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494

  天地会内八堂虽然尽是骨干,但是人数不多,若是乱也波及不广;若是牵扯到外八堂,就复杂了。天地会外八堂分布在南方八省,堂内所辖门人十万众,若是失去控制,地方动荡是难免的。
  庄常叹了口气:“说的就是外八堂,浙江堂归附穆大江,苏州堂被穆大江铲除,湖南堂销声匿迹,湖北堂归顺朝廷。两广与云贵四省距离太远,还没有消息传出来,不过云贵堂堂主都是朝廷的人,应该乱不了。”
  “湖南堂,吴天成!”曹寅念着这个名字,算明白庄常为何叹气了。湖南堂堂主吴天成是万云龙养子,在天地会中声望仅次于万云龙与苏洪光,其所辖的湖南堂实力为外八堂之首,管理最严密,通政司派去的密探多年来始终进入不了湖南堂内部。湖南堂销声匿迹,脱离了朝廷掌控,这怕是大麻烦。
  “江南不太平啊,京城牵扯太多,下边又如此不安稳,以后有你我费神的!”庄常摸了摸胡子道。
  曹寅点了点头,此次康熙皇帝借曹家之事罢免了江苏巡抚哈占与杭州知府石国柱,其中自有深意。哈占是明珠的学生,算是大阿哥一派,石国柱是太子的姻亲,自然是太子派。两人在江南官场极尽拉拢之事,为各自主子尽力。虽说去年大阿哥的母舅明珠罢相,但大阿哥早前随同康熙西征,战功显赫,在三年前皇帝分封皇子时被封为多罗直郡王,势力遍及朝野。太子始终提防长兄夺嫡,在外叔祖索额图的支持下,在朝中地方大力发展党羽,与大阿哥明珠一派抗衡。
  想到江南变故,曹寅与庄常对视一眼,同声道:“索额图要下台了!”
  别人不知道,曹寅是最清楚明珠功绩的。平定三番、收复台湾、对俄交涉,明珠功在社稷。后来,他从能相转为权相,全国督抚出缺,必须要走他的门路才能够谋职。六部尚书,半数为明珠党羽。不管明珠有多大功绩,其所作所为已经触动了龙之逆鳞,皇帝当然不能够容他。去年佥都御史郭琇参劾明珠八大罪状,条条都能够致明珠死罪。皇帝恼他“徇利太深,结交太广,不能恪守官箴”,但“念其于平定‘三藩’时曾有赞理军务微劳”,认为“是非功过不相掩”,革去明珠大学士职务,让他挂了个内大臣的虚衔。
  对于明珠的际遇与索额图的前程,曹寅虽心有戚戚,但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一心要做纯臣,只知道忠于皇帝,并不理会朝中的权利纠纷。此时,他还不知道,风云变幻对曹家的影响。
  没到江宁时,曹颙就想着回来后要尽快找曹寅谈谈,他可不想再过“小曹颙”原来的日子,被老太君养在内宅,只能整日在丫鬟堆里厮混。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文的方面,武的方面,艺多不压身,不管以后如何,总要有点真功夫才行。
  回府第一日,除了在码头见过一面,曹颙晚饭时才见到曹寅,却没有机会找他说话。晚饭后,老太君让李氏带人送曹颙到东卧房休息,留下曹寅单独说话。
  房间里只剩下母子二人,老太君盯了曹寅半天,才叹气道:“谢天谢地,祖宗保佑!”
  曹寅心中惊疑,吃惊的问道:“母亲?”
  “哼!”老太君瞪了曹寅一眼,从袖子里掏出来块玉观音,放在手中,怒道:“事到如今,还想瞒着我吗,真当我是耳聋眼花的糟老婆子不成!”
  那玉观音正是曹颙自幼随身佩戴之物,在曹颙被绑架后被顾三典当到苏州当铺中,后被曹寅赎回,不知怎么到了老太君手中。
  曹寅见老太君生气,连忙跪下告罪。
  老太君见曹寅双鬓白发,心中不忍,摆了摆手:“起来吧,我叫人打听了,怨不得你。幸好颙儿平安,不枉我吃了这两个月的长斋!”等到曹寅起了,又道:“中秋节,逼你纳妾,是以防万一。若是颙儿有什么闪失,早点儿留下骨血,也对得起列祖列宗。委屈你媳妇了,这些日子想必她也是担惊受怕的,你好好安慰吧!”
  “是,母亲!都是儿子不孝,家事不宁,害您跟着费心!”曹寅眼圈发酸,心里很是愧疚。听老太君这话的意思,是早就知道实情的,因不愿自己担心,装作不知道,吃了两个月的长斋。
第0014章
文武
  一夜无话,次日曹颙早早的起了。虽然上辈子慵懒的不行,但眼下他却决定勤奋起来,锻炼好身子骨是起码的,否则怎么改变年轻早逝的命运。玳瑁与茶晶轮流在卧房值夜,昨晚轮到茶晶。曹颙虽不喜她性格泼辣,但毕竟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哪里会跟她计较,叫人准备了软蹋给她。
  曹颙醒时,天色微亮,茶晶睡得正熟。他轻手轻脚的拿了件衣服披上,又在外间找了块帕子,想要洗脸,却怎么也找不到脸盆。在外间炕上安置的玳瑁醒了,见曹颙站在地上,披了件衣服起身:“大爷,奴婢侍候您梳洗!”
  “只帮我找到水盆就好,先擦擦脸,天色还早,别惊动了别人!”曹颙虽不愿意指使这个十二、三岁的小丫鬟,可没有她的帮忙,还真不知水盆在哪儿。
  玳瑁点头应了,细细簌簌的穿好衣服出去,不一会儿,就端来半盆温水,还有一小碟青盐。
  这青盐,作用与牙膏相同,是漱口用的。曹颙接过了,看了玳瑁一眼,如此细心周到,哪里像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洗脸漱口后,曹颙伸了伸胳膊,走了出去。玳瑁想要跟着侍候,被曹颙止住了。
  内院各处,曹颙依稀记得,除了后花园子外,都是院子套院子的,并没有空旷之处。到底该如何强身健体,他心里也没章程,过去看小说中的男主要么“太极拳”,要么“五禽戏”的,都能够混个小强的身体。可他对两者的认知,仅仅知道练太极是手里握着个圆,五禽戏是模拟五种动物,但具体是什么动物,却丝毫不记得。
  站在荷花池边,曹颙转了转自己的脖子,总不能白白起早,先绕着荷花池跑上三圈,做几个俯卧撑再说。这样想着,他就顺着荷花池四周的石子路慢跑起来。
  跑着跑着,曹颙的身子渐渐发热,脚步越来越沉。
  待到跑完一圈,曹颙已经是满头大汗,嘴巴里重重的喘着粗气。他在心中哀叹,这不过两三百米啊,自己继承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垃圾身体。不管心里如何想着,脚下又动了,既然已经定了目标,无论如何都要完成,这是曹颙的做人准则。
  第二圈,曹颙只觉得脚像惯了铅的重,一步一步。第三圈,他已经理会不到脚下,只是看着前面,大力的调整自己的呼吸。
  完成三圈的目标,曹颙一屁股坐到地上,“呼呼”的喘着,脸色煞白,好一会儿才转为红色。
  待到气息平顺,曹颙翻身,双手扶地,做起俯卧撑来。虽然前两下倍感艰难,但是他咬牙切齿,硬是一下下的坚持到十个。
  再起来时,曹颙虽然身上有些酸痛,但也觉得舒畅。
  远远的看到各处炊烟升起,天色已经大亮了。花园门口,玳瑁不知何时来的,见了曹颙并没追根问底,只是帮他整理整理衣服,让他看起来不那么狼狈。
  老太君院子里的人陆续起了,亭子里丫鬟婆子穿梭着,见了曹颙都俯身问好。
  回到房间,热乎乎的洗澡水已经准备妥当。不用想,定是玳瑁这个小丫鬟了。曹颙回头看了她一眼,开口道:“谢谢!”
  玳瑁微微一怔,低声应道:“这是奴婢们应该做的,大爷快不要这样说!”
  “奴婢”、“奴婢”听得曹颙很是刺耳,可却没有改造玳瑁的想法,也不会去给她灌输“人人平等”的概念。在这个男子为尊的社会,那样理想化的女子只是悲剧。
  茶晶醒来时,曹颙已经洗完澡,穿戴整齐。她先是有几分愧色,随后不知为何生起气来,冷眼看着玳瑁,嘴里嘟囔着:“就会装乖卖巧,倒显得你勤快!”
  玳瑁不知该如何解释,面上带着几分尴尬。曹颙不是“宝玉”,对丫鬟们怜惜,只是看在她们年纪小,却不会娇惯。玳瑁与茶晶,一个如同袭人般温顺,一个似晴雯般泼辣。温顺的还好,年纪还小,能够有什么心机;泼辣的这个,如同跋扈的孩子,欺负小丫鬟,呵斥下等婆子们,挤兑玳瑁,却只在曹颙与老太君面前乖巧,典型的势力眼。
  曹颙拉下脸:“谁在装乖卖巧?谁显得勤快!”
  “大爷!”茶晶没想到曹颙为玳瑁出头,脸上闪出几丝委屈,眼泪在眼圈里打转。
  玳瑁见两人不痛快,忙开口道:“茶晶说笑罢了,大爷快去请安吧,西屋老太君已经起了!”
  曹颙不愿意与小孩子计较,刚要转身出去,见茶晶仍是不忿的瞪了玳瑁一眼,心中无语。自己可没心情整日哄着小丫鬟,要想耳根子清净,这个茶晶是不能够留了。
  萱瑞堂,西侧间。
  曹颙进去时,老太君坐在炕上,珊瑚举着块玻璃镜子,在她身前侍候。紫晶托着个金镶玉的福字簪,递给珊瑚,由珊瑚给老太君簪上。老太君对着镜子看了看,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老祖宗,孙儿给您请早安!”曹颙依照过去礼节,走到了老太君身前,甩了甩两个小衣袖道。
  见曹颙神清气爽的,老太君脸色多了几分喜色:“安!怎么起得这样早?小小年纪的,多睡些才好!”
  “孙儿想同老祖宗一起用早饭,然后去上学。”曹颙笑着答道。
  老太君听着前一句话还好,后一句话却面现忧色,伸手拉着曹颙到炕边坐下,哄劝道:“上学来回怪累的,待过两日你父亲请了师傅到家里再上可好?”
  看来是两个月前的绑架吓破了老太君的胆子,曹颙虽感激她的关怀,却不愿意被束缚在内院中,起码上学堂还有出府的机会,因此装模作样道:“家里上课没有同窗,学堂上,与同窗一起上课,功课学着不枯燥!”
  老太君一向最宠溺曹颙的,见他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怎么忍心开口说出“不”字,只好道:“颙儿既然如此用功,就等我与你父亲商议后再说!”
  正说着,曹寅夫妇带着刘萍到了。老太君昨晚听曹寅说了曹颙出事的详情,知道孙儿平安多亏一个小“恩人”,就吩咐曹寅今儿带过来。
  刘萍依照李氏教过的规矩,恭恭敬敬的跪下,磕了三个头:“萍儿给老祖宗请安了!”
  老太君见小姑娘乖巧懂事,很是喜欢,吩咐紫晶去取了一个珊瑚项圈做见面礼。因昨晚就同意曹寅收养她的建议,所以问曹寅道:“大名可起好了?”
  曹寅回道:“选了‘颐’字,取‘贞吉’之意,母亲看可使得!”
  老太君笑道:“听着好,取意也吉祥,就用这个大名吧!在叔伯姊妹中行三,以后就是咱们曹家的三小姐,待挑个好日子,摆上几桌酒,喜庆喜庆!”说到这里,又问李氏:“三丫头的院子可选了,离颜儿近些,姊妹两个也好做伴儿!”
  李氏回道:“选了春暖阁,与颜丫头的云涌斋挨着!”
  老太君点了点头:“嗯,选得妥当,除了侍候的小丫鬟,妥当的嬷嬷也要选两个,三丫头还小呢!”
  李氏应是,曹颙在旁听得心动,忙上前道:“老祖宗好偏心!三妹妹比颙儿还小两个月,都能够有自己的院子,颙儿怎么没有!”
  曹寅只当儿子撒娇,心中不快,没等老太君发话,就呵斥道:“胡闹,有这样和老太君说话的吗!”
  老太君却不领情,瞪了曹寅一眼后问曹颙:“颙儿想要自己的院子了?”
  曹颙大力点了点头:“孙儿这次去舅舅家长了见识,表哥们都是从自小就习骑射的。”说到这里,看了看曹寅道:“听说父亲也是如此,孙儿如今都七岁了,也想要习骑射和武术。老祖宗的院子没地方跑马!”
  老太君与曹寅都觉得诧异,曹颙喜欢读书是他们都知道的,何时又开始惦记习武的。心怀疑惑,老太君开口问道:“颙儿不是喜欢读书吗,怎么想起学骑射?不许调皮,快告诉祖母,是哪个混账小子撺掇你的!”
  曹颙心里翻了个白眼,曹家虽是旗人,信奉的却是儒家正统,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心里虽鄙视,面上却带一本正经道:“孙儿喜欢读书,却不想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学文养性,习武修身,有何不可?”
  听到曹颙提到“手无缚鸡之力”,老太君与曹寅都想到了之前被绑架之事。虽然曹寅对老太君隐瞒下曹颙断腿失音之事,但老太君也隐隐打探到一些。原本以为孙儿自幼娇惯,不知怎么向自己诉苦,但是他回来后却提也不提此事。
  眼下,听曹颙这样说,知道他将那么多苦楚都埋在心里,惹得老太君越发心疼,眼圈已经红了,半点儿也舍不得逆了他的意思,连连点头道:“文武双修好,文武双修好!”说完,指了指曹寅夫妇道:“你们给颙儿找个宽敞院子,要有地方跑马的,再请两位身手好的师傅,颙儿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曹寅目瞪口呆,内宅的院落都是小巧精致的,哪儿有跑马的地方,看来要在前院收拾,在校场边上开个院子。这样想着,就在老太君面前说了。
  老太君见曹颙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满怀希翼的望着自己,就道:“前院就前院吧,宽敞些,只要颙儿喜欢就好!”
【第二卷
流年转】
第0015章
纨绔
  岁月如梭,几年光阴匆匆流逝,转眼,又是一年春三月。
  江宁,城南,灶王庙。
  不知这里以前香火如何,如今却是荒废了,缺胳膊断腿的泥偶像歪歪斜斜,帷幔脏得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供桌上,摆放着一只装了半碗土的破烂陶碗,里面却是手指粗的三根香。香已经点燃,青烟寥寥。供桌前,放着一把缺了半条腿的椅子,缺腿的地方垫了两块砖头。
  椅子上,坐着一个身材魁伟的少年,十七、八岁,穿着半新不旧的绸褂子,嘴里叼着根草,手里拿着一把民间流通的仿制的短柄军用刀,裂着嘴角望着庙门口的方向冷笑着,使得那张带着半尺疤痕的面孔更显狰狞。在他身后,站着二三十个年龄各异的少年,大的十八、九,小的十二、三。每个人脸色都带着几分冷峻,只有站在椅后的清秀少年例外。他眼中现出了忧色,低下头,对椅子上的少年低声祈求:“哥哥,别动刀,惹了官司怎么办?”
  “小弟别啰嗦,难道就要我郑老虎伏首做小不成?大不了一命换一命,谁又怕个娘的!”那个疤脸少年恶狠狠的说道。
  “可是娘亲……”清秀少年还要再说,却被四周此起彼伏的声音盖住。
  “二哥别担心,难道咱们的拳头是吃素的,哼,那几个小子不来便罢,若是敢来,咱们兄弟捶不死他!”
  “就是,咱们纵横南城好几年,好不逍遥自在,竟敢大咧咧的下帖子,不是给咱们练手是什么!”
  “鸟人,以为咱们南城老虎帮同北城那些屎似的,想吞就吞,也不看看他的狗肚子多大!”
  正说着,就听到马蹄声渐渐响起,看样子是有人骑马往破庙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