
  曹颙又问郑虎之后有何打算,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买田置地,曹家都会帮忙。
  郑虎却摇摇头:“珠场这边还需小的看守,何时珠场这边事了,小的再另做打算吧!”他顿了顿,一脸羡慕的说:“其实今儿听了魏信说广东那边的情形,小的也有些心痒,若是这边珠场事毕,公子身边没什么差遣,小的想去那边见见市面!”
  曹颙笑道:“也好,这几年魏信在那边也站住脚了,你若想过去倒是不错。”
  被曹寅父子劝了几次,李氏终于决定亲自接母亲高太君过来住一段日子。因好多年没回门,康熙四十年虽从杭州回来时在苏州逗留,也都是来去匆匆,这次却是要准备各色礼物。文氏与高氏两位老太君的,李煦与其妻妾的,李鼐与其媳妇儿女的,李鼎的,再加上一些族人远亲,这里里外外的礼物就备了十多个箱子。
  五月十七,曹颙亲自护送母亲从水路前往苏州。魏白新婚,曹颙放了他的假,只带着魏黑、小满、吴家兄弟并织造府选出的几十护院随行。一共用了两艘船,一艘大的,是李氏并一些丫鬟婆子等女眷乘坐的,曹颙带了其他人乘坐在后边的小船。
  打江宁到苏州四百余里水路,沿途有曹元带着人陆路前行侍候。每到停驻码头,便早有人从岸上买了新鲜吃食送上来。赶上天气好的时候,曹颙也陪母亲上岸去溜达溜达,吃一些风味小吃,买一些地方特产。李氏自打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宅门里,哪里见识过这么多外面的东西?实在是眼界大开,又有儿子在身边,李氏倒丝毫没有觉得旅途之苦。
  因这一路慢行,停停走走的,直到十日后,曹颙与李氏才抵达苏州。
  早几日前,李家就得了消息,知道李氏母子从水路来苏州,码头早就派了人的。等到曹颙扶着母亲下船,李鼐与李鼎兄弟已经带着快马赶来了。
  李鼐年近三十,身子微微有些发福,颌下留了胡须。如今他也领了内务府的差事,在苏州织造府这边当值。李鼎则一边读书,一边替父兄两个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他仍是满脸温文的笑容,恭敬的给随着哥哥给姑母请了安,又客气的与曹颙道好。扬州之别,不过半个多月,他与曹颙竟都是似不记得了一般,闭口不提。
  迎接李氏的马车,早就准备齐当的。等进了李府内院,见到母亲与伯母两位至亲长辈,李氏又免不得一番泪流。曹颙作为孙子辈的,按照规矩,给舅姥与外祖母都磕头请安。两位老人,文太君年近八旬,高老君也将近六十,不过却都很康健,精神头很足。见到曹颙,还当他是孩子似的,拉到炕边看了又看,爱不够似的。
  李鼐已经娶了几房妻妾,生了三四个儿女,被祖母与母亲带着过来给姑奶奶与表叔见礼。
  最小的一个小子方三岁,正是淘气的年纪,因是嫡出,平日常腻在两位曾祖母这边,最是受宠的。眼下,见了两位曾祖母都拉着个不认识的高个子说话,并不理会自己,实在心里委屈得很。没等他母亲叫他给姑奶奶与表叔见礼呢,他便迈着小腿奔到炕沿,要爬上炕。偏偏个子小,使了吃奶的劲也没爬上去。
  就听李鼐之妻孙氏低声呵斥道:“诚儿,不许淘气,快快下来给姑奶奶与表叔见礼!”
  李诚却是不怕母亲的,只回头做了个鬼脸,还要往炕上爬。曹颙见他实在费力气,就笑着俯下身子,将他抱到炕上。
  李诚上了炕,也不知道道谢,直接就滚到高太君怀里:“叔祖母,诚儿半日没见您,可想您了!”
  文太君因孙儿在客人面前失了规矩,板着脸说了两句的,却被高太君劝住:“他才多丁点的孩子,况且淑卿母子又不是外人,哪里有那么多规矩呢!”
  李诚就窝在高太君怀里咔吧眼睛,也不说话,微有好奇的打量李氏母子。
  文太君摇摇头,笑着对李氏与曹颙道:“你们瞧瞧,这宠得实在不像话,就是鼐儿与鼎儿小时候,也没见她这般上心过!”
  李氏见母亲对曾侄孙比对外孙都亲,心里忍不住有些酸,然这也不奇怪,谁让自家离的远。她面上却是不显,只是笑着夸李诚模样好,招人喜欢。
  地上,孙氏带着几个孩子,给李氏磕头。
  李氏这边,自然拿出了准备好的各色见面礼,是人人都有份的。
  给两位长辈见完礼,曹颙就被请到前厅,却只有李煦在。曹颙给堂舅请了安,又客气的问起两位表哥怎么不在这边。
  李煦叫曹颙坐了,随后笑着答道:“衙门有点事,我刚让你两位表哥过去照应了!”说着,若有所思的看了看曹颙,像是要说什么。
第0134章
挑拨
  李家,前厅。
  曹颙被李煦请到前厅,见过礼后,分宾主落座。李煦始终带着笑,不过却似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样。
  曹颙知道这是戏肉来了,却不知自己这位堂舅到底要唱哪一出,因此并不主动开口,只端起几上的茶杯,慢慢的吃了两口茶。这茶虽是苿莉花茶,但又与寻常的苿莉花茶不同,花香淡淡的,茶味却更香醇。他掀开盖碗,看了一眼里面的茶色,怨不得如此,原来这选入的胚茶是碧螺春。
  李煦正琢磨着从哪里开口,见到曹颙看茶,笑着开口道:“这是你二表兄弄出来的,他听说你们家弄了几处茶庄,推出几款名茶来,对这茶叶也上起心来。一时找不到上等的茶树,就取了巧,将这碧螺春加工成了苿莉花茶,没想到还不错。”说到这里,脸上留出几分得色,抱拳往京城方向拱拱手:“四月贡进京里,听说太后她老人家是极爱的!”
  曹颙笑笑道:“却是好茶,二表哥如此聪敏,着实让人佩服!”话说着,心里却想起一事,那碧螺春的茶庄挂在内务府名下,幕后主事的却是郭络罗家的人,九阿哥的母族;再想那总督噶礼是九阿哥嫡福晋的族人。九阿哥是八爷党的核心人物,这其中的猫腻就有些道道。平白无故的,郭络罗家凭什么拿自家的茶叶来让李家得好处?这苿莉花茶又不是什么独特方子,照猫画虎也能够加工出来。他不由暗叹口气,李家,陷得实在太深了!
  看着曹颙半句不可多说,李煦心里很是不舒服,总觉得其城府太深了些,再想想半月前之事,越发觉得这个外甥叫人想不透。
  半个月前,李鼎从扬州赶回来,将那边的事情对父亲说了。李煦火冒三丈,他是有心与噶礼交好的,但是却从未想过与曹家决裂。
  曹李两家,互为倚仗,若是任由人挑拨,有了矛盾,那却是“亲者痛,仇者快”!
  只是,这事一出,他不单单只为干都的愚蠢生气,还为曹家的强势而皱眉。本不过是误会,私下解开就好,为什么半点余地不留?虽说死的都是噶礼的人手,没什么可心疼的,但是却也给了李家一个耳光。
  李煦虽然恼,却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拿到台面上说,还没有想好以后怎么面对曹家。没想到,才过了没多久,就听到李氏要归宁的消息。
  今儿,李煦请曹颙到前厅,也有试探之意,看他是不是因扬州之事来的。可是,等来等去,除了自己提到什么,他应上一声外,却不见他有什么话说。
  没奈何,李煦只好先开口道:“你母亲也真是,如今你父亲尚病着,怎么赶在这个时候回来?虽然记挂着娘家,但是也要以夫家为重才是!”
  “父亲身体渐好了,母亲也是有缘故方出来的!”曹颙为李氏辩白道:“三妹妹下半年的婚期,外甥八月就要进京当差,父亲母亲的意思,是要让三妹妹随外甥一同进京!这时间就赶了些,母亲既要照顾父亲,又要为妹妹准备嫁妆,有些忙不开,就想接外祖母过去帮衬帮衬!而且,外甥和妹妹也想趁着我俩都在江宁时候,在外祖母面前尽尽孝心。”
  李煦恍然大悟:“原是这个缘故,想必是你母亲眼见儿女都要离开身边,联想到自家身上,思念起自己的老娘来!”心里却惊骇不已,曹家这是什么意思?接走高太君,是想与李家决裂?就算是自家无意掺和进去扬州的事,该给的交代已经交代了,为何还要这般?
  李煦心下有些恼,转而一沉吟,脸上带着郑重道:“你们来的却也正好,我头些日子就想去江宁瞧你父亲去,与他说说话。只因衙门里的事多,一直未能动身,既然你来了,就由你帮我转达吧!”
  曹颙见他郑重,便也郑重应下:“舅舅请讲,外甥定如实转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