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8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1/1494

  寿字纹的宫缎十匹,福字纹的玉簪成对,镶嵌各色宝石的翡翠盆景四件,沉香如意一柄,还有就是各色皮毛料子,也都是极好的毛色。
  东西不多,却样样精品。不说别的,就是四件摆件,都是内造之物,翡翠做叶,各色宝石镶嵌成花,看着华丽无比。
  外头这样的摆件,别说内造的,就是仿的,一件也得值数百两银子。像这样专供宫中贵主赏完的宝石盆景,外头是有价无市。
  旁人尚可,李鼐父子心中却有些不自在。
  说起来,王嫔娘娘同李氏这表亲就远了,哪赶得上王嫔同李家关系近。李府文、高两位老太君还是王嫔长辈,得到的寿礼,也比不得李氏的。
  如此分高低,仅因为李氏在京城,彼此好照应?还是因曹家势力比李家大,王嫔乐意弃李家、以曹家为外援?
  李鼐又想起自己求见十六阿哥的情景,之所以在补缺无望后留在京城,也有指望这位表弟的念头。
  就算尊卑有别,但是王嫔是李家送进宫的,王嫔之母又是李家养老送终,李家对王嫔母子不可谓没有恩情。
  没想到,十六阿哥见了李鼐,神色却是淡淡的,连声“表哥”都没有,只是随意应付了两句,没等李鼐求请的话说出口,就打发人送客。
  因这个缘故,李鼐只觉心寒,越发不爱在京里呆了,终于下定主意回苏州。
  得了这些赏赐,李氏倒是没有多想,自打她入了太后的眼,往后年年生辰宫里都有赏赐,已成定例。
  几年下来,李氏已经从当年的惶恐,到现下的坦然受之。
  给李氏拜完寿,曹颙就带着两个堂弟陪着李鼐同塞什图到前院坐席。女眷同孩子们则在兰院,陪着李氏吃席。
  李鼐提及归程已定,下个月十五就要离京回苏州。
  众人听了,晓得他补缺不顺,少不得说上劝勉几句。
  李鼐听儿子念叨的次数多了,心里也将曹颙埋怨上。若是曹颙没有袖手旁观,姐夫不会丢官,自己也不会补缺不成。
  曹颙如此冷清,是性子如此,还是不待见孙李两门亲戚?李鼐端了酒盅,忙低下头,掩饰自己的失态,心里直犯思量。
  旁人尚无察觉,只有曹頫正好坐在李鼐对面,看到他目光闪烁,少不得多加留意,刚好看到他怨愤的目光……
第0849章
贺寿(下)
  自己堂兄何时得罪人了?
  曹頫见了李鼐的异色,心中涌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随后,他轻轻的摇了摇头,不是这个缘故。
  堂兄这一年多守孝在家,鲜少出门,同李家并没有太多交际。
  他想起方才内侍来传旨赐东西的情形,说不得李家的怨愤由此而来。
  曹项坐在曹頫左首,见弟弟有些不对,低声问道:“五弟醉了?”
  声音不大,但是桌上众人也都听到。
  除了曹颙,其他人面前摆得都是内造的莲花白,看着清澈,酒香绵软,后劲却足。
  曹颙抬起头来,刚好听到曹项说话,就望向曹頫,道:“少吃两盅,要不明儿有的难受。”
  刚好小厮送来长寿面,曹頫就听了众人的劝告,笑着放下酒盅,接了碗寿面吃。
  眼神扫过之处,李鼐神色已经恢复自然,同塞什图推杯换盏,一副老实人模样。
  曹頫冷哼一声,心中已经多了防备。
  不说前院大人之间,各自肚肠,这兰院外堂,也摆上席面,男孩子们坐了。
  说起年岁最大是孙礼,说起身份最尊贵的是平郡王府四阿哥福秀,因此这两位坐了上位;而后李诚是亲戚,天佑陪着坐了次位;左住、左成又次位,恒生最小,下首相陪。
  像曹颐之子寿哥,众人的小叔叔、小舅舅长生,都因不足七岁,跟着女眷们坐了。
  李诚平素自诩聪慧,骨子里有几分孤傲,是瞧不起曹家这一代的表弟们的。不过,见了孙礼同福秀,他却忍不住要折服几分。
  福秀大家气度,天然风流,看了直叫人心生仰慕;孙礼沉着内敛,言语不多,却不容人小觑。
  天佑只是笑,看着众人说笑,时而命丫鬟端汤上茶,颇有长男的气势。
  李诚见了天佑的模样,心中不以为然。只觉得别扭至极。曹颙只有这一亲生子,还是嫡出,天佑压根不需要上进,只要平平安安长大,往后泼天富贵都要落到天佑头上。
  李诚有心跟福秀亲近,就奉承福秀说话,但福秀却没有将他放在眼中,偶尔接上一句话,也是疏离有礼。
  满桌子都是福秀的表兄弟,自家骨肉;只有李诚,是远亲,他当然懒得应付。
  几个小的,还未察觉气氛有什么不对。
  只是天佑,听了李诚不停说话,看着眼前的菜,失了胃口,心里直念叨“食不语”三个字。心里寻思,这个李家表哥怎么了,看着也是知礼之人,怎么这般失态?
  孙礼年纪最长,似乎瞧出李诚用意。却是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多事。
  李诚讨了个没趣,直觉得意兴阑珊。早知如此,就该让父亲去雍亲王府上寿。花费了将近五千两银子预备的寿礼,就算四阿哥贵为皇子,也当入得了其眼。
  不过,以父亲一个候补知府的缺,就算是到王府拜寿,也上不得台面。
  一时间,李诚有些埋怨祖父,贪图江南小利,多年远离京畿,难道还能祖祖孙孙都在江南不成?
  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是祖父压错了宝,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安定门内,雍亲王府。
  今日是四阿哥四十二岁生辰,因不是整寿,没有怎么操办,但是往来的宗室姻亲,前来上寿吃酒的人也不少。
  四阿哥换上宝石蓝的袍子,腰间系的是御赐的腰带,陪着几个来吃酒的王爷贝勒说话,神色间柔和许多,全无平素的冷冽。
  看来,是心情甚好。
  五阿哥、七阿哥这两位,虽同四阿哥关系平常,但是也从无仇怨,说说笑笑的,甚是融洽。
  就是过去,凡事都要拿捏身份、抢个尖的三阿哥。今年从热河回来,也转了性子似的,摆出好哥哥的姿态。
  他随圣驾回京,不过半个月的功夫,就有闲话出来,道是三阿哥有心效仿裕宪亲王。
  裕宪亲王福全,世祖次子,康熙异母兄长。世祖顺治生前,曾考校过儿子的志向,福全回答的是“愿为贤王”。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因这四个字,康熙即便奉旨即位,也要承兄长一个“让位之情”,而后数十年,直到福全病故,帝与王手足情深,没有历朝兄弟猜忌陷害之事。
  三阿哥的姿态一摆,倒是使得不少人犯迷糊。
  有猜测他虚情假意,故作姿态的;有猜测他识实务,晓得十四阿哥锋芒不可抵挡,退而求其次的。
  只有四阿哥,对此事嗤之以鼻。
  姿态是一回事儿,本心是另一回事。身为皇子,长于深宫,四十多岁才晓得要“说一套、做一套”,这个皇兄确实愚钝得可以。
  心里这般想,面上四阿哥却是兄友弟恭,同兄弟们即便不算亲密有加,看着也其乐融融。
  这般情景,却是刺痛了九阿哥的眼。
  自打得了消息,晓得李家送了重礼给这边,九阿哥就满心不自在。
  想着这几年,因三阿哥失了锐气,四阿哥在朝廷的分量越来越重,他心中也多了几分提防。
  不过,四阿哥只是专心当差,并不收门人,也鲜少结交大臣,九阿哥就算想要抓他的小辫子,也难。
  李家,从八阿哥在世起,就是九阿哥在江南的钱袋子。
  别说是皇子阿哥,就是寻常百姓家的小狗,还会撒尿占地盘,寸土不让。
  不管是四阿哥风头劲,引得李家巴结;还是四阿哥因执掌户部,同挂名户部侍郎的李煦暗通款曲,都不是九阿哥能容忍的。
  “皇兄们都到了,四哥好大体面。如今皇阿玛眼中,我们这些儿子加起来,也不若四哥一个能干。看来大家都晓得这个理儿,都齐齐赶来,生怕得罪了四哥。”九阿哥脸上挂着笑模样,这番话却听得众人都冷了场。
  像十二阿哥这样老实的,还真在心里嘀咕上了,莫不是皇父属意是向来能干的四哥?
  若论子凭母贵,四阿哥的养母、生母都能在皇父后宫中排上名号。
  像五阿哥、七阿哥这样心里敞亮的,则是都暗自皱眉,不知道九阿哥哪里抽风,要给四阿哥没脸。七阿哥事不关己,只看热闹;五阿哥已经瞪着九阿哥,就要开口训斥。
  四阿哥神色淡淡的,看了九阿哥一眼,道:“谁不晓得我这府里旁的没什么,素斋却是京城数得上的。都是自家兄弟,什么得罪不得罪的。不过是借个由子,大家伙儿聚聚,总要吃好喝好,才算痛快了。”
  见气氛有些僵,几位年长阿哥就附和着四阿哥。
  这个道:“是啊。是啊,四哥府里的素斋最好了。”那个说:“没错,别的能少,那道金钱罗汉肚却不能少,可惦记了有些日子。”
  九阿哥却不领情,冷哼了一声,站起身来,环视一圈,道:“哦?看看哥哥们都转了性子,改吃萝卜白菜了。弟弟却是个无肉不欢的主儿,今儿这寿席不吃……”
  话才说到一半,就听有人笑道:“哥哥们都到了?哎呀,我们来迟了,哥哥们莫怪。”
  众人往门口望去,就见十五阿哥、十六阿哥为首,带着宫中一串小阿哥到了。连四岁的二十四阿哥都不例外,被十七阿哥抱着怀里,笑嘻嘻的看着大家。
  这兄弟之间,请安见礼的,又热闹了半晌。
  等厮见完毕,众人重新落座,四福晋也得了消息,使人接了二十三皇子、二十四皇子进内宅。这两位皇子,一个七岁,一个四岁,还小呢。
  九阿哥之前那点邪火,到底没撒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1/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