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8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6/1494

  不过,韩江氏并不是糊涂人,没有因这两个舅舅的逼迫,就将程家人都恨上。
  对于外祖母留下的这个小舅舅,韩江氏始终关注。
  听说大舅舅主持分家,让小舅舅吃了亏,韩江氏就有些放心不下,就使人去信,想要接小舅舅进京。
  程梦显虽年轻,却是好强,立志要出人头的,怎么肯灰溜溜的投奔外甥女?韩江氏无法,只好使人多送些银钱。
  那年内务府“招投标”,程家家主程梦昆进京。韩江氏想到自己的小舅舅,私下里就请他看顾些。
  没想到,程梦昆回扬州,见了这个小堂弟,却是看对了眼,就带在身边历练。几年下来,程梦显已经不是那个受庶兄欺压的少年,成为程家这一代的翘楚。
  舅甥两人,已经数年未见,韩江氏从舅舅想到外祖母,眼泪再也忍不住,簌簌落下。
  刚好蕙儿进门,见了她落泪,放轻了脚步,拿着小帕子,上前给母亲试泪。
  “母亲因何难过?”蕙儿小声问道。
  韩江氏摇了摇头,一把将蕙儿搂在怀里,道:“我没有难过,是欢喜呢。你舅爷来了,明儿咱们给你舅爷请安去……”
  西直门,李宅。
  听了李鼐的话,李诚甚是意外,道:“父亲怎么这般说?两位弟弟是李家子孙,认祖归宗是天经的义。那两位女子,就算侍候过二叔,如今已经是大舅舅的妾室,如何能再接回李家?”
  李鼐也晓得荒唐,但是想着两个侄儿可怜兮兮的模样,道:“别的不说,到底是你两个兄弟的生母……”
  “祖父不会允的,父亲……”李诚看着这般心软的父亲,都觉得脑袋仁疼。
  好不容易孙家的事情告一段落,苏州离京城千里迢迢,将两个孩子送到苏州,再想个妥当的说辞,对外头有个交代就好了。
  这个时候,再弄两个孙家婢妾跟着过去,算是什么事儿。
  李鼐听儿子这般说,讪讪道:“若是你两个兄弟再小些还好,如今已是记事的年纪,要是他们大了,张罗回孙家认母当,到时候,岂不是也是笑话……”
  李诚听了,却是愣住。
  他毕竟只是十二岁的少年,思量不周全,竟没有想到此处……
第0821章
借贷
  听说孙李两家的“夺子案”告一段落,曹颙这边也算松了口气。虽说两家,他都不待见,但是要是事情久拖不决,宣扬传来,也会引得李氏心烦。
  李氏在山庄休养这几个月,胃口比过去后,睡觉也踏实许多,原本因丧夫而清减的面容也渐渐恢复往日的红润。
  曹颙则觉得自己成了后世农大的学生,将几种庄稼生长纪录到本子上,没事研究研究,草木灰肥料同粪肥那种对庄稼益处更大。
  他已经后悔,要是上辈子学的是农科的话,是不是也能研究研究杂交水稻,改良改良苞谷种子什么的。
  权当是自学成才了,左右他现下也没有旁的事情操心。
  这不,这日他又踱步到田地前,看着已经结穗的苞谷,想着亩产能达到多少。
  根据家中几个庄子的记录,京郊的几块地,一等一的良田能产麦子两石,就是两百四十斤。
  后世的苞谷,可是遍及全国的农作物。曹颙还记得清楚,自己去西北的同学家,吃的就是苞谷同土豆。
  曹颙正想着,就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是任季勇带着几个孩子过来。
  “大爷也在……”任季勇躬身见过,天佑等人也都给乖乖的父亲请安。
  “怎么没在校场?”曹颙随口问道。
  任季勇不好意思的抓抓后脑勺,道:“方才同几个小爷提起在山东烧豆子吃的事儿,引得几位小爷好奇,都说想要尝尝。”
  对于眼前这片田园菜地,待遇各不相同。
  菜地那边,府中厨房使人料理,想吃什么可随意采摘;田地这边,则是曹颙的宝贝,由几个熟悉农耕的佃户侍弄,旁人谁也不许碰。
  “惦记吃豆子成,可不许惦记这边的苞谷同土豆。”曹颙笑着对天佑几个说道。
  几个小家伙使劲的点头,曹颙看了眼已经抽缨的苞谷棒子,对任季勇道:“青苞谷也能吃了,使人到庄子边的佃户家掰些来,除了给孩子们烤着吃,晚上厨房也能煮些。对了,别忘了预备几串钱,不好白拿。”
  任季勇点头应了,使了个小厮,安排出庄子掰苞谷。
  孩子们兴致高,曹颙也跟着凑热闹,在园子边的空地上,看着任季勇烧豆荚。
  这边的豆子还没烧好,那边去寻苞谷的小厮已经回来,后边还跟着两个抬着筐的佃户。柳条编的粗筐里,满满一筐青苞谷棒子。
  先是小厮上前来回话,这两个人是曹家的佃户,父子二人,田地就在曹家庄子附近。
  听说庄子里要青苞谷,他们就掰了一筐,说什么也不肯收钱。说是这些年,受曹家恩惠太多,这个青苞谷权当小孝敬。
  曹颙听了,见那父子二人拘谨的站在那里,上前几步道:“劳烦你们了,只是农耕辛苦,总不好白要你们的,还是收下银钱,要不然也不好留下这些青苞谷。”
  那父子二人,父亲的四十来岁,儿子的只有十五、六。
  见曹颙过来,那汉子不知该如何称呼,犹豫了一下,道:“这位爷,小人可不敢丧了良心。虽说在曹家为佃不到十年,但是这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天旱的时候,曹家给挖井;天涝了,太太、奶奶们就减免租子。小人种了半辈子的,换过几个东家,都没遇到过这样的慈善人儿。如今,东家想要吃上几个棒子,让小人家赶上,也是小人家的体面。”
  那汉子说的是实在话,但是曹颙也不好意思白白的占人便宜,便道:“老哥家就在庄子边么?佃了多少亩地?家里几个劳力,去年的收成如何?”
  提及庄稼,那汉子的拘谨减了不少,道:“佃了三十亩地,带着两个儿子种,去年虽旱些,可是有水井,也算九成收成。攒了几两银子,这个月就要给老大娶媳妇。若是爷得空,还请爷们过去吃喜酒。”
  曹颙听了,唤来小厮,低声吩咐两句。
  随后,曹颙又问向着汉子问起,种的都是什么庄稼,其中苞谷种了几亩,每亩大概多少收成。
  这汉子见曹颙对农活有兴致,一一答了,还专程提了提,月初收割的几亩麦子,如今种了大白菜,到了秋里,除了自己的冬菜够了,还能拉两骡车进城卖了。
  少一时,就见小厮回来,手中捧了两匹布,一匹蓝色,一匹红色。
  曹颙亲手递给那汉子,道:“日子过得顺心就好,这青苞谷我收了,不过既然赶上老哥家办喜事,我也不好让老哥空手回去。这些两匹布,给新郎官、新娘子添衣裳用的。”
  汉子抱着布,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曹颙笑笑,吩咐那小厮腾筐。
  直到出了曹家庄子,那汉子还觉得不真切,低着头看了看手中的布,问送他出来的小厮道:“小哥儿,那是庄里的管事?”
  那小厮听了,带着几分得意,道:“什么管事,那是我们爷,庄子的主子,我们爷待人向来好,他老人家是伯爵,比相爷品级还高。”
  汉子听了,不由乍舌,道:“财主不是都穿绫罗绸缎么?怎么那位爷还穿着布衣裳?”
  “没见过世面吧,那是内造的细棉布,比缎子可值钱多了。”小厮回道:“也就是我们爷,其他人想穿也没地方淘换去……”
  没见识的不仅仅是山野汉子,还有向来自命不凡的孙珏。
  此刻,他正坐在曹家庄子的客厅里,手里拿了个帕子,擦拭额头上的汗。
  虽说平素从家中到衙门也骑马,可那不过是几里路,又都是青石板路;这出城来,就是几十里,又热又颠,他觉得自己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若说他孙珏,心中最不愿的是什么,那就是向曹颙低头。可是时势所迫,不来不行,他也顾不得清高,只能放下架子来到曹家。
  昨日去银行质押贷款,原本好好的,但是对方瞧见他的地契是簇新的,就要延长审核期,从原本的三日放贷延长到七日。
  若是等到七日,黄花菜都凉了,还寻个银子有屁用。
  孙珏将地契拿回去,辗转反侧了一晚上,晓得自己只能求曹家。
  曹家不说别的,就说一个稻香村,九千两现银还是不成问题的。
  因此,他早早的要衙门里请了假,骑马往昌平来。
  曹颙带着家眷在这边住了几个月,孙珏还是头一回来,没想到临了还走差路,绕来绕去,到下晌才找到曹家庄子。
  当时曹颙还在田地边上,孙珏到了跟前,进了眼前这一大片菜地,听说是曹家种的,心里也不禁范嘀咕。
  莫不是曹家也是空架子,这连买菜的钱也不宽裕?
  加上看着曹颙穿着一身浅灰色的布袍子,孙珏越发没底。
  京城中,曹家已经是他的最后稻草。
  要是曹家也没有银子,那他明日拿什么给程梦显。连着两晚,他都睡不着,一闭上眼睛,就是庄亲王府的豪奴来逮人。
  等到彻底酒醒后,他就晓得自己亲笔写的那张字据是天大的祸根。
  要是程梦显为了推脱干系,将那个字据交到王府,那他孙珏这条小命就要去了半条。
  看着孙珏顶着一脑子汗过来,曹颙心中好奇,面上却是不露,将孙珏引到客厅坐了。
  孙珏不说来意,曹颙也不问,只是道:“大姐夫难得过来一遭,要不要先去见太太同二太太?”
  孙珏正满脑子官司,哪里有心思去应付两个老太太。他摆了摆手,道:“先别了,我今儿过来,是寻表弟的。”
  “哦?”曹颙撂下茶碗,看着孙珏,静待后话。
  孙珏脸色发青,眼圈发黑,眼里都是红血丝,看着疲惫到极致,就是坐在那里,也是晃晃悠悠,随时要支撑不住的模样。
  曹颙看在眼中,暗暗心惊,不知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使得孙珏成了这番模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6/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