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8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8/1494

  两人都将过错敛到自己身上,却不能开解对方半分,反而越发让人心伤。
  程梦显听见“孝顺”二字,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小时候因老太太偏爱这个外孙女,他这个小舅舅还曾吃过醋,哭闹过。
  韩江氏已经牵了蕙儿的手,对程梦显道:“舅舅,这就是小女蕙儿……”说着,对蕙儿道:“这是舅爷,快给舅爷磕头。”
  虽说数年未见,但是舅甥两个始终保持家书往来,程梦显早已听过甥女收养了个女儿。
  看到蕙儿乖巧可爱,他亲自扶起蕙儿,对韩江氏道:“是个好孩子,文绮好福气。”
  韩江氏看着蕙儿,脸上也颇为欣慰,想来对这个女儿是满意至极。
  程梦显同韩江氏有话要说,唤了个丫鬟,带着蕙儿出去玩。
  舅甥到厅上落座,两人久别重逢,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什么好。
  还是韩江氏这边,收起感伤,问道:“舅舅此次进京,是办事,还是访友?要是能多留些日子就好了,也能让文绮尽尽孝心。”
  程梦显回道:“是奉了堂兄之命,进京料理些事务。如今办得差不多了,再留些时日,就要启程回南边。”说到这里,带了几分羞愧道:“身为你的亲娘舅,本当我护你才是,这些年来,却是承了你不少照顾。”
  “都是至亲骨肉,舅舅说这些做甚?”韩江氏低头道。
  程梦显接着说道:“如今我大了,不比过去,前些年被侵占的老太太的嫁妆,也都让我讨回来。大哥、二哥以庶凌嫡,侵占嫡母遗产,算计出嫁的外甥女,事情败露,坏了名声,如今都是夹了尾巴做人。文绮,人离乡贱,要不然你这次就随舅舅回扬州吧?”
  程梦显说得是真心话,韩江氏听了也甚感动,但是却不能应承。
  “舅舅怜惜,甥女感激不尽,只是甥女毕竟不是程家女儿,回去依附程家名不正、言不顺。再说,扬州离江宁算不上远,还关系到江家、韩家,只会让人心烦,还是算了。”韩江氏说道。
  不是不相信这个小舅舅,而是在江南地区,礼教更盛,对女子甚是苛刻。韩江氏就算有百万家财,只一个女子的身份,就失了说话的资格。
  再说,舅舅虽亲,舅母却是外人。而且,舅舅上面,还有族长程梦昆,韩江氏依附程家,上头就多了几个做主的人。
  到时候是非口舌,韩江氏孤身自在惯了,实受不了那些啰嗦。
  程梦显听了,也只能惋惜,想起一事道:“对了,记得年前文绮的信中提及,拜在曹织造夫人膝下,得曹家庇护。堂兄也多次提及,你能在京城安身,欠了曹家不少人情。”
  韩江氏点点头,道:“的确如此。甥女昔日年轻,被大舅、二舅还有几位堂叔、堂兄算计,激愤之下离乡,以为能在京城找些生计。没想到,京城之中,权贵盘踞,想要立足,委实不易。刚好四堂舅在京,同曹府大爷有旧,将我托付给曹府。这些年来,曹府李夫人同大奶奶都待我甚好。年前,由大奶奶做主,我认了夫人为义母。”
  程梦显听到一个“李”字,有些晃神,道:“李夫人?可是出自苏州织造李家那位?”
  韩江氏道:“没错,义母出身苏州李家。”
  程梦显想着这几日接触的李、孙两家子弟,对于素未谋面的曹家当家人曹颙也生出几分好奇之心。
  曹颙是孙珏的表弟,李诚的表叔,却不知待这两家哪家更亲近。
  想着堂兄程梦昆每次提及曹颙,都是神色变幻,只说“是个人物,不可得罪”,至于哪里非同寻常,却是提也不提。
  “既受曹府大恩,咱们也不能不知感激。这次进京,舅舅带了不少土仪,虽不值几个银钱,却也是一点心意。文绮能不能代舅舅往曹府送张拜帖?舅舅想要给夫人请个安。”程梦显想了想,说道。
  韩江氏犹豫了一下,道:“义母并不是京城,三月里同曹家大爷、大奶奶去昌平庄子住了。”
  程梦显道:“昌平也不甚远,还是送张帖子。要是允了,就过去给老夫人请安;要是他们不耐烦见外客,咱们将孝敬奉上,也不算短了礼数。”
  韩江氏听了,也晓得舅舅说的在理。
  想着自己上次去给李氏请安,还是端午节前,韩江氏便道:“既是如此,那明日我就往昌平走一遭,给义母请安,顺道提及此事。要是有了消息,再来告之舅舅。”
  程梦显笑着应了,随口说道:“早年就听过曹、李、孙三大织造,没想到在京城,这三家的光景却各不相同。”
  韩江氏早年在江宁,是机杼社中人,同曹家三姊妹本是旧识;这些年在京城,因往来曹府,对三姊妹的近况也算清楚。
  听到舅舅提到李、孙两家,想着曹颍唯唯诺诺的模样,韩江氏对于孙家那位大爷也只能摇头……
  孙宅,内院,正房。
  曹颍看着坐在炕上看着自己的丈夫,心里直发毛,不知丈夫又要挑自己哪里不是。
  昨日一大早,丈夫将两个庶子带走,枝仙、叶仙两个婢妾,也使人锁在屋子里,至今已经两日。
  还是曹颍怕出人命,使人从窗户送了吃食进去。
  就听门外有丫鬟道:“爷,奶奶,少爷、姑娘们来请安了。”
  曹颍望向丈夫,见丈夫点头,才道:“进来吧。”
  就见帘子挑起,几人依次进来,前面的是孙珏的嫡长子,十三岁的孙礼;其次是嫡长女,十一岁的孙娴;后头是孙珏的庶子,八岁的孙初。
  几个孩子规规矩矩的给孙珏、曹颍见礼,孙珏随口问了两句儿子们的课业,就挥挥手打发他们下去。
  见父亲脸上阴晴不定,孙礼眼中露出几分担忧,偷偷的看了眼母亲。
  曹颍见了,心中一酸,只觉得眼泪就要出来,却不愿丈夫迁怒到儿子身上,叫丫鬟送他们出去。
  看着孩子们的身影离去,孙珏想到他向来最为疼爱的那对双生子,心里火烧火燎的。
  “东厢那两个贱人如何了?”孙珏恨恨的问道。
  曹颍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一眼,回道:“上午还哭闹了,下晌就没了动静。爷,要不要打发人开门瞧瞧,这都关了两日了,别再出了闪失。”
  “哼!打发两个婆子看看,别让那两个贱人死了,可不能便宜她们。”孙珏想着自己养了几年便宜儿子,将两个残花败柳当心肝宝贝,心里越发着恼:“明日叫了人牙子,将这两个贱人卖了,卖到窑子去……”
  孙珏想着在李家人面前折了颜面,将李家孙子的生母卖到窑子,千人骑、万人挎,也算是给李家点颜色瞧瞧。他却是不想想,这两个也做过他的妾,要是成了窑姐,那他的帽子也带了绿色儿。
  这几日,他想着如何发作枝仙、叶仙姊妹两个,待做了这个决定,只觉得堵在心中的浑浊之气,去了几分。
  曹颍在旁,却是愕然。
  是听说过有权贵人家,妻妾难以相安,卖了婢妾的,但多是无出。枝仙还罢了,叶仙却是双生子的生母。
  就是她母亲兆佳氏那般跋扈,将宝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也没想过卖了。当年是卖过曹颐的生母,那是在没有开脸的时候,以婢子的身份卖的。
  虽不知道,枝仙、叶仙到底哪里开罪了孙珏,但是曹颍可不敢担当这“悍妇”之名,颤颤悠悠的说道:“爷,就算她们姊妹不懂事,惹得爷生气,好歹看在小三、小四的情分上……”
  孙珏听了一半,已是勃然大怒,起身怒喝道:“吩咐你,你就照做就是!啰嗦作甚?”
  曹颍唬得一激灵,不敢再说话,孙珏皱眉看了她两眼,还是哼哼两声,出门往侍妾房了去了。
  曹颍跌坐在炕边,脑子里一片浆糊。
  虽说“出嫁从夫”,但是这恶名要是背上,一辈子就无法洗刷。
  她记得清楚,早年因“嫉妒”、“跋扈”恶名,使得母亲不得祖母待见,亲戚之间提及母亲也都是带了几分挑剔。
  就是父亲,在外头受了同僚嘲笑,回来也要向母亲撒火。
  相对而言,伯娘李氏却是贤良淑德,没人能挑出半点不是。
  从小开始,曹颍就想,自己不能学母亲,坏了名声,让人瞧不起;要像伯娘似的,公婆疼爱,丈夫敬重,妯娌们羡慕。
  孙珏性子孤拐,有时候跟孩子似的,胡乱发脾气。曹颍都忍了,就是想着家丑不可外扬,想着“贤良淑德”四字。
  要是坏了名声,这些年的忍气吞声算什么?
  曹颍使劲咬了咬嘴唇,走到梳妆台前坐下,打开那空了大半的首饰盒,手上摸出只包金的簪子,脸上露出几分自嘲。
  在曹家,就是体面些的丫头,也不会用包金首饰。自己嫁人十多年,儿子都要娶媳妇了,却是连丫鬟都不如了。
  想到儿子娶媳妇,曹颍使劲攥了攥手中的簪子。不为了别人,就为了儿子说门好亲,她这“贤良”的名声还得维系……
  不管曹颍如何想,孙珏却是铁了心的卖人。
  次日一早,孙珏往衙门去前,还特意提醒了曹颍,不要耽搁,赶紧寻人牙子领人。还提了一句,叫人给她们换身旧衣裳,首饰什么的,半件不许带走。
  曹颍口中应了,送走了孙珏,叫来自己的陪房乔氏,让她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去趟国公府。
  却说孙珏这边,到了衙门,跟屁股上长了钉子似的,坐不住。
  程家那边最后期限是今日天黑前,曹府剩下的那六千两银子,约好的是今儿中午取。
  孙珏只觉得度日如年,煎熬中过了半日,到了午初(中午十一点),就匆匆从衙门出来,骑马往曹家去。
  曹家这边,郑虎、吴盛已经使账房从银库中提了六千两银子,等着孙珏过来。
  昨日那三千两,没有用车,只有两匹骡子拖了,送到孙宅。今儿这六千两银子,好几百斤,就装了骡车。
  事情将了将了,孙珏倒是生出几分仔细之心,看了看自己带着的两个长随,又看了看五大三粗的郑虎。
  这两个长随是这几日新选出来的,之前的两个长随,见了孙珏的丑事,孙珏哪里还会摆在眼跟前,直接打发到自家城外的小庄子去了。
  虽说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但是孙珏还是有些不放心,“咳”了一声,道:“到底是几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还是请郑管事跟着走一遭。”
  郑虎听了,心中大乐。
  他原是奉了曹颙之命,要暗中跟踪孙珏,追踪这九千两银子的去向,没想到孙珏这边,却是要他明着相送。
  郑虎倒是摆出下人的模样,躬身道:“小的谨遵大姑爷吩咐。”
  见他这般恭敬,孙珏抬头望了望这“伯府”匾额,身上有些轻飘飘的。是啊,他是曹家的“大姑爷”,同郡王、国公是连襟,也是有身份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8/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